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64)
- 2023(10267)
- 2022(9185)
- 2021(8780)
- 2020(7339)
- 2019(17213)
- 2018(17192)
- 2017(33412)
- 2016(18017)
- 2015(20145)
- 2014(19969)
- 2013(19876)
- 2012(18145)
- 2011(16054)
- 2010(15897)
- 2009(14303)
- 2008(13892)
- 2007(11899)
- 2006(10296)
- 2005(8886)
- 学科
- 济(68205)
- 经济(68119)
- 管理(56430)
- 业(53811)
- 企(47307)
- 企业(47307)
- 方法(34729)
- 数学(29967)
- 数学方法(29671)
- 财(20445)
- 农(16674)
- 中国(16235)
- 业经(15693)
- 制(14789)
- 学(14769)
- 务(14641)
- 财务(14583)
- 财务管理(14556)
- 企业财务(13986)
- 地方(13130)
- 理论(11855)
- 银(11832)
- 银行(11800)
- 贸(11602)
- 贸易(11597)
- 和(11595)
- 融(11343)
- 金融(11342)
- 环境(11255)
- 易(11252)
- 机构
- 大学(251341)
- 学院(248451)
- 管理(106408)
- 济(95511)
- 经济(93361)
- 理学(92993)
- 理学院(92045)
- 管理学(90618)
- 管理学院(90184)
- 研究(77308)
- 中国(58440)
- 京(52878)
- 科学(48201)
- 财(45413)
- 所(37621)
- 财经(37053)
- 业大(36468)
- 中心(35571)
- 农(35402)
- 研究所(34297)
- 江(33913)
- 经(33841)
- 北京(33404)
- 范(31631)
- 师范(31373)
- 院(28367)
- 州(28313)
- 商学(28061)
- 财经大学(28026)
- 商学院(27763)
- 基金
- 项目(175611)
- 科学(138807)
- 基金(128997)
- 研究(128200)
- 家(111565)
- 国家(110641)
- 科学基金(96531)
- 社会(79988)
- 社会科(75799)
- 社会科学(75780)
- 基金项目(69905)
- 省(67466)
- 自然(64815)
- 自然科(63345)
- 自然科学(63330)
- 自然科学基金(62200)
- 教育(58487)
- 划(56964)
- 资助(52983)
- 编号(52681)
- 成果(41735)
- 部(38913)
- 重点(38139)
- 创(36550)
- 发(35523)
- 课题(34749)
- 创新(33944)
- 科研(33731)
- 教育部(33661)
- 项目编号(33519)
共检索到349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秦军 居佳欢
A股市场大股东违规减持行为的监管实际上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监管部门和大股东为实现系统动态均衡而进行博弈的过程。从有限理性的角度出发,围绕大股东违规减持行为的主线,构建大股东和监管部门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监管过程中监管部门和大股东的演化稳定策略,得出复制动态相位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大股东违规减持行为的对策。
关键词:
违规减持 监管 演化博弈 演化稳定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重 王可
上市公司大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一般都是公司经营、决策情况的内幕信息知情人,相对于中小股东具有较大的信息优势,极易在减持本公司股票的过程中,对股票市场的秩序乃至动荡,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监管部门为此而制定的大宗持股信息披露制度是关于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及达到该比例后每增减一定比例(我国《证券法》规定的比例为5%)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重 王可
上市公司大股东,尤其是控股股东,一般都是公司经营、决策情况的内幕信息知情人,相对于中小股东具有较大的信息优势,极易在减持本公司股票的过程中,对股票市场的秩序乃至动荡,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监管部门为此而制定的大宗持股信息披露制度是关于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及达到该比例后每增减一定比例(我国《证券法》规定的比例为5%)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先聪 郑国洪
本文以2012—2018年上市公司作为原始样本,手工搜集大股东违规减持的数据,用PSM方法对实验组样本(违规减持组)匹配控制组样本(正常减持组),用Python软件获取事件窗口期财经媒体所有报道和负面报道数据,实证检验了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大股东违规减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受到的媒体关注度越高,大股东违规减持的可能性越低,而且媒体负面报道效果更显著,但是媒体报道对控股大股东和非控股大股东违规减持的监督效果没有明显差异。论文进一步研究了媒体关注对大股东减持约束作用的中介路径和调节机制,结果表明,在不成熟的资本市场,媒体很难通过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来约束大股东违规减持行为,但是可以依靠行政介入实现其公司治理功能。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方法提取窗口期内媒体报道量的数据,对其研究能更准确地识别媒体关注对大股东违规减持行为的监督效果。同时,从微观和宏观视角探讨媒体发挥治理作用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研究结果为财经媒体缓解公司第二类代理问题提供了理论及现实依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先聪 郑国洪
本文以2012—2018年上市公司作为原始样本,手工搜集大股东违规减持的数据,用PSM方法对实验组样本(违规减持组)匹配控制组样本(正常减持组),用Python软件获取事件窗口期财经媒体所有报道和负面报道数据,实证检验了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大股东违规减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受到的媒体关注度越高,大股东违规减持的可能性越低,而且媒体负面报道效果更显著,但是媒体报道对控股大股东和非控股大股东违规减持的监督效果没有明显差异。论文进一步研究了媒体关注对大股东减持约束作用的中介路径和调节机制,结果表明,在不成熟的资本市场,媒体很难通过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来约束大股东违规减持行为,但是可以依靠行政介入实现其公司治理功能。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方法提取窗口期内媒体报道量的数据,对其研究能更准确地识别媒体关注对大股东违规减持行为的监督效果。同时,从微观和宏观视角探讨媒体发挥治理作用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研究结果为财经媒体缓解公司第二类代理问题提供了理论及现实依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唐跃军
被查处的违规行为并不等同于公司实际的违规行为,为此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所作的研究表明,基于不同的治理战略,在内部治理机制亟待完善、外部市场监管乏力的情况下,具有绝对信息优势的第一大股东集中持股(基本为非流通股)并非有利于约束,而是有利于掩盖上市公司日趋频繁的违法违规行为;此时,其他大股东通过外部治理机制进行制衡时所面临的成本更低而成功的概率更大,因此其治理战略很可能是选择不通过内部治理机制实施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而是更多地求助于外部治理机制,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与外部监管者合作,降低信息不对称性,配合监管部门查处控股股东的违规行为,提高外部监管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艳花
主持人的话:2015年7月8日,为应对股市异常波动期间的市场非理性下跌,证监会发布第18号公告,规定自当日起的6个月内,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管(以下简称"董监高")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面对2016年1月8日即将到来的解禁期,市场普遍预期负面,并形成股市下跌压力。1月7日,证监会出台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减持新规"),以期疏解减持压力、稳定市场预期。原本作为市场上正常的交易行为,大股东及董监高的减持却一直是令A股市场困扰的问题。尤其是在A股从异常波动逐步趋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道高
一、大股东违规原因分析1、大股东控股比例过高。公司虽然改制了,但"一股独大"仍是国有控股公司的普遍现象,这为大股东进行违规操作提供了先天的权力基础。一旦公司上市成功,大股东便堂而皇之地从上市公司套取资金、输送利益,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2、公司组织机构不独立。许多上市公司是母公司下属多个子公司中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学洪 章仁俊
在一个简单的框架下,笔者运用进化博弈理论从监督的角度分析了大股东与监管当局的博弈关系。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分析表明:监管当局的超额收益、正常收益、大股东的掏空金额、租金等初始条对博弈均衡的结果都将产生影响。借鉴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分析范式得出,不同的掏空金额会导致博弈双方出现多重均衡,但并非所有均衡点都具有安定性。
关键词:
掏空行为 监督 有限理性 进化博弈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问陶 路志刚
中国证券市场历经10多年的发展,其中的违法违规现象屡有发生。人们普遍认为加大执法力度,严处违规者就可以从根本上遏止这种造假成风、违法违规现象泛滥的势头。本文通过对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的分析,指出加大执法力度可以在短期内减少违规的发生,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违规问题,需要制订一套考核证券监管工作的指标体系,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管与约束,从而真正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关键词:
证券市场 金融监管 再监管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茶芬 陈俊 郑柳
如何有效规制大股东股份减持是我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议题。2016年1月,证监会发布"减持规定",强制大股东披露减持计划,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内部人交易"预披露"的重大创新。研究发现,大股东减持计划具有显著信息含量,其市场反应是减持公告市场反应的4倍。减持计划新规全面降低了非控股股东的减持获利能力,不过对控股股东的影响仅限于削弱了事先高位减持能力,事后的长短期获利能力并无显著改变。该规定也诱发了大股东更为偏爱预披露后的紧急减持以实现高位套利目标。本研究填补了"交易预披露"理论构想的实证空白,为政策效果评价进而完善我国大股东减持监管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也为全球市场加强内幕交易监管提供了政策借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乔飞鸽
详细阐述了一个没有被双方接受的纳什均衡混合策略组合的博弈模型,根据博弈模型得出结论:从长远来看,为更有效抑制金融违规行为的发生,加重对被监管者的处罚固然重要,但更有效的措施却是加重对监管者失职行为的处罚,加强对监管者自身的建设。
关键词:
监管者 被监管者 违规行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熊凌云 方远 杨李娟
本文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多个大股东在企业违规方面发挥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有效抑制了企业违规,体现为多个大股东的监督治理效应。机制和路径分析表明,多个大股东抑制企业违规的影响机制是信息监督和协同治理,具体路径是通过委派董事和退出威胁实现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多个大股东监督治理程度越高、持股越稳定,对企业违规的抑制作用越强;多个大股东可以降低信息披露违规和经营违规,对违规倾向也有重要抑制作用,但对违规稽查的影响不显著。此外,多个大股东通过抑制企业违规还提升了企业的市场价值和长期财务业绩表现,降低了未来经营风险。因此,监管部门和上市公司应为多个大股东监督治理效应的发挥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进而减少企业违规,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多个大股东 企业违规 信息监督 协同治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廖旗平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了大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影响因素,得出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是影响大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主要因素的结论,从而也在这方面证实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
关键词:
大股东 占用 资金 股权分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朱国泓 赵佳俪 杜兴强
文章应用现代博弈理论构建了大股东与监管方之间的监管博弈模型,并通过构造双方的效用函数来分析博弈主体的行为选择。分析表明:当大股东资金占用监管着力于治本、清欠方式明确并有创新指导、监管频率较高、监管权限与监管对象的耦合度较高、处罚对象适切、处罚力度较强时,监管政策有助于激励大股东减少资金占用而取得良好的监管效果。而现有监管政策对上述着力点的关注偏差,应是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尚未根治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
大股东 资金占用 监管 博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