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52)
- 2023(12268)
- 2022(10377)
- 2021(9408)
- 2020(8087)
- 2019(18155)
- 2018(17781)
- 2017(34482)
- 2016(18758)
- 2015(20855)
- 2014(20509)
- 2013(20339)
- 2012(18342)
- 2011(16327)
- 2010(16516)
- 2009(15906)
- 2008(16247)
- 2007(14710)
- 2006(12557)
- 2005(11378)
- 学科
- 业(83172)
- 企(82995)
- 企业(82995)
- 济(81873)
- 经济(81771)
- 管理(74761)
- 方法(42265)
- 数学(33720)
- 数学方法(33469)
- 财(31620)
- 业经(24942)
- 务(24641)
- 财务(24616)
- 财务管理(24587)
- 企业财务(23449)
- 农(18285)
- 制(17036)
- 中国(16729)
- 技术(16644)
- 和(15593)
- 贸(15458)
- 贸易(15453)
- 划(15166)
- 易(15052)
- 理论(14894)
- 策(13697)
- 体(12762)
- 企业经济(12630)
- 学(12581)
- 经营(12403)
- 机构
- 学院(274798)
- 大学(269775)
- 济(114950)
- 管理(113149)
- 经济(112754)
- 理学(97845)
- 理学院(96948)
- 管理学(95608)
- 管理学院(95091)
- 研究(80611)
- 中国(63242)
- 财(56601)
- 京(54297)
- 科学(47653)
- 财经(45423)
- 江(41341)
- 经(41095)
- 所(40051)
- 农(39350)
- 中心(38047)
- 业大(37523)
- 研究所(35951)
- 经济学(35195)
- 财经大学(33680)
- 北京(33394)
- 州(32646)
- 商学(32618)
- 商学院(32325)
- 经济学院(32112)
- 范(31335)
- 基金
- 项目(177562)
- 科学(141985)
- 基金(131320)
- 研究(129951)
- 家(112695)
- 国家(111695)
- 科学基金(98482)
- 社会(84510)
- 社会科(80277)
- 社会科学(80253)
- 省(70335)
- 基金项目(69719)
- 自然(64261)
- 自然科(62908)
- 自然科学(62889)
- 自然科学基金(61846)
- 教育(60313)
- 划(57757)
- 资助(53402)
- 编号(52973)
- 成果(41181)
- 部(39688)
- 重点(39264)
- 创(39057)
- 发(36765)
- 创新(36296)
- 业(34915)
- 课题(34909)
- 教育部(34873)
- 人文(34680)
- 期刊
- 济(126110)
- 经济(126110)
- 研究(74512)
- 财(50719)
- 中国(45415)
- 管理(45380)
- 学报(37627)
- 科学(36370)
- 农(34240)
- 大学(28597)
- 学学(27372)
- 技术(24768)
- 融(24064)
- 金融(24064)
- 财经(23381)
- 农业(22782)
- 业经(22130)
- 教育(21846)
- 经济研究(20501)
- 经(20074)
- 财会(16634)
- 问题(16002)
- 技术经济(15997)
- 业(14433)
- 商业(14330)
- 贸(13865)
- 会计(13489)
- 统计(13308)
- 现代(13041)
- 策(12899)
共检索到393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栋梁 孟永涛 刘春燕 苗连琦
我国企业由于连锁股东的交叉持股而形成了与西方国家不同的股东关系网络,股东关系网络中社群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如何值得研究。本文以2007—2020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Louvain算法识别社群,研究网络中企业绩效的社群效应(即同群效应和传染效应)。研究发现:总体而言,社群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即存在同群效应;但当社群中存在绩效下滑的传染源企业时,社群会加大社群内其他企业的绩效下滑程度,即存在传染效应。路径分析发现:社群会通过风险承担水平、盈余管理、信息获取能力、资源利用能力、关联方交易等路径,增强或减少社群内其他企业的绩效,从而形成社群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学习能力越强、现金持有水平越高,越会增加社群内的同群效应和传染效应;企业的融资约束越高、创新能力越强,越会削弱社群内的同群效应和传染效应;企业的网络位置会强化企业同群效应,削弱企业的传染效应;企业所在社群的规模会削弱企业的同群效应及传染效应。本文从社群角度出发,研究股东关系网络中企业绩效的社群效应,既丰富了股东关系网络的中观研究,也为促进企业绩效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股东关系网络 社群 同群效应 传染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超
本文以2008年和2009年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股改前、后第一大股东持股及股权制衡度对企业绩效的数量影响特征。结果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与公司绩效间存在U型关系。股改完成后第一大股东所占比例能够促进企业绩效的改善。股改完成前后,股权制衡度皆未对企业绩效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如何实现股权制衡机制的有效发挥应该是未来政策制定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段海艳
本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阶层领导理论,对连锁董事关系网络中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不管是用资产报酬率还是用净资产收益率测度,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均不显著,主要原因是企业绩效对CEO薪酬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连锁董事 CEO薪酬 社会网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娅 李欣 赵淑鹏
文章利用2017—2019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分析第一大股东股权质押在机构持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机构持股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大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且大股东股权质押会削弱机构持股对企业绩效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
机构持股 大股东股权质押 企业绩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松令 田梦元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已普遍存在于我国资本市场,这一高风险的融资方式势必会影响企业的投资活动及资本配置效率。本文以2009-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非效率投资问题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会显著增加企业非效率投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金融错配程度加剧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不同方向下的金融错配亦具有差异化影响——左向错配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导致了过度投资问题,右向错配时则导致了投资不足问题。因此,需要从企业的外部监管与内部治理上规范股东股权质押动机和行为,抑制控股股东的侵占行为,发挥股权质押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深化金融错配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及其差异化表现的认识,调整、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结构,提高投资效率。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非效率投资 金融错配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世刚 蒋煦涵 蒋尧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同时投资两家以上的企业,形成连锁股东。关于连锁股东在资本市场的治理作用,存在两种不同的治理效应,即协同效应和竞争合谋效应,但现有文献主要关注竞争合谋效应。本文以投资风险高、不确定性大的研发活动为视角,收集2004—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连锁股东数据,实证检验了连锁股东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连锁股东能够通过影响董事席位和高管席位增加公司投资决策的能力,会通过连锁股东网络促进投资组合内企业间的信息流动和提升风险承担能力,降低股权融资成本,缓解融资约束,从而提高上市公司创新投入意愿。通过横截面分析发现,机构型连锁股东、非高新技术企业的连锁股东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投入,而非机构型连锁股东、高新技术认定企业则不具有显著影响;控股股东和非控股股东形成的连锁股东网络均能促进企业创新投入,但控股连锁股东的作用力度更强。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连锁股东能够增加企业未来专利水平,提高创新绩效。本文不仅为全面正确认识连锁股东在企业决策方面的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的支持和增量的文献贡献,还扩展了激发企业创新意愿方面的研究视野,也为监管机构正确认识、合理引导和分类监管连锁股东网络在促进企业研发投入方面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泽艺 黄玉清
在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探索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对企业资源配置优化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广泛存在的连锁股东网络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连锁股东能否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值得关注。以2013—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连锁股东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的研究发现,连锁股东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发挥了协同效应,助力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连锁股东在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筹集资金、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了协同效应,提升了数字化转型能力,进而推动了企业的加速转型。进一步地,连锁股东对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更强。此外,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推动企业成长,提升了企业绩效。基于上述结论,建议合理地引入连锁股东、充分挖掘股东网络的资源和信息优势以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连锁股东 数字化转型 股东网络 治理协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莉莉 田飞 许为宾
ESG作为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引起了广泛关注。连锁股东作为市场重要参与者,对企业ESG表现会产生何种影响值得进一步探究。基于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连锁股东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连锁股东对企业ESG表现具有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历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机制分析发现,连锁股东通过提高分析师关注水平及内部控制质量进而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即连锁股东对企业ESG表现具有信息效应及治理效应;第三,企业数字化转型在连锁股东与企业ESG表现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其强化了连锁股东对企业ESG表现的积极作用;第四,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媒体关注较高的企业与非重污染企业中,连锁股东对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的作用更显著。研究结论拓展了连锁股东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为企业提升ESG表现提供了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海芳 邓美玲 牛明彤 包建彬
碳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能够促进企业改善污染问题,对推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2013~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探究连锁股东对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连锁股东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该结论通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连锁股东主要通过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协同效应机制)以及增强企业透明度(治理效应机制)来提高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市场竞争较弱和环境规制较低的企业中,连锁股东对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作用更显著。本文不仅丰富了连锁股东和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相关研究,也对新发展时期如何发挥企业在环境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赫晓霞
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连锁股东对杠杆操纵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连锁股东降低了企业杠杆操纵行为,影响机制是内部控制与代理成本。同时,民营企业、非财务困境企业、企业数字转型程度高企业的连锁股东效应更加显著。
关键词:
连锁股东 杠杆操纵 内部控制 代理成本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金毓 焦丽娜
以2003年110家上市家族公司为研究对象,在控制董事会结构、管理层激励、企业规模及财务风险等因素后,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并在分析个中原因后提出,对将要上市或增发新股而面临股权稀释的家族企业来说,没有普遍适用的最佳持股比例,应根据自己的情况相机抉择。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妮
已有研究忽视了股权配置中创始CEO双重身份的独特价值,缺乏对创始CEO持股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研究。本文整合资源基础理论和风险偏好理论,采用中国创业企业成长跟踪调查项目中互联网和软件行业2013—2015年的数据,对其做层次回归分析检验创始CEO持股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先前经验多样性和相关性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创始CEO持股比例与新创企业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先前经验多样性对倒U型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具体地,创始CEO先前经验多样性较高时,其持股比例与创业绩效倒U型关系受到弱化;而先前经验相关性对倒U型关系并未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海芳 覃昱
企业ESG表现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器,但其影响因素研究仍方兴未艾。以2011—2021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连锁股东与企业ESG表现的关系、具体作用机制以及情景机制。研究发现,连锁股东正向影响企业ESG表现。通过作用机制检验,发现连锁股东通过传递信号吸引分析师关注形成“监督效应”与“保险效应”,从而促进企业ESG表现。基于情境机制分析,发现信息透明度直接正向调节连锁股东与企业ESG表现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透明度会对“连锁股东→分析师关注→企业ESG表现”这一作用路径产生正向调节作用,且主要对主效应及后半路径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对于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因素和外部机制探讨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同时对如何提升企业ESG表现提供参考。
关键词:
连锁股东 ESG 分析师关注 信息透明度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余怒涛 苗瑞晨 袁博
基于逐渐普遍的连锁股东现象,学术界对其发挥的效应是协同治理还是竞争合谋的讨论也越发激烈。本文从分析师盈余预测视角考察连锁股东如何影响分析师预测行为。研究发现,连锁股东能提高分析师盈余预测质量,降低预测偏差,减少分析师之间的预测分歧度。机制检验发现,连锁股东通过发挥协同效应和治理效应提高分析师预测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连锁股东的协同治理具有行业效应,因连锁股东形成的同行业企业群越大,连锁股东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影响越强;考察主体异质性发现,外资和机构型连锁股东对分析师预测质量的促进作用更强,且连锁股东更能提高低能力分析师的预测质量。本研究从外部信息中介角度丰富了连锁股东的经济影响,提供了通过完善微观企业股东治理改善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理论依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香梅 宋荣哲 王静
连锁股东作为资本市场新兴所有权主体,对创新的影响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基于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连锁股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连锁股东通过协同治理显著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在采用PSM法、工具变量法等进行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结论依然成立。路径机制检验表明,信息效应与产能效应是连锁股东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两条重要渠道。拓展性分析发现,高管风险偏好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均正向调节连锁股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连锁股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在高科技企业和东、西部地区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为连锁股东发挥协同治理效应的现有文献提供了重要补充,为当前企业基于自身情境优化创新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