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08)
2023(13527)
2022(11492)
2021(10682)
2020(9104)
2019(20855)
2018(20453)
2017(39733)
2016(21296)
2015(24226)
2014(24307)
2013(23708)
2012(21683)
2011(19415)
2010(19256)
2009(17570)
2008(17512)
2007(15487)
2006(12827)
2005(11165)
作者
(59630)
(49917)
(49892)
(47536)
(31717)
(24187)
(22871)
(19591)
(18877)
(17826)
(16980)
(16693)
(15566)
(15538)
(15523)
(15420)
(15353)
(14762)
(14438)
(14341)
(12195)
(12094)
(12065)
(11413)
(11226)
(11204)
(11155)
(10923)
(10080)
(9870)
学科
(90215)
经济(90116)
管理(65653)
(62766)
(52791)
企业(52791)
方法(48590)
数学(43452)
数学方法(42971)
(25999)
(23522)
中国(20977)
业经(18948)
(17566)
财务(17518)
财务管理(17469)
(16806)
贸易(16801)
(16607)
企业财务(16601)
(16314)
(16060)
地方(15888)
农业(15407)
理论(14260)
技术(13382)
(13226)
环境(13205)
(12802)
银行(12775)
机构
学院(305944)
大学(304686)
(125529)
管理(123438)
经济(123031)
理学(107918)
理学院(106876)
管理学(105114)
管理学院(104548)
研究(91039)
中国(69215)
(61027)
(58872)
科学(54714)
财经(48214)
(46310)
中心(44970)
(44675)
业大(43997)
(43890)
(43630)
经济学(39691)
研究所(39540)
(37869)
师范(37478)
北京(37171)
农业(36453)
经济学院(36329)
财经大学(36148)
(35562)
基金
项目(209773)
科学(166738)
基金(154608)
研究(153336)
(133411)
国家(132300)
科学基金(115803)
社会(99043)
社会科(94019)
社会科学(93995)
基金项目(82110)
(82066)
自然(75099)
自然科(73420)
自然科学(73401)
教育(72679)
自然科学基金(72108)
(68531)
资助(63335)
编号(62356)
成果(49253)
(47595)
重点(46886)
(44192)
(43689)
课题(42030)
教育部(41718)
国家社会(41500)
创新(41269)
科研(40839)
期刊
(127297)
经济(127297)
研究(82304)
中国(51327)
(48038)
学报(44730)
管理(42441)
科学(41169)
(40253)
大学(34634)
学学(32741)
教育(30093)
技术(28310)
农业(27120)
(25402)
金融(25402)
财经(23745)
业经(22191)
经济研究(20997)
(20316)
问题(17256)
统计(16164)
技术经济(15400)
商业(15044)
(14851)
财会(14774)
(14752)
理论(14378)
(14341)
图书(13750)
共检索到424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彭正银  廖天野  
本文按照中观、微观、个体的逻辑分析思路,分别从连锁董事网、公司董事会和连锁董事的个人行为特征这三个层面来解析连锁董事产生治理效应的内在机理:认为连锁董事网的嵌入性影响着公司的资源获取能力、协调控制能力和环境应变能力;连锁董事的引进可改善董事会的结构,影响着董事会的战略参与与功能整合;而连锁董事个人的行为动机与个人能力将会约束其治理效应的发挥,从而表现为网络镶嵌、公司行为与个人动机的有机结合与共同作用。本文基于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40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与构建时刻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连锁董事的治理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公司所处连锁董事网的规模、公司的网络中心...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田高良  李星  司毅  张睿  
已有企业避税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鲜有涉及对企业社会网络属性的探讨。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企业都不能独立于其他企业单独存在。连锁董事的出现,在企业间建立了紧密的关系网络,还为企业私有信息传递构建了一条非公开渠道,从而促进相似行为在企业间传染。随着中国企业现代董事会制度的建立,特别是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连锁董事在中国上市公司中成为普遍现象。因此,从连锁董事关系这一社会属性视角研究企业避税行为的传染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连锁董事关系的基础上,以2007年至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8 732条公司年度观测值为样本,将公司有效税率、账税差异和固定效应残差法计算的账税差异作为避税程度的测量指标,采用OLS回归模型对避税行为的传染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连锁董事传递的成熟避税经验可以降低目标公司的避税成本和管理者对避税决策不利后果的担忧,导致避税行为在企业网络间传染。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和替代性解释后,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避税行为在同一地区的连锁公司间更容易传染,即传染服从先内后外律。最后,与CFO相比,当连锁董事为目标公司CEO时更能促进避税行为传染。以连锁董事为视角的研究可以将企业的社会属性纳入到避税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中,丰富避税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构建了企业针对连锁董事信息传递的成本收益决策框架,完善了连锁董事传染效应的理论研究,对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建琼  党瑶  
文章以2014—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现金股利决策的同群效应存在性,并将公司在同行业中兼任的董事作为现金股利决策信息的传递渠道,探究同业董事连锁对此效应的影响及其情景异质性和价值效应。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决策存在明显的同群效应;公司董事同业兼任会传递相关决策信息,从而显著强化现金股利决策的行业同群效应;在董事连锁下,高竞争性行业公司、融资约束较大及国有性质的公司未表现出股利同群效应行为,而低竞争性行业公司、融资约束较小及非国有性质的公司表现出更为显著的股利同群效应行为,而此效应给公司带来的价值效应是呈倒U型的。公司的现金股利决策应当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合理制定,以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田高良  李星  司毅  张睿  
已有企业避税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鲜有涉及对企业社会网络属性的探讨。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企业都不能独立于其他企业单独存在。连锁董事的出现,在企业间建立了紧密的关系网络,还为企业私有信息传递构建了一条非公开渠道,从而促进相似行为在企业间传染。随着中国企业现代董事会制度的建立,特别是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连锁董事在中国上市公司中成为普遍现象。因此,从连锁董事关系这一社会属性视角研究企业避税行为的传染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连锁董事关系的基础上,以2007年至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8 732条公司年度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毛成林  任兵  
本文从社会镶嵌的角度,探讨连锁董事和企业间的连锁董事网对公司治理及企业绩效的潜在作用机制。企业的连锁董事网络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三个机制:社会监督、网络寻租和注重集体忽视个体。最后,文章讨论了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亭立  曹锦平  
在独立董事与公司治理的研究范围内,关于独立董事兼职的经济后果研究尚未得出一致结论。本文在对我国2011年A股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兼职现状分析基础上,实证检验了连锁独立董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兼职数量与公司绩效具有U型关系,当独立董事兼职席位不超过3家时,二者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独立董事兼职席位超过3家后,随着独立董事兼职席位的增加,公司绩效逐渐上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乐  张秋生  赵立彬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分析了连锁董事关系网络对企业并购行为和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连锁董事网络的结构特性对企业的并购行为有不同的影响,即位于连锁董事网络不同位置的企业,其并购行为存在着差异。在连锁董事网络中占据中心位置为企业带来了潜在的竞争优势,从而增加了企业并购的可能性。同时,处于连锁董事网络中心位置的企业,并购绩效较低。研究表明,在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中,企业与其它企业建立连锁董事关系,对企业并购决策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企业并购绩效改善不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海亮  姜紫含  帅萍  
文章基于社会网络的视角,以资源基础观和组织合法性理论为基础,探索了董事会连锁关系对于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行业层面的竞争与公司层面的资源松弛性的调节效应。采用2008-2012年间A股上市的制造业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董事会的连锁关系及其异质性对于企业环境绩效的改善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而且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和资源松弛性水平较高的企业中,董事会连锁关系的作用更为显著。本研究阐述了企业社会网络关系对于环境管理的实践意义,对于企业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启示,并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网络关系不仅能够为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韩洁  田高良  杨宁  
基于连锁董事的信息传递功能,选取2000年至2012年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均是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作为真实并购样本,以配对的方式选取潜在并购样本,通过Probit回归实证检验与并购公司存在连锁董事关系的潜在目标公司是否更可能成为并购目标公司,并进一步检验并购公司与潜在目标公司(包括目标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并购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性质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并购公司存在连锁董事关系的公司更可能成为并购目标;当并购公司和潜在目标公司(包括目标公司)属于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域时,或者当并购公司属于非国有企业时,这种关系表现得尤为显著。连锁董事的信息传递功能对于并购公司确定目标公司的决策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宏  孙长江  李炜  
文章以中西方连锁董事实践及相关理论为背景,结合我国连锁董事现实情况分析连锁董事对金融业上市公司价值影响,通过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回归分析的方法,以2008—2010年上市金融行业数据为样本,分析了连锁董事数量、连锁董事兼任数量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连锁董事数量与公司价值负相关,连锁董事兼任数量与公司价值负相关,连锁董事数量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U型关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兰玉杰  徐冬莉  
董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的治理运作直接关系到公司利益和股东利益。本文以我国商业连锁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董事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董事会的规模、年度会议次数和成员变更与公司绩效具有负相关关系;独立董事的比例与公司绩效成正比,但效果不显著;两职分离有利于提高公司绩效,董事的学历与公司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微弱;董事的薪酬、持股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峰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独立董事在董事网络中的位置对管理层权力攫取超额薪酬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会干预薪酬制定过程,表现为管理层权力越大,管理层攫取的超额薪酬越多;独立董事的网络联结有助于独立董事向董事会的薪酬决策提供咨询与监督,表现为独立董事的网络中心度越高,管理层权力攫取超额薪酬的程度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民营上市公司中高网络中心度的独立董事能够更强地抑制管理层权力对超额薪酬的攫取。研究结果表明,独立董事的网络位置特征是独立董事治理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小娟  李方晗  赵艺  
基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视角,以2012-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连锁董事的内部控制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连锁董事所在的其他公司之前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情况下,连锁董事所在当前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将会提高,存在连锁董事的内部控制溢出效应,以及连锁董事内部控制溢出效应的信息机制和声誉机制。研究还发现,连锁董事在当前公司的审计委员会任职强化了连锁董事的内部控制溢出效应,当前公司的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连锁董事的内部控制溢出效应越强。本文的研究对认识和理解连锁董事在改善内部控制方面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郑方  
迄今为止,连锁董事网络效应方面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本文打开连锁董事网络运作的"黑箱",以可以消除分歧的嵌入性视角进行分析,认为连锁董事网络嵌入实质上体现了治理与战略的双重嵌入性,是以连锁董事网络为载体,通过连锁董事社会资本到企业社会资本的内化,以治理与战略的整合作用而产生效应的,并因嵌入惰性和嵌入寻租而存在过度嵌入陷阱。为了不囿于连锁董事研究,本文进行了扩展性分析,探讨企业社会关系的"差序格局"和嵌入层次,以及三层次嵌入下的关系治理与网络战略。在此基础上,认为可以将嵌入的本质收益和成本理解为社会资本和社会责任,而社会责任可分为保健型和激励型两类,分别起到维持和提升社会资本的作用,并针对连...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艾永芳  佟孟华  
管理团队任期的异质性导致管理层成员之间产生价值目标差异,董事长与CEO任期交错可以缓解代理问题,避免无效投资的发生。本文以股价崩盘风险为视角分析董事长与CEO任期交错的公司治理效用,并比较不同情景下其治理效果的强弱。研究发现董事长与CEO任期交错可以抑制股价崩盘风险,大股东持股会影响董事长与CEO任期交错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当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二者任期交错对股价崩盘风险无抑制作用;当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其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效果明显;企业的产权性质会影响董事长与CEO任期交错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