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39)
2023(12005)
2022(10001)
2021(9350)
2020(7681)
2019(17730)
2018(17276)
2017(31708)
2016(18310)
2015(20916)
2014(21046)
2013(20112)
2012(18627)
2011(16996)
2010(17525)
2009(16194)
2008(15416)
2007(14123)
2006(12273)
2005(11183)
作者
(50472)
(42021)
(41947)
(40320)
(26443)
(20381)
(19422)
(16296)
(16155)
(15049)
(14296)
(14101)
(13386)
(13345)
(13246)
(13136)
(13124)
(12389)
(12270)
(12084)
(10617)
(10429)
(10382)
(9678)
(9619)
(9618)
(9581)
(9430)
(8610)
(8476)
学科
(65052)
经济(64999)
(42377)
管理(41956)
(33552)
企业(33552)
中国(29929)
方法(29737)
数学(26605)
(26510)
金融(26507)
数学方法(26289)
(24497)
银行(24471)
(23700)
教育(21157)
(20053)
(18896)
地方(16141)
(16104)
(15675)
业经(14821)
理论(14561)
农业(13675)
(12423)
贸易(12413)
(12236)
财务(12210)
财务管理(12182)
(12070)
机构
大学(250002)
学院(248146)
(94053)
经济(91652)
研究(88093)
管理(85027)
理学(72879)
理学院(71925)
管理学(70398)
管理学院(69909)
中国(67243)
(53771)
科学(53643)
(45415)
(44919)
(42302)
(42238)
中心(42215)
师范(41956)
研究所(41013)
(39533)
教育(36420)
财经(36082)
业大(35862)
北京(34688)
师范大学(34213)
农业(33317)
(32636)
(31596)
(31527)
基金
项目(161507)
科学(127300)
研究(124355)
基金(112562)
(97538)
国家(96541)
科学基金(81018)
社会(75445)
社会科(71283)
社会科学(71259)
(65957)
教育(64794)
基金项目(59078)
(57063)
编号(54002)
自然(50056)
自然科(48845)
自然科学(48831)
自然科学基金(47945)
成果(46163)
资助(45572)
课题(40613)
重点(38764)
(37373)
(37067)
(34009)
(33463)
(32887)
项目编号(32206)
教育部(32099)
期刊
(100147)
经济(100147)
研究(81243)
教育(58745)
中国(57784)
学报(38158)
(38026)
(35281)
(35224)
金融(35224)
科学(34170)
大学(29604)
管理(27699)
学学(26519)
技术(25684)
农业(24886)
财经(17674)
职业(16578)
业经(16369)
经济研究(15994)
(15190)
(13383)
问题(13191)
(11763)
论坛(11763)
理论(11635)
(11620)
技术教育(11180)
职业技术(11180)
职业技术教育(11180)
共检索到381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方慧  
举办远程教育的广播电视大学同时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是目前部分广播电视大学办学的现实状况。在教育面向现代化、电大向开大转型的背景下,两类教育融合发展成为必然。本研究通过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和系统科学法对两类教育的共同性和差异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文化融合、教学方式融合、支持服务融合、体制机制融合是两类教育融合的特征。要实现两类教育的融合,需要以学习方式转变为突破口,以争取政策支持为支撑点,以体制机制建设为载体,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资源共建为根本途径,以文化建设为辅助,形成融合发展的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伟霞  
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同一性和互补性为二者融合提供了可能。我国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在融合过程中,存在部分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培训方式落后、办学条件欠佳、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等问题,需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远程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实现资源共享;完善聘任、培训机制,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效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万达  胡继明  
文章采用德尔菲法和扎根理论,对部分试图以远程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办学的高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当前二者融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以下优化路径:加强理论研究,解决两类教育融合的方式问题;激发动力源,构建两类教育融合的动力机制问题;完善组织框架,构建校长主导、教师主体、全体职工参与的组织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完善两类教育融合的制度环境,旨在为同时举办远程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高校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屈晓丹  
职业教育要培养受教育者在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理论和技能,职业教育的现实就业指向是它的教育目的。而远程教育作为成人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网络技术之上的。在某种意义上讲,它是全民教育的重要体现。以远程教育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够明确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指向,并且远程教育作用于职业教育的教学发展路径能够实现受教育者在具体学习内容上的就业应用价值,从而促进个人的就业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凤华  沈慧娟  
针对目前现代远程教育和职业教育共同面对的如何沟通融合发展的新课题和新挑战,近年来,相关学者对这两类教育沟通融合的融合发展可能性、发展模式、教育模式、教学模式、课程模式、学分银行建设、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研究;现代远程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各自快速发展的同时,从沟通到"嫁接"融合做了许多大胆的实践与探索,以期为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及职业院校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海生   徐铭业  
产教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新形势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对产教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干预是调整“市场失灵”的重要举措,良好的政策环境是产教融合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本研究通过构建“政策内容—政策工具”分析框架对146份央地产教融合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政策内容上,校企合作占文本比重大,但在产权制度建设、激励举措等方面规定较为模糊;在政策工具的使用上,以权威型政策工具为主,但涉及企业等市场主体则以象征号召型政策工具为主,其中涉及企业办学的相关政策存在“责任不清”“义务不明”“激励不足”等问题。针对政策力度不足、相关规定缺乏法律支持等问题,亟待出台更强力政策的。2023年天津市颁布《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条例》,通过法律手段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实践中产生的难点问题予以回应,为我国探索产教融合法制路径建设、促进区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体系完善贡献了“天津智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俊文  
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缺失主要表现为:认知不够,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制度法规不健全,发展不均衡,"双师型"教师缺乏等。提升产教融合的路径包括:从外部环境层面优化产教融合相关的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经济和法律环境;从策略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完善组织结构,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理顺经费保障机制及其与产业对话机制;从制度层面构建产教融合的相关法律法规;从机制层面推进产教融合模式向纵深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邵坚钢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于探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路径具有较好的适切性。依据该理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路径包括利益相关者的甄别分类、战略制定、关系协调。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间接利益相关者、边缘利益相关者三类;相应战略包括彰显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主导地位、发挥间接利益相关者的导向作用、利用边缘利益相关者的调适功能;利益相关者关系协调方式包括厘清多元关系、开展契约合作、聚焦政策支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志杰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一种“产业”和“教育”“企业”和“学校”“生产”和“教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跨界性”、“双主体”、动态适应等特征。在我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过程中需要产教融合的协同支撑,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也是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内在需要。深刻理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再社会化本质,必须把握好院校制度与企业制度、技术价值与产业价值、创业与就业以及校园文化与企业(工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实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需要强化“四大对接”,即专业建设对接产业行业人才需求、课程建设对接职业岗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华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主渠道,明确产教融合的学理参照是实现校企合作育人的基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既体现出资源整合论的哲学统驭,也蕴含了协同论的合作机制,并以资源依赖理论为逻辑依据。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需要明确其价值主线,以国家价值为引领,以行业价值为链接。为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有效性,需要多方着手加强路径建构:法律筑底,理顺产教融合的法律关系;中介搭台,激发产教融合的内生动力;多元协作,加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支撑体系构建;激活动能,助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跨界的类型教育的根本特征,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办学模式,是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多项相关政策规定,助力产教融合深入发展。2024年1月,天津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天津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条例》,这是全国首部有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地方性法规,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六章44条,包括总则、引导和实施、服务和保障、督促和评价、法律责任和附则。
关键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士连  于泽元  
知识生成作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课程的价值旨归,其内涵特质、生成机理及实践路径亟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丰富。从理论体系上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课程知识生成的核心要义在于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轴,明确知识生成的融合特征,厘清人才供需对接、产教交互赋能、学习场域跨界的生成机理。从实践层面上看,根本举措在于澄明知识构成的辩证主体,揭示知识生成的本质,建构知识生成与评价体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邓钧元  
产教融合指的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当前,我国法律和政策对校企合作的规定并不完善,打造现代职业教育并没有专门负责统筹的部门,对那些积极参与办学的企业也缺乏激励措施,以至于机制落后的职业教育被社会普遍认为是"差生教育"。要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促进产教融合,离不开制度的创新:一是组织保障的创新;二是财政支持的创新;三是认证机制的创新。只有革新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职业教育落后的局面,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聂强  聂蕊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既是对职业教育跨界属性的理性顺应,也是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伴随“园区经济”的迅猛增长,职业教育与产业园区匹配的模式逐渐成为一种更加精准的产教融合模式选择,并衍生出了“融合园载体”模式、“职教园载体”模式和“产业园载体”模式。然而,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园区模式”实践情况进行审视后发现,组织层面缺乏专门机构推进、制度层面缺乏制度落地支撑、动力层面缺乏长效动力机制等问题横亘于“园区模式”落实的道路上。未来,可从搭建坚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形成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组建稳定可靠的工作团队、商定切实可行的融合任务、建立多样适切的评价体系等方面出发,助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园区模式”的全面深入落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艳丽  高会  
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是新时代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重要保障。通过对2014-2018年38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主要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发现: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在制定上存在政策主体协同深度、均衡度有待提升,行业企业行政主管部门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在政策工具选择上存在自愿性、混合型工具应用不足,社会组织政策工具使用过少等问题。未来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制定中,建议完善部际协作机制,跨界整合资源;加大行业企业行政主管部门参与力度,强化主导作用;加大自愿性、混合型工具使用力度,建立内外双驱联动机制;完善"四位一体"体系构建,重视社会组织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