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287)
2023(22173)
2022(19008)
2021(17660)
2020(15003)
2019(34327)
2018(34065)
2017(65064)
2016(35602)
2015(39832)
2014(39965)
2013(39519)
2012(36792)
2011(33428)
2010(33482)
2009(30994)
2008(30941)
2007(27735)
2006(24194)
2005(21814)
作者
(107695)
(90099)
(89349)
(85086)
(57172)
(43490)
(40832)
(35363)
(34124)
(32406)
(30558)
(30444)
(28751)
(28615)
(28061)
(27846)
(27427)
(26762)
(25919)
(25880)
(22593)
(22188)
(22080)
(20514)
(20247)
(20137)
(20038)
(20024)
(18390)
(17905)
学科
(145046)
经济(144894)
管理(101154)
(99044)
(80305)
企业(80305)
方法(65335)
数学(56332)
数学方法(55626)
中国(40435)
(39267)
(37813)
(33090)
业经(32166)
地方(31936)
(31643)
贸易(31624)
(30653)
(28028)
农业(26176)
(25281)
银行(25190)
(24589)
财务(24495)
财务管理(24445)
(24006)
(24006)
金融(24002)
理论(23981)
企业财务(23187)
机构
大学(515710)
学院(513484)
(204988)
经济(200551)
管理(196564)
研究(177893)
理学(168767)
理学院(166802)
管理学(163571)
管理学院(162660)
中国(134918)
科学(113067)
(110599)
(95195)
(95057)
(92310)
研究所(84106)
业大(81986)
中心(81335)
(77081)
财经(75835)
农业(75151)
北京(69821)
(68890)
(66847)
师范(66029)
(64178)
(62288)
经济学(61741)
财经大学(56337)
基金
项目(346578)
科学(269628)
基金(250141)
研究(244270)
(221712)
国家(219898)
科学基金(186401)
社会(152423)
社会科(144404)
社会科学(144364)
(136086)
基金项目(132198)
自然(124693)
自然科(121816)
自然科学(121776)
自然科学基金(119577)
(115344)
教育(112501)
资助(104421)
编号(98441)
成果(79888)
重点(78357)
(75419)
(75268)
(71111)
课题(68375)
科研(67439)
创新(66542)
计划(65401)
教育部(63685)
期刊
(223833)
经济(223833)
研究(148252)
中国(100275)
学报(91642)
(85873)
科学(79606)
(73616)
管理(71050)
大学(67485)
学学(63824)
农业(58428)
教育(52675)
(49989)
金融(49989)
技术(43391)
财经(37209)
业经(36879)
经济研究(35897)
(31903)
(30882)
问题(29858)
图书(27055)
(26477)
(25751)
技术经济(24751)
科技(24638)
理论(24306)
统计(23594)
业大(23227)
共检索到764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荣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买方市场在全球贸易中逐步形成。与此同时,国际贸易竞争的方式日益多元化,竞争的层次也愈来愈深,外贸企业单凭商品本身的优势占有市场己不能完全满足竞争的需求,而使用商业信用交易方式——赊销来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同时运用有效的手段来防范风险,已成为许多国家外贸企业的一种常规做法。本文从博弈和均衡的基本概念出发,建立了赊销过程的博弈模型,分析了我国外贸企业与国外进口商的赊销关系,探讨了违约风险对外贸企业的影响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振全  宋玉臣  
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是破坏市场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竞争性市场并非完美有效,市场失灵是政府介入的直接理由,相应地,竞争市场的效率则成为政府活动的必要约束。信息不对称使股价出现异常波动,脱离其内在价值,必然破坏市场的有效性。本文分析了影响股票市场信息对称性的四个因素及它们对市场有效性的影响,并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的特征,分析政府如何通过其行为矫正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有效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冷奥琳  张俊瑞  邢光远  
截止2011年12月30日我国上市公司提供的担保余额超过7千亿元人民币,2007-2011年超过半数的上市公司提供或存在担保业务。目前研究关注担保对提供担保公司价值的影响,却忽视了违约风险在担保公司与被担保人间的风险转移是影响企业价值的根本原因。本文基于我国发行债券上市公司2007-2011年财务数据、对外担保情况以及公司债交易数据,测算对外担保对上市公司债券利差(公司债券与国债间到期收益率的差异)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效果,揭示了提供担保业务对公司违约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风险防范措施完备的情境下公司提供担保业务并不会增加公司的违约风险;当公司最终控制人为国家时,存在对外担保风险管理不足或者利益...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波  
近年来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WTO成员国TBT/SPS通报数不断增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TBT通报数快速增加至世界前列,但是中国SPS通报数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凸现了中国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动植物安全方面的技术标准和法规建设的不足。本文认为,设立SPS措施符合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是中国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长期发展的需要,也关系到中国作为贸易大国的国际形象,还可以作为应对国外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手段。因此,中国应将SPS措施作为对外贸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WTO框架内合理设立和应对SPS措施。进而,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厚双  于玲玲  
由于人民币升值与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的升值有许多相似性,因此,从中日两国货币升值的初始条件、应对措施与效应等方面入手,对日元升值与人民币升值对外贸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的比较研究,可为有效地化解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对外贸易的不利影响、实现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应雨  
在缓解农民融资难、促进农民增收以及农村金融发展等方面,小额信贷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形势的变化,小额信贷也面临到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小额信贷的信用缺失最为突出,具体表现在:小额信贷的管理水平低,缺乏风险分担机制以及小额信贷规范制度,这些表现造成了小额信贷的高风险运营直接影响到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信用问题是小额信贷机构生死存亡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的寻求一种可行性机制对小额信贷模式进行规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谭英  张峥  王悠悠  杨小兰  凌莲莲  
本文通过对全国15个省份41个村庄的1144户农民面对面问卷调查,从农民的视角出发分析农民市场信息获取与发布的不对称性。发展信息结点、实现农民市场信息获取和发布的对接、建立"自下而上"的双向传播模式是有效化解农民市场信息不对称劣势的途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琳  张宗军  
历经多年发展,我国地方政府债券进入了"自发自还"阶段,但存在总体规模较大、发债期限错配、市场流动性不足、辅助制度不完善等风险。通过对美国市政债券的发行状况、投资者结构、收益水平、期限结构的多角度分析,对其违约事件、违约概率、违约分布的多指标考察,对其监管体系和三位一体的风险防范机制的剖析,认为市政债券与城镇化发展相生相伴,市政债券市场需要丰富的差异化产品,需要广泛的投资者和合理的期限结构,需要优惠的税收政策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暘洋  李存金  
文章以183家中国银行为研究样本,基于各银行2018年资产负债表数据,构建银行同业资金网络,模拟违约风险在我国银行系统中的传染过程和破坏程度。进而根据风险传染的实验结果讨论银行的系统重要性,比较不同类型银行的风险传染效应,最后实证研究了银行违约风险的传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系统重要性银行,一旦违约便具有较强的风险传染效应。银行资产规模越大、同业业务量越大、风险加权资本越高,其风险传染效应越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俞毛毛  马文婷  钱金娥  
以2011—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匹配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显著降低了上市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从需求侧看,数字金融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的渠道降低债务违约风险;从供给侧看,数字金融发展增加了企业的金融可得性和所在城市银行网点竞争程度,降低了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并且若样本所在城市中银行种类增加,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彦锟  
文章在BA无标度网络和JY信用违约风险传染模型的基础上,使用信用违约风险传染规模和传染速度来度量信用违约风险的传染效应,对不同网络规模、平均连接概率和免疫策略下的传染效应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网络规模对信用违约风险传染相对速度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对传染的相对规模影响不显著;平均连接概率的增加对传染效应的影响显著为正;相较于随机免疫策略,对少部分网络中关键节点的目标免疫能够很好地减小信用违约风险传染效应,增强整个经济网络的稳健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谢赤  罗强  
本文从互换交易所引起的资产在互换当事人之间的转移这一角度来分析互换交易的违约风险。(一)由于我们对违约风险进行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最简单的可能的互换交易的分析来突出其经济本质,所以我们只考虑单一时期的互换交易,而不关心是利率互换还是货币互换,两种互换交...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恒煜  陈金贤  
文章对违约风险文献进行综述,对不同模型的理论基础、主要观点与基本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包括结构化模型与约化模型),最后对模型的优缺点与发展进行了评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亮  王超  何建敏  隋新  
随着我国期权市场的发展,对于期权的投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我国上市的期权种类有限。因此,场外期权的交易规模逐渐扩大。由于场外期权没有集中的交易场所,存在着严重的风险隐患。所以,对于场外期权的监管尤为重要。考虑到场外期权交易过程中的市场利率和违约强度均具有随机性,本文首先在随机利率和随机违约强度的假设下给出了标的资产价格服从跳-扩散过程的期权定价模型;其次从期权定价的角度对场外期权和场内期权的违约风险进行比较;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场外期权的监管提供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世辉  卿水娟  贺勇  
本文以2010—2019年中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公司债务违约风险的中介效应视角实证检验影子银行发展规模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影子银行发展规模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公司债务违约风险在二者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拓展性检验发现,影子银行规模扩大带来的审计费用增加源于审计师审计投入的增加和风险溢价的收取;货币政策在其中介作用中具有前半路径调节效应,即相比于紧缩性货币政策,宽松性货币政策能够弱化影子银行发展规模与公司债务违约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而削弱影子银行发展规模与审计费用之间的显著正向关系。研究意义在于丰富了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以及金融创新对微观审计师行为的研究,为国家从审计视角加强影子银行监管、制定货币政策防控金融风险提供了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