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9)
- 2023(12678)
- 2022(10331)
- 2021(9620)
- 2020(8333)
- 2019(18947)
- 2018(18499)
- 2017(36804)
- 2016(19168)
- 2015(20982)
- 2014(20417)
- 2013(20051)
- 2012(17917)
- 2011(15334)
- 2010(15178)
- 2009(13987)
- 2008(13886)
- 2007(11943)
- 2006(10081)
- 2005(9108)
- 学科
- 业(90509)
- 济(87398)
- 经济(87316)
- 企(83693)
- 企业(83693)
- 管理(74374)
- 方法(43542)
- 数学(35458)
- 数学方法(35108)
- 财(30969)
- 业经(29232)
- 农(26625)
- 务(24676)
- 财务(24643)
- 财务管理(24619)
- 企业财务(23501)
- 农业(19551)
- 中国(18306)
- 技术(17948)
- 制(17358)
- 划(15246)
- 策(14969)
- 理论(14821)
- 和(14776)
- 体(14053)
- 贸(13566)
- 贸易(13559)
- 易(13219)
- 地方(12847)
- 经营(12789)
- 机构
- 学院(269629)
- 大学(262891)
- 济(119743)
- 管理(117927)
- 经济(117899)
- 理学(102848)
- 理学院(102025)
- 管理学(100763)
- 管理学院(100243)
- 研究(74650)
- 中国(61239)
- 财(56542)
- 京(51618)
- 财经(46204)
- 经(42274)
- 科学(41046)
- 江(38427)
- 农(38097)
- 经济学(37120)
- 中心(36199)
- 业大(35615)
- 财经大学(34602)
- 所(33963)
- 商学(33904)
- 经济学院(33835)
- 商学院(33627)
- 经济管理(31939)
- 北京(31108)
- 研究所(30406)
- 州(30170)
- 基金
- 项目(182641)
- 科学(149131)
- 基金(138527)
- 研究(136017)
- 家(117491)
- 国家(116480)
- 科学基金(105413)
- 社会(91586)
- 社会科(87210)
- 社会科学(87190)
- 基金项目(74028)
- 省(71014)
- 自然(67674)
- 自然科(66273)
- 自然科学(66261)
- 自然科学基金(65167)
- 教育(62275)
- 划(57873)
- 资助(55561)
- 编号(53428)
- 创(41810)
- 部(41679)
- 成果(40100)
- 重点(39922)
- 业(38994)
- 国家社会(38775)
- 发(38687)
- 创新(38226)
- 人文(37267)
- 教育部(37179)
- 期刊
- 济(127047)
- 经济(127047)
- 研究(73429)
- 财(49059)
- 管理(48406)
- 中国(41420)
- 农(34776)
- 科学(33422)
- 学报(30992)
- 技术(26431)
- 大学(26127)
- 学学(25351)
- 融(25278)
- 金融(25278)
- 农业(24032)
- 财经(23709)
- 业经(23349)
- 经(20443)
- 经济研究(20284)
- 教育(17289)
- 问题(16859)
- 技术经济(16287)
- 财会(15829)
- 业(15068)
- 现代(13982)
- 商业(13891)
- 统计(12814)
- 策(12572)
- 会计(12467)
- 世界(12258)
共检索到377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新光 盛宇华
连锁股东作为资本市场上企业间的经济关联,能否在企业人力资本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发挥其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值得关注。基于超额雇员的视角,以2008—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了连锁股东与企业人力资本结构调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连锁股东对企业超额雇员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在处理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保持稳健。机制分析表明,连锁股东通过提升企业治理水平进而抑制了超额雇员,从而起到人力资本结构调整的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连锁股东对超额雇员的抑制作用在财务风险较低及国有企业的情境下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为连锁股东的协同发展效应和监督治理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拓展和丰富了连锁股东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为企业人力资本结构调整的外部治理提供了支持性证据与实践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孟晖 吕婷婷 薛坤坤
基于投资组合价值最大化理论,连锁股东具有治理协同与竞争合谋两种效应。因此,连锁股东能否对企业超额商誉产生影响以及产生何种影响值得关注。选取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检验连锁股东对企业超额商誉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连锁股东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缓解委托代理问题进而抑制企业超额商誉,发挥治理协同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机构型连锁股东能显著发挥治理作用,非机构型连锁股东在抑制企业超额商誉方面不具有显著影响;在管理层持股、分析师关注度较高的情况下,连锁股东对企业超额商誉的影响更为显著。本研究为全面正确地认识连锁股东的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为监管机构合理引导连锁股东发挥作用、促进机构型连锁股东的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连锁股东 超额商誉 代理成本 信息不对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慧敏 孙浩然 李琼
经验分析和理论证据表明委托代理问题会为企业资本结构调整带来额外的成本,使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放缓。文章选取2014-2019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股权结构和董事会治理两个维度考察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国有企业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并检验公司治理机制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持股与委派董事均会提升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并且该提升作用在过度负债企业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通过优化激励机制、内部控制机制以及监督机制,实现了国有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提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佳悦 张启文 范亚东
以2012~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ESG实践的动机与能力实证检验连锁股东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连锁股东能够通过提升财务资源冗余、缓解企业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及提高管理层薪酬水平促进企业ESG表现,产生资源效应、信息效应与治理效应。进一步区分企业环境、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连锁股东对成熟期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企业以及碳排放量较高地区企业的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社会环境方面,连锁股东与儒家文化呈替代效应,与法律制度呈互补效应。拓展性分析发现,连锁股东在分散持股策略下对企业ESG表现有更好的促进作用,且其促进效应能够提升企业的债务融资能力、资产配置效率和创新产出水平。本文从ESG视角探索了连锁股东的绿色治理效应,为我国上市公司ESG实践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政府鼓励或监管连锁股东提供了经验支持。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世刚 蒋煦涵 蒋尧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同时投资两家以上的企业,形成连锁股东。关于连锁股东在资本市场的治理作用,存在两种不同的治理效应,即协同效应和竞争合谋效应,但现有文献主要关注竞争合谋效应。本文以投资风险高、不确定性大的研发活动为视角,收集2004—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连锁股东数据,实证检验了连锁股东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连锁股东能够通过影响董事席位和高管席位增加公司投资决策的能力,会通过连锁股东网络促进投资组合内企业间的信息流动和提升风险承担能力,降低股权融资成本,缓解融资约束,从而提高上市公司创新投入意愿。通过横截面分析发现,机构型连锁股东、非高新技术企业的连锁股东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投入,而非机构型连锁股东、高新技术认定企业则不具有显著影响;控股股东和非控股股东形成的连锁股东网络均能促进企业创新投入,但控股连锁股东的作用力度更强。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连锁股东能够增加企业未来专利水平,提高创新绩效。本文不仅为全面正确认识连锁股东在企业决策方面的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的支持和增量的文献贡献,还扩展了激发企业创新意愿方面的研究视野,也为监管机构正确认识、合理引导和分类监管连锁股东网络在促进企业研发投入方面的作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泽艺 黄玉清
在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探索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对企业资源配置优化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广泛存在的连锁股东网络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连锁股东能否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值得关注。以2013—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连锁股东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的研究发现,连锁股东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发挥了协同效应,助力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连锁股东在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筹集资金、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了协同效应,提升了数字化转型能力,进而推动了企业的加速转型。进一步地,连锁股东对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更强。此外,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推动企业成长,提升了企业绩效。基于上述结论,建议合理地引入连锁股东、充分挖掘股东网络的资源和信息优势以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连锁股东 数字化转型 股东网络 治理协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莉莉 田飞 许为宾
ESG作为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引起了广泛关注。连锁股东作为市场重要参与者,对企业ESG表现会产生何种影响值得进一步探究。基于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连锁股东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连锁股东对企业ESG表现具有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历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机制分析发现,连锁股东通过提高分析师关注水平及内部控制质量进而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即连锁股东对企业ESG表现具有信息效应及治理效应;第三,企业数字化转型在连锁股东与企业ESG表现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其强化了连锁股东对企业ESG表现的积极作用;第四,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媒体关注较高的企业与非重污染企业中,连锁股东对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的作用更显著。研究结论拓展了连锁股东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为企业提升ESG表现提供了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海芳 邓美玲 牛明彤 包建彬
碳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能够促进企业改善污染问题,对推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2013~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探究连锁股东对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连锁股东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该结论通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连锁股东主要通过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协同效应机制)以及增强企业透明度(治理效应机制)来提高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市场竞争较弱和环境规制较低的企业中,连锁股东对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作用更显著。本文不仅丰富了连锁股东和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的相关研究,也对新发展时期如何发挥企业在环境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赫晓霞
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连锁股东对杠杆操纵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连锁股东降低了企业杠杆操纵行为,影响机制是内部控制与代理成本。同时,民营企业、非财务困境企业、企业数字转型程度高企业的连锁股东效应更加显著。
关键词:
连锁股东 杠杆操纵 内部控制 代理成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坤 杨淑娥 杨蓓
文章以2002~2006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1439个观察值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股东超额控制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负债融资不会造成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的稀释,且扩大了其可控制的现金流,便利了它们的攫取行为,终极控制股东倾向于提高资本结构杠杆水平。终极控制股东的超额控制程度越大,这种动机就越强。
关键词:
终极控制股东 超额控制 资本结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兴全 张记元
我国上市企业金融化发展当前备受关注,如何抑制企业金融化以及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是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以2009~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抑制和促进双重视角研究连锁股东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结果表明,连锁股东可以有效抑制企业金融化程度。机制检验发现,连锁股东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与代理问题抑制企业金融化。扩展性检验表明,企业连锁股东具有金融背景、股权性质为国有企业以及委派董事时更有助于抑制企业金融化水平。此外,连锁股东对短期金融资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连锁股东在挤出金融资产投资的同时引致企业现金持有量与创新性资产的增加。本文研究不仅丰富了连锁股东与企业金融化的理论研究,亦为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引导资金下沉实业、预防金融风险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万立全 邓坤
当前,学术界关于连锁股东经济后果的研究存在“治理优化”和“市场合谋”两种观点。文章以2007—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连锁股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连锁股东不仅有效促进创新投入,而且显著增加专利申请数量,即发挥了“治理优化”效应。连锁股东通过提高高管薪酬激励和降低代理成本,激发企业创新动力;通过获取商业信用,增加企业创新资源。审计质量对高管薪酬激励的中介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垄断性行业对经理人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文章丰富了连锁股东研究的相关文献,为市场监管部门引导和规范连锁股东行为、助力企业创新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
连锁股东 企业创新 治理优化 市场合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潘越 汤旭东 宁博 杨玲玲
企业间通过连锁股东形成的经济关联在资本市场中尤为常见,但学术界关于连锁股东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仍然存在"治理协同"和"竞争合谋"的意见分歧。本文以企业的投资效率为研究视角,考察连锁股东对于企业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企业的投资活动中,连锁股东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竞争合谋",并导致同行业企业出现投资不足;(2)行业集中度和地区市场分割加强了连锁股东的影响,而中国对外反倾销事件带来的市场机遇弱化了这一作用,说明取得合谋收益是连锁股东干预企业投资的根本原因;(3)向企业委派董事以及更少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是两条潜在的作用渠道;(4)在非国有企业中,连锁股东对投资不足的影响更为明显,同时连锁股东引发的合谋行为减少了企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与并购投资,并降低了企业的市场价值。本文不仅丰富了连锁股东这一新兴学术前沿的学术认知,也为理解中国当前市场中企业的低效率投资活动提供了来自竞争合谋视角的新证据,对于决策部门针对性地制定促进企业投资、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政策方案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连锁股东 治理协同 竞争合谋 投资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昆儒 孙夫祥
以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连锁股东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连锁股东有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作用路径检验证实,连锁股东通过促进双元创新这一路径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检验发现,连锁股东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规模较大企业、盈利企业、薪酬激励较高企业和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样本中。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连锁股东的经济后果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也为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贵鑫 黄昌兵 马宇
在我国资本市场生态环境亟待改善的背景下,连锁股东作为联结同行业企业间的桥梁及资本市场的治理主体之一,能否有效抑制企业违规行为是值得关注的。本文以2010~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连锁股东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连锁股东能够显著抑制企业违规行为的发生,减少企业违规次数,支持“监督效应”,其通过提升内部控制质量、促使企业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降低信息不对称三条路径对企业违规行为产生影响;在国有企业和法律制度较为完善的地区,连锁股东对企业违规行为的监督效应更加显著;连锁股东能够防范企业违规行为的发生,从而使得正向审计费用减少。上述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认识连锁股东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为有效遏制企业违规行为提供了新的线索和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