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32)
2023(8624)
2022(7355)
2021(6958)
2020(5894)
2019(14110)
2018(13907)
2017(26441)
2016(15590)
2015(17768)
2014(18371)
2013(17743)
2012(16838)
2011(15416)
2010(15776)
2009(14409)
2008(14479)
2007(13572)
2006(11704)
2005(10757)
作者
(44096)
(36885)
(36714)
(35355)
(23179)
(17656)
(17080)
(14372)
(14054)
(13373)
(12469)
(12287)
(11823)
(11706)
(11640)
(11623)
(11556)
(11004)
(10776)
(10573)
(9451)
(9259)
(9092)
(8386)
(8354)
(8343)
(8335)
(8294)
(7417)
(7393)
学科
(65128)
经济(65082)
(37240)
管理(36325)
方法(30937)
(29581)
企业(29581)
数学(27664)
数学方法(27445)
中国(21074)
教育(19816)
(17534)
(15309)
(14588)
地方(13253)
业经(13083)
(12341)
理论(12194)
(11765)
贸易(11759)
(11349)
农业(10895)
技术(10294)
产业(10172)
(9630)
金融(9628)
(9423)
财务(9408)
财务管理(9384)
(9372)
机构
大学(227208)
学院(222312)
(91442)
经济(89433)
研究(79825)
管理(79626)
理学(68193)
理学院(67338)
管理学(66164)
管理学院(65709)
中国(54746)
(49353)
科学(46717)
(41189)
(40743)
(37794)
师范(37513)
研究所(36841)
(36656)
中心(35557)
(35283)
财经(32994)
教育(32909)
北京(32174)
业大(31622)
师范大学(30623)
(29833)
经济学(29146)
农业(28956)
(28102)
基金
项目(140118)
科学(111250)
研究(108162)
基金(98380)
(84413)
国家(83624)
科学基金(70604)
社会(66267)
社会科(62744)
社会科学(62722)
教育(57082)
(56282)
基金项目(51638)
(49073)
编号(46230)
自然(43757)
自然科(42709)
自然科学(42695)
自然科学基金(41972)
资助(40835)
成果(39683)
课题(34749)
(33387)
重点(33160)
(32662)
(29344)
教育部(29133)
(28213)
(27959)
项目编号(27465)
期刊
(100182)
经济(100182)
研究(75722)
教育(52183)
中国(49917)
(32521)
学报(32508)
(32293)
科学(29842)
管理(27287)
大学(25369)
技术(22839)
学学(22432)
农业(21584)
(20164)
金融(20164)
财经(17517)
业经(16547)
经济研究(16136)
(15242)
问题(13938)
职业(12954)
(11822)
技术经济(11747)
(11079)
商业(10770)
统计(10581)
理论(10427)
(10291)
论坛(10291)
共检索到339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国渝  黄翔  
研究远程高等教育产业市场结构,并通过市场结构分析来研究我国的远程高等教育产业的市场行为和成本效益形成机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远程教育产业市场的寡头垄断特征十分明显,声誉和品质越高的学校,平均市场份额越低;学习中心设置规模分别与市场份额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公共服务体系在扩大远程高等教育市场份额方面作用显著;中国远程高等教育产业进入既存在政策壁垒又存在规模壁垒。在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改进管理体制和结构布局的四点政策性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许晓东  袁飞  范敏  
我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已经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产业化与市场化倾向。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之所以能够比其他教育类型率先实现产业化,除了政策法律方面的因素外,主要是由其独特的消费对象、成本利润、分配方式决定的。目前,我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已形成了主体办学型产业化模式和服务体系型产业化模式,两种模式表现不同,利弊各异。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锋亮  王亮  
本研究采用一项全国范围的入户调查数据,使用经济学中经典的明瑟收入方程实证探究学习者通过远程高等教育获得的收益在部门和地区层面的差异。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非公共部门的远程高等教育收益显著高于公共部门的远程高等教育收益,这说明远程高等教育具有明显的人力资本特征。在地区层面,西部地区的教育收益最高,这进一步支持了前期的相关研究,即远程高等教育对经济弱势群体的收入促进作用更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钟卫东  
我国的高等教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高等教育市场是客观存在的。对我国高等教育市场进行界定,并对高等教育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与退出壁垒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确定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结构类型为寡头垄断,为国家制定科学的高等教育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秋艳  房胜飞  
文章通过高等教育供给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构建,运用耦合度模型、协调度模型对2005—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供给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调程度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高等教育供给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间的协调度呈缓慢上升态势,但协调度水平仍处于频临失调阶段;高等教育供给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协调度与地区经济呈阶梯式分布特点,依协调强度分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三个地区间的耦合协调度差距随时间呈缩小趋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林  陈书全  韩科技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欧氏距离协调度模型,对2004-201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变迁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调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综合协调度下降,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需要;分学科专业协调度呈"偏振型",学科专业结构平衡度有待增强。鉴于此,文章认为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应适应新常态,形成协同调整促进机制;把握新需求,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统筹教育资源,加强宏观,以提升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适配度、均衡性。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俊林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过十几年的实践,终于合乎逻辑地进入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营运机制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需要深入地研究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全过程,并以此为基础创建高等教育市场学,用于指导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大变革的实现。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朱祖林  安哲锋  陈丽  
远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广泛关注的话题,但相关的实证研究却十分有限。而电大开展的远程教育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通过多元概化理论的研究发现,该项调查中使用的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测评工具《毕业生质量评价表》(单位用)和《学习效果评价表》(毕业生用)的测量精度比较高,可适用于远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测评;但各维度对总方差的贡献比例与专家预定的赋分比例有较大差异。研究者认为,在今后的测评中使用实际计算出来的各维度的方差贡献率作为合成分数的权系数应当更科学。而后经由决策研究发现,各维度的项目数量比较合理,但适当增加"业绩"维度的项目数量,其测量精度将高于原始测量精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岳昌君  
基于2015年我国17个省份28所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从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地区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我国经济发展对毕业生行业选择的影响显著。2015年呈现出金融业就业比重上升、制造业比重下降的趋势。第二,存在显著的专业不匹配现象。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三成半的毕业生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第三,存在过度教育现象。调查数据显示,有21.6%的毕业生存在过度教育情况。第四,我国高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市场需求有错位。在29项个人能力增值评价中得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成端  王石薇  
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和SPSS20.0软件,对四川省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农学与第一产业存在强相关,理学和工学与第二产业分别存在中等程度相关和强相关,历史学、文学和哲学与第三产业呈弱相关、不相关甚或负相关。提升四川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应以政府统筹规划为导向,建立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机制;以教育主管部门宏观调控为抓手,做好学科专业优化顶层设计;以高校协同为依托,促进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和谐共生。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余长林  孟祥旭  
基于2004—2017年中国280个城市的高等教育与城市产业结构数据,本文研究了高等教育对中国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等教育促进了中国城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且该影响在不同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高等教育通过两个渠道影响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一是从供给侧来看,高等教育通过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二是从需求侧来看,高等教育通过提高城市劳动力的收入水平推动城市需求结构转型,进而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通过这两个渠道,高等教育可以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且这一作用会受到人口跨区域流动的影响。通过解决内生性问题和替代核心解释变量的检验结果表明,本文的估计结果依然稳健。本研究对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和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闫丽雯  
立足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需高度关注民办高等教育的结构及其质量问题。综合分析2003年《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规模、生源、区位、体制和专业结构,发现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服务供给和体制贡献等方面,有力助推了我国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到普及化阶段的转型,民办高等教育已迈入规模稳定、质量为先、特色发展的新阶段,亟需处理好规模与质量、资源供给与需求、学科专业与产业结构、内外部协同发展等关系,从承认体制性贡献、研制办学规模合理区间、建立质量标准、优化资源供给方式等方面,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提质增效,不断优化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结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虹豆  倪士光  
高校学科结构调整和优化将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然而深圳新办高校学科设置自主性相对"自由",与产业发展不紧密。本文运用德尔菲法对39名高校教师进行了问卷研究,面向深圳16个重点发展产业,结合深圳市高等教育学科设置的现状,提出了深圳市高等教育学科发展重点,从而满足深圳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优化深圳高等教育学科设置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