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11)
- 2023(9055)
- 2022(7333)
- 2021(7358)
- 2020(6053)
- 2019(14420)
- 2018(14581)
- 2017(25900)
- 2016(14870)
- 2015(17128)
- 2014(17500)
- 2013(15900)
- 2012(14358)
- 2011(13358)
- 2010(14067)
- 2009(12457)
- 2008(12320)
- 2007(11186)
- 2006(9942)
- 2005(9143)
- 学科
- 济(50833)
- 经济(50772)
- 管理(33943)
- 业(28487)
- 企(24623)
- 企业(24623)
- 方法(23437)
- 教育(22138)
- 数学(19883)
- 中国(19599)
- 数学方法(19198)
- 理论(18098)
- 学(15016)
- 教学(14866)
- 农(12877)
- 财(11178)
- 制(10571)
- 业经(10562)
- 体(8597)
- 学法(8398)
- 教学法(8398)
- 银(8170)
- 银行(8151)
- 地方(8086)
- 融(8050)
- 金融(8043)
- 和(8008)
- 技术(7918)
- 行(7880)
- 农业(7857)
- 机构
- 大学(203764)
- 学院(198776)
- 研究(70439)
- 济(68248)
- 管理(68231)
- 经济(66303)
- 理学(58142)
- 理学院(57383)
- 管理学(55617)
- 管理学院(55232)
- 中国(47489)
- 京(46104)
- 科学(42631)
- 范(37767)
- 师范(37428)
- 教育(36200)
- 所(35205)
- 财(33722)
- 江(32314)
- 研究所(31973)
- 中心(30877)
- 师范大学(30438)
- 北京(30265)
- 农(29853)
- 技术(28376)
- 业大(27518)
- 财经(25932)
- 院(25687)
- 州(25467)
- 职业(23741)
- 基金
- 项目(126848)
- 研究(99899)
- 科学(99668)
- 基金(86253)
- 家(74890)
- 国家(74147)
- 科学基金(62476)
- 社会(57777)
- 教育(56202)
- 社会科(54326)
- 社会科学(54313)
- 省(51798)
- 划(45517)
- 编号(44351)
- 基金项目(43288)
- 成果(39604)
- 自然(39220)
- 自然科(38376)
- 自然科学(38363)
- 自然科学基金(37622)
- 资助(36552)
- 课题(34977)
- 重点(30364)
- 年(29203)
- 部(29059)
- 发(27359)
- 项目编号(26814)
- 创(26115)
- 规划(26073)
- 教育部(25570)
- 期刊
- 济(76923)
- 经济(76923)
- 研究(69573)
- 教育(65694)
- 中国(54652)
- 学报(30665)
- 管理(27421)
- 科学(27016)
- 财(26856)
- 农(26701)
- 技术(25073)
- 大学(24899)
- 学学(21374)
- 农业(17947)
- 职业(17520)
- 融(14416)
- 金融(14416)
- 财经(13170)
- 经济研究(12520)
- 业经(11982)
- 经(11478)
- 技术教育(11408)
- 职业技术(11408)
- 职业技术教育(11408)
- 图书(10894)
- 统计(10774)
- 坛(10616)
- 论坛(10616)
- 业(9976)
- 策(9542)
共检索到315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吴国祥
远程教育教学模式是近年学界较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但迄今未能形成一个较为统一而明确的宏观表述。本文通过重构教学过程与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试图提出一个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整体性理论框架。同以往观点的根本区别在于把考试和学习支持服务作为过程而不是环节,并由此形成以教学过程、教学支持服务过程、学习过程、考核测评过程等四个过程为支柱的理论框架。笔者认为,把考试作为过程将使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在整体上趋于成熟,也是把学习过程真正落实的关键所在,对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建构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教学模式 理论框架 过程 环节 整体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玉德 董木欣
数字政务建设不仅需要信息技术与政务流程的整合,还要求治理目标、治理机制、治理手段等要素的逻辑协同,以充分发挥政务系统的整体效应。本文基于整体性治理逻辑提出数字政务建设"三位一体"的整体性治理模式,在此基础上以数据驱动为导向构建数字政务整体性治理架构,有效利用政务数据资源,推进业务系统协同,发挥政务系统整体效能,为解决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暴露出的数字政务建设短板提供路径借鉴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
数字政务 整体性治理 政府职能 数据驱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章高荣
由于整体和历时研究的欠缺,中国国家社会关系研究一直缺乏共识。文章以社会组织"双重管理"体制和"一业一会"为切入点,分析了自2004年以来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慈善法》立法以及三大条例修订等政策变迁及其实践。文章发现,国家社会关系在局部具备"多元主义"的特征和基础;"法团主义"则缺乏利益代表的本质,在制度层面也已经消解;整体来看全能主义介入方式的存在,使得"类全能主义"能够被用来较好的概括和解释当前中国国家社会关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石桥 马新智 张庆杰
国家审计是政治制度的一个子系统,这个子系统和政治制度大系统之间存在交换关系。文章选择政治模式作为国家审计的制度环境,研究政治模式和国家审计之间的交换关系。文章将政治模式区分为民主法治和专制人治两种类型,并且以政治系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关于政治模式和国家审计之关系的理论架构。
关键词:
政治模式 国家审计 政治系统理论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军
基于现代公共部门预算管理的理论和工具方法构建一个细化的预算管理制度框架,提出一个走向"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中国预算改革路径。并以现代公共部门预算管理的框架内容为序,提出透明度的工具、责任性的要求、公共资源预测、成本预测、最优资源配置量确定、最优净现金流确定、财务报告与财务状况分析等工具方法。
关键词:
公共部门 预算改革 公共服务 政府转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春花 马明峰
与以往信任研究的个别的学科视角不同,本文采用一种整体性的视角,考察了施信方、受信方、双方的关系,以及信任所针对的事件几个方面对信任形成的影响,并认为众多的可信度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三类,即可预测性、可接受性与能力三个方面的要求。在提出一个整体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组织环境对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刻画了组织内人际信任的特点.为进一步的组织内信任研究提供了平台。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新伟 纪瑶
采用"Hotelling Rule"改进公式、多情景政策分析及C-D生产函数等定量方法分别分析石油供需链不同税费与油价间的联动关系,从系统论视角提出我国石油产业供需链各环节税费与石油价格联动的框架构想和联动改革策略:上游开发环节,应细化不同品质石油资源税率,制定资源分品种、分阶段的动态优化税率;中间进口环节,探索随价格波动的奖励税率;运输储备环节,确定降低通胀和经济阻碍的最优运输税率和随油价不断调整的储备率;消费环节,应探讨碳税的可行性,制定应对油价变化的绿色税费体制。
关键词:
石油供需税费 石油传导定价 价格改革策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晨
本文分析了现代远程教育对传统教学组织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传统教学组织对现代远程教育优势发挥的种种束缚,在“知识化过程”的框架下对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组织进行了新的架构。
关键词:
远程教育 教学组织 架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徐皓
在现代远程教育理论架构的过程中,我们将首先直面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课程理论。然而,当今学习理论从纷争到混合,教学理论从对立到渗透,课程理论从开发到理解,其自身嬗变和相互关联,正是远程教育理论所需要的追随与超越。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科技
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是基于政府行为的角度对教育政策失真现象的归因分析。本文借鉴整体性治理的理论精髓,并以异地高考政策执行为案例,对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问题进行探析。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主要表现为央地关系碎片化、同地关系碎片化、部际关系碎片化和政社关系碎片化。通过统一教育政策执行目标、增强教育政策执行合力、提高教育政策执行协同性以及提升教育政策执行凝聚力,可有效地防治教育政策执行碎片化问题。
关键词:
整体性治理 教育政策执行 碎片化 整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俊杰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再次把对经济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认识提高到新的高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现实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贯彻整体性理念,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动力系统,促进各经济部门(区域)协同参与,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结构系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畅通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传导机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宏观调控。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金海
在中国农民政治行为研究中,西方的基于社会革命角度的理论总结,成为研究中国历史进程中农民政治行为及政治角色的理论资源;而抗争行为研究和创造性政治研究等受制于时代背景和研究视角,均只解释了农民政治行为的一个侧面。本文在理解政治行为的基础上,回归农民历史,突出了农民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区分了农民政治行为的动机与方式,建立起一个综合型的分析框架,以此检视中国农民政治行为及其历程。中国农民政治行为的演进历程主要可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帝制时期的群体式顺从与农民起义、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化行动与个体式抗争、改革开放以来的原子式参与与集体性抗争。综观起来,中国农民政治行为可以归纳为“一体两面”(或“一个整体,两个侧面”),“两个侧面”对立存在,对向转化并趋向于“一体化”。当下,国家与农民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日常政治愈来愈成为农民政治生活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社会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农民 国家 政治行为 两面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龙开胜
以获取建设用地空间为首要目标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制度如果不能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显然不利于这一制度的推行。通过构建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与农民收入关系的整体框架,结合地票交易和宅基地置换等实践案例,分析指标交易能否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结果表明,农民从指标效用价值收益中所获收入Ⅰ,以及指标交易对其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变所带来的收入Ⅱ,决定了农民收入变化效果。总体上,指标交易并不必然增加农民收入,而是在农民个体、区域和时期上呈现出分化,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今后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交易需要从合理设置指标生产条件及交易方式、完善指标市场配置机制和收益分配规则、平衡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以及建立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涂舒
本文梳理了理论界对后发国家创新模式及路径选择的有关文献,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来解答后发国家原始性创新的可能性与可行性,认为在跳出"后发优势"的理论和现实束缚基础上,后发国可以从先发国崛起的过程中寻找本国原始性创新能力提升的内生性要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劭锋 王毅 邹秀萍 刘扬
治理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和重要保障,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对可持续发展治理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程度的模糊性和混乱。本文在界定可持续发展治理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治理的一个理论结构,对可持续发展治理的基本特征、要素组成、实施途径、操作模式以及制度安排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讨论。可持续发展治理的可操作模式有社会伙伴关系模式、企业自调节模式和利益相关者契约模式;制度安排有三个核心:制度的结构和功能层、治理功能及其组织、关键制度的规则。
关键词:
治理 良治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