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63)
- 2023(16495)
- 2022(14363)
- 2021(13396)
- 2020(11263)
- 2019(25923)
- 2018(25524)
- 2017(49538)
- 2016(26574)
- 2015(29890)
- 2014(29592)
- 2013(28969)
- 2012(26165)
- 2011(23305)
- 2010(23050)
- 2009(21017)
- 2008(20433)
- 2007(17574)
- 2006(15209)
- 2005(13191)
- 学科
- 济(103132)
- 经济(102982)
- 管理(82288)
- 业(75948)
- 企(64859)
- 企业(64859)
- 方法(49711)
- 数学(43474)
- 数学方法(42906)
- 财(31533)
- 农(27282)
- 中国(26056)
- 业经(23638)
- 制(23037)
- 贸(21983)
- 贸易(21972)
- 易(21456)
- 学(20501)
- 务(19498)
- 财务(19418)
- 财务管理(19373)
- 地方(18883)
- 企业财务(18346)
- 农业(17783)
- 理论(17054)
- 技术(16861)
- 环境(16409)
- 体(16186)
- 和(16061)
- 银(15988)
- 机构
- 大学(370058)
- 学院(367857)
- 管理(149396)
- 济(148567)
- 经济(145476)
- 理学(130509)
- 理学院(129151)
- 管理学(126869)
- 管理学院(126194)
- 研究(116516)
- 中国(87194)
- 京(76833)
- 财(71136)
- 科学(70442)
- 财经(57090)
- 所(55885)
- 农(54623)
- 中心(53919)
- 业大(53684)
- 江(52225)
- 经(52047)
- 研究所(50833)
- 北京(47634)
- 范(46935)
- 师范(46496)
- 经济学(45957)
- 院(42957)
- 财经大学(42895)
- 农业(42590)
- 州(42050)
- 基金
- 项目(258847)
- 科学(205421)
- 基金(190472)
- 研究(190458)
- 家(164752)
- 国家(163436)
- 科学基金(142383)
- 社会(121846)
- 社会科(115606)
- 社会科学(115579)
- 基金项目(101336)
- 省(100075)
- 自然(92434)
- 自然科(90330)
- 自然科学(90311)
- 自然科学基金(88666)
- 教育(88200)
- 划(83935)
- 资助(77840)
- 编号(77133)
- 成果(61716)
- 部(58111)
- 重点(57444)
- 创(54206)
- 发(53793)
- 课题(52171)
- 教育部(50731)
- 制(50630)
- 创新(50605)
- 国家社会(50573)
- 期刊
- 济(155229)
- 经济(155229)
- 研究(106704)
- 中国(66854)
- 学报(55957)
- 财(55955)
- 管理(54622)
- 科学(51433)
- 农(49139)
- 大学(43780)
- 学学(41242)
- 教育(38985)
- 农业(33952)
- 技术(32041)
- 融(30216)
- 金融(30216)
- 财经(27838)
- 业经(25752)
- 经济研究(24954)
- 经(23747)
- 问题(20516)
- 理论(17823)
- 图书(17581)
- 科技(17348)
- 业(17056)
- 技术经济(17018)
- 版(16973)
- 贸(16402)
- 实践(16237)
- 践(16237)
共检索到524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小娟 李方晗 赵艺
基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视角,以2012-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连锁董事的内部控制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连锁董事所在的其他公司之前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情况下,连锁董事所在当前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将会提高,存在连锁董事的内部控制溢出效应,以及连锁董事内部控制溢出效应的信息机制和声誉机制。研究还发现,连锁董事在当前公司的审计委员会任职强化了连锁董事的内部控制溢出效应,当前公司的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连锁董事的内部控制溢出效应越强。本文的研究对认识和理解连锁董事在改善内部控制方面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黎 李文昌
本文基于20122014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董事长特征角度分析董事长与内部控制缺陷的关系。研究表明:董事长背景特征对内部控制缺陷的确有一定的影响,除任期和领导结构外,其他特征变量影响不显著,其中董事长任期与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和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俊荣 常京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董事会国际化日益成为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探讨董事会国际化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可以为优化内部控制提供路径。本文运用2010—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了董事会国际化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研究表明,董事会国际化能有效抑制内部控制缺陷;外籍独立董事对内部控制缺陷无显著影响,而外籍非独立董事与内部控制缺陷显著负相关;董事会国际化与内部控制缺陷的负向关系仅在非国有上市公司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军 赵息
以2009~2012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董事会治理特征的三方面——董事会独立性、团队异质性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设立时间对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董事会独立性对内部控制缺陷影响不显著;董事会团队异质性越高、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设立时间越长,内部控制缺陷存在的可能性越小。进一步地研究高管权力对董事会治理与内部控制缺陷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高管权力能减弱董事会治理对内部控制缺陷存在可能性的降低作用。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董事会治理 高管权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池国华 王钰
以2007-2016年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董事会特征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规模较大、会议次数较多、薪酬激励程度较低、学历水平较低的董事会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较为严重;强化内部控制监管力度能够抑制董事会的这一机会主义行为;提高董事会薪酬激励能够促进内部控制缺陷的及时修正。
关键词:
董事会特征 内部控制缺陷 制度变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书松 朱珠
本文以2012-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缺陷及修复对董事会治理的影响以及终极控制人性质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治理水平因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而显著降低,但在缺陷修复之后,董事会治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且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内控缺陷对董事会治理造成的负面影响。从修复效果上看,董事会治理水平会因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得到提升,且在非国有企业中这种正面影响更加显著。研究表明,董事会治理水平的提升需要企业加强监管,重视内部控制缺陷的修复,这不仅为深化企业改革及产权制度设计提供经验证据,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对内部控制质量的持续改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桃英 龙京京
本文选取2007-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从企业间社会关系视角考察连锁董事联结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联结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联结企业与目标企业处于同一行业时,联结企业与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当连锁董事作为目标公司的内部董事而非外部董事时,联结企业与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
关键词:
连锁董事 董事联结 内部控制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桃英 龙京京
本文选取2007-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从企业间社会关系视角考察连锁董事联结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联结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联结企业与目标企业处于同一行业时,联结企业与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当连锁董事作为目标公司的内部董事而非外部董事时,联结企业与目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强。
关键词:
连锁董事 董事联结 内部控制质量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林钟高 常青
基于2007-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首次从政府监管外生压力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自我修复的动态改进双重视角,考察在不同的制度背景下,内部控制缺陷及修复与董事会治理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显著降低董事会治理水平,缺陷修复之后,董事会治理水平得以提升,尤其是在政府监管增强的环境下提升效果更为明显。研究表明,在我国转轨经济环境下,董事会治理水平的提升和作用的发挥,既需要强有力的政府管制作用,也需要企业自觉提高监管意识,持续修复控制缺陷,保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内外兼修共同提高公司的董事会治理水平。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林钟高 常青
基于2007-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首次从政府监管外生压力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自我修复的动态改进双重视角,考察在不同的制度背景下,内部控制缺陷及修复与董事会治理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显著降低董事会治理水平,缺陷修复之后,董事会治理水平得以提升,尤其是在政府监管增强的环境下提升效果更为明显。研究表明,在我国转轨经济环境下,董事会治理水平的提升和作用的发挥,既需要强有力的政府管制作用,也需要企业自觉提高监管意识,持续修复控制缺陷,保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内外兼修共同提高公司的董事会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林钟高 常青
基于2007-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首次从政府监管外生压力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自我修复的动态改进双重视角,考察在不同的制度背景下,内部控制缺陷及修复与董事会治理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显著降低董事会治理水平,缺陷修复之后,董事会治理水平得以提升,尤其是在政府监管增强的环境下提升效果更为明显。研究表明,在我国转轨经济环境下,董事会治理水平的提升和作用的发挥,既需要强有力的政府管制作用,也需要企业自觉提高监管意识,持续修复控制缺陷,保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内外兼修共同提高公司的董事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兰 何安亿 李志军
中国强制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实施时间较短,且上市公司内控缺陷披露比例较低,其公司治理效应有待检验。以中国2011~2012年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所产生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两职合一的董事会领导结构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对于两职合一的企业而言,内控缺陷披露为上市公司改进内部治理结构提供了激励,提高了公司次年的两职人员变更率,但并没有真正起到促进两职人员分离的治理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红英 高晟星
本文从审计师的角度出发,将内部控制缺陷划分为会计层面内部控制缺陷和公司层面内部控制缺陷,研究内部控制缺陷本质属性及其变化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层面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公司层面内控缺陷与审计费用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内部控制缺陷修正在5%水平上与审计费用负相关;内控控制缺陷披露的一致性与审计费用不相关。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审计费用 审计风险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彩婕 郑晓丽
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上市公司的治理效应是否有变化,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是否有所改善,高管薪酬是否受到影响?以深市2007年和2008年内部控制缺陷暴露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法考察缺陷暴露前后共5年公司治理效应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缺陷暴露后董事会规模显著变小,高管薪酬显著增加。进一步通过线性回归验证内部控制缺陷暴露程度与董事会规模的变化负相关但并不显著,内部控制缺陷暴露程度与高管薪酬的变化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公司治理 高管薪酬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冯均科 侯玮 马晨
规范的独立董事能够有效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有助于提升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基于团队异质性、高层梯队等理论,本文以2007-2015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独立董事异质性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教育以及兼职数异质性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质量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任期异质性、薪酬异质性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质量具有负相关性,而年龄、性别、专业背景、学术背景与职业背景异质性对其影响不显著。上述结果不仅增强了对内部控制建设重要性的关注,还有利于上市公司从管理者团队特征的角度加强公司独立董事团
关键词:
独立董事 异质性 内部控制缺陷 披露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