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63)
2023(11779)
2022(10518)
2021(9923)
2020(8403)
2019(19370)
2018(19418)
2017(37473)
2016(20342)
2015(22916)
2014(22821)
2013(22659)
2012(20833)
2011(18517)
2010(18503)
2009(16970)
2008(16589)
2007(14442)
2006(12572)
2005(10826)
作者
(58224)
(48502)
(48073)
(45650)
(30915)
(23203)
(21920)
(19152)
(18408)
(17406)
(16746)
(16106)
(15281)
(15244)
(14828)
(14682)
(14575)
(14496)
(13788)
(13668)
(12014)
(11818)
(11667)
(10969)
(10851)
(10817)
(10709)
(10639)
(9816)
(9559)
学科
(77446)
经济(77354)
管理(59049)
(58301)
(47527)
企业(47527)
方法(37195)
数学(31906)
数学方法(31464)
(20544)
中国(20008)
(19551)
(18214)
业经(17425)
(16057)
地方(15723)
(15423)
贸易(15415)
(14927)
理论(14095)
农业(13509)
(13001)
(12411)
财务(12342)
财务管理(12315)
技术(12185)
环境(11942)
企业财务(11641)
(11281)
银行(11240)
机构
大学(286328)
学院(283246)
管理(115342)
(106324)
经济(103663)
理学(100417)
理学院(99270)
管理学(97386)
管理学院(96895)
研究(91972)
中国(67922)
(61596)
科学(59221)
(48145)
(46171)
(44587)
业大(43432)
研究所(42085)
中心(42056)
(40583)
财经(38968)
北京(38961)
(38696)
师范(38372)
(35411)
农业(34953)
(33826)
(33810)
师范大学(31077)
技术(30140)
基金
项目(196861)
科学(153899)
研究(143938)
基金(141793)
(123268)
国家(122212)
科学基金(105075)
社会(88652)
社会科(83753)
社会科学(83728)
(76706)
基金项目(76142)
自然(69593)
自然科(67999)
自然科学(67984)
自然科学基金(66753)
教育(65754)
(64513)
编号(60079)
资助(58281)
成果(48627)
重点(43354)
(42672)
(40998)
(40516)
课题(40320)
科研(37639)
创新(37619)
项目编号(37544)
大学(36741)
期刊
(116806)
经济(116806)
研究(81150)
中国(52813)
学报(46516)
科学(42093)
管理(41424)
(39935)
(35605)
大学(35124)
教育(33279)
学学(32562)
农业(28114)
技术(24336)
(21605)
金融(21605)
图书(20870)
业经(19650)
经济研究(18200)
财经(18173)
(15420)
理论(14826)
问题(14684)
书馆(14191)
图书馆(14191)
科技(14114)
(14102)
实践(13860)
(13860)
技术经济(13385)
共检索到409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郑亚楠  周庭锐  聂召  
通过两次效价相反的服务情景模拟,考察预期情绪和购买意愿(WTP)的曲线关系,并通过实证发现其反S型曲线关系形式。结果表明:当启动信息效价与第一次服务经历相同、与第二次服务经历相反时,会导致显著的"期望落差"或"期望超越"效应,从而增强预期情绪对WTP效用的加权作用,使两者关系呈现显著的曲线形态;而当启动信息效价与第一次服务经历相反、与第二次服务经历相同时,则会激发个体对不同结果的预测,从而减缓预期情绪对WTP效用的加权作用,使两者曲线关系形式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龚艳萍  梁树霖  
随着网络团购模式的趋同化发展和用户的缓慢增长,团购网站需要新的突破点来吸引并留住更多的消费者。文章基于S-O-R模型和感官体验的相关理论,构建了团购服务场景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实证研究表明:团购服务场景中的物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能够促进消费者产生正向情绪,从而激发消费者的团购意愿,而物理因素和信息交换有助于消费者形成虚拟触觉体验从而产生团购意愿,其中,时间压力在认知状态与团购意愿中起到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于团购运营商利用服务场景吸引并留住消费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严欢  王亚杰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同,绿色消费渐渐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然而,尽管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在不断提高,但在绿色产品购买行为上却相对置后。为此,有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究了影响消费者绿色购买的前置因素,而本文从消费者预期情绪出发,探究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的内在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消费者情绪预期对绿色消费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消费者的不同内疚指向对于绿色购买行为的影响作用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而言,自我的内疚正向影响绿色购买意愿。其中,消费者感知效力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对社会的内疚也能促进绿色购买意愿,但其作用完全由感知效力中介作用所决定;对他人的内疚与绿色购买意愿的关系并不显著。同时,本文针对消费者中细分人群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性别和收入状况在绿色消费决策中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胥兴安  王诗佳  王立磊  
旅游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研究由来已久,然而以往研究缺乏对旅游免税购物中群体情绪感染导致冲动性购买的关注。文章基于情绪感染理论和情绪调节理论,以旅游免税购物为研究情境,探究游客感知群体兴奋情绪和焦虑情绪对游客情绪及其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影响,并分析价格优势、时间压力、社会拥挤和购物经验对群体情绪感染过程的调节作用。文章通过情景模拟实验法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旅游免税购物中游客感知群体兴奋情绪和焦虑情绪分别正向影响游客的兴奋情绪和焦虑情绪,进而使游客产生冲动性购买意愿,价格优势、时间压力、社会拥挤和购物经验在其中起调节作用。具体而言,更高的价格优势、时间压力和社会拥挤条件下,游客由于情绪感染产生的兴奋情绪和焦虑情绪程度更高,进而导致更高的冲动性购买意愿;此外,游客免税购物经验越丰富,感知群体兴奋情绪和焦虑情绪对游客的兴奋情绪、焦虑情绪及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影响越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莹  杜建刚  李文忠  苏萱  
本文以汽车产品召回为研究背景,将严重程度和召回策略作为自变量,构建了产品召回中消费者心理反应机制的概念模型,分析了不同召回情境对消费者的负面情绪、感知风险、产品态度及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品缺陷的不同严重程度和不同的召回策略对消费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发生严重的缺陷召回时,消费者的负面情绪和感知风险会更高,产品评价和购买意愿会更低;在发生不严重的产品召回时,消费者的负面情绪和感知风险会相对较低,产品评价和购买意愿会比严重召回时要高。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焦媛媛  李智慧  付轼辉  黄绎霖  
社交网络情景下产品信息已成为消费者认知产品的重要线索和窗口。作为理性的个体,消费者往往会综合考虑多种类型的产品信息以降低购买风险,但目前尚没有研究将产品信息作为一个整体、综合的概念探究其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此外,虚拟的社交网络情景下,个体更倾向于根据预设他人反应决定自身的态度或行为,由此产生的影响即为预设影响,这种影响在新情景下变得更加普遍和重要。然而,目前有关预设影响的研究还是营销学研究中的空白点。结合社交网络情景,兼顾产品信息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从信息创建主体和信息性质两个维度划分产品信息的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预设影响模型和社交网络情景下预设影响变得更加普遍和重要这一客观现象,以及消费者因对产品的相似偏好而属于同侪关系而非一般的人际关系,采用实验的方法进一步对以预设同侪反应为中介变量的产品信息影响购买意愿的机理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主体创建的产品信息、不同性质的产品信息及二者的交互项均对购买意愿有显著影响,由此4种类型的产品信息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用户描述型信息、企业描述型信息、用户推荐型信息和企业推荐型信息;预设同侪反应在产品信息与购买意愿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而且预设同侪反应在用户描述型信息与购买意愿的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最大,在企业描述型信息与购买意愿的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次之,在企业推荐型信息与购买意愿的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最小,而在用户推荐型信息与购买意愿的关系中并不具有中介作用。理论上,对不同类型产品信息在营销学中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新的解读,尝试将预设同侪反应这一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引入营销学领域,不但是对相关研究成果的丰富,而且验证了社交网络情景下预设影响在营销领域的存在性和重要性。实践上,为企业有效利用产品信息进行产品推广、实施病毒营销策略和细分市场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琦  刘凯  张晓航  
特征框架是一种典型的框架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决策。本文细分产品类型和消费者卷入类型,探究卷入情景下特征框架对不同类型产品购买意愿的差异化影响。研究表明产品类型与消费者卷入类型有对应关系,消费者在认知卷入和情感卷入下都产生了特征框架效应,情感卷入下消费者在正负特征框架中的购买决策差异性更大、特征框架效应更明显,消费者的卷入程度对特征框架效应和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有调节效应。因此,商家定制化使用不同类型产品描述和展现方法尤为重要,并能够利用特征框架来引导消费者的购买选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瑞华  
本文构建了数字人主播互动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模型,并运用两个情景实验检验了社会临场感的中介机制及人机信任感的调节作用。研究深化了数字人直播互动性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理论认识,为利用数字人主播促进营销效果最大化提供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敬红  
智慧零售背景下,线上线下多渠道整合的新型零售模式已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新引擎。为此,实证检验新零售渠道整合、物流服务质量分别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与路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表明:新零售渠道整合与物流服务质量均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物流服务的时间质量、配送质量、信息质量均在新零售渠道整合与消费者购买意愿间发挥中介作用。为此,应加速推动新零售领域数字化转型、着力完善物流追踪体系、提高新零售领域综合管理能力,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立彬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超市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与大型超市等零售业态竞争的过程中,如何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成为社区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消费者购买意愿的驱动因素。研究认为,经营社区超市的企业可以从改善超市氛围、提升员工服务、统一品牌店铺形象等方面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以此来提升社区超市竞争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辉  宋福丽  
文章以服务行业中的经济型酒店为例,分析顾客感知价值、顾客满意、转移成本和重复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基于调查统计分析得出的较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是:在缺少知名品牌支撑、缺乏明显的服务网络正外部性、顾客转换成本不高的普通服务行业中,顾客感知价值对重复购买意愿有重要影响,而顾客满意、转移成本的影响则较弱。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谢升成   卫海英   刘福  
基于资源补偿理论,我们探讨了情绪广告诉求和社会排斥对消费者品牌购买意愿的交互效应、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具体而言,通过三个实验,我们发现凸显自豪诉求的广告更能促使遭受忽视的消费者对相关品牌产品产生购买意愿,而展示感恩诉求的广告更能引发遭受拒绝的消费者对相关品牌产品的购买意愿,该效应机制是消费者的独特性感知和亲密性感知。此外,品牌形象会对情绪广告诉求和社会排斥的交互效应产生调节作用,即强势品牌可以增强自豪诉求为遭受忽视的消费者提供的独特性感知,弱势品牌能够强化感恩诉求为被拒绝的消费者提供的亲密性感知。这些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社会排斥和情绪诉求的研究,还为企业利用情绪广告诉求赢得特定消费者购买意愿提供具有借鉴价值的管理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景奉杰  胡静  
本文基于社会联结的研究视角,探讨了消费者的敬畏情绪对从众选择意愿的影响,并综合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对敬畏情绪、社会联结以及从众消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敬畏情绪倾向和诱发敬畏情绪状态均可有效提升个体的社会联结水平以及预测个体的从众消费意愿;社会联结对敬畏情绪与从众消费之间的关系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扩展了敬畏情绪的研究领域以及从众消费的情绪前因变量和心理机制研究。建议企业可尝试将敬畏情绪的诱发因素直接引入到日常营销场景中;既可使用间接手段定位处于高水平敬畏情绪体验的人群,也可采用营销手段提升消费者的社会联结,更好地引导消费者的从众偏好。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洁梅  孔维铮  
通过文献回顾发现,网络负面口碑会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产生积极和消极两种不同的影响,为了解释其内在机理和边界条件,本文借助心理学实验方法,探究网络负面口碑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以及个人品牌联结与冲动性购买特质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本文构建了网络负面口碑对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双路径模型,通过操纵变量的组间实验来检验本研究提出的各项假设。研究表明:高强度负面情绪与冲动性购买意愿正相关,低强度负面情绪与冲动性购买意愿负相关,冲动性购买特质只调节了高强度负面情绪对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影响。当高个人品牌联结的消费者接收到负面口碑时,其信息与原有认知发生冲突,出于"护犊子"的心理,负面口碑越强,高强度负面情绪也就越强,并随之激发其冲动性购买意愿;当低个人品牌联结的消费者接收到该品牌的负面口碑时,消费者根据现有的信息做出反应,负面口碑越强,低强度负面情绪也就越强,并会抑制其冲动性购买意愿。企业可以通过增强企业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根据个人品牌联结的高低采取不同的网络负面口碑管理对策和有效管理消费者的负面情绪等措施来实现对网络消费者的高效管理。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沈超红  程飞  尉春霞  
"锚定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然而,以往研究多集中于心理学领域,其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本研究通过情境实验,研究了不同的"锚"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锚"与"低锚"相比,能产生更高的消费者购买意愿;"消费者剩余"在锚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消费者知识"在锚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起调节作用,知识越少,锚对其购买意愿的影响越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