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13)
- 2023(20107)
- 2022(17408)
- 2021(16546)
- 2020(13825)
- 2019(32525)
- 2018(31842)
- 2017(60588)
- 2016(32726)
- 2015(37260)
- 2014(37346)
- 2013(36886)
- 2012(34025)
- 2011(30668)
- 2010(31088)
- 2009(29191)
- 2008(28061)
- 2007(24836)
- 2006(21543)
- 2005(19299)
- 学科
- 济(134931)
- 经济(134783)
- 管理(93558)
- 业(91471)
- 企(74533)
- 企业(74533)
- 方法(63687)
- 数学(56026)
- 数学方法(55177)
- 中国(38672)
- 农(38019)
- 财(35863)
- 融(30623)
- 金融(30618)
- 地方(30101)
- 业经(29623)
- 银(29556)
- 银行(29495)
- 学(28854)
- 行(28304)
- 制(26798)
- 农业(25915)
- 贸(25342)
- 贸易(25319)
- 易(24538)
- 务(22900)
- 财务(22808)
- 财务管理(22756)
- 理论(22560)
- 企业财务(21611)
- 机构
- 大学(467574)
- 学院(467412)
- 济(187738)
- 经济(183648)
- 管理(182922)
- 理学(157984)
- 研究(156822)
- 理学院(156214)
- 管理学(153066)
- 管理学院(152245)
- 中国(122969)
- 京(99106)
- 科学(97842)
- 财(87200)
- 所(79578)
- 农(79020)
- 中心(73719)
- 研究所(72534)
- 业大(70770)
- 财经(69709)
- 江(68799)
- 经(63236)
- 北京(62778)
- 农业(61766)
- 范(60911)
- 师范(60322)
- 经济学(57036)
- 院(56853)
- 州(56254)
- 财经大学(51866)
- 基金
- 项目(317591)
- 科学(248695)
- 基金(230118)
- 研究(228477)
- 家(201352)
- 国家(199709)
- 科学基金(171121)
- 社会(142547)
- 社会科(135112)
- 社会科学(135075)
- 省(124058)
- 基金项目(121492)
- 自然(113190)
- 自然科(110550)
- 自然科学(110523)
- 自然科学基金(108493)
- 教育(105919)
- 划(104651)
- 资助(96425)
- 编号(93724)
- 成果(75343)
- 重点(71466)
- 部(69551)
- 发(67323)
- 创(65368)
- 课题(64275)
- 科研(61216)
- 创新(61091)
- 教育部(59467)
- 大学(59188)
- 期刊
- 济(203507)
- 经济(203507)
- 研究(136052)
- 中国(89717)
- 学报(76203)
- 农(71375)
- 科学(69167)
- 财(67759)
- 管理(65516)
- 大学(57264)
- 学学(53961)
- 融(52068)
- 金融(52068)
- 教育(49251)
- 农业(48029)
- 技术(41501)
- 财经(34017)
- 业经(33526)
- 经济研究(32964)
- 经(29104)
- 问题(26226)
- 业(25515)
- 图书(24170)
- 统计(23651)
- 技术经济(22960)
- 理论(22892)
- 版(22304)
- 商业(21421)
- 科技(21261)
- 策(21213)
共检索到693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罗栋
本文运用Hansen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连片特困地区消费市场规模对金融减贫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连片特困地区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民收入提高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县域消费市场规模对农村金融减贫具有明显的门槛效应。当县域消费市场规模低于第一门槛值2069.6元时,除扶持性贷款外,其他农村信贷支持并不利于农户脱贫增收;当跨越第二门槛值3927.3元时,农户贷款、农村企业贷款和扶持性贷款增加均能显著提高农民收入,且三者减贫成效依次增加,农户小额信贷并未发挥明显减贫成效。建议着力构建连片特困地区农村电商平台,加大扶持性贷款力度,发展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提高农村助农取款服务点铺设率以及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等。
关键词:
消费市场规模 金融减贫 面板门槛回归模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罗栋
本文运用Hansen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连片特困地区消费市场规模对金融减贫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连片特困地区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民收入提高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县域消费市场规模对农村金融减贫具有明显的门槛效应。当县域消费市场规模低于第一门槛值2069.6元时,除扶持性贷款外,其他农村信贷支持并不利于农户脱贫增收;当跨越第二门槛值3927.3元时,农户贷款、农村企业贷款和扶持性贷款增加均能显著提高农民收入,且三者减贫成效依次增加,农户小额信贷并未发挥明显减贫成效。建议着力构建连片特困地区农村电商平台,加大扶持性贷
关键词:
消费市场规模 金融减贫 面板门槛回归模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芳
选取2005—2013年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区435个国定贫困县的样本数据,从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和服务程度不同维度,运用PVAR模型测度金融发展水平与贫困程度之间动态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存在先抑后扬的"非线性关系",在短期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呈现负向冲击,而长期则具有正向激励。现阶段贫困地区农村金融体制与机制缺陷,将制约金融资源与生产要素的深层结合,抑制甚至负向影响金融减贫的实践效果。通过贫困地区内在机制与体制创新,才能驱动农村金融作用于贫困减缓的行为轨迹,扩张金融减贫的正向作用路径与空间,实现金融减贫的阈值跨越。
关键词:
农村金融 贫困 动态效应 金融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芳
选取2005—2013年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区435个国定贫困县的样本数据,从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和服务程度不同维度,运用PVAR模型测度金融发展水平与贫困程度之间动态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存在先抑后扬的"非线性关系",在短期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呈现负向冲击,而长期则具有正向激励。现阶段贫困地区农村金融体制与机制缺陷,将制约金融资源与生产要素的深层结合,抑制甚至负向影响金融减贫的实践效果。通过贫困地区内在机制与体制创新,才能驱动农村金融作用于贫困减缓的行为轨迹,扩张金融减贫的正向作用路径与空间
关键词:
农村金融 贫困 动态效应 金融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周丽 匡远配
扶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脱贫致富是中国新一轮减贫的重点,片区扶贫是把片区作为主战场,以片区的形式组织扶贫开发。选取武陵山片区有代表性的41个县为样本,采用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的相关数据,基于密度、距离和整合的3D框架分析县域贫困发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经济中心距离越远、基于面积的经济密度越高、扶贫资金越多的县,贫困发生率越高,反映出经济发展与扶贫工作不同步、偏远地区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以及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和扶贫精准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应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县域经济密度和减贫绩效"双赢";加快基础设施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泽炯 梁岭
当前我国扶贫工作已经步入攻坚阶段,金融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良好成效。但集中连片贫困区面临金融服务的门槛效应与排斥效应,传统金融减贫效应难以充分发挥,因此急需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以达到金融减贫效果。本文首先对集中连片贫困区普惠金融发展减贫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运用吕梁山区20个贫困县的2010~2017年数据实证研究普惠金融发展对集中连片贫困区的减贫效应,结果显示:普惠金融发展对集中连片贫困区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但农业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和社会保障力度等因素干扰了普惠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发挥。最后,从普惠金融的广度与深度、普惠金融发展理念和政策体系、居民消费结构调整与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与社会保障方式调整等方面提出促进集中连片贫困区普惠金融发展减贫效应的政策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曾志红
随着中国贫困标准线的提高,贫困发生的因素更加复杂多样化。我国连片特困地区的致贫因素受自然环境、资本投入、个人能力和社会制度等综合多维因素影响。因此,贫困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依赖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救济式扶贫。由此建议:通过促进连片特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逐渐用发展式扶贫最终取代救济式扶贫;综合考量贫困发生原因,多方面实施扶贫工程;进一步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确保贫困地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龙
[目的]贫困问题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旅游扶贫可以带来精神和物质双重作用,探讨旅游扶贫的效应对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利用统计分析法对相关年鉴和国民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进而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利用扶贫效应评价指标和指数模型,对其扶贫效应进行评价。[结果]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旅游扶贫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效应以及总体的扶贫效应的隶属度值分别为0.290、0.506、0.254和0.331,分别对应一般、很强、较强和很强,整体上说明旅游扶贫在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效应很明显。同时根据最终评分可以看出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旅游扶贫效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结论]以继续推进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脱贫为目标,加强该片区内经济效应的建设,完善交通体系建设,促进旅游发展进而加快脱贫步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李智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贫困的地域分布和特征呈现出新的格局,经济发展的减贫效应弱化及"滴漏"式扶贫思路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扶贫工作的要求,导致减贫速度放缓、贫困人口再次增加的因素等也应纳入贫困机理的范畴进行研究。
关键词:
致贫机理 金融扶贫 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渊基
运用DEA模型开展旅游扶贫效率评价,构建从经典DEA模型到Bootstrap方法的两阶段评价模型,以武陵山湖南片区20个贫困县(市、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该区域旅游扶贫绩效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且存在较大地区差异性。引入生命周期模型分析显示,该区域旅游扶贫效率形态主要为潜力期和朝阳期,尚处于成长阶段,应分别制定适宜的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世夫 郑海霞 徐莎莎
[目的]在扶贫开发战略中成长起来的特色产业已经成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规模和经济效率直接决定着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能力。[方法]文章以茶叶、蔬菜代表武陵山片区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扶贫产业,利用集中度指数、扩张弹性系数、单位面积的产值能力和产量能力以及单位产量的产值能力等指标进行扶贫产业发展的规模特征及其经济效率评价。[结果]"十一五"期间以来武陵山片区扶贫产业发展的产业地位逐渐提高、规模扩张优势显著、规模收益递增、投入规模扩张率高于产出规模扩张率、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比较经济效率差距持续扩大。[结论]扶贫产业亟待根据产业发展的生态化、集聚化和融合化等趋势,在规模扩张中强化特色产品的品质建设和效率优势品种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以及完善产业化组织及其能力建设,提高扶贫产业的经济效率和致富能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建军 李峰 黄利文
应用偏离份额四分量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武陵山连片区为例,对片区内各县市2003—2009年经济增长总偏离效应进行了测度和分解,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①2003—2009年,片区内初步形成了以增长较快的县市为中心,经济衰落明显的县市为外围的不平衡增长格局;②在空间上表现为增长效应相似的县市趋于集聚的特征,不过集聚程度仍不高;③片区内各县市资源配置没有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整体资源配置不够合理;④中心城市吉首、铜仁和恩施所在的县市经济增长优势并不明显,成为地区性增长极仍需时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县域合作、强化中心城市集聚效应等加快片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侯学博 李现康 张蚌蚌
通过构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促进劳动力非农就业动态理论模型,探析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对家庭劳动力非农就业促进效应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2014—2020年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857户家庭的追踪数据,验证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对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促进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有效促进了家庭非农就业占比和跨区域就业。政府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协助对接企业就业等措施,有效促进了搬迁前无非农就业经历家庭非农就业人数增加和非农就业地点变化。机制分析发现,农业特色产业扶持、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定向劳务派遣、组织招工会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促进家庭非农就业占比的政策效应中存在中介效应。研究提出,应当针对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群体分类开展就业创业扶持,着力稳定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群体就业规模。加强公共服务与后续扶持政策结合,助力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群体更好地实现经济融入。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志耀 张容
在"精准扶贫"攻坚战背景下,文章运用分形理论对以武陵山片区为例的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人口城镇化演进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1990~2016年69个县市面板数据的分形结果表明:(1)武陵山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人口城镇化明显不同于现代集聚式城市发展模式,呈现出显著的"均等式"城镇化格局;(2)武陵山区的人口城镇化进程以2000和2012年为拐点分成三个阶段,且不同阶段的"均等式"趋势都在持续地强化。同时使用洛伦兹-空间基尼系数和空间莫兰指数对分形结果作了稳健性检验,并进一步从地理条件限制、旅游产业需求、农村人口结构和扶贫政策影响等方面探讨了该均等式城镇化的形成机制。最后,给出了优化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人口城镇化格局的若干对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凯 朱芳书 甘畅 王梦晗
基于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武陵山湖南片区32个贫困县的数据,采用DEA模型与旅游资源优势度评价模型估算各县域旅游扶贫效率与旅游资源优势度,并借助ArcGIS对测度结果进行等级划分与耦合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武陵山湖南片区32个贫困县旅游扶贫效率均值为0.5,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并且呈现出"大分散、小聚集"的空间格局;旅游资源整体优势度较低,均值为13.62%,数值大小受旅游资源总丰度与配合指数的双重约束;在两者的耦合关系中,低旅游扶贫效率—低旅游资源优势度地区的数量高达21个,反映出现阶段该区域旅游扶贫效果主要受资源禀赋的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