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14)
2023(7255)
2022(6046)
2021(5479)
2020(4681)
2019(10385)
2018(10012)
2017(18810)
2016(10601)
2015(11442)
2014(11017)
2013(10497)
2012(9477)
2011(8532)
2010(8357)
2009(7789)
2008(7297)
2007(6148)
2006(5071)
2005(4222)
作者
(33816)
(28509)
(28432)
(26298)
(17801)
(13844)
(12717)
(11291)
(10765)
(9883)
(9680)
(9434)
(9370)
(8861)
(8825)
(8814)
(8674)
(8492)
(8226)
(8082)
(7334)
(7046)
(6587)
(6427)
(6342)
(6295)
(6182)
(6182)
(5878)
(5808)
学科
(41492)
经济(41452)
管理(29274)
(27698)
方法(24112)
数学(22501)
数学方法(22123)
(21901)
企业(21901)
(10810)
(10151)
(9242)
(9221)
贸易(9218)
中国(9061)
(9019)
业经(7967)
农业(7465)
环境(7287)
技术(7112)
地方(6471)
(6036)
(5933)
财务(5916)
财务管理(5908)
企业财务(5634)
(5491)
理论(5225)
(5047)
金融(5046)
机构
大学(149627)
学院(149028)
(57394)
管理(56711)
经济(56454)
研究(51443)
理学(51177)
理学院(50582)
管理学(49114)
管理学院(48901)
(38692)
科学(37585)
中国(35694)
业大(32768)
农业(31365)
(30647)
(27869)
研究所(26308)
中心(23083)
(22457)
农业大学(21591)
(20166)
财经(19189)
(18399)
北京(18376)
(17684)
(17508)
(17430)
经济学(17325)
科学院(16848)
基金
项目(115382)
科学(89432)
基金(85721)
(79788)
国家(79197)
研究(70614)
科学基金(66500)
自然(48176)
自然科(47092)
自然科学(47073)
自然科学基金(46240)
(46195)
社会(45809)
基金项目(45670)
社会科(43572)
社会科学(43561)
(39541)
资助(35503)
教育(32509)
重点(26359)
计划(25888)
编号(24965)
(24242)
(24082)
科研(23582)
(23500)
科技(23352)
创新(22745)
(21106)
大学(20167)
期刊
(51295)
经济(51295)
学报(37729)
(34034)
研究(33549)
科学(30080)
大学(26642)
学学(26035)
中国(24201)
农业(23077)
管理(18612)
(15654)
(12612)
业大(11971)
技术(10748)
农业大学(9968)
(9819)
经济研究(9514)
统计(9340)
科技(9132)
业经(9079)
(9069)
金融(9069)
(8903)
财经(8793)
林业(8370)
教育(8230)
决策(7750)
(7459)
技术经济(7329)
共检索到195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亚宏  孙万仓  曾军  李斌  刘雅丽  叶剑  
以连续自交4代的甘蓝型油菜品种03武291-2X和03武240-1为材料,以开放授粉为对照测定了不同生育期自交1代、2代、3代、4代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连续自交后,植株叶片保护酶活性与对照(开放授粉)相比差异不大,自交后代衰退不明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亚宏  孙万仓  魏文慧  武军艳  曾军  刘雅丽  叶剑  
以连续自交四代的甘蓝型油菜品系03武291-2X和03武240-1为材料,以开放授粉为对照测定了S1,S2,S3,S4不同生育期叶片的SOD,CAT,APX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花期对照叶片的SOD,CAT,APX活性均显著高于自交后代,说明自交对常异花授粉植物甘蓝型油菜有一定伤害,避免过分严格的自交对于保持常规品种的优良特性是有益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培武  赵永国  丁小霞  张文  陈小媚  李云昌  谢从华  傅廷栋  
【目的】研究甘蓝型油菜叶片与种子硫甙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变化规律,分析叶片硫甙与种子硫甙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了甘蓝型油菜叶片与种子硫甙含量和组分。【结果】高硫、低硫甘蓝型油菜叶片硫甙含量变化规律显著不同,高硫油菜中油821叶片硫甙苗期含量最高,达33.15μmol·g-1,在随后的生育时期其硫甙含量持续下降;而低硫材料从越冬到现蕾逐渐升高,薹期降低,初花期又升高,盛花时降到最低。高硫品种中油821和其它低硫品系在薹期叶片硫甙含量接近,分别为7.63和6.55μmol·g-1,为甘蓝型油菜抗性改良和菜-油兼用型品种选育提供了参考依据。【结论】所有供试低硫材料叶片硫甙组分含量与种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耀文  赵小光  田建华  王辉  王学芳  李殿荣  赵兴忠  王竹云  
为探究油菜叶片与角果间光合特性的差异,以双低高油甘蓝型油菜杂交种秦优7号为材料,在不同光照、CO2浓度、温度和一日之内不同时间点等条件下比较了叶片和角果间气体交换参数的差别,结果显示:叶片和角果的气体交换参数随光强、CO2浓度、温度、一日之内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同等光照条件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均高于角果,而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低于角果;叶片的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光呼吸速率明显比角果低,而光量子效率显著高于角果。在同等CO2浓度条件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限制值均明显高于角果,而胞间CO2浓度低于角果;叶片的CO2饱和点、CO2补偿点均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容  黄泽素  王海  代文东  王少铭  李德珍  
为紫红叶甘蓝型油菜的高效育种和推广利用提供参考,通过测定相对花青素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研究亚种间远缘杂交新品系紫红叶甘蓝型油菜的叶片色素变化和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紫红叶甘蓝型油菜苗期花青素含量达4.901(A_(530)-0.25A_(657))/g,高于抽薹期和开花期。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苗期均呈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在12:30时净光合速率达峰值;开花期则呈双峰曲线,且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叶绿素含量呈苗期高、抽薹期低、开花期高的双峰曲线。可溶性糖含量呈苗期至抽薹期逐渐升高,之后明显下降的单峰曲线;且叶色较深的紫红叶甘蓝型油菜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达8.837 mg/g),...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卢坤  张琳  曲存民  梁颖  唐章林  李加纳  
【目的】利用RNA Sequencing(RNA-Seq)技术比较2种不同生长条件下甘蓝型油菜苗期叶片转录组,鉴定油菜叶片干旱胁迫应答相关基因,从转录组水平揭示油菜适应干旱胁迫环境的分子机制。【方法】提取正常生长(ZY)和自然失水处理(ZY8D)的六叶期甘蓝型油菜中油821的叶片总RNA,以Illumina Hiseq 2000平台进行RNA-Seq分析。利用NGSQCTookit v2.3.3去除低质量和包含模糊碱基的reads。以甘蓝型油菜亲本物种白菜染色体v1.5和甘蓝Scaffold v1.0为参考序列,采用Top Hat2-Cufflinks-Cuffmerge-Cuffdiff标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代文东  铁拿优  玛丽亚  张超  唐容  王少铭  杨斌  王璐璐  饶勇  黄泽素  
【目的】花青素和叶绿素是植物体显色和光合作用的两类重要色素,为定位甘蓝型油菜叶片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的QTL,进而发掘和筛选调控该性状的候选基因,为甘蓝型油菜叶片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的遗传改良提供支撑。【方法】利用甘蓝型紫叶油菜10-Zi006和绿叶油菜10-4438为亲本构建BC_1分离群体,基于该群体构建的连锁遗传图谱,利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2.5软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 CIM)法进行QTL定位。【结果】甘蓝型油菜叶片花青素含量在BC_1群体呈连续偏态分布、叶绿素含量呈连续正态分布;在6个连锁群上检测到14个叶片花青素含量的QTL,分别定位在chrA03、chrA05、chrC02、chrC03、chrC04、chrC07、chrAnn_random、chrAnn_random、chrC04_random染色体的相关区域,贡献率为9.17%~19.13%;在7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8个叶片叶绿素含量的QTL,分别定位在甘蓝型油菜chrA03、chrA06、chrA07、chrA08、chrC01、chrC03、chrC06、chrC07、chrAnn_random、chrCnn_random、chrC03_random染色体相关区域,贡献率为4.45%~13.07%。将定位到的QTL整合到甘蓝型油菜参考基因组上并功能注释发现一些转录因子、细胞色素P450蛋白及UGT-糖基转移蛋白等可能参与调控叶片花青素的合成,PORB、HCF、NYC等基因可能与叶绿素含量相关。【结论】上述染色体相关区域内可能存在调控甘蓝型油菜叶片花青素和叶绿素合成的相关基因,筛选这些候选基因,进一步开展基因功能验证,明确该性状遗传机制的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耀文  赵小光  田建华  王辉  王学芳  李殿荣  侯君利  关周博  韦世豪  
为了揭示甘蓝型油菜正反交后代两者间光合特性差异的规律,为进行油菜高光效育种提供依据,以19对不同基因型的甘蓝型油菜正交、反交组合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对正、反交组合间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值、叶绿素含量、杂种优势、亲子相关性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正交组合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应反交组合高-8.93%~25.33%,-7.37%~8.70%,平均分别高2.34,1.26个百分点,分别有10,11个正交组合高于对应反交组合;19对组合中分别有10,11个正交组合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的超标优势、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高于对应反交组合;正、反交组合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均与母本、父本、中亲...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静  单亚楠  何豆  陈淞渝  庄炜  王爱荣  
通过生物信息学鉴定了油菜中的突触融合蛋白BnSYP122,其由一个N端syntaxin结构域、一个典型的SNARE基序及一个C端跨膜结构域组成,并且N端结构域包含被称为Ha、Hb、Hc基序的3个α-螺旋束.进一步利用Gateway技术成功将目的蛋白构建于植物表达载体pEarleyGate 104上,与带有绿色荧光蛋白的pEGAD分别转化农杆菌GV3101菌株,采用农杆菌介导的真空渗透法在油菜叶片中进行瞬时表达.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农杆菌介导的真空渗透法能够在油菜叶片中成功表达目的蛋白,同时验证了BnSYP122定位在细胞膜上.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秋平  文李  张振乾  王峰  官春云  
为了研究甘蓝型油菜与菌核病病原核盘菌互作的分子机制,挖掘分别与甘蓝型油菜抗、感病相关的基因,以高抗菌核病品种湘油15(Xiangyou 15)及其感病的近等基因系98C40NL为材料,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对2个品种盛花期叶片接种核盘菌前及接种后12,24 h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部分基因表达进行验证。测序得到34.16 G Clean bases,6个样本中共鉴定出78 582个基因。相对于高感品种,湘油15在3个时间点共有1 296个基因下调表达,1 495个基因上调表达; 54个基因在3个时间点都表现显著差异,其中18个基因在3个时间点都下调,27个基因在3个时间点都上调。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氧化还原、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钙信号通路、苯丙烷类代谢、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等途径。通过荧光定量PCR验证,BnaA03g09060D、BnaA01g26640D、BnaA03g09090D、BnaA04g12120D、BnaA01g26920D 5个基因在高抗品种的表达显著高于高感品种,可能与寄主植物防御核盘菌的侵染有关;BnaA06g10010D、BnaA09g16180D、BnaAnng19580D、BnaC01g40400D、和BnaC06g05340D 5个基因则在高感品种中表达显著高于高抗品种,可能与核盘菌感病受体相关。研究结果为解析油菜与核盘菌互作机理及挖掘菌核病抗性和受体基因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碧华  罗庆熙  张百俊  
试验对耐热性不同的2个甘蓝品种的种子进行了热激处理,在苗期测定了热激处理对甘蓝叶片中保护酶活性和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激处理后,耐热品种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增幅大于不耐热品种,而不耐热品种叶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膜透性的增幅大于耐热品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丰胜求  张艳  徐久玮  甘莉  
对不同抗性油菜品种7-8叶期及盛花期感染油菜菌核病后及对照叶片中几种重要防御酶类活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7-8叶期叶片SOD活性极显著高于盛花期,而盛花期POD、PPO、PAL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7-8叶期。与对照相比,感病品种处理叶片中SOD、POD活性显著增加,而抗病品种变化较小且因品种而异;7-8叶期及盛花期处理叶片中,各品种(系)PPO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抗(耐)菌核病品种(系)下降达显著水平,并且中R888达极显著水平;7-8叶期各品种(系)处理叶片中PAL活性没有明显变化,盛花期各品种(系)处理叶片中PAL活性均显著地下降,并以抗(耐)菌核病品种(系)下降较多,其中,中R88...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卫国  张凯  塔娜  朝红波  杜慧娟  栗茂腾  王灏  
【目的】定位控制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QTL,鉴定QTL区间的候选基因,为油菜高光效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2种生态环境测定KN DH 群体348份品系叶绿素含量性状,结合KN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进行叶绿素含量QTL定位和QTL区间候选基因鉴定。【结果】 在2个生态环境初步鉴定到34个叶绿素含量显著性QTLs,QTL区间整合获得31个叶绿素含量consensus QTLs,其中3个QTLs至少在2个种植环境鉴定到。2个QTL cqCC.A7-3和cqCC.A7-5在冬性和春性生态环境都能够鉴定到,属于冬性和春性环境稳定表达QTL;cqCC.A1-4在冬性生态环境中鉴定到,属于叶绿素含量性状的主效QTL。油菜叶绿素含量QTL置信区间共鉴定到66个潜在候选基因,其功能主要涉及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和降解、光合作用中的光信号和电子传递,包括BnaA01g14880D(ACD1-LIKE)、BnaA07g29990D(AtWSCP)、BnaA01g22670D(LHCA3)、BnaC08g43200D(PSAO)、BnaC06g28800D (FTSH1) 和BnaC08g19460D (SAUL1)等。【结论】控制油菜叶绿素含量的QTL定位及其候选基因鉴定可为油菜叶绿素调控基因的精细定位、遗传基础解析以及油菜高光效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理论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朝芝  傅廷栋  杨光圣  涂金星  杨小牛  但芳  
甘蓝型油菜双低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马朝芝傅廷栋杨光圣涂金星杨小牛但芳(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430070)BREEDINGFORSELF-INCOMPATIBILITYLINESWITHDOUBLEZEROONBrasicanapusL.MaChao...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晓丹  胡庆一  张振乾  王悦  官春云  
提高油菜籽品质一直是育种家们不懈追求的目标之一,不同的栽培措施对油菜不通脂肪酸合成有一定影响,为从分子方面促进油菜脂肪酸组成改良研究的发展,以甘蓝型油菜420为材料,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对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栽培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及fad2、fad3基因的表达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叶绿素含量随着氮、硼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fad2、fad3的表达量变化与叶绿素含量规律相同,且通过线性拟合分析发现,fad2、fad3基因表达量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结果表明,f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