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54)
2023(4191)
2022(3473)
2021(3576)
2020(2909)
2019(6522)
2018(6667)
2017(10500)
2016(7091)
2015(8037)
2014(8300)
2013(7397)
2012(7007)
2011(6560)
2010(7108)
2009(6503)
2008(6283)
2007(6073)
2006(5785)
2005(5350)
作者
(17469)
(14398)
(14200)
(14013)
(9250)
(7021)
(6782)
(5852)
(5465)
(5381)
(4977)
(4861)
(4695)
(4691)
(4685)
(4536)
(4504)
(4359)
(4308)
(4246)
(4114)
(3707)
(3561)
(3555)
(3394)
(3363)
(3270)
(3185)
(2990)
(2942)
学科
教育(20043)
(17990)
经济(17856)
中国(13220)
管理(12104)
(10738)
理论(10632)
(9573)
(8945)
企业(8945)
教学(6970)
(6332)
方法(5960)
(5630)
业经(5532)
(4968)
(4896)
(4636)
研究(4269)
发展(4207)
思想(4153)
政治(4146)
社会(4086)
(4084)
(3934)
地方(3914)
农业(3642)
经济学(3614)
高等(3416)
经济理论(3384)
机构
大学(94442)
学院(87184)
研究(35447)
教育(29060)
(25193)
管理(24825)
(24511)
师范(24389)
经济(24215)
(22472)
中国(20752)
科学(20437)
师范大学(20213)
理学(19975)
理学院(19568)
管理学(19022)
管理学院(18810)
(17484)
(17355)
中心(15738)
研究所(15581)
北京(15426)
(14819)
技术(13595)
职业(13314)
(13086)
(12309)
(11931)
教育学(11150)
财经(10814)
基金
项目(49114)
研究(44839)
科学(39750)
基金(31358)
教育(29858)
社会(26792)
(25901)
国家(25454)
社会科(23673)
社会科学(23663)
成果(22390)
编号(21793)
科学基金(20828)
(20408)
(19443)
课题(18714)
(16422)
基金项目(14986)
规划(13666)
项目编号(13140)
(12755)
重点(12724)
(12697)
资助(12404)
(12133)
研究成果(11989)
教育部(11788)
(11416)
(11360)
阶段(11339)
期刊
教育(50365)
研究(40418)
(34553)
经济(34553)
中国(32333)
学报(13170)
(12340)
职业(11959)
大学(11237)
(11211)
科学(10996)
技术(10986)
管理(9101)
图书(8451)
学学(8309)
技术教育(7668)
职业技术(7668)
职业技术教育(7668)
农业(7185)
(7135)
金融(7135)
书馆(6612)
图书馆(6612)
(6573)
论坛(6573)
财经(6209)
高等(6066)
(5749)
(5420)
高等教育(5284)
共检索到159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胡建华  
在远程教育社会作用日益凸显的今天,从社会学的视角来讨论远程教育的社会功能是十分有意义的。知识社会的进展,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和普及化,以及终身教育的实践发展是我们考虑现代远程教育社会功能的时代背景。保障学有所教,促进学而公平,实现学以发展是当前我国远程教育所能发挥、所应发挥的社会功能的主要内容,实现这些社会功能要求远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注意到目标的社会性,内容的包容性和手段的普及性。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袁昱明  
从基本建成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远程教育的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凸现和创新,即从服务经济转型、四个面向、重心下降等,转向服务社会转型,打破教育壁垒,增加教育准入功能,推动社会成员向中间阶层流动,服务大多数社会成员,培育橄榄型社会结构,并提供理论和操作系统,突出了教育公平多元论中的大众化价值取向。这些构成了远程教育的教育社会学理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马红亮  丁新  
远程教育的学科发展需要从多学科多角度进行研究,社会学便是一种必要的和可行的研究视角。随着远程教育实践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远程教育社会学有望从远程教育学的分支研究领域迈向分支学科。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远程教育社会学与教育社会学虽然有一些类似的地方,但也有诸多不同之处,后者显然不能替代或涵盖前者。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立德  
《教育社会学新论》评介●吴立德在我国社会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的历史条件下,教育社会也在经历着加速演进和根本性重建。怎样科学地审视和把握这一历史性巨变,合理地建构教育社会的现代形态,是教育社会学理论工作者面临的艰巨的理论课题。青年学者傅松涛同志以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袁昱明  
远程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远程教育学的关系型范畴,也是核心范畴,是学科范畴群的中心概念或基本属性,能够统帅范畴群,并注入新的内容,做到纲举目张。关系型范畴是范畴史的最高级形态。唯有辩证关系的机制,才能解释社会学习化的基本原理:即在对象中返回到自身,也就是社会把学习的进程作为自身发展的机制,反之亦然。关系范畴能够解释、预测重大发展,解释终身学习、继续教育如何使人的"继续社会化"与社会的学习化统一起来,等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刚  
本文首先回顾了教育社会学思想先驱的研究,然后探讨自帕森斯的功能主义以来教育社会学宏观分析的主要成果。从"能人治国"理论开始,教育社会学的研究着眼于分析教育对社会秩序与社会功能维持的作用;但批判社会学对这种理论假设提出了质疑,由布迪厄等人提出的"再生产"理论认为教育只是社会结构和不平等的再生产的工具。于是。对教育的功能的讨论成为不同观点交锋的焦点。但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的文凭理论则提出了另外一些视角,这些研究推动了一个多世纪教育社会学的发展,使之成为教育理论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学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钱扑  
教育社会学对知识社会学的接纳存在一个过程 ,从背景看 :70年代教育社会学发展出现研究重点的转移 ;从学术取向看 ,教育社会学表现出对知识社会学从理念到方法的巨大认同 ;从交融结果看 ,教育社会学将知识社会学辟为其微观研究中一个专有的领地 ,酿就了教育知识社会学的诞生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程天君  
教育社会学的经典理论大约共享一个根本的思想前提或日研究范式,即教育与社会二分,且教育从属于社会——可谓之"教育/社会"学,即研究"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社会学。这种范式的研究在学理上产生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关系说"之难题,在观念上产生教育万能论或教育无用论之吊诡成见。本文通过历史考察和新制度主义理论检视发现:教育与社会是互嵌的,且教育日益成为型塑社会的主导与根本制度而非后者的"随从"和"反应","教育社会"业已浮现,教育社会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似也随之呼之欲出——从"教育/社会"学到"教育社会"学。这一转换或可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学英  
职业教育和培训能改善乡城移民的生计资本束,从多个维度促进其融入城市。通过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乡城移民的职业知识素质、职业能力素质、职业心理素质均能得到提升,随之工作搜寻的市场范围得以拓展,更为接近体面就业,从而奠定在城市生存的经济基础,为建构可持续生计奠基。职业教育和培训通过培养经济社会转型所需的技能型人才,能够降低经济转型、技术进步带来的结构性失业。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伟  
文章论述了人的社会化程度对社会的影响 ,图书馆在人的社会化进程中具有的作用 ,以及发挥好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关键所在。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闫引堂  
1977年哈尔西(A.H.Halsey)和卡拉贝尔(Jerome Karabel)为其主编的《教育中的权力与意识形态》撰写的导言已经成为窥探二战以来教育社会学理论演化的经典文献,他们把西方二战以来的教育社会学理论归结为结构功能理论、冲突理论、符号互动论、人力资本理论。事实上,这种理论谱系只是界定了1970年代西方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局面,此后西方教育社会学研究并没有受这些理论的束缚。在这些经典理论范式之下,一些理论暗流在不断涌动,经验研究日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宏军   江若尘  
综观学术界对广告学的研究动态,基本上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方面是从广告学所涉及的学科内容及研究广告活动的内在规律,另一方面则是从广告与市场的关系中去研究广告的外在因素。迄今为止,二者都没有把广告放在整个社会这个大系统中去加以考察、分析和研究,以便从全新的角度(人、社会、广告)去进行系统的研究。换而言之,也就是通过变动着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系统地研究广告与社会和谐运作的机制及其条件。因此,笔者在这篇不成熟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萍  
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立足于普通高校网络与继续教育办学经验和学科人才优势,探讨发展老年远程教育的前景,在加强老年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打造精品课程资源等方面提出若干对策。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有升  
教育社会学研究方式的核心在于其对教育现实的特定的"问题化"的方式,由此确立起该学科相对独到的研究问题领域及基本理论范式。英国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在发展过程中所建构出的研究问题聚焦及由此所形成的理论范式代表着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种方向。对教育获得与家庭背景之显性关联的聚焦;对教育实践问题的深度洞察;对教育治理与教育政策的批判性审视;以及对教育之民主改进与社会重建的总体探讨,是英国教育社会学在发展过程中所确立的主要问题领域。以伯恩斯坦及扬为代表的对教育实践问题的社会学洞察代表着教育社会学思想的大成。这可为当今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海英  
工程硕士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工矿企业培养合格的工程师。企业界对工程硕士教育的关心和参与是保证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本文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着眼于工程硕士教育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条件与环境,从文化传统和体制、政府、企业、学校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界对工程硕士教育参与不足的原因,并提出健全机制的重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