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62)
- 2023(3577)
- 2022(2909)
- 2021(2981)
- 2020(2338)
- 2019(5534)
- 2018(5676)
- 2017(8609)
- 2016(6291)
- 2015(7313)
- 2014(7557)
- 2013(6553)
- 2012(6403)
- 2011(6228)
- 2010(7120)
- 2009(6517)
- 2008(5471)
- 2007(4872)
- 2006(4440)
- 2005(4080)
- 学科
- 教育(19015)
- 济(12192)
- 经济(12175)
- 中国(10343)
- 管理(8791)
- 理论(7444)
- 学(7090)
- 业(7080)
- 教学(6622)
- 企(5397)
- 企业(5397)
- 方法(5029)
- 发(4150)
- 数学(4050)
- 农(4023)
- 数学方法(3883)
- 发展(3757)
- 展(3635)
- 研究(3514)
- 思想(3388)
- 革(3340)
- 融(3307)
- 金融(3305)
- 改革(3217)
- 高等(3179)
- 政治(3159)
- 技术(3124)
- 财(3112)
- 思想政治(2963)
- 政治教育(2963)
- 机构
- 大学(87069)
- 学院(80866)
- 研究(34832)
- 教育(31170)
- 范(25704)
- 师范(25581)
- 科学(21713)
- 师范大学(21361)
- 京(21017)
- 济(20494)
- 管理(20101)
- 经济(19711)
- 所(18180)
- 中国(17600)
- 理学(17203)
- 研究所(16850)
- 理学院(16769)
- 管理学(16035)
- 管理学院(15855)
- 江(14454)
- 北京(14319)
- 技术(14011)
- 中心(13535)
- 职业(13000)
- 农(12579)
- 院(12222)
- 教育学(12172)
- 州(10929)
- 业大(10841)
- 财(10414)
- 基金
- 项目(49992)
- 研究(43665)
- 科学(40633)
- 基金(31927)
- 教育(30775)
- 家(27724)
- 国家(27321)
- 社会(23385)
- 社会科(21726)
- 社会科学(21721)
- 科学基金(21601)
- 划(21120)
- 成果(21098)
- 省(20851)
- 编号(20680)
- 课题(19015)
- 年(16174)
- 基金项目(15826)
- 重点(13756)
- 规划(13734)
- 部(13404)
- 资助(12908)
- 自然(12867)
- 自然科(12577)
- 自然科学(12569)
- 自然科学基金(12327)
- 性(12268)
- 教育部(12066)
- 发(12019)
- 项目编号(11990)
共检索到132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美秀 张寿松
远程教育教师是在"时空准永久分离"的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通过技术媒体实现教与学活动的教育工作者。在我国短暂的远程教育发展中,尚缺远程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远程教育教师身份存在不确定性或缺失,影响着教师的身份认同。在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建设的战略转型时期,从社会学、教师专业发展视角,提出要充分关注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尊重教师平等对话的生命成长性,并通过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专业知识结构的优化以及多种专业技能的融合,有效地促进远程教育教师身份重构。
关键词:
远程教育 身份认同 教师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林一钢 冯虹
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本质是一个以价值认同为核心的循环向上的发展过程。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归属感的消解、方向感的模糊和无力感的侵袭。究其原因,它主要是由于教师角色的不确定性、师范生与教学实践的疏离、功利主义评价、师范生个体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等造成的。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加强师范生职业伦理教育,强化课程的实践性、改进评价方式和促进师范生自我反思四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
师范生 身份认同 认同危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英 阮艳花
教师作为教育革新的主导性力量,教师的身份认同对于教育革新具有推动性的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教育革新的视角入手,对我国教育革新中教师的身份危机进行审视,发现当下课程重构、社会外在需求、个体实践能力等一系列因素使得教师身份认同陷入了危机之中,极大地影响了教育革新的顺利推进。为消解教师的身份危机,笔者认为,教育革新中要关注教师自身利益关系,对教师能否有效参与课程变革进行理性检视。同时,应该以自我叙事的方式促进个体实践知识的"二次元"提升,从而促进教师身份认同的自我肯定与角色转化。
关键词:
教育革新 教师发展 身份认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爽 林智中
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专业身份往往面临挑战,它也是教师面对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提出关注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专业身份的重新建构,并以质的研究方法,指出教师寻求专业身份的过程充满了挣扎与无力感,因此要给教师以适切的支持与尊重,使他们获得专业身份的赋权,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教师专业身份 危机与重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原
自“双减”政策实行以来,部分教师通过消极怠工和情绪宣泄两种形式表达对于此次教育改革的抗拒。其部分原因在于,教育改革的制度环境往往会建构起教师身份的负面形象,会导致教师时常感受到身份认同危机,制造出教师与教育改革之间的紧张状态。在“双减”背景下,教师的身份形象呈现出“工具人”“万金油”“蜡炬成灰”的异化特征,进而引起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也给此次改革的成效造成潜在危机。因此,需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优化“双减”的制度环境,通过树立对于教师的基本信任以尊重教师的主体性、厘清教师角色的内涵边界以提升教师专业性、引导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师观以保障教师基本权益等方式纾解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进而保障这场教育改革的实效性。
关键词:
“双减” 教师身份 制度环境 身份认同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容中逵
乡村教师是乡村学校重建的主体力量,尽管在当前我国乡村教师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如质量、待遇、职责等多种问题,但上述仅为表象,其更为深层的缘由却是日益增长的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在他者规训异化与自我统整迷失的双重交构下,乡村教师的文化符号象征意义几近丧失、内在根本质素遭致否定、社会身份角色日益游移不定。为确保乡村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有必要从外塑和内砺两方面加强乡村教师的身份角色认同感,确保其在地域、身份、价值取向上得到有效归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天佑 李晓
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优化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职业本科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层次上移的“产物”,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但也面临着社会认同感低的现实危机。调研发现,社会民众普遍认为职业本科教育存在办学质量不高、本科属性不强、发展前景不明等问题。对职业本科院校转型前的办学背景及其定位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存在类型定位模糊、办学资源不足、制度建设缺位和评价体系缺失等问题,进而引发了社会“认同危机”。为提升职业本科教育的社会形象,可从优化类型定位、发展数字技术、加强学科建设、完善制度体系等方面来消解职业本科教育的社会认同危机,从而构建职业本科教育发展新形态。
关键词:
职业本科教育 社会认同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庆贺日本比较教育学家铃木慎一七十华诞。关于比较教育学科的危机 ,不能看得太严重。在知识经济的时代 ,教育倍受关注 ,比较教育学者有许多工作要做。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更需要比较教育学者开展各地区的比较研究 ,借鉴别国的经验。
关键词:
比较教育 比较教育危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向军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大量产生。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会产生身份认同危机,主要原因在于二元结构基础上的乡土关系的突然终结以及在征地过程中对失地农民造成的社会剥夺。要较好地化解身份认同危机,必须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竖元
通过对福建、湖南与贵州三省1735名新生代农民工的抽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滋生自杀意念是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危机的重要表现,而先赋性社会网络与自致性社会网络能有效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生活中面临的"扭力",为其遏制自杀意念进而防止自杀行为提供双重保护;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滞后性"与对市民身份认同的"超前性"之间的结构性张力对其自杀意念施加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身份认同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网络与自杀意念之间的负向影响起着路径截然相反的调节作用。因此,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实现社会网络结构从"先赋性社会网络"到"自致性社会网络"的转换,并通过加快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与其市民身份认同的"同步性",消除两者之间的结构性张力,是有效遏制其滋生自杀意念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连霞
身份是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位置体现,身份认同既包含有社会层面的认同,也包含有个体层面的认同。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队伍,这一群体的身份认同对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高校辅导员身份的界定状况入手,分析辅导员身份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表现,提出了应对身份认同危机的一些途径。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身份认同 危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遐 朱志勇
国内外逐步有从社会学视角开展教师角色认同研究,但多集中于对新任教师、幼儿园教师、中小学教师等群体,较少针对远程教育机构教师开展角色认同研究。我国对远程教育教师角色认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学科视角不甚明晰,较多围绕"远程教师角色定位与职责、远程教师知识和能力结构、网络师生互动与教师角色行为、信息技术对教师角色的影响"等相关话题开展研究,较少开展远程教师角色认同现状、特征及变迁等方面的实证研究。放眼国际,社会学视角下教师角色认同理论及实证研究成果较丰富,综合运用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冲突论和解释学派认同理论"等理论视角,对"角色认同型塑、危机与建构"等开展研究;针对远程教育从业者,有学者专门从技...
关键词:
远程教育 教师 角色认同 网络社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曲正伟
研究和探讨教师群体的生存状况,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可视为一种有意义的分析路径。现实中我国教师在身份认同上出现了“重叠认同”的现象,这使教师群体在认同方式上出现多元的选择状况,也凸显了我国教师生存的真实状态,即要在利益选择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
教师 身份 认同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蓉蓉 段萌琦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城镇化催生了新市民群体的产生,该群体在此背景下面临着身份认同危机,全面认识中国新市民身份认同危机及其形成缘由是化解其危机、增强这一群体城市融入、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文章通过实地访谈与理论归纳发现,处于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新市民存在三种不同类型身份认同危机,即"二元模糊"身份认同危机、"时空割裂"身份认同危机与"意愿游离"身份认同危机,其生成缘由分别是乡土记忆模糊与相关制度不平等或缺位,利益羁绊造成的认同定势和制度边界不清,以及新市民的"无能感"与制度滞后。这一发现不仅说明了已有身份认同理论中"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各自缺陷,也再次论证了身份认同需要两者相互作用的观点。同时,透过"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博弈,文章进一步指出,利益取向或许是蛰伏在新市民身份认同危机中的真正元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