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70)
- 2023(7946)
- 2022(6355)
- 2021(6140)
- 2020(4651)
- 2019(10683)
- 2018(10128)
- 2017(18031)
- 2016(10715)
- 2015(12209)
- 2014(12365)
- 2013(11135)
- 2012(10118)
- 2011(9218)
- 2010(9836)
- 2009(9118)
- 2008(8039)
- 2007(7469)
- 2006(6961)
- 2005(6713)
- 学科
- 济(29290)
- 经济(29257)
- 融(24999)
- 金融(24998)
- 中国(24734)
- 业(23205)
- 管理(23154)
- 银(22717)
- 银行(22715)
- 行(22090)
- 教育(20263)
- 企(18657)
- 企业(18657)
- 制(11620)
- 农(11575)
- 财(11513)
- 中国金融(10931)
- 理论(10692)
- 地方(9939)
- 业经(9212)
- 方法(8495)
- 农业(8117)
- 教学(8091)
- 务(7740)
- 财务(7711)
- 财务管理(7694)
- 企业财务(7351)
- 数学(7291)
- 发(7248)
- 学(7036)
- 机构
- 学院(132633)
- 大学(132244)
- 研究(48003)
- 济(46007)
- 经济(44515)
- 管理(40031)
- 中国(39144)
- 理学(32775)
- 理学院(32322)
- 管理学(31486)
- 管理学院(31218)
- 教育(30536)
- 京(29479)
- 范(28269)
- 师范(28133)
- 财(25957)
- 科学(25897)
- 中心(23685)
- 所(23627)
- 师范大学(22870)
- 江(22808)
- 研究所(20803)
- 职业(20364)
- 北京(20350)
- 技术(19553)
- 财经(19491)
- 州(19159)
- 银(18580)
- 银行(17931)
- 经(17455)
- 基金
- 项目(77522)
- 研究(69345)
- 科学(61972)
- 基金(50032)
- 家(41054)
- 社会(40424)
- 国家(40416)
- 教育(40397)
- 社会科(38009)
- 社会科学(37998)
- 科学基金(33975)
- 省(33958)
- 编号(32371)
- 成果(29719)
- 划(29618)
- 课题(27039)
- 基金项目(24866)
- 年(23676)
- 资助(20316)
- 规划(19965)
- 发(19745)
- 性(19591)
- 重点(19474)
- 项目编号(19388)
- 部(18251)
- 自然(17656)
- 度(17309)
- 自然科(17211)
- 自然科学(17210)
- 创(17040)
共检索到231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伟霞
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同一性和互补性为二者融合提供了可能。我国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在融合过程中,存在部分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培训方式落后、办学条件欠佳、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等问题,需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远程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实现资源共享;完善聘任、培训机制,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效融合。
关键词:
远程教育 职业教育 融合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方慧
举办远程教育的广播电视大学同时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是目前部分广播电视大学办学的现实状况。在教育面向现代化、电大向开大转型的背景下,两类教育融合发展成为必然。本研究通过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和系统科学法对两类教育的共同性和差异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文化融合、教学方式融合、支持服务融合、体制机制融合是两类教育融合的特征。要实现两类教育的融合,需要以学习方式转变为突破口,以争取政策支持为支撑点,以体制机制建设为载体,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资源共建为根本途径,以文化建设为辅助,形成融合发展的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万达 胡继明
文章采用德尔菲法和扎根理论,对部分试图以远程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办学的高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当前二者融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以下优化路径:加强理论研究,解决两类教育融合的方式问题;激发动力源,构建两类教育融合的动力机制问题;完善组织框架,构建校长主导、教师主体、全体职工参与的组织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完善两类教育融合的制度环境,旨在为同时举办远程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高校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屈晓丹
职业教育要培养受教育者在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理论和技能,职业教育的现实就业指向是它的教育目的。而远程教育作为成人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网络技术之上的。在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全民教育的重要体现。以远程教育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够明确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指向,并且远程教育作用于职业教育的教学发展路径能够实现受教育者在具体学习内容上的就业应用价值,从而促进个人的就业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远程教育 教学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凤华 沈慧娟
针对目前现代远程教育和职业教育共同面对的如何沟通融合发展的新课题和新挑战,近年来,相关学者对这两类教育沟通融合的融合发展可能性、发展模式、教育模式、教学模式、课程模式、学分银行建设、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研究;现代远程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各自快速发展的同时,从沟通到"嫁接"融合做了许多大胆的实践与探索,以期为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及职业院校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志杰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一种“产业”和“教育”“企业”和“学校”“生产”和“教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跨界性”、“双主体”、动态适应等特征。在我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过程中需要产教融合的协同支撑,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也是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内在需要。深刻理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再社会化本质,必须把握好院校制度与企业制度、技术价值与产业价值、创业与就业以及校园文化与企业(工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实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需要强化“四大对接”,即专业建设对接产业行业人才需求、课程建设对接职业岗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再社会化 四位对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华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主渠道,明确产教融合的学理参照是实现校企合作育人的基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既体现出资源整合论的哲学统驭,也蕴含了协同论的合作机制,并以资源依赖理论为逻辑依据。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需要明确其价值主线,以国家价值为引领,以行业价值为链接。为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有效性,需要多方着手加强路径建构:法律筑底,理顺产教融合的法律关系;中介搭台,激发产教融合的内生动力;多元协作,加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支撑体系构建;激活动能,助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理论 价值 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跨界的类型教育的根本特征,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办学模式,是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多项相关政策规定,助力产教融合深入发展。2024年1月,天津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天津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条例》,这是全国首部有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地方性法规,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六章44条,包括总则、引导和实施、服务和保障、督促和评价、法律责任和附则。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士连 于泽元
知识生成作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课程的价值旨归,其内涵特质、生成机理及实践路径亟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丰富。从理论体系上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课程知识生成的核心要义在于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轴,明确知识生成的融合特征,厘清人才供需对接、产教交互赋能、学习场域跨界的生成机理。从实践层面上看,根本举措在于澄明知识构成的辩证主体,揭示知识生成的本质,建构知识生成与评价体系。
关键词:
产教融合课程知识 知识生成 产教融合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邓钧元
产教融合指的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当前,我国法律和政策对校企合作的规定并不完善,打造现代职业教育并没有专门负责统筹的部门,对那些积极参与办学的企业也缺乏激励措施,以至于机制落后的职业教育被社会普遍认为是"差生教育"。要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促进产教融合,离不开制度的创新:一是组织保障的创新;二是财政支持的创新;三是认证机制的创新。只有革新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职业教育落后的局面,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聂强 聂蕊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既是对职业教育跨界属性的理性顺应,也是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伴随“园区经济”的迅猛增长,职业教育与产业园区匹配的模式逐渐成为一种更加精准的产教融合模式选择,并衍生出了“融合园载体”模式、“职教园载体”模式和“产业园载体”模式。然而,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园区模式”实践情况进行审视后发现,组织层面缺乏专门机构推进、制度层面缺乏制度落地支撑、动力层面缺乏长效动力机制等问题横亘于“园区模式”落实的道路上。未来,可从搭建坚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形成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组建稳定可靠的工作团队、商定切实可行的融合任务、建立多样适切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出发,助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园区模式”的全面深入落实。
关键词:
类型教育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园区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元海 肖称萍
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入性不够,校企合作没有达到预期的实践效果。因此要选择符合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情况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路径,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深度、广度的延伸和拓宽,开展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质的提升。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深度融合 路径 江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锋 闫智勇
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时期,很有必要融合社会学和心理学两种研究范式,重新遴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社会学研究范式关注教师群体的专业地位,心理学研究范式关注教师个体的专业素质,二者具有内在的契合逻辑。因此,可以在尊重教师个体自主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国家层面法制框架的建构、社会层面合作机制的完善、院校层面校本环境的建设和教师层面群体氛围的创造,最终实现职业教育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师专业化发展 职业教育教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毛旭 张涛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社会发展新态势、职业教育信息化生态建构、技术与政策的双轮驱动等多重因素促动下,我国职业教育亟须加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在人工智能时代下,传统的职业教育体系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强化对受教育者的"软素质"培育、个性化教育以及实现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共享将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型态。围绕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职业院校应当从构建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搭建智慧化教学与管理体系、加强受教育者的人工智能素养培育等方面着手,推动人工智能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职业教育 软素质 智慧化教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高岳涵 刘向梅
立足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主动寻求最为适切的产教融合建设路径,是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实现自我发展、激发民族地区脱贫内生动力及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选择。借鉴组织社会学的合理性分析框架,本研究发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实践中面临内在动力难以激发、价值认同缺失、法理依据不足、能力与目标双重滞后等诸多困境,较大程度上制约了产教融合的发展空间。在产教融合进程中,应坚持“动力激发为关键”“理念更新为基础”“制度设计为核心”“能力建设为保障”的深层逻辑。基于此种逻辑提出的产教融合优化路径为:强化融合意识,以价值内化增强行动自觉;加强制度设计,以统筹规划强化组织合力;关注多元诉求,以利益共享激发融合动力;重视能力建设,以共享、互赢的有效行动积聚融合实力。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