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05)
- 2023(21197)
- 2022(17696)
- 2021(16400)
- 2020(13863)
- 2019(31220)
- 2018(30902)
- 2017(59704)
- 2016(32466)
- 2015(36091)
- 2014(35445)
- 2013(34742)
- 2012(31404)
- 2011(27961)
- 2010(28099)
- 2009(26608)
- 2008(25556)
- 2007(22704)
- 2006(19811)
- 2005(17971)
- 学科
- 济(128159)
- 经济(128004)
- 业(110223)
- 管理(100891)
- 企(96117)
- 企业(96117)
- 方法(58791)
- 数学(48587)
- 数学方法(47845)
- 中国(38705)
- 农(38425)
- 财(37755)
- 业经(37407)
- 融(30184)
- 金融(30182)
- 银(29915)
- 银行(29848)
- 行(28634)
- 制(28373)
- 务(26928)
- 财务(26839)
- 财务管理(26798)
- 农业(26775)
- 企业财务(25423)
- 地方(24877)
- 理论(24876)
- 学(24439)
- 贸(23514)
- 贸易(23496)
- 易(22866)
- 机构
- 学院(453292)
- 大学(449171)
- 济(180074)
- 管理(179498)
- 经济(176280)
- 理学(154574)
- 理学院(152950)
- 管理学(150030)
- 管理学院(149239)
- 研究(145643)
- 中国(118543)
- 京(95138)
- 科学(91072)
- 财(85476)
- 农(79347)
- 所(73118)
- 业大(69712)
- 财经(68362)
- 中心(68005)
- 江(67221)
- 研究所(66534)
- 农业(62518)
- 经(62154)
- 北京(59455)
- 范(55725)
- 师范(55106)
- 州(54803)
- 经济学(54250)
- 院(52676)
- 财经大学(50799)
- 基金
- 项目(306224)
- 科学(240323)
- 基金(222074)
- 研究(220778)
- 家(194323)
- 国家(192626)
- 科学基金(165967)
- 社会(139621)
- 社会科(132344)
- 社会科学(132309)
- 省(120869)
- 基金项目(116990)
- 自然(109273)
- 自然科(106824)
- 自然科学(106797)
- 自然科学基金(104858)
- 教育(101568)
- 划(100921)
- 资助(92149)
- 编号(89894)
- 成果(71509)
- 重点(68553)
- 部(66279)
- 创(65214)
- 发(64880)
- 课题(61635)
- 创新(60458)
- 科研(58766)
- 国家社会(57181)
- 教育部(56869)
- 期刊
- 济(197247)
- 经济(197247)
- 研究(131083)
- 中国(86058)
- 农(73202)
- 学报(73169)
- 管理(68770)
- 财(67410)
- 科学(66180)
- 大学(55427)
- 融(53138)
- 金融(53138)
- 学学(52791)
- 农业(49397)
- 教育(45909)
- 技术(39715)
- 业经(34584)
- 财经(33506)
- 经济研究(31562)
- 经(28752)
- 业(27827)
- 问题(25498)
- 技术经济(23024)
- 版(21917)
- 科技(21504)
- 现代(21137)
- 商业(20950)
- 理论(20751)
- 统计(20478)
- 财会(19608)
共检索到667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马凌远 尤航
基于2007—2018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金融化与违约风险的非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企业配置金融资产的最适规模。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金融化与违约风险之间存在着U形关系,适度金融化能够降低企业违约风险,而过度金融化显著提升企业违约风险,我国实体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最适规模约为6.2%。进一步研究发现:适度金融化与过度金融化分别通过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和主营业绩替代效应作用于企业违约风险;企业金融化对违约风险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和货币政策宽松时期更明显,且金融化的最适规模更大。
关键词:
实体经济 适度金融化 违约风险 U形关系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方元 陈经伟 李昊洋 宋英男
近年来,我国企业“脱实向虚”和上市企业债务违约事件频发,对金融市场稳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以2009-2020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的数据为样本,基于投机性目的下的金融化行为视角,实证考察了实体企业金融化倾向造成企业“脱实向虚”进而对其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企业金融化显著提高了其未来所面临的债务违约风险,并且这一影响主要存在于当期毛利率较低或内部控制水平较低的企业中,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显著加剧了企业的投资不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俞毛毛 马文婷 钱金娥
以2011—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匹配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显著降低了上市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从需求侧看,数字金融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的渠道降低债务违约风险;从供给侧看,数字金融发展增加了企业的金融可得性和所在城市银行网点竞争程度,降低了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并且若样本所在城市中银行种类增加,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凡佳 杨勇 方意
基于系统性风险,主要分析大型房企违约对金融部门造成的影响作用。同时,使用案例研究方法,剖析房企违约背后的风险机理。研究发现:大型房企违约诱因包括房企“激进”扩张的高杠杆战略与房地产周期的下行压力;在房地产周期中,金融部门扮演了类似于“加速器”的重要角色。借助系统性风险传染模型检验,发现大型房企对金融部门造成的影响比较有限;在大型房企发生实质性违约时,应该重点关注识别出的系统性重要银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樊新民 王千红
金融供应链是商业银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需要而进行的业务创新,银行开展这一模式最为关心的是融资企业的违约风险。为了寻找防范和控制金融供应链违约风险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给出金融供应链违约风险的定义,然后通过对金融供应链三种基本融资模式中融资企业潜在违约风险点进行分析,最后得出金融供应链违约风险的特征。
关键词:
金融供应链 商业银行 违约风险 融资模式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菊花 厉竹萱 李宁研
金融生态环境作为外部环境,对于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研究选用2011—2020年A股非金融业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考虑投资效率的中介作用,探讨金融生态环境对企业股权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降低企业股权违约风险,企业投资效率在金融生态环境与股权违约风险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生态环境对企业股权违约风险的减轻作用对衰退期企业更明显。基于上述,建议市场各类主体继续完善中国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倡导企业有效利用外部环境、合理制定投资计划以缓解代理冲突,进而防范或降低股权违约风险,从而获得高质高效的成长与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樊丽丽
债务抵税一方面可以降低公司资本成本,提高公司价值;另一方面债务也带来违约风险。因此,债务违约是影响公司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现金流贴现估值模型没有考虑违约风险的影响。文章主要研究在违约风险的情况下对现金流贴现模型进行修正。经修正后的模型表明违约风险会导致公司更高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折现率,体现了违约风险给公司价值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修正的现金流折现模型增强了其客观性和实用性。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叶谦 张子刚
目前一般文献对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主要提出了四条思路,本文从信贷配给的角度探讨上述四条思路的可行性和可行区域,重点拓展霍奇曼模型并对四种信贷配给类型进行理论分析,从中获得一些政策性建议和启示:银行与企业之间建立交易性长期关系;对企业进行信贷风险评级分组客户群;鼓励建立借款者联盟。
关键词:
信贷配给 中小企业 霍奇曼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震 袁兆春
文章探讨使用现金并购的公司在宣告前的融资方式对并购后违约风险变动的影响以及并购后的长期绩效。以2009~2012年现金并购的主并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Na?ve Merton Model计算违约风险及这两类公司在宣告期间与并购后的异常报酬。实证结果显示,平均而言主并公司在并购后违约风险会下降,使用权益融资对违约风险变动有显著正向影响,市值负债比、利息保障倍数对违约风险变动也有显著正面影响。并购后的长期绩效,两类公司都有显著负的异常报酬,但权益融资公司的异常报酬都显著低于短期负债融资公司。
关键词:
融资方式 违约风险 公司绩效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程 刘怡 代彬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在负债融资与投资决策相互作用的机制下企业信贷违约风险的变化规律。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投资支出会促进信贷违约风险,负债融资会对其产生抑制;在负债融资导致的过度投资情形下,企业投资对信贷违约风险的促进作用将更明显,而过度投资会抑制企业最优负债融资水平,从而带来更低的最优信贷违约风险;短期负债融资会促进企业信贷违约风险的增加。文章为信贷违约风险控制探寻了一种从企业微观财务决策角度进行分析的全新视角。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晶晶 杨亚楠
防范化解债务违约风险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09—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融资约束和代理问题视角,实证检验ESG表现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ESG表现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并且细分ESG表现的影响,发现社会责任(S)和公司治理(G)表现在风险降低效应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而环境(E)表现的风险降低效应具有滞后性。进一步机制检验表明,融资约束和代理问题在ESG表现影响债务违约风险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且代理问题的中介效应大于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ESG表现对债务违约风险的降低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中更为明显。研究揭示了ESG表现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作用机制,有助于为企业践行ESG理念、化解债务违约风险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钱路加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微企业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小微企业存在的信贷违约问题也严重影响了企业本身的发展。本文利用从银行取得的585家小微企业信贷作为样本,从财务指标、企业概况、业主特征及贷款特征四方面入手,探究影响小微企业信贷违约率的因素,并借助随机效应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衡量小微企业贷款违约率的预测模型,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小微企业提出关于风险防范的应对措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寿福 李欣婷
企业风险的形成和集聚是宏观风险的重要来源,探讨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缓解机制对于防范化解宏观经济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非正式规则治理功能的框架下,本文实证检验社会信任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及其经济机制。本文研究发现,以预期违约概率度量的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与企业所在城市的社会信任程度显著负相关,这一结论在经过多种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检验表明,债务融资过程中信息成本、代理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是社会信任抑制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重要经济机制。此外,社会信任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抑制作用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和经济收缩期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补充了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影响因素与缓解机制以及社会信任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而且为有效发挥社会信任在缓解宏观经济风险中的积极功能提供了微观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毅 杨蓬勃
农资消费信贷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普惠金融工具,同时具有一定的违约风险。首先,通过建立农资经销商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以及农资经销商与农民之间的声誉博弈模型,得出农资消费信贷的可得性与覆盖率较高,但满意度较低;其次,为探究能够提高满意度的方法而分析农资消费信贷存在的风险,并建立指标体系对风险进行测度;最后,结合我国农村发展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普惠金融的可得性、覆盖率与满意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信贷 普惠金融 博弈模型 违约风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毅 杨蓬勃
农资消费信贷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普惠金融工具,同时具有一定的违约风险。首先,通过建立农资经销商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以及农资经销商与农民之间的声誉博弈模型,得出农资消费信贷的可得性与覆盖率较高,但满意度较低;其次,为探究能够提高满意度的方法而分析农资消费信贷存在的风险,并建立指标体系对风险进行测度;最后,结合我国农村发展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普惠金融的可得性、覆盖率与满意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信贷 普惠金融 博弈模型 违约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