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51)
- 2023(7044)
- 2022(5741)
- 2021(4826)
- 2020(4023)
- 2019(8890)
- 2018(8373)
- 2017(16557)
- 2016(8431)
- 2015(9455)
- 2014(9315)
- 2013(9493)
- 2012(9340)
- 2011(8674)
- 2010(8952)
- 2009(8332)
- 2008(8088)
- 2007(7377)
- 2006(6881)
- 2005(6492)
- 学科
- 济(72131)
- 经济(72089)
- 管理(23934)
- 业(21949)
- 方法(20497)
- 企(19519)
- 企业(19519)
- 地方(18929)
- 数学(18186)
- 数学方法(18117)
- 业经(15485)
- 地方经济(14169)
- 中国(13120)
- 产业(11574)
- 农(11085)
- 学(10972)
- 制(8957)
- 财(8873)
- 环境(8301)
- 融(8085)
- 金融(8085)
- 体(7965)
- 经济学(7805)
- 农业(7799)
- 贸(7212)
- 贸易(7206)
- 银(7136)
- 银行(7133)
- 发(7001)
- 行(6972)
- 机构
- 学院(138619)
- 大学(137688)
- 济(77839)
- 经济(76721)
- 研究(53013)
- 管理(51425)
- 理学(44088)
- 理学院(43596)
- 管理学(43004)
- 管理学院(42728)
- 中国(39600)
- 财(31841)
- 科学(28532)
- 京(28047)
- 经济学(26759)
- 所(26335)
- 财经(25578)
- 经济学院(23937)
- 研究所(23741)
- 经(23164)
- 中心(22553)
- 江(20574)
- 财经大学(18918)
- 院(18788)
- 农(18722)
- 北京(17975)
- 业大(16982)
- 科学院(16408)
- 范(16351)
- 师范(16244)
- 基金
- 项目(88684)
- 科学(71724)
- 基金(66851)
- 研究(64347)
- 家(57865)
- 国家(57474)
- 科学基金(49805)
- 社会(46488)
- 社会科(44495)
- 社会科学(44486)
- 基金项目(34784)
- 省(33743)
- 自然(29426)
- 自然科(28759)
- 自然科学(28752)
- 自然科学基金(28280)
- 资助(27319)
- 划(27310)
- 教育(27074)
- 编号(22736)
- 发(21899)
- 国家社会(20815)
- 重点(20261)
- 部(19950)
- 发展(18763)
- 展(18519)
- 创(18205)
- 济(18090)
- 经济(17949)
- 教育部(17504)
共检索到218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金至 刘元春 宋鹭
当前,中国形成了“上游国企主导,下游民企主导”的垂直结构。这种独特的“所有制+产业布局”模式是否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平稳运行?本文在梳理事实及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并估计一个两部门DSGE模型分析了国有经济宏观稳定效应的作用机理及政策效果。研究表明:国企投资的逆周期调节有力地熨平了经济波动,且其效果随着生产垂直性的提升而增强。原因在于,上游国企的产品不仅有下游民企生产所需的投入品,也有最终消费品,因此国有经济的逆周期扩张在稳产出和稳物价的同时还稳定了居民预期,进而提高了社会福利。进一步分析表明:国有经济在参与宏观调控时主要应着力于解决供给冲击,且存在较大的逆周期调节政策空间,同时还应注意结合跨周期的政策设计。本文的研究为丰富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箱和新一轮国企改革提供了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婧 马光荣
经济稳定、政治稳定与社会稳定共同构成了当代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传统的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和各国的实践一般都把财政货币政策作为稳定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工具,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投资也发挥了一定作用。本文的研究发现:非国有经济投资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但国有经济投资的波动性较小,且具有一定逆周期性;分省层面的回归结果显示,国有经济投资比重高的省份,宏观经济波动较小;同时,国有经济投资对GDP具有显著的乘数效应。这些结果表明,国有经济投资发挥了稳定宏观经济作用,但这种稳定作用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可能会有所减弱。
关键词:
经济波动 国有经济投资 经济稳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和军
讨论国有经济的进退不能脱离我国经济转轨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两个重要制度条件。在转轨时期,国有经济肩负执行宏观调控、保持社会稳定等特殊职能,其进退要与国际形势发展、本国政治经济条件及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混合所有制将代替一股独大型国企而成为企业主要经济形式,各市场主体将在平等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国有经济的合理进退应遵循效率标准,其比重将是动态变化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优势,体现在更合理地发挥政府与市场的适当作用,提升经济效率,实现社会公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兆量
一 经济效果论证是对生产力布局合理性的最有力论证。仅仅用生产力布局原则,难以全面论证生产力布局的合理性。生产力布局原则颇多,每一条原则规定布局的一个方面。这些原则内部,大都包含有对立面的统一。例如,生产接近原料地、燃料地、消费地原则,讲的是如何节约运费,提高经济效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滕越 伍凌智 王勇
国有经济是我国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发挥国有企业的比较优势,在关键领域发挥其支撑和引领作用,有助于推动国有经济创新力提升。本文通过经验研究发现:国有经济在科研资本投入和创新质量提升等方面均发挥着带头作用,但也存在研发产业不聚焦、科研人才密度偏低、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鉴于此,应优化国有经济在科研领域、产业分工和产业链等关键环节的布局,同时借助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激励机制提升国有经济创新力,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翁恺宁
过去对于中国区域经济的分析一般是基于沿海与内地或东中西部的经济格局来划分,这种划分是与既定的区域级差水平相适应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布局方针都要进行调整,使产业结构合理化,区域发展水平差异缩小。长江流域横跨东中西部各省市,并且各省市又分属于华东、中南、西南三大协作区,粮食和工业产值占全国总量的四成以上。与其他地区相区,长江流域的优势在于交通便利,水能丰富,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是平原地形,河网密布,农业种植条件优越,粮食的商品化程度高,进而为乡镇企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近年的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动工也刺激了长江产业带的发展。本文从长江流域这一角度,探讨区域间的产业布局...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才玖
一、引言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要素投入量、全要素生产率、制度创新、政策及资源配置等。在Rostow的"起飞"理论中,一国要顺利实现经济"起飞",投资率或储蓄率至少要达到10%以上。在H-D模型中G=s/C,资本-产出比C(代表投资效率)被假定为不变,因而储蓄率s就成为济增长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军
经历了2021年"前高后低"走势的中国经济,尽管经济增速面临着再下台阶的较大可能性,但整体数据表现可能并不十分悲观,在总量放缓、增量收缩的同时,结构分化与优化依然继续演进,并有望在2022年实现疫情冲击后的二次探底并企稳回升。具体来看,上半年依然是非典型"滞胀"主导,工业品价格高位徘徊与经济惯性下行并存;下半年则有望在消费反弹、基建托底、房地产软着陆、制造业回升和出口韧性以及政策扩张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支撑下,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霞辉
本文分析资产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稳定之间的关系 ,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 ,是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稳定的理论探讨 ;第二部分分析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及日本“泡沫经济”前后的经济运行特征 ;第三部分分析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警示 ;第四部分是全文总结。
关键词:
资产价格 金融市场 宏观经济稳定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孙鲁军
资本流入对汇率和宏观经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该文以智利为例,分析了它在1991~1998年期间对资本流入的管理及其对实际汇率和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最后,该文讨论了中国资本流入的现状,指出要解决我国对外经济不平衡的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性的一揽子政策。
关键词:
资本流入 汇率 宏观经济稳定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1994年,以外汇体制改革为标志,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又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外汇体制改革也对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提出了新的挑战。能够被直接感觉到的是,外汇储备的动态变化对国内货币供应从而物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更进一步的影响是,人民币同外汇在经常项目下的有条件可兑换,使得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有了更多和更紧密的联系。如果说,中国的宏观调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峻赫 付婧 徐华歌
金融开放有利于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等,但也会加大金融市场风险暴露。本文以银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合成控制法探究金融开放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开放在为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可能产生更多不确定性风险,加剧宏观经济波动。基于此,在提高金融对外开放水平的基础上,应提高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及防范化解能力,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金融风险监管,以更好地发挥金融开放提高金融市场效率、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宏观经济稳定政策虽然是现代各国政府常用的稳定经济运行的工具, 但稳定政策的理论争论从来没有间断过。对不同经济学流派的政策主张及其理论依据的回顾并分析表明,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仍是我国前几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需求管理政策 供给管理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陶然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资本账户的开放,而资本账户的开放是否导致了宏观经济的不稳定,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界存在争议的话题。资本账户开放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导致宏观经济不稳定。因此,在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对策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关键词:
资本账户开放 宏观经济稳定 金融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