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0)
2023(7618)
2022(6442)
2021(5853)
2020(5196)
2019(11258)
2018(10860)
2017(19978)
2016(11429)
2015(12436)
2014(12177)
2013(11627)
2012(10479)
2011(9473)
2010(9195)
2009(8506)
2008(8078)
2007(6778)
2006(5689)
2005(4748)
作者
(37729)
(31530)
(31385)
(29584)
(20007)
(15458)
(14027)
(12743)
(11749)
(10938)
(10675)
(10423)
(10249)
(10067)
(10047)
(9859)
(9576)
(9491)
(9005)
(8942)
(8360)
(7985)
(7411)
(7397)
(7051)
(7028)
(6907)
(6848)
(6574)
(6561)
学科
(43959)
经济(43918)
管理(31500)
(30786)
方法(25935)
(25327)
企业(25327)
数学(23905)
数学方法(23518)
(11552)
(10754)
(10366)
中国(9344)
(8650)
贸易(8647)
业经(8468)
(8449)
技术(8090)
农业(7406)
环境(7276)
(6819)
财务(6795)
财务管理(6787)
企业财务(6473)
(6432)
理论(6320)
地方(6067)
(5897)
技术管理(5397)
(5379)
机构
学院(161554)
大学(161335)
(60756)
管理(60521)
经济(59705)
研究(56908)
理学(54653)
理学院(54002)
管理学(52472)
管理学院(52248)
(44168)
科学(42740)
中国(39179)
业大(35967)
农业(35911)
(32948)
(31648)
研究所(29997)
中心(25328)
农业大学(24224)
(24041)
(22269)
(20898)
财经(20488)
(20164)
(20087)
实验(19771)
北京(19769)
(19234)
科学院(19217)
基金
项目(125563)
科学(97743)
基金(93024)
(87523)
国家(86892)
研究(76543)
科学基金(72586)
自然(53273)
自然科(52154)
自然科学(52138)
自然科学基金(51221)
(51001)
基金项目(49807)
社会(48412)
社会科(46032)
社会科学(46021)
(44089)
资助(38041)
教育(35663)
计划(29450)
重点(29219)
(27092)
编号(26983)
科技(26566)
(26209)
(25826)
科研(25806)
创新(25401)
(23986)
大学(21947)
期刊
(53953)
经济(53953)
学报(41837)
(38566)
研究(35227)
科学(33515)
大学(28768)
学学(28118)
中国(28032)
农业(25878)
管理(20277)
(17294)
(14800)
业大(12865)
技术(12145)
农业大学(10920)
教育(10803)
(10400)
科技(10248)
经济研究(10013)
统计(9721)
(9548)
金融(9548)
财经(9474)
(9384)
业经(9310)
林业(8717)
中国农业(8480)
决策(8097)
技术经济(8022)
共检索到211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静丽  关小康  崔静宇  丁超明  杨明达  刘影  王怀苹  李玉华  王同朝  
为了探究调亏灌溉诱导作物补偿效应的机制,采用桶栽试验,以玉米杂交1代(F1)及其父母本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充分供水和连续3次干旱复水2个处理,研究连续干旱复水对夏玉米苗期根冠关系及根冠补偿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干旱复水显著抑制了父本总生物量的积累,与正常供水(对照)相比降低19. 9%,但对F1和母本总生物量积累无显著影响;初次与第2次干旱复水后母本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大于地下部,第3次干旱复水后干物质向地下部分配的比例增加; 3次干旱复水父本均表现为地下部干物质积累大于地上部; 3次干旱复水后父、母本根冠比较对照分别提高33. 2%,5. 8%,F1在3次干旱复水过程中根冠比均低于对照,第3次干旱复水后根冠比较对照降低7. 3%。3次干旱复水后,F1冠层生长补偿能力显著增加,根系生长补偿无显著变化,两亲本冠层与根系生长补偿能力同步显著降低。可见,对玉米杂交种而言,苗期进行连续多次干旱复水锻炼能促进其地上生长补偿,大田栽培中可利用此原理提高苗期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增强抗旱能力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树云  文仁来  何静丹  苏月贵  何雪银  苏义成  黄开健  张述宽  
了解广西生产上主要种植的玉米品种桂单0810、正大619、迪卡008、琛玉969、桂单901的苗期耐旱性及其复水补偿效应,为选择耐旱品种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采用桶栽法,对这5个品种在苗期分别给予为期4、8、12、16和20 d的干旱胁迫,然后分别复水,以充分供水作为对照。结果表明:苗期干旱胁迫影响植株的形态建成,植株的最长根长度减少,总根数减少;冠长减少;最长叶片长度减少,总叶片数减少,死亡叶片数增加;穗长变短,穗粗变细,秃尖变长;穗重变轻。轻度干旱(4 d)后复水后可迅速得到补偿,以后随着干旱强度的增大,补偿能力越来越弱。5个品种中桂单0810的根系较发达,在各干旱胁迫强度下,根系最长,根冠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杰  朱新杰  王后苗  尹双义  杨小艺  孙辉  李鹏程  徐辰武  
[目的]氯酸盐耐性是鉴定植物氮吸收效率的有效手段,本文旨在探究不同浓度氯酸盐处理对苗期玉米表型、酶活性以及矿质营养元素吸收等方面的影响,并筛选氯酸盐耐性存在差异的自交系。[方法]以6个国内常用玉米自交系Mo17、Dan340、Wu312、Y53、Ye478和B73为研究材料,在温室进行水培试验,分别设置4 mmol·L~(-1) KNO_3处理(CK)、2 mmol·L~(-1) KClO_3处理(T1)和4 mmol·L~(-1) KClO_3处理(T2),持续处理1周后,测定玉米苗期的表型性状、叶片酶活性以及地上部和根系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氯酸盐处理对玉米自交系表型各个性状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株高、叶长、SPAD值和地上部干质量4个性状变化最为明显,平均降幅分别为38.96%、37.93%、55.85%和31.58%;而对玉米自交系酶活性影响表现为可溶性蛋白含量(Cpr)显著增加,谷氨酸合成酶活性(GOGAT)显著下降;氯酸盐处理抑制玉米对氮和锌的吸收。[结论]株高、叶长、SPAD值和地上部干质量对氯酸盐处理的响应可以作为筛选氯酸盐耐性自交系的指标。以地上部干质量对氯酸盐处理的响应为筛选指标,B73、Y53和Wu312为氯酸盐敏感性材料,Mo17、Ye478和Dan340为氯酸盐耐性材料。本研究为玉米氮吸收的表型鉴定提供新思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朗杰  王军峰  王超  罗安荣  关志华  王贵作  章先贵  
试验采用对比方法研究3种处理(SF草浆地膜覆膜处理、PF塑料地膜覆膜处理、CK不覆盖)下玉米的生长效果。结果表明:覆膜处理可以提高土壤的湿度与含水量,各处理的土壤湿度与土壤含水量比较PF>SF>CK。覆膜处理改善了土壤生态环境对植株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由于PF完全物理阻隔了土壤与空气之间水热交换所以保水保温效果优于SF,所以从植株的生长状况比较发现,各处理植株的株高、茎粗都表现为PF>SF>CK,各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n=6)。植株根长也表现为:PF>SF>CK,但各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n=6),各处理植株的根冠比为PF>CK>SF。由于草浆地膜具有保水保温效果,促进玉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华慧  辜琼瑶  黄平  奎丽梅  涂建  张洪亮  卢义宣  张云  陈忆昆  李自超  
本试验对前人用不同方法筛选出的28份耐低磷种质资源在同一条件下进行苗期耐低磷能力研究,试验结果表明,35×10-6磷水平下可有效鉴定苗期各水稻基因型的耐低磷能力,以苗期相对根干重作为水稻耐低磷能力的鉴定指标即可。以相对根干重为筛选指标获得苗期耐低磷种质共14份,分别为武糯1号、盐粳2号、双城糯、麻酒谷、软稻子、大红芒、大白芒、有芒小红板稻、麻谷子、普粘7号、嘉农育257、农林12、意大利4号、滇屯502,这些品种可作为磷高效遗传研究或育种利用的重要种质资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语   张渝鹏   朱冠亚   廖航烯   侯文峰   高强   王寅  
【目的】春旱频繁和过度施氮不利于春玉米苗期生长发育,并对后期生长和产量造成负面影响。研究干旱胁迫下局部供氮对玉米苗期生长、根系形态和水氮利用的影响,以期为促进玉米苗期根系发育、实现水氮高效利用和高产稳产提供技术依据。【方法】2021和2022年设置玉米水、氮两因素分根盆栽试验,设计5种供氮方式:不施氮(两侧均不施氮,N0/N0)、均匀低氮(两侧均低氮,LN/LN)、局部低氮(A侧低氮而B侧不施氮,LN/N0)、均匀高氮(两侧均高氮,HN/HN)和局部高氮(A侧高氮而B侧不施氮,HN/N0),供氮一侧LN和HN的施氮量分别为每kg干土中施氮0.12和0.24g;水分管理于三叶期开始并持续3周,设计3个土壤水分状况:重度干旱(35%田间持水量,W0)、适度干旱(55%田间持水量,W1)和正常水分(75%田间持水量,W2)。水分管理结束后测定植株生长性状、干重、根长、氮素吸收量、耗水量、水氮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干旱胁迫显著抑制玉米苗期的植株生长、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吸收,但提高根冠比。相比W2,W0导致总根长平均降低48.0%,而W1对根长影响较小。干旱胁迫降低玉米的氮素回收利用率,W0和W1较W2平均分别下降10.1和4.6个百分点,W0还导致水分利用效率平均降低19.4%,而W1则使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11.9%。供氮方式也显著影响玉米苗期的植株生长、干物质累积与氮素吸收利用,而且水氮两因素呈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基于2022年结果,LN/LN地上部干重最高,W0、W1和W2条件下相比N0/N0分别提高8.3%、12.6%和23.6%。根系干重以LN/N0最高,3个水分条件下较N0/N0分别提高9.5%、17.0%和31.2%,且W1和W2条件下显著提高根冠比。HN/HN对玉米苗期生长的负面影响最严重,地上部干重在W0、W1和W2条件下较N0/N0分别下降30.1%、14.6%和7.0%,根系干重降幅更高(41.0%、44.2%和34.9%),因此显著降低根冠比。HN/N0对地上部干重影响较小,但显著降低根干重和根冠比。相比N0/N0,HN/HN和HN/N0均导致根长显著降低,而LN/N0通过促进未供氮一侧的根系增殖而显著增加总根长。施氮显著提高氮素吸收量,各水分条件下均以LN/LN较高,而LN/N0较低,氮素回收利用率则以LN/LN较高,而HN/HN较低。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减轻,各处理间氮素吸收量和氮素回收利用率的差异明显增大。植株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以LN/LN和LN/N0较高,其次为HN/N0,而HN/HN最低。与不施氮相比,均匀或局部低氮对玉米苗期发育呈现促进作用,而均匀或局部高氮则呈抑制作用,而且干旱胁迫程度增加导致均匀或局部高氮供应的负面效应加剧。总体上,局部供氮方式较均匀供氮方式对根系生长的影响更大,诱导了根系的形态可塑性反应。相关分析发现,不同水分和供氮条件下,玉米苗期地上部干重、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回收利用率与总根长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于局部供氮方式,未供氮一侧根长与地上部干重、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回收利用率的相关性更高。【结论】与均匀供氮相比,局部供氮方式可促进玉米苗期根系在未施氮一侧的大量增殖而增加干重并提高总根长。推荐采用局部低氮供应方式施用基肥以促进苗期根系发育,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植株耐旱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姝媚   李腾   张赛   徐洁   隋鹏  
为探明不同土壤温度对玉米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郑单958’为材料,采用新型土壤增温设备进行盆栽试验,在玉米苗期分别设置25.0(CK)、27.5(T_1)、30.0(T_2)、32.5(T_3)和35.0(T_4)℃5个土壤温度处理,持续处理10 d,测定玉米苗期根系形态、拓扑结构以及各径级根系构型等参数。结果表明,与25.0℃(CK)相比,27.5℃的土壤温度处理可使玉米苗期的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分枝数、根尖数和分形维数均显著增加;随着温度的持续增加,增温对根系的生长发育逐渐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土壤温度达35.0℃时,上述6个指标均显著降低。土壤温度<30.0℃时,土壤温度的升高导致细根(≤0.5 mm)长度、表面积和体积占总根系的比例均显著升高,在30.0℃的土壤温度下,细根长度、表面积和体积分别占总根系的84.00%、64.79%和31.89%。当土壤温度升至35.0℃时,细根长度、表面积和体积占比均显著降低,而中等根(0.5~1.0 mm)和粗根(>1.0 mm)的占比均显著升高。当土壤温度为27.5℃时,玉米苗期的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887 8 g和0.460 5 g,此时根冠比也达到最小值,为0.474 7。通过拟合土壤温度与玉米幼苗性状曲线可知,27.3~28.7℃的土壤温度最适于玉米苗期的生长。综上,土壤温度在25.0~30.0℃时,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玉米幼苗根系随之加长,细根占比增加,植株干重也随之增大,同时保持较低的根冠比;当土壤温度≥30℃,玉米根系生长受限,玉米幼苗细根占比减少,同时根冠比增加。土壤温度达到35℃时,玉米幼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沈彦合  胡尚连  
【目的】探究不同维生素浸种后,盐胁迫对2种耐盐程度不同的玉米幼苗根冠比和多胺代谢途径相关酶活的影响。【方法】以杂交玉米品种金玉819(耐盐)和金单999(盐敏感)为材料,分别以100 mmol/L的V_(B1)和V_(B6)浸种24 h,然后将玉米种子在1/2霍格兰营养液中进行萌发,7 d后将幼苗移植到含100 mmol/L Na_(2)SO_(4)/NaCl的1/2 霍格兰营养液中胁迫处理10 d。通过测定玉米幼苗的根冠比和多胺代谢系统相关指标,探究不同V_(B)浸种、不同类型钠盐胁迫对玉米幼苗根冠比和多胺代谢的影响。【结果】 对金玉819而言,V_(B1)和V_(B6)浸种后不同钠盐处理间玉米幼苗根冠比的差异不明显,但NaCl比Na_(2)SO_(4)对根系伤害大;在Na_(2)SO_(4)胁迫下,V_(B6)浸种后的玉米叶片乙烯含量显著低于V_(B1)浸种的处理;同一V_(B)处理条件下,NaCl和Na_(2)SO_(4)处理间的玉米叶片乙烯含量无明显差异,但Na_(2)SO_(4)处理H_(2)O_(2)的含量比NaCl处理的高。对金单999而言,在Na_(2)SO_(4)胁迫下,V_(B1)处理的根冠比明显高于V_(B6)处理,而在NaCl胁迫下,V_(B6)处理的根冠比明显高于V_(B1)处理;不同V_(B)浸种,不同钠盐处理间玉米叶片乙烯含量无明显差异;V_(B1)处理下,NaCl处理的玉米的H_(2)O_(2)含量显著高于Na_(2)SO_(4)处理。V_(B1)较V_(B6)更能提高钠盐胁迫下2种玉米的精氨酸脱羧酶(ADC)活性。V_(B1)和V_(B6)处理下分别使2种玉米的Na_(2)SO_(4)处理和NaCl处理的二胺氧化酶(DAO)活性提高。V_(B6)较V_(B1)更能显著提高盐胁迫下2种玉米的多胺氧化酶(PAO)活性。V_(B6)较V_(B1)更能降低盐胁迫下2种玉米幼苗H_(2)O_(2)含量,减缓盐对玉米幼苗的胁迫作用。【结论】用V_(B1)和V_(B6)浸种后,盐胁迫敏感性不同的玉米杂交品种幼苗的根冠比以及多胺代谢途径中相关酶活性对NaCl和Na_(2)SO_(4)胁迫的响应不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翔英   王海红   王晓凌   司振强   吴迪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接种氨氧化细菌(AOB)(Ensifer sesbaniae)能否稳定持续促进玉米旱后复水补偿性生长,为农业节水服务。[方法]以玉米品种‘郑单985’为试验材料,以AOB菌株S2_8_1为试验菌株,采用盆栽试验,试验处理包括:常规湿润即空白对照(WT);湿润时期接种AOB菌株(WI);保持湿润在复水期间接种AOB菌株(WR);旱后复水(DT);出苗后接种AOB菌株然后旱后复水(DI)和旱后复水在复水期接种AOB菌株(DR)。通过测量玉米的生物量、玉米素核苷含量、净光合速率、根际土壤的土壤硝化速率等指标,探究AOB对玉米旱后复水补偿性生长的影响。[结果]出苗后接种S2_8_1(DI)促进旱后复水玉米的生长,复水后10 d, DI处理与空白对照相比,其根际硝化速率提高55.1%,由此引起叶片细胞分裂素浓度增加17.4%,净光合速率增加24.8%,最终引起其总生物量比空白对照提升22.8%,促进其发生补偿性生长,使其水分利用效率增加84.0%。同理,DR处理旱后复水在复水期接种AOB菌株同样促进玉米发生超补偿生长。[结论]出苗后即接种氨氧化细菌能够持续稳定发挥作用,促进旱后复水玉米的补偿性生长,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对农业节水生产意义重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伟洁  李翠  周达  周瑜  杨清华  高小丽  冯佰利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后复水对糜子根、冠生长和光合作用的补偿规律及补偿条件的影响,为糜子抗旱节水栽培和补偿效应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控水方式,以全生育期正常供水为对照,分别在糜子不同生育时期水分胁迫后复水,对复水后糜子根、冠功能的恢复以及复水前后新老叶片净光合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水分胁迫后复水,根冠功能和光合作用的补偿效应与胁迫持续时间、胁迫程度及复水时期有关。(2)三叶一心期水分胁迫复水后,重度胁迫拔节期复水处理的根冠比、根系伤流量和叶面积的恢复最快,分别高于对照和中度胁迫拔节期复水处理;同时,拔节期复水处理各指标的补偿效应高于抽穗期复水的2个处理。拔节期水分胁迫复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路海东  薛吉全  马国胜  王满意  贾育恒  任建宏  
 在45000和75000株/hm2两个密度下,于吐丝期分别对大穗型玉米品种陕单902和小穗型玉米品种户单4号进行了剪50%叶、剪50%穗、断50%根等减源、减库处理,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库源调节与籽粒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减源处理对籽粒产量的影响大小为叶>根;源库变化对籽粒产量影响大穗型品种为源>库,小穗型品种为库>源;在源库同时减少50%时,两品种籽粒产量下降约50%。源不变,库容减少,源库比增加时玉米茎杆可溶性糖和物质残留率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下降20%~30%;库容不变,源减少,源库比降低时玉米茎杆可溶性糖和物质产留率降低,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同样下降20%~30%。始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景安  柴娜  梁晓华  
为探索缺锌导致玉米生长受抑和体内激素代谢的关系,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供锌水平下,玉米体内的色氨酸、IAA、GA3、GA4和ABA含量变化,并在缺锌处理一段时间后施用色氨酸或IAA检验其对缺锌症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锌与低锌均使玉米体内的色氨酸和IAA含量降低,敏感基因型比非敏感基因型降低的更多,同时IAA由地上部向根部的运输受阻;缺锌早期非敏感基因型茎叶的ABA和GA4的含量升高,而敏感基因型则降低,这与调节它们的抗性大小和代偿性生长有关。在同一时期缺锌,不同基因型玉米GA3含量均升高;色氨酸与IAA对敏感基因型玉米的缺锌症状有一定的恢复作用,但对非敏感基因型玉米的缺锌则没有恢复作用。缺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吉利  赵长星  吴娜  王月福  王铭伦  
【目的】揭示苗期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后复水对花生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花生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防雨棚池栽法,对比分析花生苗期不同程度的干旱及复水处理下花生光合速率、耗水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花生苗期干旱,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降低,干旱持续时间越长降低越明显,复水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能较快恢复,产生一定的补偿效应;同时苗期干旱导致花生耗水量减少,且干旱程度越重耗水量越小;但水分利用效率并不随耗水量的减少而降低,干旱5 d处理产量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对照次之,干旱15 d处理的最低。【结论】苗期适度干旱可减少花生的耗水量,提高产量水平的水分...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朱铁霞  王琳  高阳  王伟东  高凯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干旱-复水对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苗期根、茎、叶、茎叶比、根冠比和物质积累量的影响,探讨菊芋苗期干旱适应机制,干旱半干旱地区菊芋栽培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干旱-复水处理菊芋根、茎、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低于正常水分管理;干旱-复水增加了主根和须根的直径;干旱-复水过程中除复水第16天外,处理须根长度均高于对照;处理前期主根长度高于对照,后期主根长度低于对照;干旱-复水处理提高了菊芋平均叶面积,降低了叶片数量,抑制新叶片的形成;干旱胁迫第2天测定的茎叶比对照高于处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玉玲  刘华山  台国琴  王德琴  黄绍华  
对S22、478、489自交系及其单交、回交、自交后代共16个基因型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特性研究表明:①S22(深色)、S22(中色)、及(S22×489)自交和回交后代各项指标均较差,且物质运转率低;S22(浅色)与478相比,发芽率较高,但发芽较慢。②单交种的种子发芽和幼苗特性均随着杂种优势的产生而显著提高,自交、回交后代又随杂种优势的衰退而明显降低。③种子发芽及幼苗特性与粒色有关,受母本胞质基因的影响。④S22的种子发芽和出苗特性可以通过后代选择予以改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