- 年份
- 2024(4622)
- 2023(6916)
- 2022(6073)
- 2021(5912)
- 2020(5077)
- 2019(12325)
- 2018(12388)
- 2017(22038)
- 2016(13587)
- 2015(15898)
- 2014(16446)
- 2013(15345)
- 2012(14476)
- 2011(13300)
- 2010(13721)
- 2009(12470)
- 2008(12534)
- 2007(11624)
- 2006(10019)
- 2005(9052)
- 学科
- 济(45788)
- 经济(45739)
- 管理(28650)
- 业(26696)
- 方法(23314)
- 教育(21985)
- 数学(21031)
- 数学方法(20824)
- 企(19873)
- 企业(19873)
- 中国(19035)
- 农(13854)
- 学(12375)
- 理论(11421)
- 财(11396)
- 地方(9891)
- 农业(8995)
- 贸(8830)
- 贸易(8830)
- 教学(8765)
- 易(8503)
- 业经(7938)
- 制(7803)
- 和(7094)
- 发(6892)
- 技术(6784)
- 研究(6677)
- 务(6644)
- 财务(6629)
- 财务管理(6607)
- 机构
- 大学(192473)
- 学院(182200)
- 济(66209)
- 研究(66209)
- 经济(64461)
- 管理(62204)
- 理学(53478)
- 理学院(52654)
- 管理学(51434)
- 管理学院(51055)
- 京(45306)
- 中国(42259)
- 科学(40489)
- 范(36139)
- 师范(35929)
- 教育(35723)
- 所(33914)
- 农(31362)
- 研究所(30973)
- 北京(30118)
- 财(29920)
- 师范大学(29523)
- 中心(29408)
- 江(29322)
- 业大(28020)
- 农业(24810)
- 财经(23896)
- 院(23168)
- 技术(23000)
- 州(22586)
- 基金
- 项目(116091)
- 研究(91802)
- 科学(91332)
- 基金(78973)
- 家(67360)
- 国家(66624)
- 科学基金(55589)
- 社会(54031)
- 教育(51564)
- 社会科(50718)
- 社会科学(50699)
- 省(46739)
- 划(42263)
- 基金项目(41622)
- 编号(41124)
- 成果(37029)
- 自然(34282)
- 自然科(33431)
- 自然科学(33419)
- 自然科学基金(32803)
- 资助(32413)
- 课题(31841)
- 部(27883)
- 重点(27835)
- 发(26226)
- 年(26196)
- 大学(24792)
- 教育部(24321)
- 项目编号(24173)
- 规划(24036)
共检索到280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谦
教育愿望是教育主体对当下教育实践所指向的未来状态进行的主体性叙述与描绘。对随迁子女教育愿望的反思需将其置于具体社会文化格局中给以理解,并促进通过教育实现人生价值的终极意义。通过对北京一所随迁子女集中的小学及其社区进行近距离的观察发现,"上大学"作为随迁子女及其家庭共同的教育愿望成为田野数据浮现出来的醒目主题,但同时在此主题下,发现另外一番并不真正在意是否能够"上大学"的弦外之意。那里的"大学"与教育科层制中的"大学",以及相关政策中的有关"大学"的精致话语体系有着不同的含义与倾向。面对随迁子女群体具有中国教育传统根基的"大学梦",政策制定者在以统筹资源、促进公平为出发点出台相应政策的同时,将政...
关键词:
随迁子女 上大学 教育愿望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海路 张旭东 降初卓玛
应用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方法,进入北京市XZ小学考察维吾尔族随迁子女的人际交往与其文化适应策略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师生和谐交往有利于维吾尔族随迁子女更好地实现"整合"的文化适应策略;同伴友好交往是维吾尔族随迁子女实现文化适应"整合"策略的必要途径;日常化的亲子交往有利于维吾尔族随迁子女保持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使其避免选择"同化"或"边缘化"的适应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爱雪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流入城市谋生。很多进城农民工能否融入城市生活环境并投入到工作,决定于子女能否得到相应的教育。尤其近几年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日趋严峻导致社会各界对其关注度提高。本文对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表现和成因进行经济学分析,然后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工随迁子女 教育问题 经济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爱雪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土地,流入城市谋生。很多进城农民工能否融入城市生活环境并投入到工作,决定于子女能否得到相应的教育。尤其近几年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日趋严峻导致社会各界对其关注度提高。本文对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表现和成因进行经济学分析,然后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工随迁子女 教育问题 经济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爽 闫逢柱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是目前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在回顾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变化的基础上,以北京市X镇和广州市Y镇为例,剖析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变化、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指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无法彻底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情况下,要注重过渡性政策的创新和研究,从政策制度、政府公共服务和市场辅助三个方面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以体现社会公平。
关键词:
农民工 随迁子女 教育 农民工子弟学校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水云 赵彬
基于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梳理,借助公共政策的分析视角建立了包含利益、技术、体制及环境四个维度的政策执行分析框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究了北京地区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执行。其结果表现为地方政府对政策的附加式执行背离了教育公平的政策初衷,官方公布的相关数据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并且群体间及群体内部显现出新的教育不平等。研究发现,各执行主体间的利益博弈,政策目标的模糊性和地方政府采用社会管理的执行逻辑,行为联邦制的政治体制以及儒家文化均会作用于政策执行过程并导致偏差。因此,应当从多个层面出发,采取防范和矫正相结合的方法以保障政策执行的效果。
关键词:
随迁子女 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 政策执行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谢永飞 杨菊华
利用2013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调查"数据和个案访谈资料,分析了幼儿园、义务教育和高中三个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教育机会的特点,探讨了家庭资本对随迁子女教育机会的影响。研究发现,义务教育适龄随迁子女的在学比例高达98.83%,幼儿园和高中适龄随迁子女的在学比例仅分别为64.71%和62.00%。这表明,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的"上学难"问题已得到较好解决,但幼儿园和高中的"上学难"问题依然困扰着随迁子女。家庭资本可显著改善随迁子女的教育机会,但其影响因不同的教育阶段而异。此外,家庭资本虽然正向提升随迁子女的教育机会,但各类资本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总体而言,文化资本的影响最大,社会资本的影响次之,经济资本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谦 冯跃 生龙曲珍
借助教育人类学视角,结合田野观察和问卷调查方法,针对北京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动进行调研发现,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家校互动中,存在干预性教育行为、非干预性教育行为和情境性教育三种主要实践模式,在每种模式互动中,都彰显着人们对教育目标的理解、社会资本的局限、自我经历的复制等社会文化因素对教育实践的影响。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相对匮乏的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需要和其学校教育一起,共同受到社会和政府进一步关注。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文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冯虹 张艺
保证北京的农民工子女享受公平教育,是维护北京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当前北京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存在许多不公平问题,已日渐成为北京稳定发展的隐患。从根本上实现北京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公平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北京 农民工子女 教育公平 对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田慧生 吴霓 张宁娟 李晓强
对北京、上海、广州等12城市调研发现,各地在解决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方面都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管理、在校学习以及心理发展等方面。为进一步改善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现状,建议中央设立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专项基金,实施教育券制度,建立全国性的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各地制订合理的入学标准,挖掘公办学校潜力,推广农民工子女学校"国有民办"办学模式,加强对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支持和监管等。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义务教育 农民工子女学校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叶扬
研究农民对其子女的教育投入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农民为子女教育多投入比为他们多储蓄,对其子女的未来效用更大,使他们更容易转移到城市中。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教育建设的投资,从硬件和软件方面为农民对其子女的教育投入和投资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
教育投入 人力资本 投资 跨期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学金
通过描述人类学影片《滚拉拉的枪》中的一个片段,借助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分析理路,揭示出自然情境下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自然的生活背景,其表现为与自然亲近、与生活融为一体、与行动密切关联;第二,既定的秩序存在,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传统之间三个层面;第三,主体在社会互动中的积极参与。在社会形态和文化模式多元的时代,现代学校教育与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之间存在着差别,教育形态和逻辑是复杂多样的。现代学校的教育模式是存在限度的。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落 人类学分析 教育人类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丹
本文以A市随迁子女小学为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借助斯蒂芬·鲍的政策过程三情境分析视角,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政策为例,从国家、地区及学校纵向政策执行层面探索随迁子女教育政策实施的实践与困境;探讨政策如何理解教育公平理念并将其融入政策执行环节以及对学校教育实践的具体影响等。研究发现,国家政策制定与地方执行并非线性直指政策目标的过程,因政策利益博弈与政策制定者各部门逻辑差异和矛盾导致执行结果出现偏差,甚至政策失真,如"两为主"政策在执行中就因政策缺损出现结果偏差,直接导致"隐形班级"以及"流浪儿童"的产生。希冀通过本研究对政策制定者与中层执行部门起到一定的启示借鉴意义。
关键词:
教育公平 随迁子女教育 政策执行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娟 宁静馨
留守儿童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它是在中国户籍制度、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家庭的迁移决策中产生的。2014年户籍改革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使得北京、上海等地区不断提高流动子女的入学门槛,试图以教控人。本文选择了城市规模、人口背景相似的上海、北京两地区,通过DID模型和PSM-DID模型考察了教育政策对流动人口子女随迁、留守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城市对流动儿童较高的入学门槛显著阻碍了流动人口子女随迁,迫使其留在户籍原地成为留守儿童。(2)收紧的教育政策显著增加了流动人口子女单独留守的概率,随迁子女被迫返回原籍读书,父母却仍留在流入地,通过抬高入学门槛以控制人口的目的未实现;(3)政策有明显的技能偏向性。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家庭受教育政策的影响程度更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人力资本的代际流动。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流动儿童 教育政策 技能偏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胡耀宗 马立超
教育政策执行实质上是利益相关者进行"秩序协商"的过程,它是由"利益冲突""博弈互动""达成均势"等一系列链条有机组合的循环过程,Colebatch的二维政策分析框架为剖析随迁子女教育财政责任分担政策再造过程中的秩序协商提供了理论视角。从垂直维度来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流入地各级政府之间围绕事权与财权的划分展开互动与协商;从水平维度来看,随迁子女家庭与城市居民家庭、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的"讨价还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随迁子女的学校选择行为。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财政责任分担政策再造中的秩序协商兼具"强制性"与"诱致性"的双重特征,"算计取向"催生了个体追求利益的自发性,协商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表达的显性化更增添了冲突的复杂性。因此,国家以"管制取向"逻辑对个体行为进行调控,促使"算计"思维向"合适"思维的转变,将利益冲突转化为和谐的秩序协商,保障了"均势"的达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