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5)
- 2023(10865)
- 2022(8793)
- 2021(8002)
- 2020(6908)
- 2019(15311)
- 2018(15202)
- 2017(29401)
- 2016(15758)
- 2015(17753)
- 2014(17723)
- 2013(17734)
- 2012(15824)
- 2011(13810)
- 2010(14119)
- 2009(13890)
- 2008(14610)
- 2007(13571)
- 2006(12235)
- 2005(11667)
- 学科
- 业(88529)
- 企(83748)
- 企业(83748)
- 管理(79919)
- 济(68647)
- 经济(68523)
- 财(32104)
- 方法(28809)
- 业经(28134)
- 务(24985)
- 财务(24953)
- 财务管理(24921)
- 企业财务(23728)
- 农(23181)
- 制(22166)
- 数学(20349)
- 数学方法(20245)
- 农业(17000)
- 技术(16763)
- 体(15825)
- 划(15773)
- 策(15411)
- 中国(14702)
- 体制(14132)
- 理论(13595)
- 和(13482)
- 经营(13422)
- 企业经济(12741)
- 银(12687)
- 银行(12682)
- 机构
- 学院(233325)
- 大学(228567)
- 管理(101732)
- 济(101452)
- 经济(99399)
- 理学(85154)
- 理学院(84450)
- 管理学(83707)
- 管理学院(83223)
- 研究(66728)
- 中国(59146)
- 财(56115)
- 京(46999)
- 财经(42337)
- 经(38305)
- 江(38017)
- 科学(34516)
- 农(33787)
- 中心(32288)
- 所(31989)
- 财经大学(31136)
- 商学(29944)
- 经济学(29696)
- 商学院(29678)
- 州(29578)
- 北京(29366)
- 业大(28746)
- 研究所(27586)
- 经济学院(26703)
- 经济管理(26174)
- 基金
- 项目(140472)
- 科学(113832)
- 研究(107436)
- 基金(104906)
- 家(87775)
- 国家(86924)
- 科学基金(78623)
- 社会(70984)
- 社会科(67413)
- 社会科学(67398)
- 基金项目(55302)
- 省(54841)
- 自然(49739)
- 教育(48701)
- 自然科(48674)
- 自然科学(48664)
- 自然科学基金(47918)
- 划(43869)
- 编号(43114)
- 资助(42369)
- 成果(34345)
- 制(34009)
- 业(33995)
- 创(32851)
- 部(32128)
- 重点(30091)
- 创新(29740)
- 国家社会(29263)
- 人文(28821)
- 课题(28795)
- 期刊
- 济(125423)
- 经济(125423)
- 研究(71201)
- 财(51932)
- 中国(49547)
- 管理(47392)
- 农(32553)
- 融(27778)
- 金融(27778)
- 科学(27591)
- 学报(25620)
- 技术(22704)
- 财经(22566)
- 大学(21868)
- 农业(21723)
- 业经(21698)
- 学学(20846)
- 经(19413)
- 教育(18439)
- 经济研究(18174)
- 财会(16352)
- 问题(15304)
- 业(15152)
- 会计(14466)
- 技术经济(14325)
- 现代(13203)
- 贸(12147)
- 世界(11934)
- 商业(11840)
- 经济管理(11623)
共检索到370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钟海燕 王捷臣
基于我国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别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方面分析了连锁机构投资者所产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连锁机构投资者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应计盈余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连锁机构投资者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存在中介效应:连锁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抑制企业融资需求与提升内部控制质量两种途径,减少企业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此外,相较于不存在两权分离的企业,在存在两权分离情况的企业中连锁机构投资者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大。从盈余管理的角度论证了连锁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积极作用并对其作用路径进行深入探究,丰富了国内关于连锁机构投资者领域的研究,也对如何抑制企业盈余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南星恒 田静
文章选取2010—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实证检验CEO学术经历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学术经历有助于CEO强化道德自觉、增强道德自律,进而抑制其所在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CEO学术经历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在企业内外部治理水平相对较差的企业中作用更明显,表明CEO学术经历作为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的一种替代机制来影响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盈余管理动机更为强烈的非国有企业和高股权集中度的企业中,CEO学术经历对抑制企业盈余管理活动的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静 林婷 孙光国
近年来,退役军人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管理者从军经历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以2012—2017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从军高管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从军经历能够显著抑制企业盈余管理(无论是正向还是负向);与有从军经历的总经理相比,有从军经历的董事长的治理效应更明显。进一步检验表明,从军经历发挥的抑制效应还受到产权性质和市场化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从军经历烙印于管理者的道德品性和价值观念,可以产生积极的公司治理效应,在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任用退役军人提供了证据支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光荣 李建标
自20世纪80年代,盈余管理一直是财务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文章以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索财务连锁董事对企业盈余管理的作用,实证数据表明:财务连锁董事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独立财务连锁董事的盈余管理抑制效应强于执行财务连锁董事;财务连锁董事的职业背景影响其盈余管理抑制作用,高校背景财务连锁董事的盈余管理抑制效应强于其他职业背景的财务连锁董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方飞 范思妤 陈如焰
运用文本分析方法检验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实地调研能抑制企业避税行为,但这种效应只有当机构投资者在实地调研中向管理层提问个数较多、提问长度较长、或者提问内容针对企业税务活动时才存在。这说明只有勤勉深入、关注企业税务问题的调研才能抑制税收规避这种隐蔽性较强的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效应仅在非国有企业以及法制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中存在。
关键词:
实地调研 税收规避 产权性质 法制环境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袁知柱 王泽燊 郝文瀚
采用异常操控性项目的计算方法度量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以2003年至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考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与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对机构投资者明细类别的检验结果发现这种相关关系在投资基金、证券公司、QFII、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这5类机构投资者中均存在,但企业年金、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银行持股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不显著;按照机构投资者持股规模、股权分置改革和终极控制人性质的分组检验结果表明,这种相关关系在不同的内外部环境中...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刚
以上市企业真实盈余管理作为研究切入点,系统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受限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幅度的关系。研究发现,交易动机较强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被投资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幅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机构投资者持股未显著降低企业真实盈余操控行为发生的概率;监督动机较强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被投资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幅度和发生概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机构投资者所持受限流通股比例与企业应计项目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幅度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较之于监督动机较强的机构投资者,交易动机较强的机构投资者持股较多的企业信息风险更高,也倾向于持有更多的现金资产来满足其流动性需求。这为研究我国股票市场中具有双重动机的机构投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闫丽娟 何玉润 王珣
本文选取2011—2017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内部审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及二者关系的中介机制。研究表明:内部审计能够有效抑制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内部审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公司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起到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晓慧
本文以2015~2017年度沪深A股为研究对象,验证沪港通政策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沪港通机制能够有效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组来看,大股东处于绝对控制地位,将会削弱沪港通对盈余管理的监督效应,相对于非政府控制上市公司而言,沪股通实施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
沪港通 盈余管理 第一大股东 终极控制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昆儒 韩飞
文章利用迪博内部控制指数,以2009-2014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实证研究样本,细分央企、地方国企和非国有企业。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程度随着内部控制质量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而显著降低,内部控制在机构投资者负向影响真实盈余管理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强了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内部控制在央企中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机构投资者在央企中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昆儒 韩飞
文章利用迪博内部控制指数,以2009-2014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实证研究样本,细分央企、地方国企和非国有企业。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程度随着内部控制质量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而显著降低,内部控制在机构投资者负向影响真实盈余管理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强了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内部控制在央企中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机构投资者在央企中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昆儒 韩飞
文章利用迪博内部控制指数,以2009-2014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实证研究样本,细分央企、地方国企和非国有企业。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程度随着内部控制质量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而显著降低,内部控制在机构投资者负向影响真实盈余管理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强了内部控制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内部控制在央企中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机构投资者在央企中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不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哲 吕江林 朱小能
应用基于机器学习的文本分析方法,选取我国A股上市企业2010~2021年的数据,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显著抑制了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机制检验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了企业的信息披露水平,有助于外部投资者掌握更充分的信息,进而抑制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引发了分析师和大众媒体的关注,缓解了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进而抑制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区分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卖方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产生的抑制作用更强。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抑制作用在高科技企业、中小型企业、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淑惠 陈珂莹
文章抓取上交所和深交所投资者互动平台自上线运行至2017年的投资者提问文本,利用LDA主题模型对投资者关注及关注的信息类型进行识别和量化,检验投资者关注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投资者关注与企业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说明投资者关注能够有效发挥外部治理作用。就投资者关注的不同类型信息而言,投资者对企业状态性信息的关注抑制了盈余管理行为,对故事性信息的关注诱发了盈余管理行为。文章丰富了投资者关注和盈余管理的理论研究,为普通投资者行为经济后果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投资者关注 盈余管理 文本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华 魏娟 巫丽兰
具有负责任声誉的企业一定会做出负责任的行为吗?本文以2006-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强制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强制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操纵性应计利润显著负相关,说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后显著地减少了操纵性应计,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同时,强制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真实盈余管理,特别是操纵性酌量费用,存在显著抑制作用。由于业绩好坏会影响企业盈余管理动机,本文进一步分析企业业绩对强制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与操纵性应计、真实盈余管理关系的调节作用。区分不同盈利状况,我们发现强制披露企业社会责任对应计项目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主要集中在盈利较差的样本组,声誉机制在高风险公司效果更为显著。考虑机构投资者和分析师监督作用、随机效应和关键变量测量误差影响后,声誉责任的监督作用依旧存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