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32)
- 2023(5776)
- 2022(5023)
- 2021(4644)
- 2020(3880)
- 2019(8309)
- 2018(8357)
- 2017(16124)
- 2016(8365)
- 2015(8932)
- 2014(8245)
- 2013(7820)
- 2012(6652)
- 2011(5775)
- 2010(5873)
- 2009(5601)
- 2008(5105)
- 2007(4441)
- 2006(3857)
- 2005(3406)
- 学科
- 管理(27788)
- 业(27513)
- 济(25669)
- 经济(25633)
- 企(24803)
- 企业(24803)
- 农(11813)
- 财(11458)
- 方法(11078)
- 贸(8989)
- 贸易(8984)
- 务(8931)
- 财务(8919)
- 财务管理(8908)
- 业经(8826)
- 易(8816)
- 企业财务(8476)
- 制(8107)
- 数学(7610)
- 数学方法(7504)
- 银(7325)
- 银行(7324)
- 行(7030)
- 中国(6998)
- 理论(6545)
- 融(6318)
- 金融(6317)
- 农业(5622)
- 和(5476)
- 体(5323)
- 机构
- 学院(103564)
- 大学(98689)
- 管理(40643)
- 济(40107)
- 经济(39244)
- 理学(34826)
- 理学院(34537)
- 管理学(34025)
- 管理学院(33849)
- 研究(28811)
- 中国(25711)
- 财(20831)
- 京(19432)
- 科学(16322)
- 财经(16307)
- 江(15152)
- 中心(14908)
- 经(14788)
- 农(14362)
- 所(13681)
- 业大(13554)
- 州(12645)
- 范(12598)
- 师范(12467)
- 财经大学(12079)
- 研究所(12019)
- 北京(11874)
- 经济学(11536)
- 商学(11491)
- 商学院(11380)
- 基金
- 项目(67703)
- 科学(53763)
- 研究(52547)
- 基金(48964)
- 家(41381)
- 国家(41023)
- 科学基金(36196)
- 社会(33535)
- 社会科(31554)
- 社会科学(31547)
- 省(27262)
- 基金项目(25795)
- 教育(24133)
- 自然(23047)
- 编号(22877)
- 自然科(22549)
- 自然科学(22545)
- 划(22132)
- 自然科学基金(22123)
- 资助(19552)
- 成果(17819)
- 课题(14906)
- 重点(14825)
- 创(14662)
- 项目编号(14584)
- 部(14548)
- 发(14274)
- 性(14047)
- 制(13729)
- 创新(13606)
共检索到153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竺常贇 范黎红 王珊
资管业务是金融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资管产品的"刚兑"状态被打破,资管行业逐渐回归本源,在可预见的未来各类资管纠纷会更多地进入诉讼。受托人信义义务是资管法律关系的核心内容,与之相关的纠纷必将是今后涉资管案件的主要类型。而资管市场在相关资管法律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突飞猛进",使得司法裁判对此问题的态度将在更大程度上影响资管行业发展。因此,司法针对涉受托人信义义务之诉讼,应根据合同约定以及法律法规、监管等规定,并结合个案情况,考虑信义义务的具体内容、受托人的主观状态、受托人相关行为与投资者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因素,具体作出判断。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马文静
"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适当性义务作为保护金融消费者理念提出后,逐渐从金融监管领域延伸至司法审判领域。资管新规首次规定了信托法律关系下受托人的适当性义务,但在我国金融市场分业经营的环境下,加之信托法律关系下受托人义务的特殊性,司法适用中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界定受托人的信义义务,厘清各项规则的具体标准,以期实现打破刚性兑付与投资者权益保护的利益平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潘一豪
在信托的法律结构中,引起较多误解的是信托受托人对第三人的责任问题。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不少人认为信托法上的受托人承担有限责任,但是对受托人对第三人应如何承担责任、信托法上是否存在有限责任等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从日本《信托法》(2006)看,限定责任信托的创设具有合理性,有鉴于此,在信义关系时代到来、国民投资意识增强、各项立法尤其是《民法典》的立法如火如荼的情况下,我国引入限定责任信托,进而明确信托受托人对第三人责任问题便有了一定的可能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付立新
分别管理义务是实现信托财产独立性最直观的体现,否则受托人在权力的使用上就会更加随意,导致管理职权的滥用,因此各国非常重视受托人分别管理义务的规范。但这种情形在现代信托法律中逐步产生了变化,分别管理义务中混同管理从绝对禁止向例外禁止的演进:与不同委托人信托财产混同的松动、与固有财产混同的松动、信托财产管理方式上由"物理"向"财务、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倩 张圣忠 任翠萍
供应链整体违约风险是供应链链条上多个成员企业(特指两个或以上)同时违约的风险,而成员企业间违约相关性对供应链整体违约风险有重要影响,正确认识和把握违约相关性,是准确计量供应链整体违约风险的必要前提。文章在界定供应链整体违约风险及其特性的基础上,借助对信用资产违约相关性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企业信用评级信息,构建了成员企业违约相关背景下的组合Copula函数模型,最终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祥
股权信托是助力家族财富传承的重要工具。企业面临着瞬息万变的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如何处理好企业发展与风险防范之间的关系,对受托人的经营管理、专业能力、服务体系、服务流程及信息系统等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经营企业的能力并非普罗大众的标配,绝大多数人不仅缺乏企业家精神,也没有对市场机会和风险的敏感度,对他们来说,经营企业是一件非常麻烦、困难且风险重重的事情。如果贸然担任股权信托的受托人,深度介
关键词:
信托受托人 信托法 信托财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彦俊
在现代公司制度中,股东出资是一个核心问题。股东是否依照法律和公司章程出资,不仅会对其他股东、公司本身产生重要影响,也会涉及作为第三人的债权人的利益,集中体现了公司治理层面上最基本的利益平衡关系。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公司股东出资违反法定义务问题异常严重,对交易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严重破坏了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关键词:
股东 违反出资义务 法律责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丽玲
以法律形式确立保险人说明义务,是我国保险法的一大特色和创新。而未能明确规定保险人违反说明义务的合同法律效力,使保险人说明义务制度失去实际意义。笔者从分析我国保险法的规定入手,研究国外有关立法规定,设计构建了我国保险人违反说明义务的法律效力认定体系。
关键词:
保险人 说明义务 法律效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邓斌 张涤新
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信用违约互换蕴含的道德风险使其成为危机发生和发展的助推器。本文通过构建信用违约互换交易的合约设计模型,研究该产品的作用以及控制其道德风险的最优合约设计。分析发现:交易双方资金成本差异决定了信用违约互换具有优化配置信用风险、提高银行收益和拓宽市场主体投资渠道等有利作用,但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会降低银行监督信贷资产的努力水平,导致信用风险积聚和增加。通过引入不完全保护机制,我们给出了有效控制信用违约互换道德风险的最优合约。本文的研究结论为防范和控制信用衍生品隐含的道德风险提供了借鉴,有利于促进其发挥分散信用风险等积极作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昊 段钧
美国破产制度中的破产受托人张昊,段钧破产受托人(bankruptcytrustee)是美国破产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美国破产法典(BankruptcyCode)中,将破产托管人归入破产的利害关系人(Partiesininterest)。所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康锐
作为开放式基金运行的法律保障,我国《信托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基本勾勒了其法律框架,在肯定开放式基金信托性质的基础上把保护投资人利益提到了重要位置。然而由于基金管理公司身兼受托人和基金管理人双重身份,使得信托关系名存实亡,投资人利益因此极易受到侵害。本文在指出开放式基金受托人缺位这一事实的同时,对我国基金托管人应当具备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利义务进行了探讨,并期望《证券投资基金法》的配套法规能解决好这一问题,以免出现与信托法理相悖的尴尬现象。
关键词:
开放式基金 受托人 信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晓盈 钟锦文
“股东至上”理论与“委托人模式”公司治理的治理主体是股东,而“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受托人模式”公司治理的治理主体则多元化;包括公司股东、管理层、员工、债权人、供应商及当地社区等。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对股份公司控制权争夺机制的初步分析,推定“受托人模式”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凌飞 李霞
债券受托人是由发行人聘任的,由债券信托合同指定享有债券信托合同权利,并为债券持有人的利益要求债券债务人履行债券信托合同义务的主体。债券受托人制度诞生于19世纪初的美国,最初是为了方便债券转让和支付、统一管理行使抵押权的需要,更多的是扮演债券转让代理人、转让登记人和债券利息支付人的角色。随着债券市场发展、违约风险逐步暴露,尤其是当时美国债券市场上投资者多为个人投资者,集体行动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赤
影响信托业发展主要有三方面力量:一是监管政策引导的方向,二是市场环境呈现的机会与风险,三是机构适应监管、把握机会、管控风险的能力。过去的2022年,信托机构在经历市场剧烈冲击后,逐步稳住了阵脚,加快风险化解和恢复元气,积聚向上生长的力量。全行业管理资产规模企稳回升,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为21.14万亿元,同比增长2.87%。2022年12月,
关键词:
受托人 全面转型 信托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吕铖钢
受托人是现代信托制度最重要的当事人,受托人制度是现代信托制度的核心。信托制度异化论的实质是受托人制度的异化,是受托人对其应有义务的悖反。信托受托人的异化不是对信托本质的背离,而是受托人利用信托形式对交易结构或者交易方式所做的合法的或者非法的变通。"信托受托人行为异化论"并不意味着信托在我国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受托人行为的适当性和合法性取决于我国法律的评价,信托法可以对其进行引导、规制或者取缔。剖析受托人行为异化的实质,追溯受托人行为异化的原因,或许可以为消弭我国信托怪相提供一点思路。
关键词:
信托制度 信托法 受托人 信托义务 异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协同治理视野下的监督受托人:制度困境与法律进路
财政信息透明化背景下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基于受托责任观视角
利益冲突背景下责任保险人善意和解义务的构建
被保险人违反减损义务的法律漏洞及规则续造——保险法不真正义务体系下总体类推方法之适用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软信息”对于违约行为的影响——基于Logit模型
市场化背景下债券违约问题解构及其处置机制研究
资管新规背景下保险资管行业的发展机遇与理性转型
企业负责人背景特征与信贷违约行为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大连地区小企业的信贷数据
监管趋严背景下商业银行资管业务的发展方向研究
违约救济条款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应用——基于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深化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