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1)
- 2023(12045)
- 2022(9604)
- 2021(9202)
- 2020(7223)
- 2019(16700)
- 2018(16762)
- 2017(31009)
- 2016(18073)
- 2015(20592)
- 2014(20772)
- 2013(19543)
- 2012(18120)
- 2011(16313)
- 2010(16780)
- 2009(15255)
- 2008(15180)
- 2007(14039)
- 2006(13106)
- 2005(12035)
- 学科
- 济(60837)
- 经济(60760)
- 管理(47120)
- 业(42980)
- 企(32237)
- 企业(32237)
- 中国(26272)
- 农(24737)
- 教育(22205)
- 地方(18975)
- 财(18289)
- 方法(17607)
- 业经(16700)
- 农业(16618)
- 理论(14597)
- 数学(14431)
- 学(14063)
- 数学方法(14053)
- 制(13659)
- 策(12175)
- 发(11946)
- 贸(10656)
- 贸易(10646)
- 银(10434)
- 银行(10425)
- 教学(10383)
- 务(10374)
- 财务(10321)
- 财务管理(10301)
- 易(10246)
- 机构
- 大学(239133)
- 学院(238495)
- 济(87012)
- 研究(86104)
- 经济(84501)
- 管理(83675)
- 理学(69258)
- 理学院(68293)
- 管理学(66889)
- 管理学院(66380)
- 中国(62922)
- 京(54201)
- 科学(49962)
- 财(44911)
- 范(44416)
- 师范(44190)
- 所(42767)
- 江(41104)
- 中心(40219)
- 研究所(37905)
- 教育(36931)
- 师范大学(35618)
- 北京(35479)
- 农(35259)
- 财经(33289)
- 州(33076)
- 院(31102)
- 技术(30138)
- 业大(30056)
- 经(29870)
- 基金
- 项目(146565)
- 研究(121346)
- 科学(116255)
- 基金(99761)
- 家(84335)
- 国家(83381)
- 社会(72527)
- 科学基金(71063)
- 社会科(68044)
- 社会科学(68028)
- 教育(62226)
- 省(59385)
- 编号(55720)
- 基金项目(51554)
- 划(51044)
- 成果(50083)
- 自然(42047)
- 课题(41412)
- 自然科(40974)
- 自然科学(40966)
- 自然科学基金(40217)
- 资助(39632)
- 年(35240)
- 重点(34028)
- 发(33882)
- 项目编号(32961)
- 部(32933)
- 性(31887)
- 规划(31315)
- 创(29587)
- 期刊
- 济(109406)
- 经济(109406)
- 研究(85496)
- 教育(64453)
- 中国(63581)
- 财(35574)
- 农(34515)
- 管理(30530)
- 学报(30322)
- 科学(28712)
- 技术(25850)
- 融(25727)
- 金融(25727)
- 大学(24295)
- 农业(23157)
- 学学(20395)
- 图书(19110)
- 业经(18862)
- 职业(18495)
- 财经(16162)
- 经济研究(15679)
- 问题(14819)
- 坛(14620)
- 论坛(14620)
- 经(14075)
- 书馆(13872)
- 图书馆(13872)
- 发(12965)
- 技术教育(12212)
- 职业技术(12212)
共检索到397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杰 许锋华
连片特困地区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足;跨行政区域组织管理力度不够;基础设施及数字化建设薄弱;信息技术人才缺乏及现有教师信息素养不高;区域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缺乏。因此,要转变观念,凸显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完善区域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完善片区信息化组织管理机制;完善信息化人才引进机制及现有工作人员培训机制;推进片区职业学校协同合作;完善片区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远程职业教育。
关键词:
连片特困地区 职业教育 信息化 武陵山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廷云 唐志明
非学历职业教育扶贫是指为贫困人口提供技能培训,以提升贫困人口人力资本的一种教育扶贫形式。这种教育扶贫形式因其时间短、见效快而成了教育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然而,非学历职业教育扶贫实施过程中精准度偏低,主要表现为扶贫区域瞄准精度偏低、扶贫需求识别不够精准以及扶贫经费的投放和使用效率偏低等。因此,要提高非学历职业教育扶贫效果,实现精准扶贫,一方面需要建立扶贫对象人口档案,将"漫灌式"扶贫转为"滴灌式"扶贫;另一方面,更新培训模式,最大限度释放培训项目的应有助力;最后,完善教育扶贫资金运作方式,实现教育扶贫资金精准管理。
关键词:
连片特困地区 非学历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许锋华
建设一支品德良好、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连片特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前,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还面临着重重困难和障碍,主要表现为教师总量不足,部分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骨干教师流失严重、短期教师补充机制无法稳定师资队伍等诸多问题。这种局面的形成,既有传统的文化观念问题,也有现实政策偏差的原因,它是诸多问题相互交织的结果。深化定向培养、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完善"特岗教师"监管制度等,应是未来连片特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锋华 王祖山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形态,是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举措。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提升连片特困地区人力资源的素质、巩固扶贫成果、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连片特困地区的职业教育基础十分薄弱,发展举步维艰,总体一个字——"难":兴办难、招生难、稳定难、发展难。对于连片特困地区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需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统筹职教资源,最终更好地服务于连片特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连片特困地区 职业教育 扶贫开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童中贤 曾群华 马骏
国家实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新战略,培育区域增长极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武陵山地区作为国家实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第一个试点,适合选择增长极开发模式,带动区域发展。在对核心增长极的条件进行比较分析的同时,选择培育增长极的合理路径,构建"组团增长极",以此优化区域增长极等级体系。从而带动像武陵山区这样连片特困地区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脱贫致富,最大限度地实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志耀 张容
在"精准扶贫"攻坚战背景下,文章运用分形理论对以武陵山片区为例的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人口城镇化演进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1990~2016年69个县市面板数据的分形结果表明:(1)武陵山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人口城镇化明显不同于现代集聚式城市发展模式,呈现出显著的"均等式"城镇化格局;(2)武陵山区的人口城镇化进程以2000和2012年为拐点分成三个阶段,且不同阶段的"均等式"趋势都在持续地强化。同时使用洛伦兹-空间基尼系数和空间莫兰指数对分形结果作了稳健性检验,并进一步从地理条件限制、旅游产业需求、农村人口结构和扶贫政策影响等方面探讨了该均等式城镇化的形成机制。最后,给出了优化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人口城镇化格局的若干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世夫 郑海霞 徐莎莎
[目的]在扶贫开发战略中成长起来的特色产业已经成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规模和经济效率直接决定着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能力。[方法]文章以茶叶、蔬菜代表武陵山片区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扶贫产业,利用集中度指数、扩张弹性系数、单位面积的产值能力和产量能力以及单位产量的产值能力等指标进行扶贫产业发展的规模特征及其经济效率评价。[结果]"十一五"期间以来武陵山片区扶贫产业发展的产业地位逐渐提高、规模扩张优势显著、规模收益递增、投入规模扩张率高于产出规模扩张率、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比较经济效率差距持续扩大。[结论]扶贫产业亟待根据产业发展的生态化、集聚化和融合化等趋势,在规模扩张中强化特色产品的品质建设和效率优势品种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以及完善产业化组织及其能力建设,提高扶贫产业的经济效率和致富能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渊基
运用DEA模型开展旅游扶贫效率评价,构建从经典DEA模型到Bootstrap方法的两阶段评价模型,以武陵山湖南片区20个贫困县(市、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该区域旅游扶贫绩效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且存在较大地区差异性。引入生命周期模型分析显示,该区域旅游扶贫效率形态主要为潜力期和朝阳期,尚处于成长阶段,应分别制定适宜的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民 贾先文
农业是连片特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基础和保障。连片特困地区具备发展农业的优势和条件,但"行政区行政"和"切变"效应导致了基础设施、市场与农业组织"碎片化",农业产业过度竞争、结构趋同和规模不经济。跨行政区协同合作是破解连片特困地区农业发展瓶颈的有效路径,利用协同思维,加强各行政区合作,协同构建跨域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立跨域农业组织,跨域布局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打造农业地域品牌,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以实现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目标。为此,政府应给与连片特困地区政策支持,制定法律法规,促进农业产业跨域一体化建设;建立农业发展规划与协调委员会,搭建农业产业统筹协调发展平台;引领多元化投入机制构建,发挥资金的协同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世举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由于地处西部,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备受国家关注,一直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地处西部边远贫困山区,受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相对滞后。本文以地处乌蒙山腹地的N市为例,深入探讨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产业园区 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建军 李峰 黄利文
应用偏离份额四分量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武陵山连片区为例,对片区内各县市2003—2009年经济增长总偏离效应进行了测度和分解,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①2003—2009年,片区内初步形成了以增长较快的县市为中心,经济衰落明显的县市为外围的不平衡增长格局;②在空间上表现为增长效应相似的县市趋于集聚的特征,不过集聚程度仍不高;③片区内各县市资源配置没有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整体资源配置不够合理;④中心城市吉首、铜仁和恩施所在的县市经济增长优势并不明显,成为地区性增长极仍需时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县域合作、强化中心城市集聚效应等加快片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东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中央决定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相继启动实施了片区扶贫攻坚规划。本文在分析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改进片区扶贫攻坚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
特困地区 扶贫攻坚 问题 对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静
基于2000-2014年武陵山区66个县域的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连片特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连片特困地区农民收入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效应。金融发展有效促进了县域内农民收入增长,但未在县域间产生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基础和投资水平不仅显著促进了县域内农民收入增长,而且在县域间产生了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基础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间接作用要大于直接效应,而投资水平正好与之相反;政府干预有效促进了县域农民收入增长并且对邻近县域农民收入增长产生了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对县域间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负向显著;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静
基于2000-2014年武陵山区66个县域的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连片特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连片特困地区农民收入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效应。金融发展有效促进了县域内农民收入增长,但未在县域间产生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基础和投资水平不仅显著促进了县域内农民收入增长,而且在县域间产生了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基础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间接作用要大于直接效应,而投资水平正好与之相反;政府干预有效促进了县域农民收入增长并且对邻近县域农民收入增长产生了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对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杰 许锋华 吴丹
以教育信息化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连片特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必然选择,其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实现。连片特困地区外部环境因素、示范校辐射效果不佳,缺乏专业引领、缺乏信息交流与协作平台、学校成员信息化素养不高和校长自身信息素养不高对连片特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提升造成制约,因此,要完善片区中职教育信息化资金筹措机制、进行成本与效益分析、完善中职校长遴选考核制度、进行多样化的校长信息化培训、构建无壁垒交流协作平台、加强校园信息化制度与文化建设和校长注意提高自身信息化素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