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64)
- 2023(4685)
- 2022(4258)
- 2021(3887)
- 2020(3614)
- 2019(8649)
- 2018(8565)
- 2017(16739)
- 2016(9546)
- 2015(11040)
- 2014(11432)
- 2013(11614)
- 2012(11089)
- 2011(10125)
- 2010(10202)
- 2009(9569)
- 2008(9789)
- 2007(9109)
- 2006(7640)
- 2005(6790)
- 学科
- 济(41772)
- 经济(41734)
- 业(24580)
- 管理(24107)
- 方法(22310)
- 数学(20163)
- 数学方法(20008)
- 企(18587)
- 企业(18587)
- 农(12143)
- 学(10833)
- 财(10275)
- 中国(9418)
- 贸(8546)
- 贸易(8546)
- 易(8273)
- 地方(8189)
- 农业(7998)
- 业经(7477)
- 制(6985)
- 和(6892)
- 务(6341)
- 财务(6327)
- 财务管理(6306)
- 企业财务(5903)
- 银(5741)
- 银行(5697)
- 环境(5675)
- 理论(5515)
- 融(5447)
- 机构
- 大学(145952)
- 学院(145191)
- 济(58157)
- 经济(56864)
- 管理(53038)
- 研究(50325)
- 理学(45628)
- 理学院(45066)
- 管理学(44193)
- 管理学院(43927)
- 中国(37059)
- 科学(34057)
- 农(32261)
- 京(31304)
- 所(27518)
- 业大(26363)
- 农业(25786)
- 财(25697)
- 研究所(25306)
- 中心(23481)
- 江(22428)
- 财经(20726)
- 北京(19774)
- 经(18704)
- 范(18691)
- 师范(18468)
- 经济学(18104)
- 州(17648)
- 院(17457)
- 农业大学(16965)
- 基金
- 项目(96207)
- 科学(73141)
- 基金(67901)
- 研究(66263)
- 家(60519)
- 国家(60050)
- 科学基金(49390)
- 社会(39690)
- 省(38495)
- 社会科(37499)
- 社会科学(37483)
- 基金项目(36496)
- 自然(33349)
- 划(32706)
- 自然科(32503)
- 自然科学(32489)
- 自然科学基金(31895)
- 教育(30835)
- 资助(28609)
- 编号(27349)
- 重点(22295)
- 成果(22278)
- 部(21220)
- 发(20947)
- 计划(19482)
- 创(19278)
- 科研(19236)
- 课题(18908)
- 创新(18127)
- 科技(17715)
共检索到206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邵果园 陆方方
为了探明植物远缘嫁接的模式和分析嫁接后代的遗传特性,以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长寿花Kalanchoe blossfeldiana,黄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elliottiana,百合Lilium longiflorum,苹果Malus domestica和阳桃Averrhoa carambola等7种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试管嫁接的方法,进行了草本与木本植物、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草本与草本植物的远缘嫁接,并对嫁接成活苗进行简单重复序列区间扩增多态性(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烨 刘雯倩 胡茜 高丽红 张文娜
为探明番茄/黄瓜远缘嫁接不亲和时愈合口的形成过程,为后期砧穗间信息互作的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以黄瓜‘新泰密刺’、黑籽南瓜和番茄‘中杂9号’为试材,采用下胚轴斜靠接方法远缘嫁接番茄/黄瓜(接穗/砧木),嫁接组合黄瓜/南瓜、黄瓜/黄瓜作为嫁接亲和性的对照。观察嫁接后第2、5、8和15天嫁接苗生长形态变化并统计成活率,对比分析黄瓜的近缘及远缘嫁接的嫁接口愈合过程。结果表明:1)嫁接接口处石蜡切片结果显示,对照黄瓜自嫁接和黄瓜与南瓜的嫁接均经历了相同的愈合过程,并最终成功地建立了形成层与输导组织,得以正常生长;2)分别用经木质部运输的品红溶液、经韧皮部运输的HPTS染料标记嫁接苗,结果显示远缘的番茄与黄瓜嫁接后,砧木与接穗虽然可以各自分化出愈伤组织,但二者愈伤组织的薄壁细胞无法真正地融合,机械性地对接在一起的木质部可以运输水分,使得番茄接穗不萎蔫,但韧皮部并未连通,无法进行其光合及同化产物运输、维持其生命活动,初步解释了远缘嫁接不亲和的解剖学过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鹏 刘晓 蓝宝良 崔玉 徐吉臣
【目的】本研究拟对异源嫁接植物中的转移mRNA进行分析,探讨序列及功能特征对mRNA转移的影响,揭示m RNA转移的原理,为嫁接的定向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已报道的嫁接转录组数据,利用TBtools软件计算转移mRNA的编码区长度、GC含量,通过EXCEL软件分析比较二者与mRNA转移的关系,通过BLASTP同源性分析鉴定各嫁接体中的共转移mRNA,利用GO与KEGG数据库对共转移mRNA进行功能注释及代谢通路分析。【结果】(1)统计分析显示,茎向(由砧木到接穗)和根向(由接穗到砧木)转移mRNA长度的均值分别为1 573 bp和1 547 bp;随着m RNA长度的增加,mRNA转移率逐渐增加;根向的mRNA转移率显著大于茎向,且随着mRNA长度增大,根向的m RNA转移率增加的趋势更为明显。(2)转移mRNA的平均GC含量介于44%~47%之间;随GC含量增加,mRNA转移率先快速提高,后缓慢降低。GC含量在52%~54%时,茎向的mRNA转移率最高(3.66%),在46%~48%时,根向的mRNA转移率最高(4.71%)。(3)统计13个嫁接体的共转移mRNA发现,分别有1 032和1 727个mRNA在至少2个嫁接组合中进行了茎向和根向的长距离转移,主要参与了碳代谢、氨基酸合成、信号转导等过程。其中5个和2个m RNA在7个嫁接组合中分别进行了茎向和根向的长距离转移,主要参与了激素转运及基础代谢等过程。【结论】异源嫁接植物中的mRNA转移与mRNA长度、GC含量等密切相关,也与基因功能及作用位置相关。异源植物间的m RNA差异和交流,赋予了嫁接植物新的表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婧冉 杜长霞 樊怀福
植物嫁接砧穗愈合是指同种或异种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互相影响与作用,结合成一个完整有机体的过程,受砧穗自身和外界等多种因素的调节和控制,是植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嫁接可使植物的产量及品质得到提升,并有助于植物更好地适应环境。了解植物嫁接砧穗愈合机制对提高嫁接成活率和嫁接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当前植物嫁接砧穗愈合的形态学进程、生理生化机制、分子调控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参71
关键词:
植物学 嫁接 砧穗 愈合机制 综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璐 虞泓 范源洪 沙毓沧 袁理春
麻疯树作为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在研究和开发上越来越受重视。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麻疯树已大量上山种植,但缺乏良种和技术保障。在麻疯树适应种植区金沙江干热河谷进行麻疯树嫁接技术研究,进行不同时间嫁接、不同嫁接方法、不同接穗等试验,比较嫁接前后植株形态、结果性状、抗病性等变化,研究影响麻疯树嫁接成活率的因子,以期为麻疯树规模种植后的品种改良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麻疯树 嫁接技术 芽接 枝接 改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捷 艾迪 孟景祥 魏永成 张勇
优良砧木或接穗可以显著促进嫁接植物生长,提高其抗逆性及果实产量和品质,是一种绿色安全可持续的方法。文章综述了植物嫁接后砧木与接穗在养分和水分吸收、激素调节、应激响应、嫁接亲和性以及RNA长距离运输、DNA甲基化等方面的相互作用及基因表达的响应机制,可为后续深入研究砧穗互作机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嫁接 砧穗互作 DNA甲基化 互作机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莫文娟 傅建敏 乔杰 雷莉莉 李芳东 袁德义 邱乾栋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泡桐属21份种、变种及变型材料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9个扩增产物电泳后带型清晰可辨的引物,共扩增出85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带74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7.05%,反映出泡桐属不同种质间遗传差异明显,其丰富的多态性与供试材料广泛的种质代表性有关;UPGMA法将研究材料分成毛泡桐组、白花泡桐组和川泡桐组3大组,地理分布较近的种质聚类在一起,表现出较密切的亲缘关系;在对兰考泡桐、山明泡桐、白花兰考泡桐、楸叶泡桐、圆冠泡桐、亮叶毛泡桐、毛泡桐、白花泡桐、川泡桐的亲缘关系分析及分类处理上,基本上与形态学、细胞学、同工酶的研究结果一致。最后对泡...
关键词:
泡桐属 ISSR 亲缘关系 聚类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季鹏章 汪云刚 张俊 唐一春 黄兴奇 王平盛
对张宏达系统山茶属茶组植物19种和变种,应用ISSR标记对其进行亲缘关系的分析。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得到11个多态性较好的引物,ISSR反应共得到166条可重复条带,多态性条带有155条,多态位点百分率(PPB)是93.4%,分析揭示茶组植物的Nei’氏遗传距离(He)是0.2951,Shanon多样性指数是0.4520;基于Jaccard相似性系数的UPGMA树型图表明,茶组植物明显地分为2个主要的类群("三室类群"和"五室类群"),ISSR表型特征的主成分分析(PCA)也支持了聚类分析结果。指出与普洱茶C.assam ica进行种间杂交育种,应优先选择茶组植物中C.irrawad...
关键词:
ISSR 亲缘关系 茶组植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森苗 张淑文 任海英 郑锡良 戚行江
【目的】研究蜡杨梅与杨梅的嫁接亲和性及亲缘关系,为杨梅扩展栽培提供参考。【方法】连续3年在浙江余姚滩涂上(土壤pH8. 01),以蜡杨梅和杨梅为砧木,以4种主栽品种‘荸荠种’‘东魁’‘夏至红’和‘水晶种’为接穗的种间嫁接,并基于SSR对蜡杨梅和杨梅进行亲缘关系鉴定和聚类分析。调查各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及相关指标。【结果】杨梅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为:70. 08%~83. 75%,其中‘夏至红’接穗的嫁接成活率最高(81. 98%),‘荸荠种’次之(80. 43%);蜡杨梅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为27. 51%~38. 29%,其中,‘东魁’接穗的嫁接成活率最高(34. 88%);杨梅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极显著高于蜡杨梅砧穗组合。不同组合间的T-test显示:蜡杨梅砧穗组合BQ4-6、DK4-6和SJ4-6分别在冠径、干周和植株高度等指标上显著性高于杨梅砧穗组合。6个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2个砧木群体在连续3年的试验中,嫁接成活率与植株高度和冠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砧木高度与植株高度均呈现显著性负相关。利用127对SSR标记对2个砧木及4个接穗材料进行了多态性检测,聚类分析后分为3个群体,蜡杨梅与杨梅的种间亲缘系数为0. 31,杨梅砧木与‘夏至红’亲缘关系最近,与‘荸荠种’次之;蜡杨梅与‘东魁’亲缘关系最近;与嫁接成活率的表现一致,亲缘关系越近成活率越高。【结论】蜡杨梅砧木与杨梅接穗间存在一定的亲和性,而且更适合生长在碱性土壤中。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袁婷婷 钟秋平 丁少净 晏巢 袁雅琪 金苏蓉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制作石蜡切片以及光学显微观察系统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及嫁接苗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GGR6、IBA、芸苔素内酯能够明显促进愈伤组织的分化形成、砧木和穗条愈伤组织的连接与延伸,进而加快嫁接苗的愈合过程,各处理愈伤比例均值较对照的增幅为28.01%,且比对照至少提前15 d完成愈合;GGR6、IBA、芸苔素内酯的不同浓度及不同施用方法浸基质、蘸根、喷叶对愈伤比例的形成以及嫁接苗成活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促进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的最佳处理方式为:0.03 g·L-1GGR6、0.2 g·L-1IBA及0.14~0.28 m L·L-1芸苔素内酯混合液500 m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炯 龚桂芝 彭祝春 李一兵 王艳杰 洪棋斌
【目的】研究柑橘属及其近缘、远缘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为柑橘类果树的遗传和进化关系提供新的视点,也为遗传育种以及种质资源深入的收集、保护及评价利用提供新工具和参考。【方法】下载Phytozome网站公布的全部克里迈丁Conserved ortholog sequences,并在NCBI中与测序甜橙序列比对,获得具有Gap的序列,从中设计60对COS引物,筛选并利用多态性标记对柑橘属及其近缘、远缘属植物进行扩增检测,通过Structure、Power Marker和Gen Al Ex等软件进行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代波 杜金友 杨俊明 黄印冉 张均营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8份(品种、类型)榆属植物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78个引物中筛选出12个具有扩增多态性的引物用于ISSR-PCR扩增,共扩增出74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3条,占总扩增条带的85%。用NTSYSpc2.10e软件对ISSR扩增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扩增条带存在赋值1,否则赋值0的数据分析方法建立金叶榆ISSR识别卡;利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将8份(品种、类型)植物材料按亲缘关系远近分为4类。
关键词:
榆树 遗传多样性 ISSR 生物技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邓衍明 叶晓青 佘建明 汤日圣
综述了近年来远缘杂交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价值和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导致远缘杂交失败的生殖障碍原因及其有效的克服方法,包括杂交不亲和等受精前障碍因素和胚胎败育等受精后障碍因素;概述了远缘杂种的形态学、细胞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等鉴定方法,并对植物远缘杂交育种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永清 付燕 杨芩 罗楠 邓群仙 严娟 曾建国 阮光伦
采用ISSR技术对41份枇杷属植物材料进行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20条引物共产生436条带,其中多态性带392条,占89.9%。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3,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085,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3323,表明枇杷属植物中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发现特异性条带33个,但并未发现春季开花或秋冬开花的特异标记,所用ISSR标记分析枇杷属植物的亲缘关系所得聚类结果表明,开花时期不能作为枇杷属植物的分类依据。相似系数0.722可将41份枇杷属植物分为野生类群和栽培类群,而栽培品种却不能按单一性状进行聚类。对枇杷属植物的分类方法进行讨论。
关键词:
枇杷属 ISSR 分类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闫伟红 徐柱 李临杭 马玉宝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和吉林6省区,经引种栽培筛选出的5种12个冰草属植物居群,进行DNA分子水平的遗传结构分析和评价。构建了国内冰草属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共检测出88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83条,多态性条带的比例为94.32%,表明供试材料遗传多态性丰富。不同物种居群间遗传多样性丰富程度不同,蒙古冰草遗传多样性最大,其次为冰草,光穗冰草最小。种间遗传分化占冰草属物种遗传多样性的56.35%,冰草物种地区间遗传多样性高于地区内遗传多样性。UPGMA聚类结果显示,同种不同材料基本能够聚在一起,但有交叉现象,部分材料表现出地域...
关键词:
冰草属 ISSR 遗传分析 居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