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04)
- 2023(15001)
- 2022(13083)
- 2021(12404)
- 2020(10306)
- 2019(23419)
- 2018(23124)
- 2017(44492)
- 2016(24255)
- 2015(27169)
- 2014(26796)
- 2013(26074)
- 2012(23976)
- 2011(21589)
- 2010(21762)
- 2009(19878)
- 2008(19244)
- 2007(16939)
- 2006(14962)
- 2005(13059)
- 学科
- 济(94839)
- 经济(94748)
- 管理(74197)
- 业(70886)
- 企(60267)
- 企业(60267)
- 方法(40954)
- 数学(35051)
- 数学方法(34532)
- 中国(26133)
- 农(25741)
- 财(23703)
- 地方(23647)
- 业经(21995)
- 技术(21580)
- 学(19795)
- 农业(17425)
- 制(16914)
- 理论(16772)
- 贸(16375)
- 贸易(16366)
- 和(15826)
- 易(15782)
- 环境(15273)
- 策(15197)
- 银(14801)
- 银行(14762)
- 务(14717)
- 财务(14643)
- 财务管理(14616)
- 机构
- 学院(334941)
- 大学(333795)
- 管理(137139)
- 济(131339)
- 经济(128336)
- 理学(118521)
- 理学院(117197)
- 管理学(115297)
- 管理学院(114673)
- 研究(111992)
- 中国(82943)
- 京(71125)
- 科学(70093)
- 财(60107)
- 所(55532)
- 中心(50686)
- 研究所(50617)
- 农(50487)
- 江(49574)
- 业大(48428)
- 财经(47488)
- 范(45719)
- 师范(45372)
- 北京(45148)
- 经(43169)
- 院(41702)
- 州(40642)
- 农业(39160)
- 经济学(37474)
- 技术(36467)
- 基金
- 项目(231401)
- 科学(182908)
- 研究(172783)
- 基金(165639)
- 家(143334)
- 国家(142084)
- 科学基金(122890)
- 社会(107409)
- 社会科(101702)
- 社会科学(101677)
- 省(92371)
- 基金项目(88124)
- 自然(79628)
- 教育(79294)
- 自然科(77753)
- 自然科学(77734)
- 划(77044)
- 自然科学基金(76314)
- 编号(71542)
- 资助(67508)
- 成果(57990)
- 重点(51622)
- 创(51297)
- 部(50292)
- 发(50170)
- 课题(49792)
- 创新(47188)
- 项目编号(44010)
- 科研(43362)
- 国家社会(43055)
- 期刊
- 济(144728)
- 经济(144728)
- 研究(99183)
- 中国(66462)
- 管理(51128)
- 学报(48865)
- 科学(47195)
- 农(44953)
- 财(44165)
- 教育(43346)
- 大学(37133)
- 学学(34570)
- 农业(31722)
- 技术(31288)
- 融(29539)
- 金融(29539)
- 业经(24572)
- 经济研究(22468)
- 财经(21877)
- 科技(19486)
- 经(18651)
- 图书(18513)
- 问题(18103)
- 技术经济(17440)
- 业(16951)
- 理论(16284)
- 现代(15326)
- 坛(15310)
- 论坛(15310)
- 资源(15302)
共检索到492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山
本文在回顾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基础上,结合连云港市区域经济科技发展状况,构建了连云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之进行了综合评价,针对连云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结果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指标体系 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程义伟
枢纽经济是一种以交通枢纽、信息服务平台等为载体,以聚流和辐射为特征,以科技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优化经济要素时空配置为手段,重塑产业空间分工体系,全面提升城市能级的经济发展新模式。文章在分析国内外枢纽经济发展案例、连云港枢纽经济发展条件和优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枢纽经济的内涵、连云港发展枢纽经济的思路和路径。
关键词:
连云港 枢纽经济 发展 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邹艳芬 孟力强
本文以系统论的现点,应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对连云港在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十年间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发展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富伟 朱东风 何培根
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例,在界定城市规划建设创新内涵的基础上,结合连云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该市建设领域进行规划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创新空间载体建设的主要任务和体制机制创新策略。研究旨在为创新型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和解决方案,推动创新型城市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创新型城市 规划 连云港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田慧娟 刘吉堂 吕海滨 张瑞
为考察海洋疏浚物对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2014年3月对连云港倾倒区及附近海域17个站位的水质和11个站位的沉积物以及海洋生物进行了调查采样。调查将所研究海域划分为倾倒区、倾倒外围区、养殖区,对这3个区域的水质、沉积物中污染物等指标的水平差异及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的群落现状和差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全面评价了海洋疏浚物对该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海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分布特征为倾倒区>倾倒外围区>养殖区,疏浚物为倾倒区重金属的重要污染源,且在扩散作用下对倾倒外围区海域有一定影响;(2)各海区间叶绿素a和浮游植物多项指标差异不大,倾倒活动对浮游植物的影响尚不明显;(3)海...
关键词:
连云港 倾倒区 疏浚物 重金属 底栖动物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贺永正 吴价宝 潘培培 卢珂
对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水平进行科学地定量评价,对于全面认识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的绩效,准确分析其现状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从2个维度对江苏省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效做评价研究,首先,从时间维度对特定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速度和水平进行纵向动态评价研究;其次,从空间维度将该创新型城市与其他创新型城市作横向比较评价研究,力求做到对特定创新型城市全面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针对"一带一路"交汇点江苏省连云港市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玉帅 刘子君 万懿
新常态下,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提升泛珠三角区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的关键。在对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重新构建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泛珠三角的9省份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评价。针对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不均、差距扩大等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泛珠三角区 自主创新 因子分析 评价研究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杜友文
连云港市的"农家书屋"建设无论是选点及使用面积、管理及人员编制,还是资金及书刊来源、借阅及使用效率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依然存在着诸如基础设施有待加强、管理制度有待完善、使用效率有待提高、发展布局极不平衡等问题。解决的办法包括:规范"农家书屋"的建设,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扩大典型书屋的影响,用足上级政府的政策,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加强管理制度的创新,强化新华书店的功能。
关键词:
农家书屋 连云港 现状 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孟力强 陆宇海 唐炎森 张亦辉
一、连云港市城市定位与连云港市城市文化城市文化与城市定位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文化继承的角度看,不同的城市文化沉积会形成不同的城市定位;而从文化创造的角度看,不同的城市定位将形成不同特色的城市文化。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我们今天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沈菊华
从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出发,提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用该指标体系对江苏省连云港市13年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纵向的比较分析;对江苏省的13个地级市2002年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孙斌 赵婉琳 张晓阳
[目的 /意义]专利是科技创新产出必备指标之一,深入分析专利指标运用于区域科技创新评价,可以简化评价体系并促进评价方法的创新。[方法 /过程]在总结已有区域创新能力概念及指标研究基础上,以专利作为独特视角,基于生产视角分解科技创新各环节,构建了包含专利创造能力、专利运用能力和专利支持环境的区域科技创新专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作实证分析并检验其有效性。[结果 /结论]研究表明,专利指标可以有效作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测度,且31个省市区科技创新能力被聚为3类,江苏科技创新实力尤其显著,但在融入全球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柏洲 苏屹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对已有评价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应用结构方程、粗糙集理论和数值转换方法构建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改进后的突变级数评价模型可以对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对不符合突变级数要求的指标进行信息和数量的双浓缩,同时综合评价结果具有绝对含义。通过统计年鉴获得相关数据,应用所构建的改进突变级数模型,对全国省市进行实证研究,不仅得出了各省市的排名情况,同时也验证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晓龙 宋丽莉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通过对国内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的综述,得出了我国研究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些建议,为今后的区域科技创新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评价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史星际 杨鹏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区域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景和效益。山西省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虽然近些年来,山西省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有了长足发展,但通过对其现阶段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分析发现,在涉及创新能力提高方面仍存在着许多制约性因素。因此,山西省尤其应在知识创造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夯实省内区域间协调互补、产学研结合等工作。
关键词: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区域经济 山西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洪昌 樊继强 葛绍勇
2011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的批复》,原则同意在连云港市设立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在连云港市设立区域合作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将有利于充分发挥新亚欧大陆桥便捷的出海通道功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有利于促进资源跨区域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探索新时期区域合作新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