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94)
- 2023(6444)
- 2022(5533)
- 2021(5125)
- 2020(4152)
- 2019(9509)
- 2018(8862)
- 2017(15023)
- 2016(8507)
- 2015(9155)
- 2014(8731)
- 2013(8467)
- 2012(7840)
- 2011(7094)
- 2010(6840)
- 2009(6396)
- 2008(6254)
- 2007(5086)
- 2006(4307)
- 2005(3781)
- 学科
- 济(30504)
- 经济(30472)
- 管理(23014)
- 业(22298)
- 企(17156)
- 企业(17156)
- 方法(13894)
- 数学(12590)
- 数学方法(12491)
- 农(9576)
- 中国(9311)
- 财(9034)
- 学(8350)
- 贸(8267)
- 贸易(8265)
- 易(8089)
- 业经(7039)
- 农业(6603)
- 制(5660)
- 务(5490)
- 财务(5489)
- 财务管理(5480)
- 技术(5316)
- 环境(5294)
- 企业财务(5236)
- 地方(5149)
- 出(4809)
- 银(4707)
- 银行(4662)
- 融(4650)
- 机构
- 大学(117030)
- 学院(115809)
- 济(47244)
- 经济(46467)
- 研究(45318)
- 管理(42636)
- 理学(37656)
- 理学院(37169)
- 管理学(36432)
- 管理学院(36249)
- 中国(33264)
- 农(31700)
- 科学(31135)
- 农业(25532)
- 业大(24810)
- 京(24777)
- 所(24474)
- 研究所(22897)
- 中心(20313)
- 财(19783)
- 农业大学(16914)
- 院(16339)
- 江(16225)
- 财经(15971)
- 北京(15255)
- 科学院(14933)
- 经(14825)
- 省(14664)
- 经济学(14128)
- 室(13883)
- 基金
- 项目(87394)
- 科学(67658)
- 基金(64810)
- 家(61221)
- 国家(60721)
- 研究(54631)
- 科学基金(50092)
- 社会(35738)
- 自然(35484)
- 基金项目(35127)
- 自然科(34686)
- 自然科学(34670)
- 自然科学基金(34089)
- 社会科(33920)
- 社会科学(33910)
- 省(33590)
- 划(29884)
- 资助(25094)
- 教育(24400)
- 重点(20748)
- 计划(19589)
- 编号(19172)
- 部(18694)
- 创(18569)
- 发(18426)
- 科研(17810)
- 科技(17648)
- 创新(17514)
- 业(16758)
- 国家社会(15640)
共检索到169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元萍 舒艺周 董文汉 黄莉 孙文丽 宋玲凤 梁泉
以已进行3年的甘蔗磷石膏定位试验为背景,研究了3年里红壤上施用磷石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仅施用氮磷钾)比较,施用磷石膏后土壤p H值、土壤总孔隙度明显下降,容重提高;土壤速效磷、有效硫、有效硅、Ca~(2+)、al~(3+)含量显著增加;有效氮、钾有所提高;施用pG后,土壤盐基饱和度不同程度降低,降幅为1.17%~2.98%,平均降幅2.41%;而交换性钙、交换性总酸、交换性铝、阳离子交换量含量不同程度的增加。与对照比较,交换性钙、阳离子交换量分别增加45.57%和39.92%,交换性总酸和交换性铝分别增加1.74和2.84倍;土壤残留砷、镉、铬、汞、铅低于国家...
关键词:
红壤 磷石膏 甘蔗 理化性质 重金属含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建富 杨小华 高绘文 范呈根
2015—2017年,通过田间定位试验,在等量氮、磷、钾施用水平下,研究不同用量(0、900、1 200、1 500kg/hm2)钢渣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土壤的容重、总孔隙度、pH、CEC、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硅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增施钢渣有利于提高大豆产量,3年产量平均增长7.89%,且钢渣用量1 200 kg/hm2的处理的增产效果最好;显著提高红壤旱地土壤总孔隙度、pH、CEC和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硅含量;土壤和大豆籽粒中重金属Hg、Pb、Cr、Cd、As含量均未超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GB 2762—2012)。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晓日 葛银凤 李娜 彭靖 樊耀 高天一
为探讨连续施用生物炭及生物炭不同用量对土壤肥力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在沈阳农业大学后山棕壤新型肥料试验基地(始建于2013年)布置生物炭用量定位试验,设置4个生物炭用量梯度0,1.5,3,6 t·hm-2,研究不同用量生物炭对棕壤理化性质、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对玉米苗期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不大,随着生育期的推进,逐渐表现出其保水性能;添加生物炭可以降低土壤容重,不同用量生物炭处理的土壤容重较NPK处理平均降低了6.04%,且容重随施炭量的增加而降低;施用生物炭可以提高土壤pH值、有机质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萍萍 薛彬 孙德智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城市污泥堆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白三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城市污泥堆肥土壤的pH值相对稳定,比不施肥土壤的变化小,城市污泥堆肥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施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比不施肥增加了76.69%~204.80%,施肥土壤的总磷含量比不施肥土壤略有升高,施肥质量分数分别为5%、10%、15%和20%时,土壤中无机氮含量分别是不施肥土壤中的5.6、10.0、5.1和4.5倍,施肥质量分数为10%时,无机氮含量最大,表明城市污泥堆肥土地利用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种植白三叶的土壤中施加污泥堆肥后,白三叶地上部分及根的干质量比不施肥分别增加了82.42%~229.95%和10.2...
关键词:
城市污泥堆肥 土壤 白三叶 营养元素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兆军 赵秀海 王静 李茜 马飞 陈昌和 李彦
龟裂碱土主要分布在宁夏银川平原,是贺兰山碱化山体土壤在山洪冲击下淤积于银川平原而成。由于这种土壤干时地表皲裂似龟背状,故称"龟裂碱土",也因土壤质地坚硬,表面呈白色,又称"白僵土"[1]。
关键词:
脱硫石膏 龟裂碱土 土壤盐分 枸杞 根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聂军 郑圣先 杨曾平 廖育林 谢坚
【目的】研究化肥与猪粪和稻草长期配合施用对红壤性水稻土物理性质的影响。【方法】利用1981年建立在湖南省望城县黄金乡第四纪红土发育红壤性水稻土(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上的肥力定位试验,对化学氮、磷和钾肥料及其与猪粪和稻草长期配合施用的7个处理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评价。【结果】猪粪、稻草与化肥长期配合施用均可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和土粒密度,提高孔隙度,猪粪和稻草的效果基本相似。与化肥处理相比,施用猪粪和稻草显著地促进了5—0.5mm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和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猪粪和稻草与化肥配施处理耕层土壤持水量也显著高于化肥处理。【结论】猪粪和稻草与化肥长期配合施用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和土粒密度,提高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思垚 郭晓雯 王芳霞 叶扬 杨茂琪 闵伟
【目的】淡水资源不足是限制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咸水灌溉在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维持作物生长的同时,也加剧了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风险,合理利用咸水资源、改善土壤性质、提高作物产量是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方法】试验设置灌溉水盐度和有机物料两个因素,灌溉水盐度(电导率,ECw)设2个水平,为0.35 d S/m (淡水)和8.04 d S/m (咸水),分别用FW和SW表示;每个灌溉水盐度处理下分别设置对照、棉花秸秆和棉花秸秆生物炭3个处理,分别以CK、ST和BC来表示。【结果】与淡水灌溉相比,咸水灌溉增加土壤容重、含水量、盐分、总碳、全氮、速效磷含量和土壤脲酶活性,但土壤pH值、速效钾、蔗糖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芳基硫酸酯酶活性、土壤呼吸及棉花株高、生物量、氮素吸收和产量均呈降低趋势。生物炭和秸秆施用降低土壤容重,但增加土壤pH、总有机碳、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淡水灌溉下土壤盐分差异不显著,但咸水灌溉下土壤盐分显著降低。与CK处理相比,BC和ST处理显著增加土壤蔗糖酶活性,总体上蔗糖酶活性分别较CK处理高38.65%和35.89%;ST处理显著增加碱性磷酸酶和芳基硫酸酯酶活性,总体上碱性磷酸酶和芳基硫酸酯酶活性分别较CK处理高35.90%和65.01%;土壤脲酶活性与3种酶活性呈相反趋势,尤其是在SW条件下,BC处理和ST处理较CK分别降低20.51%和2.91%。生物炭和秸秆施用也显著提高土壤基础呼吸,BC和ST处理的土壤基础呼吸分别较CK增加24.88%和27.03%。BC处理和ST处理均显著提高棉花株高、生物量、氮素吸收和产量,总体上,生物炭和秸秆施用后的棉花产量较对照提高9.09%和5.66%。【结论】生物炭和秸秆的施用改善土壤理化条件,增加土壤养分,促进了棉花对养分的吸收,提高棉花产量。
关键词:
生物炭 咸水滴灌 棉田 理化性质 酶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昆艳 官会林 赵林艳 李双丽 魏富刚 杨绍周 宋洪川 孙世中 徐武美
【目的】针对云南高原酸性红壤区的研究与应用基础薄弱,特别是针对三七连作土壤改良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相对较少的情况,本研究以连作5年三七种植地为对象,研究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细菌群落结构与三七幼苗存活率的影响,为三七连作地土壤改良与连作障碍消减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三七连作地生物炭施用量为1 kg/m~(2),以不施炭为对照(CK),共17组同地对照试验。对各试验小区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细菌群落结构,并调查了三七幼苗存活率。【结果】施加生物炭后,三七连作土壤pH与有机质、铵态氮、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P0.05);此外,土壤多酚氧化酶、脲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相比较,施用1 kg/m~(2)的稻壳炭使土壤pH均值提高了1.23,有效磷、铵态氮与有机质含量均值分别提高了29.31 mg/kg、2.35 mg/kg与0.98%,脲酶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0.09 mg/g和2.24 mg/g;高通量测序与生信分析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微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化特征,三七连作土壤细菌的优势菌群为Bacteroidetes,Proteobacteria和Firmicutes,在试验组中占比分别为29.97%、28.26%与19.97%,而在对照组中占比分别为31.61%、25.26%与20.16%。试验组三七幼苗存活率平均达62.46%,而对照组三七零星出苗后全部死亡。【结论】施加生物炭可有效改良三七连作土壤,对其连作障碍问题起到一定的消减作用。本研究为三七种植土壤改良与连作障碍消减提供了试验依据。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瑾 王瑞 邓芳芳 曹国华 王国兵
以东台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开展野外试验,设置了4个水平生物炭处理:低施用量(40 t·hm~(-2))、中施用量(80 t·hm~(-2))、高施用量(120 t·hm~(-2))及对照(0 t·hm~(-2)),对土壤蛋白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进行一年的动态测定;同时测定了土壤理化指标,以分析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及与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可以提高土壤pH值、全碳、有机碳及NH~+_4含量,降低土壤容重和含水率;中、高生物炭施用量提高了土壤全氮、NO~-_3含量,低施用量则反之.3个水平的施用量都降低了土壤蛋白酶和脲酶的活性;低施用量下蔗糖酶的活性降低,但是中、高施用量下蔗糖酶的活性升高.总体来说,施用生物炭会降低土壤酶指标,并且随着施用量的升高,土壤酶指数逐渐降低.
关键词:
生物炭 杨树人工林 土壤酶活性 理化性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丽波 王毅 瞿兴 左天龙 崔永和 耿明建 洪丽芳
在高肥力植烟土壤上研究施用C/N高的小麦秸秆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烟株上、中、下部叶成熟期等 3个生育期 ,不同施氮水平下加秸秆处理可明显提高土壤 0 .2 5~ 10mm水稳性团粒数量 ,降低小于 0 .2 5mm小团粒数量 ,显著增加土壤水分含量 ,提高土壤 pH。同时 ,施用秸秆可显著降低烟株不同成熟期土壤中NH4 N和NO3 N含量 ,还使土壤有效钾明显上升 ,土壤P、Ca、Mg明显下降 ,S及B、Cu、Zn、Fe、Mn等元素有升高趋势。可见 ,高肥力植烟土壤上施用C/N比高的秸秆可以调控土壤养分供应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关键词:
烤烟 小麦秸秆 高肥力土壤 土壤理化性状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敏敏 刘俊第 林雪萍 杨逸伟 方熊 易志刚
采集了福建长汀红壤侵蚀区5个植被恢复阶段(裸地,马尾松恢复5、15、30年人工林,天然次生林)的土壤,分析了这些土壤的理化性质及不同形态铁铝氧化物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植被恢复年限增加,土壤非晶形铁铝氧化物(Fe_o、Al_o)、游离结晶态铁铝氧化物(Fe_d、Al_d)和络合态铁铝氧化物(Fe_s、Al_s)含量均逐渐增多.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表现为天然次生林>马尾松恢复30年人工林>马尾松恢复15年人工林>马尾松恢复5年人工林>裸地;土壤铵态氮、硝态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也随植被恢复年限增加而显著增多.随着铁铝氧化物含量的升高,土壤pH呈降低趋势,土壤养分呈增加趋势;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游离结晶态和络合态铁铝氧化物可能比非晶形铁铝氧化物更有助于土壤养分的累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贺坤 李小平 章炫耀 张银宝
利用烟气脱硫石膏改良滨海滩涂盐碱地,可以加快盐碱土壤的脱盐过程,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选择上海崇明东滩的滩涂盐碱地,采用已获得的技术参数和烟气脱硫石膏配比(60 t/hm~2),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烟气脱硫石膏对滨海滩涂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和旱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滩涂盐碱地施用烟气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壤并种植旱稻,土壤中的盐分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壤ph、交换性Na~+及土壤碱化度(ESp)显著降低。旱稻收获后改良土壤中的有机质、总氮、速效钾等营养物质含量均较未改良土壤低,土壤速效磷含量则降低了近7倍,从而降低了径流中可溶性磷进入水体的风险。同时,改良土种植的旱稻主要根系指标、地上部分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毛晓月 伍钧 孟晓霞 魏珂 张智慧 田冬梅 鲜杨
为探讨沼液连续长期农用的可行性,研究了连续3年定位施用沼液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规模化养殖场猪粪尿发酵的沼液作为肥源,在四川省邛崃市固驿镇黑石村黄壤性水稻土上种植水稻,分别设置1个清水处理对照(1#),1个常规施肥处理对照(2#)和10个不同施用量沼液处理(分别为3#、4#、5#、6#、7#、8#、9#、10#、11#、12#),研究不同量沼液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沼液施用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在后2年沼液施用量水平高于第1年施用水平的情况下,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加,后2年水稻的产量、蛋白质含量和矿质元素含量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沼液处理下,每年最高水稻产量比常规...
关键词:
沼液 水稻 产量 品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伯仁 徐明岗 文石林 李冬初
为提高红土红壤磷的有效性和肥料磷的利用率 ,设立长期定位试验 ,研究了红壤旱地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磷素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长期施磷 ,特别是磷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能明显提高土壤全磷 (PT)、无机磷、有机磷、Olsen- P和 Bray- P含量 .在施磷的条件下 ,土壤磷的积累主要表现为 Ca2 - P,Ca8- P和 Al- P增加 .土壤中 Olsen- P和Bray- P含量与土壤中各磷组分的相关性以 Ca2 - P最好 ,Al- P和 Ca8- P次之 ,O- P最差 .土壤 Olsen- P和 Bray- P含量与作物产量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红壤旱地 长期施肥 土壤磷素 相关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吉元 夏浩 李宇轩 王响玲 姜存仓
为探究施用不同原料生物炭对酸性土壤改良及氮素矿化作用和硝化作用的影响,以酸性红壤为供试土壤,添加水稻秸秆、稻壳及木屑3种原料制备的生物炭,开展为期50 d的室内培养试验。设置空白对照(CK)、单施化学肥料(F)、水稻秸秆生物炭+化学肥料(B1)、稻壳生物炭+化学肥料(B2)、木屑生物炭+化学肥料(B3)共5个处理,测定土壤基础理化性质、酶活性及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分析土壤性质与氮素转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秸秆生物炭对土壤pH提高效果高于木屑生物炭和稻壳生物炭,与CK和F处理相比,B1处理使土壤pH提高了0.10和0.64个单位,且B1处理土壤有机质、总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也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施用肥料(F)和生物炭(B1、B2、B3)显著提高了土壤氮素矿化速率和硝化速率,且不同原料生物炭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培养50 d后,B1、B2、B3处理平均氮素矿化速率相对于F处理分别降低了81.5%、87.6%和28.1%。与F处理相比,B1、B3处理能固持土壤硝态氮,并分别使硝化速率提高了12.0%和16.0%,而B2处理使硝化速率降低了18.5%。此外,不同生物炭处理的土壤碳氮转化相关酶活性也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原料生物炭对酸性红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同,土壤性质的差异可对氮素转化产生影响,合理施用生物炭可固持土壤氮素,减少氮素损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