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6)
- 2023(10272)
- 2022(8724)
- 2021(8097)
- 2020(6723)
- 2019(14647)
- 2018(14740)
- 2017(26110)
- 2016(15236)
- 2015(17344)
- 2014(17229)
- 2013(15616)
- 2012(13782)
- 2011(12571)
- 2010(12742)
- 2009(11639)
- 2008(10815)
- 2007(9965)
- 2006(8500)
- 2005(7285)
- 学科
- 济(50131)
- 经济(50076)
- 管理(36828)
- 业(28609)
- 企(22831)
- 企业(22831)
- 方法(19581)
- 数学(17109)
- 数学方法(16787)
- 中国(15089)
- 农(14641)
- 地方(14520)
- 教育(12390)
- 学(12254)
- 理论(11948)
- 业经(11417)
- 教学(10714)
- 财(10379)
- 制(9864)
- 农业(9557)
- 环境(9064)
- 地方经济(8536)
- 和(8371)
- 体(7912)
- 贸(7617)
- 贸易(7614)
- 银(7531)
- 银行(7489)
- 融(7389)
- 金融(7381)
- 机构
- 学院(198422)
- 大学(196138)
- 管理(68844)
- 研究(67361)
- 济(66871)
- 经济(65005)
- 理学(59074)
- 理学院(58246)
- 管理学(56669)
- 管理学院(56332)
- 中国(47384)
- 科学(45724)
- 京(41921)
- 农(37485)
- 所(34447)
- 业大(33204)
- 江(31866)
- 研究所(31786)
- 范(31779)
- 师范(31408)
- 中心(30732)
- 财(30171)
- 农业(29692)
- 技术(27738)
- 北京(25733)
- 州(25579)
- 院(25528)
- 师范大学(24357)
- 财经(23515)
- 省(21519)
- 基金
- 项目(139092)
- 科学(107480)
- 研究(104920)
- 基金(93459)
- 家(82394)
- 国家(81644)
- 科学基金(68751)
- 社会(61812)
- 省(60345)
- 社会科(58346)
- 社会科学(58328)
- 教育(52078)
- 划(49904)
- 基金项目(49343)
- 编号(45858)
- 自然(43542)
- 自然科(42515)
- 自然科学(42495)
- 自然科学基金(41644)
- 成果(38398)
- 资助(37198)
- 课题(34297)
- 重点(32519)
- 发(31082)
- 创(29652)
- 年(28827)
- 部(28579)
- 项目编号(27625)
- 创新(27421)
- 大学(26400)
共检索到294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楠 刘申奥 吉久明
[目的/意义]数智社会对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有待进一步明晰智能素养内涵并构建面向高校学生的智能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为学生智能素养发展状态测评、能力提升和培育提供参考支持。[方法/过程]从素养连续统的视角出发,系统梳理智能素养的缘起与发展,通过对素养内容解构与要素集结,映射于智能素养的指标体系。基于KSAVE模型提出高校学生智能素养评估框架,通过文献调研界定指标内涵,进而运用德尔菲法优化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群决策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结果/结论]构建了由意识态度、知识与技能、高阶思维能力、智能伦理和价值实现5个一级指标以及19个二级指标构成的高校学生智能素养评价体系,并从认知站位、内驱路径和情景创建三个方面提出智能素养的培养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喻玲
信息素养已经成为评价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当前需要从多方面出发,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指标体系,才能促使大学生对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视,不断提高信息素养的能力,对其人生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建设,需要通过指标化形成合理的框架,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积极探索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高校 学生信息素养 评价指标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苏文成 郭浩然 卢章平 潘颖 刘桂锋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对公民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学生群体作为知识和技术进步的主要载体,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对开展人工智能素养培育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旨在构建面向我国高校学生群体的人工智能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验证,为开展人工智能素养水平测度及培育提供科学的评价标准和量化测评工具。首先基于扎根理论编码结果,构建了由5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共同构成的人工智能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与专家调查法,计算并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通过问卷调查及实证研究,发现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并尝试性地将游戏测试等多元任务融入测量工具,为诊断高校学生群体人工智能素养水平,促进人工智能素养教育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邱璇 丁韧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已有的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从评价标准和指标构建方法入手,提出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是目前构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最佳方法,并指出权重制定方式没有考虑到作为教育受众的学生自身需求是当前国内研究的主要不足之处。笔者运用层次分析法,分别从专家和学生的角度量化指标体系,通过进行对比试验来研究专家和学生、不同学生群体在指标权重上的异同点和内部规律,并为未来我国的信息素养培养目标与内容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国胜 胡丹
高校实施SRTP是被国内外教育界普遍认同为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论述了高校实施SRTP的意义,并针对目前国内高校SRTP的发展,从灌注研究型学习理念、搭建实施平台、拓宽项目来源等方面,就如何构建大学生科研素养培育体系进行了分析,为高校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有益探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立
学生管理是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但是就目前情况看,一些高校的学生管理者依然遵循传统的管理思路,导致学生管理工作经常陷入困境。鉴于我国国情,学生管理工作应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积极向上的管理思路,树立人本取向的高校学生管理观念,认清什么是现实的学生,什么是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从本质上创新管理办法,增强学生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构建起科学的学生管理观念体系。
关键词:
高校 学生管理 人本取向 观念体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邓胜利 许家辉 夏苏迪
[目的 /意义]构建算法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为加强算法素养教育和提升算法素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过程]采用文献研究法,结合算法素养以及素养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构建算法素养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大学生群体算法素养开展问卷调查研究,基于熵权TOPSIS法构建算法素养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结论 ]实证结果表明,算法素养在不同年级和部分学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大学生在算法意识和算法社会准则上,素养能力更强且个体间差异性更小,而在算法知识与技能以及批判性思维上则相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莫光辉 祝慧
通过对协同学理论核心构成要素的梳理,认为协同学原理在高校学生情感管理中有很强的契合性。而通过对当前高校学生的情感问题调研发现,高校学生的情感危机表现出情感孤独、情感空虚、情感焦虑和情感冷漠等特征,情感危机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情感教育和学生安全管理面临的新问题。为此,以协同学理论视角提出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学生情感教育协同管理体系,以期为当前高校学生情感教育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管理方法。
关键词:
协同学理论 高校学生 情感危机 情感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建
高职院校学生的情商素质不仅影响个人的生存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情商教育有着积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构建完善的校园文化体系,具体包括:建设优美高雅的物质文化,陶养情商的风骨;建设正能量的精神文化,厚植情商的内涵;建设文明有序的行为文化,形塑情商的外形;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文化,夯实情商的基石。
关键词:
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 学生 情商 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纪菲
信息素养是科学素养教育的重要基础。加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措施有: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师资保证;教师要把握好信息时代师生关系的新格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展丰富多彩的信息实践活动;发挥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作用;开展信息道德教育,加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参考文献2。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茜雯
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研究对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从类型视角出发,明确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独特内涵和功能定位;其次,对比各国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研究成果,形成国际经验和反思;最后,以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为指导,完成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来源设计、结构设计、内容设计以及工具设计,最终构建起由“个性发展、为己治生、服务社会”3个方面“,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职业行动、生涯发展、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34个基本要点组成的职业教育学生核心素养体系。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黄炎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润花 王春凤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评价关系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对学生在校期间全面素质的培养。根据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素养的现状,把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划分为学生的思想素养、心理素养、专业素养、行为素养、社交素养五个方面,并从政策依据和学理依据出发,提出了评价的指标与观察标准,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研制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 职业素养 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兵
互联网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对信息素养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为教育者及时获得反馈提供依据。综合国内外相关能力标准研究成果,针对目前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以信息需求、信息获取、信息研究、信息自制为基础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信息素养 信息技能 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瑞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就业难度与就业压力日渐增大。高校担负着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责任。在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视域下构建大学生就业培训体系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当前,高校构建大学生就业培训体系面临主要挑战,必须出台合理的就业培训政策、制定科学的就业培训内容、实施多元的就业培训方法、增强就业培训主体的专业性、提升就业培训对象的主动性以及构建有效的就业培训评估体系等六点策略。整合优势资源、切实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满足社会和企业现实的人才需求,切实践行就业指导与服务的使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和红燕 薛建鹏
高校教学质量需要通过学生素质评估作为检验手段,评估主体需要通过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强化评估效果,同时需要高校教学人员及社会相关单位的有效反馈数据作为评估的重要参考。学生素质评估要重视社会适应性,将学生的团队意识、创造能力、心理健康情况等社会需求因素作为评估指标,重视学生个人发展规划能力的培养。此外,评估功能的演化为教学活动与学生素质提升的规律探索提供有利依据,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改进,并通过多渠道强化学生素质评估,促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运行。
关键词:
质量发展 评估体系 高校学生 素质评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