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62)
- 2023(18963)
- 2022(16452)
- 2021(15023)
- 2020(12635)
- 2019(28757)
- 2018(28028)
- 2017(54456)
- 2016(29292)
- 2015(32475)
- 2014(32125)
- 2013(31779)
- 2012(29011)
- 2011(26290)
- 2010(25978)
- 2009(23981)
- 2008(22911)
- 2007(20088)
- 2006(17654)
- 2005(15214)
- 学科
- 济(134178)
- 经济(134044)
- 管理(83800)
- 业(79764)
- 企(64547)
- 企业(64547)
- 方法(58986)
- 数学(52375)
- 数学方法(51794)
- 农(32917)
- 中国(30851)
- 财(30449)
- 地方(27940)
- 学(27526)
- 业经(26769)
- 贸(22778)
- 贸易(22765)
- 农业(22600)
- 易(22015)
- 制(20831)
- 环境(19254)
- 务(19153)
- 财务(19080)
- 财务管理(19043)
- 融(18219)
- 金融(18216)
- 理论(18136)
- 企业财务(18084)
- 技术(18014)
- 和(17892)
- 机构
- 大学(421162)
- 学院(419510)
- 济(177540)
- 经济(174119)
- 管理(165021)
- 理学(144245)
- 研究(142704)
- 理学院(142643)
- 管理学(140033)
- 管理学院(139302)
- 中国(104989)
- 科学(88140)
- 京(87652)
- 财(77951)
- 农(72064)
- 所(71459)
- 业大(65592)
- 研究所(65524)
- 中心(64467)
- 财经(63976)
- 江(59129)
- 经(58388)
- 农业(56798)
- 经济学(55209)
- 北京(54470)
- 范(52653)
- 师范(52018)
- 院(51524)
- 经济学院(49781)
- 财经大学(47835)
- 基金
- 项目(293970)
- 科学(230825)
- 基金(215621)
- 研究(207764)
- 家(190256)
- 国家(188744)
- 科学基金(161860)
- 社会(133654)
- 社会科(126821)
- 社会科学(126788)
- 基金项目(114296)
- 省(113450)
- 自然(107089)
- 自然科(104642)
- 自然科学(104614)
- 自然科学基金(102758)
- 划(95987)
- 教育(95183)
- 资助(89202)
- 编号(82161)
- 重点(65932)
- 部(64793)
- 成果(64626)
- 发(62555)
- 创(60701)
- 创新(56803)
- 科研(56795)
- 课题(56022)
- 国家社会(55923)
- 教育部(55622)
- 期刊
- 济(189814)
- 经济(189814)
- 研究(120803)
- 中国(72156)
- 学报(71397)
- 农(64380)
- 科学(63746)
- 管理(59807)
- 财(58676)
- 大学(53707)
- 学学(51435)
- 农业(43814)
- 教育(36889)
- 融(36031)
- 金融(36031)
- 技术(35224)
- 财经(32019)
- 经济研究(31933)
- 业经(29651)
- 经(27501)
- 问题(24556)
- 业(22140)
- 技术经济(21281)
- 统计(20136)
- 科技(19962)
- 版(19830)
- 理论(19367)
- 贸(19227)
- 商业(19043)
- 策(18442)
共检索到601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林秀 邹冬寒
本文将地理位置相邻、自然和生态条件相差不大的渝东南视为均质区域,着重研究市场孤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从区域要素流动和要素市场能力的视角来构建指标体系并作为评判孤岛效应的依据。首先对渝东南一区五县市场孤岛状况进行了静态分析,而后采用熵权TOPSIS方法和灰色关联法进一步研究本区域市场开放与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贫困地区区域内市场的彼此开放与各自经济增长存在强正相关;不同地区市场开放面临不同的孤岛障碍,存在产业飞地、经济飞地、嵌入型经济等多种孤岛形式。因此贫困地区既要推动区域共同市场的发展,还要根据不同的孤岛障碍找准政策的着力点,实现精准施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林秀 邹冬寒
本文将地理位置相邻、自然和生态条件相差不大的渝东南视为均质区域,着重研究市场孤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从区域要素流动和要素市场能力的视角来构建指标体系并作为评判孤岛效应的依据。首先对渝东南一区五县市场孤岛状况进行了静态分析,而后采用熵权TOPSIS方法和灰色关联法进一步研究本区域市场开放与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贫困地区区域内市场的彼此开放与各自经济增长存在强正相关;不同地区市场开放面临不同的孤岛障碍,存在产业飞地、经济飞地、嵌入型经济等多种孤岛形式。因此贫困地区既要推动区域共同市场的发展,还要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武林 杨文越 曹小曙
通过集成公路网络密度、城市邻近度和加权平均出行时间等指标,测量了2012年中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80个县(市、区)的公路交通优势度,对其空间格局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选择拟合程度最优的SEM模型探讨了公路交通优势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80个县(市、区)的公路网络密度、城市邻近度和加权平均出行时间的差异较大,公路交通优势度呈现偏右的正态分布;2将公路交通优势度从优到劣分为4个等级,第一等级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吕梁山区、燕山—太行山区;第二等级为秦巴山区、六盘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第三等级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以及四省藏区;第四等级为西藏区和新疆南疆三地州;3SEM模型的拟合优度高于OLS模型和SLM模型,结果显示,公路交通优势度对经济增长具有较明显的推动作用,公路交通优势度每提升1个百分点,对其经济产出的贡献达到0.193%,提高公路网络密度能提升公路交通优势度,进而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静
基于2000-2014年武陵山区66个县域的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连片特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连片特困地区农民收入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效应。金融发展有效促进了县域内农民收入增长,但未在县域间产生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基础和投资水平不仅显著促进了县域内农民收入增长,而且在县域间产生了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基础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间接作用要大于直接效应,而投资水平正好与之相反;政府干预有效促进了县域农民收入增长并且对邻近县域农民收入增长产生了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对县域间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负向显著;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静
基于2000-2014年武陵山区66个县域的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连片特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连片特困地区农民收入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效应。金融发展有效促进了县域内农民收入增长,但未在县域间产生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基础和投资水平不仅显著促进了县域内农民收入增长,而且在县域间产生了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基础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间接作用要大于直接效应,而投资水平正好与之相反;政府干预有效促进了县域农民收入增长并且对邻近县域农民收入增长产生了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对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童中贤
培育壮大城市增长极,通过城市增长极的发展影响其他地区和部门,对于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像武陵山地区这样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尤其适合选择具有良好成长性的中心城市,培育城市增长极。为此,应加快提升武陵山地区中心城市职能,着力培育战略性城市增长极,合理构建武陵山地区城市增长极等级体系,推进武陵山地区增长极组团发展,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封凯栋 刘星圻 陈俊廷 罗晖
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角度出发探究连片特困区的致贫原因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以往对集中连片特困区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多为质性研究,本文用经济地理学框架,利用方差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多元回归等多种方法,以罗霄山区为例探究连片特困区成因与行政边界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大部分连片特困区内,来自不同省份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周边增长极发挥扩散效应时会受到行政边界阻隔带来的负向影响。这一探索有助于理解连片特困区的致贫原因、理解不同行政单元因缺乏协同对经济扩散造成的阻碍,对于增强脱贫稳定性、推动脱贫地区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章曦 叶阿忠
本文在考虑经济均衡和政策均衡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个基于世代交替模型的两阶段模型,研究了收入不平等和经济增长之间以及它们和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短期:(1)随着社会平均劳动水平增长率的提高,国民收入增长率提高。(2)当再分配系数增加的时候,国民收入增长率下降,即再分配程度和经济增长率负相关。(3)收入差距越小,国民收入增长率越高。利用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建立SVAR模型,分析长、短期经济变量间相互影响,理论模型的结论基本得到了证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建军 李峰 黄利文
应用偏离份额四分量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武陵山连片区为例,对片区内各县市2003—2009年经济增长总偏离效应进行了测度和分解,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①2003—2009年,片区内初步形成了以增长较快的县市为中心,经济衰落明显的县市为外围的不平衡增长格局;②在空间上表现为增长效应相似的县市趋于集聚的特征,不过集聚程度仍不高;③片区内各县市资源配置没有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整体资源配置不够合理;④中心城市吉首、铜仁和恩施所在的县市经济增长优势并不明显,成为地区性增长极仍需时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县域合作、强化中心城市集聚效应等加快片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鑫 张秦 侯杰
农村电商是促进流通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也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方向。文章运用2011—2020年中国连片特困地区611个县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电商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农民收入增长能显著促进农村电商对流通业的正向影响;第二,农村电商对流通业具有受农民收入调节的动态门槛效应,提升农民收入可以推动农村电商与流通业的融合发展;第三,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对流通业的影响均存在双重门槛,且双重门槛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西部、中部、东部地区的第一门槛值依次降低。
关键词:
农村电商 农民收入 门槛效应 区域异质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力 朱国龙 魏奇锋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对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交互作用进行理论探讨,并选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2个市、县(市、区)2011~2020年的相关数据,对其金融创新、技术创新、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显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交互嵌合作用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效应,但正向促进效应较弱。据此,应以实现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多元融资渠道的有效形成、金融与技术的协调发展、创新型人才的大力培养为对策,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驱动战略的落地实施。
关键词:
金融创新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交互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大鹏 陈池波
旅游发展在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减缓了绝对贫困。但是否改善了相对贫困并实现了包容性增长对连片特困地区2020年全面脱贫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利用中部贫困县的动态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旅游发展对连片特困地区包容性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发展促进了连片特困地区的包容性增长,对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均有显著的包容性增长影响。但随着交通条件的持续改善,旅游发展对连片特困地区的包容性增长效应呈现城乡分异的特征,对农村居民的包容性增长效应逐渐减小,而对城镇居民的包容性增长效应不断增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童中贤 曾群华 马骏
国家实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新战略,培育区域增长极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武陵山地区作为国家实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第一个试点,适合选择增长极开发模式,带动区域发展。在对核心增长极的条件进行比较分析的同时,选择培育增长极的合理路径,构建"组团增长极",以此优化区域增长极等级体系。从而带动像武陵山区这样连片特困地区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脱贫致富,最大限度地实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覃道爱 李兴发
本文应用结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SVECM),实证分析1990-2008年我国投资、消费、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实证结果显示:消费对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冲击均高于投资和进出口,消费对投资冲击大于投资对消费冲击,消费和投资未产生相互挤出效应;经济波动以消费为主,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波动显著增强。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结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脉冲响应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占锋 段小梅
经济增长的实质是资源要素结构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凸显了要素结构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新结构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结构内生决定于要素禀赋结构。通过扩展人力资本MRW模型,构建了包含教育投资、健康投资以及产业结构的新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探索性地对成渝城市群要素结构与其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结构中的教育投资对成渝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较大,而物质资本由于其过多的存量积累而呈现边际报酬递减现象,从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弱;人力资本结构中的健康投资受总人口死亡率小幅上升影响,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负效应。因此,成渝城市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要通过改善提升人力资本结构的投资质量,使之与物质资本存量和产业结构形成最佳匹配比例,共同推动其经济持续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