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09)
- 2023(10879)
- 2022(9643)
- 2021(9159)
- 2020(7800)
- 2019(17936)
- 2018(18154)
- 2017(34473)
- 2016(18700)
- 2015(21183)
- 2014(21216)
- 2013(20932)
- 2012(19176)
- 2011(16939)
- 2010(16845)
- 2009(15061)
- 2008(14934)
- 2007(12931)
- 2006(11123)
- 2005(9578)
- 学科
- 济(71355)
- 经济(71285)
- 管理(59536)
- 业(56104)
- 企(48512)
- 企业(48512)
- 方法(35255)
- 数学(30401)
- 数学方法(29962)
- 财(19799)
- 农(17658)
- 中国(17398)
- 技术(16990)
- 学(16146)
- 业经(16094)
- 制(14570)
- 务(14090)
- 财务(14020)
- 财务管理(13983)
- 贸(13555)
- 贸易(13548)
- 地方(13322)
- 理论(13308)
- 企业财务(13234)
- 易(13188)
- 银(12779)
- 银行(12741)
- 农业(12023)
- 行(12013)
- 和(11804)
- 机构
- 大学(261355)
- 学院(260192)
- 管理(108017)
- 济(97921)
- 经济(95562)
- 理学(93658)
- 理学院(92647)
- 管理学(90992)
- 管理学院(90523)
- 研究(84049)
- 中国(63488)
- 京(56421)
- 科学(53806)
- 财(44677)
- 所(42107)
- 农(39889)
- 业大(39785)
- 中心(39139)
- 研究所(38431)
- 江(36929)
- 财经(35983)
- 北京(35826)
- 范(33459)
- 师范(33138)
- 经(32706)
- 农业(31461)
- 院(31054)
- 州(30762)
- 技术(29815)
- 经济学(27611)
- 基金
- 项目(181974)
- 科学(142267)
- 研究(133162)
- 基金(130933)
- 家(114002)
- 国家(113070)
- 科学基金(97405)
- 社会(80979)
- 社会科(76792)
- 社会科学(76771)
- 省(71546)
- 基金项目(70301)
- 自然(65029)
- 自然科(63488)
- 自然科学(63477)
- 自然科学基金(62310)
- 教育(61079)
- 划(60097)
- 编号(55133)
- 资助(54244)
- 成果(43863)
- 重点(40428)
- 部(39809)
- 创(38327)
- 发(37818)
- 课题(37230)
- 创新(35698)
- 科研(34943)
- 项目编号(34522)
- 大学(33852)
- 期刊
- 济(104532)
- 经济(104532)
- 研究(73835)
- 中国(48430)
- 学报(41295)
- 管理(39623)
- 科学(37974)
- 农(34872)
- 财(34851)
- 大学(30958)
- 教育(29839)
- 学学(28989)
- 技术(26453)
- 农业(25230)
- 融(21381)
- 金融(21381)
- 业经(16903)
- 财经(16578)
- 经济研究(16316)
- 图书(16074)
- 技术经济(14387)
- 科技(14329)
- 理论(14042)
- 经(13916)
- 业(13250)
- 实践(13190)
- 践(13190)
- 问题(12758)
- 情报(11953)
- 现代(11766)
共检索到374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孙永文 张胜茂 蒋科技 樊伟 隋江华 朱文斌
目前,中国正加强远洋渔业的监督和规范管理,长期以来,观察员在远洋渔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低覆盖率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出现的电子监控(electronic monitoring, EM)成为其有效替代和辅助手段。通过分析国内外远洋渔船EM技术发展,闸明了远洋渔船运用EM的必要性。介绍了EM的组成、具体方法、目标种类及其在远洋渔船常用3种渔具的应用;论述了现今EM系统在远洋渔船的适用性及功能和EM的优缺点:EM技术在远洋渔船已有应用且具有一些观察员无法具备的优势,但缺乏针对各类远洋渔船和目标鱼种监控的高质量应用示范,且对渔业数据相关处理技术的研究精度与深度还不够。最后对EM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EM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提出了具体建议,可为远洋渔船应用电子监控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虞丽娟 凌培亮 杨劲松 曹守启 陈成明
计算环境的变化使得服务化正成为当今信息社会各类资源共享的主要商业模式,信息系统也完成了从以企业自身为中心专注内部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向以客户为中心关注整个供应链的ERP系统的演变,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新型的基于物联网的信息系统呼之欲出。从远洋渔船及其作业系统需求出发,以面向服务的架构SOA为指导,提出并构建了远洋渔船物联网智慧服务系统,探讨基于新型物联网智慧服务系统的开放式服务构件架构模型及系统功能;由于实际应用中,系统的服务构件关系的表达和管理往往比较复杂,服务构件间的冗余及整体关系难于掌握,论述了基于Petri网的系统中各构件服务关系动态表达方法,该方法能增强使用者对服务构件库的整体掌握能...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郭刚刚 樊伟 张胜茂 郑巧玲 王晓璇
船位监控系统(vessel monitoring system,vms)作为一种渔船监控手段,同时也为渔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数据来源。vms数据记录了渔船实时的船位、航速、航向等动态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海洋渔业的诸多领域。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vms数据分析挖掘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采用vms数据进行捕捞努力量估算、渔民行为特点和渔场分析、捕捞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vms数据在海洋渔业上的应用前景及其存在的问题,对今后我国采用vms数据进行相关研究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溢卓
为探索我国远洋渔船业的发展及政策制定,借鉴日本的相关经验,利用日本史料数据对日本远洋渔船业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对其结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研究归纳:1)历史上两次正面的成功转型升级经验。2)20世纪70年代至今衰退期的反面教材。论证日本远洋渔船业衰退不仅受国际环境变化的外部因素影响,更有其内在原因。日本政府实施的远洋鼓励政策失去了时效性,解决包括远洋渔业在内的整个渔业产业衰退的方法至今没有找到。厘清日本远洋渔船业转型升级路径,借鉴日本经验与教训对我国远洋渔船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1)完善远洋渔业油价补贴政策。2)提供融资便利。3)推动鱼食文化改革。4)加快远洋企业自身能力建设。
关键词:
远洋渔船业 渔船 转型升级 政策 日本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许振琦 汪金涛 雷林 吴峰 陈新军
远洋渔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由于远离陆地和港口,缺少有效的观测和监管手段,不利于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船舶自动监控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是现代船舶必备的航海设备,该设备产生的数据具有覆盖范围、精度高等特征,已成为研究远洋渔业的重要数据源。本文通过分析AIS数据的特性及其处理方法和国内外AIS技术的发展应用,阐明了AIS在远洋渔业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AIS数据在远洋渔业中的三种主要应用方向及对应的研究方法,包括渔船作业状态识别与中心渔场预报、远洋渔船监管与非法捕捞行为监测和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栖息地管理,通过对比论述了各研究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AIS数据在远洋渔业应用中均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总结,对相关的研究方法所存在缺点和不足进行探讨,提出了AIS数据应用于远洋渔业的优化方向,期望为远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孙鸿飞 刘洪沛 上官右黎
网络在线学习的监控在网络学习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比传统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的监控特点,提出把电子学档用于在线学习监控。将它与教学平台相结合,能够准确记录信息和及时反馈,对在线学习的各个环节起到一定的监控作用。
关键词:
在线学习 学习监控 电子学档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吴祖立 张胜茂 戴阳 章守宇
空间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实体空间分布特征信息的技术,可为海洋牧场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数据源。空间信息技术提供的数据具有全面、系统、高精确的特性,可有力地促进现代海洋牧场的发展。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空间信息技术在海洋牧场选址建设、海洋牧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海洋牧场生物资源与环境监测评价、海洋牧场管理4个方面中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空间信息技术在海洋牧场的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对今后我国现代海洋牧场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顾浩年
一、前言海图是船舶航行的最基本工具之一。一艘无限航区的远洋渔船可能要配上几百张海图,这不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管理上也有许多具体困难,例如要携带大量不同比例尺的海图,取用、查阅和修改都很不方便。在电子技术、微处理技术发展的今天,设想把海图上的各种线条、符号、标志和数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胜龙 张胜茂 原作辉 戴阳 张衡 张忭忭 樊伟
渔场捕捞强度信息可以为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提供帮助。本研究结合2017年10—11月船舶自动监控系统(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AIS)信息和同期中国中西太平洋延绳钓渔船捕捞日志数据,通过挖掘延绳钓渔船作业航速和航向特征,建立渔场作业状态识别模型,提取渔场捕捞强度信息。以3~9节为航速阈值和0°~10°及300°~360°为航向阈值,渔船作业状态识别准确率为68.29%。阈值识别和日志记录的捕捞强度信息在空间上相关性很高(>0.96),基于AIS信息挖掘的渔船捕捞强度空间分布特征和实际非常相似。阈值识别和日志记录的捕捞强度信息在空间上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e of effort, CPUE)、渔获尾数、渔获重量和投钩数的空间相关系数均大于0.62,基于AIS信息挖掘的渔船空间捕捞强度也可替代用于渔业资源分析。
关键词:
AIS数据 延绳钓 捕捞努力量 捕捞强度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邱茜 朱泽琦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为提高组织绩效,实现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电子绩效监控,这使得员工与组织之间的边界在逐渐消失。这种数字化驱动的监控模式能否起到预期的效果,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首先厘清了电子绩效监控的起源、内涵,以及与电子监控、传统的绩效监控等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阐述了衡量电子绩效监控的标准和方式;其次,系统地归纳了现有电子绩效监控相关研究涉及的理论基础、影响因素、作用结果和边界条件等,构建了电子绩效监控研究的整合框架;最后,总结并揭示了本文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分别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视角和理论基础四个方面探讨了电子绩效监控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邱茜 朱泽琦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为提高组织绩效,实现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电子绩效监控,这使得员工与组织之间的边界在逐渐消失。这种数字化驱动的监控模式能否起到预期的效果,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首先厘清了电子绩效监控的起源、内涵,以及与电子监控、传统的绩效监控等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阐述了衡量电子绩效监控的标准和方式;其次,系统地归纳了现有电子绩效监控相关研究涉及的理论基础、影响因素、作用结果和边界条件等,构建了电子绩效监控研究的整合框架;最后,总结并揭示了本文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分别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视角和理论基础四个方面探讨了电子绩效监控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郭键 张涛
通过对仓储采集图像特点的分析,决定采用小波变换编码和运动估计与补偿算法分别消除仓储图像的帧内数据冗余和帧间数据冗余。实验结果表明,小波变换编码对仓储图像的压缩效率高,图像质量符合安全要求。由于仓储环境的特点,运动估计与补偿算法可进一步提高仓储采集图像的压缩效率。以上研究可以为进一步研发基于无线传输的多功能仓储图像采集装置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冯建灿 郑根宝 何威 毕会涛 林春阳
对抗蒸腾剂在林业上的最新应用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抗蒸腾剂在林业上的应用基础研究情况,包括 施用抗蒸腾剂后对林木蒸腾速率、光合速率、叶水势、叶绿素含量变化等机体生理生化反应的影响以及对林木干旱 胁迫后应答物质含量方面的影响;同时介绍了抗蒸腾剂在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大树移栽成活率、提高林木抗逆性、提 高果实产量、改善果实品质、防治病虫害、以及花卉和果品保鲜等林业生产应用方面上的应用效果;并对未来一段时 期抗蒸腾剂在林业上的应用研究中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盛美玲 方海燕
土壤侵蚀产沙模型是开展水土保持研究的重要工具。土壤侵蚀物理模型除能够模拟和预测土壤侵蚀沉积的空间分布外,其可移植性功能较强,因此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青睐,但大多数物理模型运行时需要的参数较多,因而限制了模型应用和推广。本文介绍了比利时鲁汶大学研发的分布式土壤侵蚀模型WaTEM/SEDEM(Water and Tillage Erosion Model and Sediment Delivery Model)模型,分别从WaTEM/SEDEM模型的产生、结构、国内外应用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在已有的应用研究基础上,总结了该模型的优缺点,展望其应用前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盛科荣 樊杰 杨昊昌
国家"十三五"规划将主体功能区建设提高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高度。在国家战略需求的带动下,现代地域功能理论及应用研究成果日益增多。通过对近10多年来的现代地域功能理论方法探索和应用实践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的梳理,发现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地域功能与区域发展均衡模型、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功能识别与功能区划技术方法、地域功能格局变动机制与区域政策4个领域。相对于发达国家成熟的区域治理体系,以及完善地域功能理论体系的研究需求,目前现代地域功能理论在基础研究、综合地理区划实践以及区域治理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围绕完善理论体系建设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未来研究应着力在5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地域功能生长发育驱动机制的集成分析、地域功能的空间结构与时空过程规律研究、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的进一步推导、地域功能空间尺度转换与综合地理区划、空间规划与现代区域治理体系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