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25)
2023(12533)
2022(10693)
2021(10369)
2020(8553)
2019(20078)
2018(20115)
2017(36924)
2016(21153)
2015(24029)
2014(24314)
2013(23425)
2012(21614)
2011(19624)
2010(19584)
2009(17454)
2008(16848)
2007(15134)
2006(13379)
2005(11435)
作者
(60339)
(49632)
(49493)
(47013)
(31660)
(23943)
(22603)
(19557)
(19299)
(17930)
(17190)
(16715)
(15870)
(15718)
(15554)
(15416)
(15129)
(14905)
(14431)
(14212)
(12558)
(12434)
(12014)
(11577)
(11329)
(11233)
(11111)
(11038)
(10104)
(9921)
学科
(73653)
经济(73573)
管理(53422)
(47610)
(39797)
企业(39797)
方法(33603)
数学(28540)
数学方法(28153)
中国(25380)
教育(23655)
(22830)
(19958)
(17520)
理论(17450)
业经(16435)
地方(16094)
农业(13210)
(13006)
技术(12779)
(12086)
(11932)
贸易(11925)
环境(11700)
(11543)
教学(11165)
(10960)
(10479)
财务(10409)
财务管理(10390)
机构
大学(292765)
学院(285126)
管理(107170)
研究(101038)
(100159)
经济(97512)
理学(92506)
理学院(91322)
管理学(89489)
管理学院(88958)
中国(68057)
科学(65642)
(65402)
(51404)
(47878)
(47853)
师范(47416)
研究所(47236)
(45229)
业大(44656)
中心(44500)
(43272)
北京(42158)
教育(39913)
师范大学(38841)
农业(37746)
(37043)
财经(36137)
技术(35879)
(35024)
基金
项目(196989)
科学(153686)
研究(148010)
基金(137734)
(120740)
国家(119597)
科学基金(100591)
社会(87473)
社会科(82273)
社会科学(82248)
(78808)
教育(74518)
基金项目(72900)
(68533)
自然(66274)
自然科(64640)
自然科学(64621)
自然科学基金(63438)
编号(63053)
资助(56724)
成果(54112)
课题(46438)
重点(45512)
(43993)
(42642)
(40886)
项目编号(38778)
创新(37815)
科研(37659)
(37628)
期刊
(110375)
经济(110375)
研究(91471)
教育(65241)
中国(64596)
学报(49660)
科学(43535)
(42873)
管理(38703)
大学(37572)
学学(33422)
(32680)
农业(30517)
技术(28568)
图书(20477)
(19256)
金融(19256)
业经(17481)
财经(17065)
经济研究(16784)
职业(15876)
(15564)
(14493)
科技(13997)
书馆(13921)
图书馆(13921)
问题(13877)
理论(13672)
(13352)
论坛(13352)
共检索到427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袁昱明  
采用元研究方法,不但能回答、解决国外学者对远程教育的理论体系不足提出的问题,而且能深层次分析学科存在问题以及学科发展机制;元研究的逻辑和范畴构建方法是分析、解决远程教育理论体系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确认远程教育逻辑起点、核心范畴、范畴体系、部门范畴群以及运用范畴纽结、生成、转化、辐射、统摄等功能将获得真正的学科理论结构。在此基础上,远程教育学学科的内部结构形成。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丁兴富  
远程教育概念经历了重大变革。本文探讨了作为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的广义远程教育和狭义远程教育的界定及其意义。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远程教育学的新定义。讨论了当前国际国内远程教育学科专业建设的现状,以及在我国加快远程教育学科专业建设的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小强  潘懋元  
本文从元学科、元科学层次视角来研究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问题。本文的中心观点是:今天的科学已经或正在进行转型,科学转型带来了学科框架的转变。学科框架的转变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目标和策略。学科建设的目标就是要把一门不成熟的学科建设成成熟的学科。但是关于"什么是成熟学科"、"成熟学科的判断标准是什么"等问题的认识是受学科框架制约的。学科框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叶绍梁  
作者在文中探讨了建设中国研究生教育学的几个基本问题,论述了中国研究生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提出了中国研究生教育学的学科体系构架及主要研究内容。作者还强调必须加强对研究生教育基本问题、基本关系、基本领域和基本规律的探索,以此为基础推进基本范畴、基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叶绍梁  
三、中国研究生教育学学科体系构架初探和中国研究生教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学科性质与学科对象的性质,尤其是与学科自身的任务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大体蕴含了学科体系的基本结构。推进研究生教育学学科建设,要建立、发展和完普研究生教育学,不能不对研究生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做判别。 1.研究生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具有一定的交叉性和边缘性的学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袁振国  
两百多年来的教育学,总体上是西方话语体系背景下的教育学。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教育学已经越来越不能反映教育今天的特征和未来发展的要求,更不能反映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成就、经验、道路和模式。建设世界一流教育学,必须实现教育学的历史转向:立足中国实际,立足时代特征,立足未来需要,实现教育学话语的领跑转向;实现教育研究的实践转向;实现教育学人才培养的创新转向;实现教育学社会服务的高质量转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大学必须进行学术建制的改革创新,从单一垂直结构走向多元互动结构;形成相应运行机制,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影响力、体现引领力、展现未来性,构建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雷万鹏  
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是促进教育学知识创新,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作为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组织单元,基层学院既面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多重压力,也面临借学科发展之势提升学院治理能力的重大机遇。学科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也是社会化建构的过程。学院治理是学科建设的根基,不能脱离学院治理谈学科建设。有效的学院治理有助于化解矛盾、凝聚共识,有利于构建包容性学科发展格局。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应超越“对标对表”发展模式,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的贡献度为导向,牵引学院治理体系变革,释放治理效能。为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教育学科发展,学院治理应包容个体化学术探索,推动融入实践、面向世界的教育学知识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川  
职业技术教育学自成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以来,学术地位和声誉一直滞后于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和政府重视的高度。究其原因,一是缺乏一支受过良好学术训练的专业队伍,二是学术规范建设滞后,三是学者队伍良莠不齐、专家学术品格不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贾利帅  
意大利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之前以“教育旅行”起家的比较教育、20世纪60-90年代多措并举下的比较教育学黄金期以及21世纪以来重回国际舞台、复兴比较教育学时期。在此过程中,涌现了一批较有代表性的人物,依其特点可分为比较教育学的奠基者、国际化推广者以及传统的反思与捍卫者。意大利在比较教育学学科基础建设方面较为完善,主要包括学会、期刊、出版机构以及高校四个部分。意大利比较教育学体现出延续“教育旅行”的传统、重视翻译国外比较教育学著作以及积极加强同欧洲比较教育学会的联系与合作三个特点。未来意大利比较教育学需在高校重视度、期刊建设以及语言交流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建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小强  
在我国目前的学科体系中,没有哪门学科的建设发展像高等教育学这样特殊。潘懋元的学科建设思想影响了这门学科的建设历程。其学科建设思想可总结为五条:立足需要,催生新的学科增长点;内外结合,加快学科全面建设;聚众所长,倡导多学科研究方法;海纳百川,推动群众性高等教育研究;双管齐下,坚持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这一思想体现了大科学时代学科建设的正确方向,是适应我国国情的创新,对其他新兴学科的创生建设和科学体系的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学科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范畴 ,但高等教育学本身却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在这种情况下 ,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着学科建设的重任。在整个社会科学界大声疾呼“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的今天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取向至关重要。展望未来 ,将高等教育学建设成为一个真正的多学科研究领域 ,将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付八军  
建设高等教育学一级学科,实现高等教育学的"再学科化",关键在于完善我国现行的学科制度。将体育学、心理学两个一级学科从教育学学科门类中分离出来,再按照不同的教育活动领域设置相应的行业性学科,就可以实现高等教育学从二级学科发展到一级学科。从我国学科制度的变革趋势、矛盾冲突以及国(境)外学科设置制度的现状来看,以这种思路来实现"高等教育学"再学科化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晓丹  侯怀银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成人教育学学科建设经历了四个阶段,并在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基础、逻辑起点、学科体系、学科群、研究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展望未来,中国成人教育学学科建设应进一步做到:廓清边界,正确处理好与其他学科关系;构建体系,完善学科基本框架;深入实践,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拓宽视野,优化学科研究方法;对接国际,在开放基础上进行批判与创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德全  
学科范式的确立与完善是推进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前提。中国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是一个面向新文科格局、对标世界一流、凸显中国特色的长期性发展过程。新文科时代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面临缺少体现一流学科特质性概念、学理性框架、科学性范式的困境。因此,在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应然层面,基于新文科建设“大、新、用、跨”的新理念,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应充分彰显“大学科”思想,促进学科建设开放创新、发挥学科扎根教育实践的实用动能、推动学科界域横跨的共生发展与知识融合,积极建构学科概念与学科体系的理论逻辑。由此助推学科范式的逻辑生成,确立教育学科独立且独特的身份地位。未来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应在学科交叉与分化、守正与创新、技术与人文、本土与国际的不断融合中,通过求同存异的必然努力,充分彰显教育学自身在新文科背景下的重要学科价值与独特学科身份。努力构筑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扎根逻辑,确立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跨界理念,强化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人文价值,形成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系统结构,以创生新文科时代中国教育学的理论逻辑与学科范式,推进其世界一流学科的有效建设。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张应强  
过去三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界整体上是在经典学科框架下建设和发展高等教育学的,这种学科建设取向对促进高等教育学发展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也带来了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上的问题。超越"学科论"与"研究领域论"之争,建设作为现代学科的高等教育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学发展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