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3)
2023(1855)
2022(1633)
2021(1610)
2020(1382)
2019(3008)
2018(3089)
2017(4953)
2016(3316)
2015(3834)
2014(3891)
2013(3773)
2012(3928)
2011(3545)
2010(3731)
2009(3583)
2008(3917)
2007(3771)
2006(3333)
2005(3054)
作者
(14134)
(12092)
(11916)
(11112)
(7615)
(6175)
(5331)
(4818)
(4451)
(4430)
(4069)
(4040)
(4038)
(4015)
(3904)
(3872)
(3629)
(3576)
(3425)
(3345)
(3262)
(3209)
(3119)
(2919)
(2785)
(2738)
(2736)
(2693)
(2667)
(2604)
学科
(9219)
经济(9200)
管理(7694)
(6586)
(5959)
(5656)
企业(5656)
方法(3962)
数学(2958)
(2899)
数学方法(2822)
中国(2644)
(2499)
理论(2478)
(2473)
及其(2207)
(2129)
(2044)
业经(1919)
(1915)
贸易(1912)
(1881)
(1861)
(1858)
教育(1846)
(1806)
(1803)
教学(1750)
农业(1725)
生物(1723)
机构
大学(53359)
学院(52797)
研究(22958)
(21801)
科学(19722)
农业(17880)
中国(15713)
(14974)
业大(14565)
研究所(13832)
(12739)
(12671)
管理(12519)
经济(12233)
农业大学(11459)
(10798)
(10388)
理学(10321)
(10106)
理学院(10051)
中心(10009)
管理学(9495)
管理学院(9433)
实验(9397)
(9100)
技术(9084)
实验室(9074)
科学院(8894)
重点(8563)
北京(7859)
基金
项目(34270)
科学(23801)
(23359)
国家(23155)
基金(22948)
研究(17766)
科学基金(17162)
(14800)
自然(14106)
自然科(13760)
自然科学(13741)
自然科学基金(13480)
(12972)
基金项目(11588)
科技(10263)
资助(10238)
计划(10040)
重点(8548)
教育(8378)
(8240)
社会(8206)
专项(7646)
社会科(7540)
社会科学(7535)
(7233)
(7175)
科研(7152)
(6817)
创新(6539)
编号(6368)
期刊
学报(21407)
(21159)
(17368)
经济(17368)
科学(14845)
农业(14082)
大学(13916)
中国(13857)
学学(13437)
研究(12293)
(8350)
业大(7237)
农业大学(6402)
教育(6288)
(5691)
管理(5509)
(5478)
中国农业(4536)
自然(4081)
技术(3850)
自然科(3721)
自然科学(3721)
(3584)
金融(3584)
科技(3467)
林业(3316)
农林(3076)
(3076)
图书(2911)
农业科学(2848)
共检索到84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易建平  陶庭典  沈禹飞  戚龙君  印丽萍  郑建中  
从广州 (1997)和天津 (1999)进境的美国黑麦草种子中均发现一种类似中国一类危险性有害生物小麦印度腥黑粉菌 (TilletiaindicaMitra)的冬孢子。其大小分别为 2 8 9~ 4 3 7μm和 2 9 2~ 4 0 2 μm ,淡黄色至暗褐色 ,半透明至不透明 ,球形至亚球形 ,疣状突起常呈钝圆状 ,表面有脊状突起。检疫中常因其与印腥冬孢子极为相似而引起误诊。经形态学特征观察、PCR分析和PCR扩增产物测序分析 ,鉴定为黑麦草腥黑粉菌 (Tilletiawalkeri)。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俞禄珍   宋绍祎   李帅  
致死粒线虫(Anguina funesta)是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粒线虫,被多国列入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2021年,上海口岸从来自美国的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种子中截获一种粒线虫属线虫,但在该样品中仅分离得到幼虫,无法准确鉴定。本研究运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幼虫进行鉴定。采用28S通用引物扩增该线虫序列,测序获得742 bp的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致死粒线虫相似性达100%;采用ITS通用引物对ITS区扩增并测序,获得778 bp的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致死粒线虫相似性达99.86%~100%。基于28S及ITS区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均显示,该线虫与致死粒线虫位于同一进化枝上。综合形态学特征及分子鉴定结果,将该群体鉴定为致死粒线虫。这是我国口岸首次报道截获该线虫,本研究将为口岸检疫部门鉴定该线虫提供技术参考。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范燕  闵丹丹  郭正刚  冯葆昌  胡小文  
以6个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以及建植阶段的耐盐性。结果表明,温度、品种、盐分及其互作对多年生黑麦草不同生长时期的耐盐性都有一定的影响,且不同生长阶段黑麦草耐盐性并不一致。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黑麦草的相对萌发率、相对萌发指数、相对根苗长、相对生物量、相对密度各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温度为15/25℃(12h光照/12h黑暗)时各品种耐盐性最好,5/15℃和25/35℃都会加剧盐分胁迫。通过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品种的黑麦草耐盐性进行综合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益新  梁祖铎  
用4个多花黑麦草品种和7个多年生黑麦草品种进行田间试验,分析比较了两个黑麦草种的生长速率(CGR)、叶面积指数(LAI)和净同化率(NAR)等生产性能。结果表明:黑麦草种间的出叶速度无显著差异,但多花黑麦草的叶面积扩展速度显著大于多年生黑麦草;多花黑麦草生产性能显著优于多年生黑麦草;其原因是前者生长各阶段 CGR 均显著大于后者;CGR 与 LAI 成显著正相关,黑麦草种间、品种间的生产性能优劣主要决定于 LAI 的大小;品种间 CGR 与 NAR 成显著正相关, 但 NAR 对 CGR 的影响远小于 LAI.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易建平  陶庭典  印丽萍  沈禹飞  潘良文  郑建中  
设计了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 (Tilletiaindica)和黑麦草腥黑穗病菌 (Tilletiawalkeri)通用引物H4 /H7和H11/H12 ,结合T .indica特异性引物Tin3/Tin4和T .walkeri特异性引物Tin11/Tin4建立了检测T .indica和T .walkeri冬孢子的套式PCR (nestedPCR)检测方法。检测的灵敏度达 1个冬孢子 ,检测时间缩短为 8h。PCR产物的测序验证了PCR反应的可靠性。这一方法克服了冬孢子休眠或不具存活力以及常规PCR检测时间长的困难 ,有效地解决了漏检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婷  马啸  张新全  张新跃  张瑞珍  符开欣  
【目的】多花黑麦草是具世界栽培意义的牧草,但因异花授粉特性,育种材料的频繁交流导致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越来越小,传统农艺性状进行品种鉴定变得越来越困难。高效、快速有效地鉴定品种对实现育种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可为辅助多花黑麦草品种DUS测试和品种鉴定、知识产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SSR标记具有稳定性强、多态性高和共显性特点,对6个国审骨干多花黑麦草品种采用30株混合取样策略,每个品种以不同单株构成的30株混合样本量进行3次重复试验,以重复试验中至少出现2次的频率高的强带进行统计,从165对多花黑麦草SSR引物中,筛选出20对引物用于多花黑麦草品种鉴定。并采用30株单株样本扩增与30株混合样...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晨晨  曾令霜  张敬  徐彬  
为评价并筛选具有优异特性的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种质资源,本研究选取99份多年生黑麦草种质资源,对其物候期及8个形态性状进行观测和分析,并依据各形态指标开展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种质的全生育期为252.0~310.0 d,形态性状均表现出了丰富的变异,其变异系数为22.63%~44.11%。根据主成分分析,将8个形态性状抽取成可代表原有指标87.2%信息量的4个成分,构建评价函数模型并对所有种质进行评分。其中种质W6 20 468得分最高(1.334),而自主选育的R2-12得分最低(0.140)。基于8个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将多年生黑麦草种质分为4大类群,各类群间形态差异明显,其中第Ⅰ类群和第Ⅳ类群可依据牧草和草坪草的不同育种目标进一步考察作为亲本育种材料或新品种推广。综上所述,本研究中多年生黑麦草种质间的形态性状变异丰富,其中第Ⅰ和第Ⅳ类群种质可作为优良亲本以选育牧草型和草坪草型新品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丹  刘亚西  周扬  黎彬  聂书明  
本研究探讨了2, 4-表油菜素内酯(2, 4-epibrassinolide, EBR)对盐胁迫下黑麦草(Lolium perenne)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相关生理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盐胁迫下外源0.01μmol·L~(-1)的EBR处理,提高了黑麦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株高、鲜重和根系活力,并增强了萌发过程中黑麦草种子的α-淀粉酶活性。在幼苗生长期,盐胁迫下外源0.1μmol·L~(-1)的EBR处理,使得黑麦草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活性显著提高(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单旭东  张睿  麦吾丽代·卡哈尔  古丽娜尔·努尔达吾列提  许立新  
为研究赤霉素浸种对PEG模拟干旱条件下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对多年生黑麦草"麦迪"进行了4种浓度(0、100、200和300 mg·L~(–1))的赤霉素浸种处理。浸种24 h后分别在不同浓度PEG(0、5%、10%和15%PEG)胁迫下进行发芽试验,在第5天时测定发芽势,第14天测定发芽率、芽长、根长、芽抑制率、根抑制率和根冠比。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提高,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芽长呈现减小趋势,根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0、5%和10%PEG胁迫中,赤霉素浸种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均无明显影响,但在15%PEG胁迫时,200和300 mg·L~(–1)赤霉素浸种处理能够明显缓解干旱对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发芽率的抑制作用。在各干旱胁迫下,200和300 mg·L~(–1)赤霉素浸种处理能降低芽抑制率,且能提高多年生黑麦草的根冠比。综上所述,缓解干旱对多年生黑麦草萌发的抑制作用,促进其幼苗生长的最适赤霉素处理浓度为200~300 mg·L~(–1)。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亚西  周杨  李杨  刘金平  王丹  
为研究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种子萌发过程中水分代谢规律及水分胁迫对萌发过程生理调控的影响,连续观测黑麦草种子48 h内吸水情况,设置干旱和淹水胁迫处理,研究水分胁迫对黑麦草种子萌发、淀粉代谢、无氧呼吸酶活性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麦草种子0~24 h为快速吸水期,吸水36 h后趋于饱和。干旱处理显著影响了种子的吸水量和吸水率(P <0.05)。本研究结果为黑麦草种子萌发过程的水分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苏晏宁  王芮嘉  蔡家邦  唐铭余  廖宗超  杨昕颖  张新全  聂刚  
以多年生黑麦草品种(Lolium perenne)‘麦迪’(Mathilde)和‘绅士’(Esquire)为供试材料,采用20、25、30、33℃共4个温度处理,研究不同高温对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发芽的影响及不同浓度(5、10、20、40、60、80、100μmol·L~(–1))茉莉酸浸种提高多年生黑麦草在高温胁迫下种子发芽能力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的发芽过程,随处理温度的升高,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下降(P <0.05),特别是对根长和幼苗的影响显著,且‘麦迪’显著优于‘绅士’。在高温胁迫条件下,浓度为40~60μmol·L~(–1)的茉莉酸浸种显著提高了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的发芽能力,同时种子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增高,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适宜浓度茉莉酸浸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高温胁迫对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发芽的影响,有效提高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在高温胁迫下的发芽能力和种子幼苗活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孙旭春  顾洪如  张霞  董臣飞  许能祥  
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为南方优质的禾本科牧草,由于其在收获期易倒伏,种子产量较低,而生产中应用植物生长抑制剂可调节植物生长,降低倒伏率,提高种子产量。为此选用3种生长抑制剂对多花黑麦草进行喷施,结果发现,多花黑麦草生殖枝数增加,穗长缩短(多效唑除外),倒伏率降低,种子实际产量增加。当多效唑施药量为200g·hm~(-2)时,种子实际产量最高,为2 267kg·hm~(-2),较对照提高了3%;抗倒酯施药量为423g·hm~(-2)时种子实际产量最高,为2 842kg·hm~(-2),较对照提高了29%;稀施保施药量为1 770 mL·hm~(-2)时种子实际产量最高,为2 508kg·hm~(-2),较对照提高了14%。3种生长抑制中,抗倒酯药效持续时间较长,在抑制节间长度、防止倒伏方面效果显著,增产效果最好。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晓瑜  郭艳娥  冯希  施颖  段廷玉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从植物生长、养分吸收和抗逆相关酶等方面探究了AM真菌与禾草内生真菌互作对黑麦草(Loliumperenne)抗旱性的影响,以期为充分利用两类微生物来提高植物抗逆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包括单独接种AM真菌、禾草内生真菌,AM真菌+禾草内生真菌以及无AM真菌和无禾草内生真菌4种处理,黑麦草分别由含有禾草内生真菌(E+)和不含禾草内生真菌(E-)种子建植获得。并于黑麦草生长38 d后,按照土壤最大持水量的15%、30%、45%和60%设置4个水分梯度,共16种处理。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与禾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志标  柏兆海  马林  张福锁  
【目的】在国家大力推进"粮转饲"和种植业结构调改的背景下,研究苜蓿、黑麦草和燕麦草3种栽培牧草产量差及影响因素,为揭示牧草生产潜力和制定牧草高产高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两个数据库,以"苜蓿产量施肥""黑麦草产量施肥""燕麦草产量施肥""牧草栽培技术""Alfalfa,Fertilizer,China""Alfalfa,Irrigation,China"为关键词,共收集目标文献176篇,其中关于中国苜蓿的文章101篇、黑麦草的文章51篇和燕麦的文章24篇。总结中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美芳  张平  李倩  廖柏寒  彭佩钦  李靖  梅金星  
【目的】探讨两株产铁载体/解磷真菌对镉胁迫下黑麦草种子萌发及幼苗迁移积累镉的影响,以期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感染菌株ZR1、rL1和不感染菌株(CK)的黑麦草种子为材料,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镉溶液(0、1、5、10 mg·L-1)对黑麦草种子进行胁迫萌发试验,分析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及植株体内镉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胁迫质量浓度的升高,无论是发芽率、株高、根长、生物量均呈下降的趋势,根系、茎叶镉含量呈增加的趋势;当胁迫质量浓度为0~10 mg·L-1时,在同一胁迫水平下,接种ZR1菌株的黑麦草发芽率与CK无显著差异(P> 0.05),而rL1菌株处理的发芽率、干质量则比CK低;ZR1处理、rL1处理均对株高无显著性影响(P> 0.05),但使根长分别提高了40.00%~125.34%、55.74%~143.62%,根系鲜质量分别增加了6.78%~59.26%、33.33%~238.98%,茎叶鲜质量分别增加了3.81%~114.29%、17.14%~169.72%,根系和茎叶镉含量分别提高了5.91%~28.52%和12.64%~22.66%、92.14%~202.78%和117.16%~226.07%,两者均能促进镉从根系转运至茎叶,使转运系数分别提高了7.69%~104.00%、9.52%~56.00%。【结论】接种ZR1、rL1菌株有效促进了黑麦草根系的生长,提高了黑麦草对重金属镉的积累,促进重金属镉从根部向地上部转运,表现出促进植物提取溶液镉的应用潜力。可见,菌株ZR1、rL1都具有一定的促生性,且能够活化镉,可与植物联合修复镉污染土壤。其中,在植物全发育期,建议施用ZR1菌株;在植物苗期,建议施用rL1菌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