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07)
- 2023(13280)
- 2022(11675)
- 2021(11000)
- 2020(9230)
- 2019(21326)
- 2018(21304)
- 2017(42016)
- 2016(22481)
- 2015(25452)
- 2014(25274)
- 2013(25267)
- 2012(23285)
- 2011(20886)
- 2010(20622)
- 2009(18903)
- 2008(18194)
- 2007(16086)
- 2006(14168)
- 2005(12103)
- 学科
- 济(95835)
- 经济(95722)
- 业(68265)
- 管理(61602)
- 农(48579)
- 企(46410)
- 企业(46410)
- 方法(43974)
- 数学(39084)
- 数学方法(38753)
- 农业(32270)
- 业经(23799)
- 中国(22663)
- 财(21862)
- 地方(21281)
- 学(17863)
- 制(16770)
- 贸(16396)
- 贸易(16390)
- 易(15819)
- 技术(14241)
- 环境(14186)
- 理论(13337)
- 务(13202)
- 财务(13144)
- 财务管理(13117)
- 发(12965)
- 和(12906)
- 银(12516)
- 银行(12483)
- 机构
- 学院(319178)
- 大学(316991)
- 管理(131622)
- 济(129433)
- 经济(126757)
- 理学(115655)
- 理学院(114439)
- 管理学(112657)
- 管理学院(112097)
- 研究(101344)
- 中国(76731)
- 京(66433)
- 农(65862)
- 科学(62788)
- 财(55912)
- 业大(52768)
- 农业(50426)
- 所(49470)
- 中心(48138)
- 财经(45929)
- 江(45662)
- 研究所(45077)
- 经(42013)
- 范(41931)
- 师范(41629)
- 北京(41306)
- 经济学(37712)
- 州(37476)
- 经济管理(36580)
- 院(36043)
- 基金
- 项目(223933)
- 科学(176818)
- 研究(165944)
- 基金(163388)
- 家(140483)
- 国家(139233)
- 科学基金(121192)
- 社会(105464)
- 社会科(99577)
- 社会科学(99551)
- 基金项目(88428)
- 省(87489)
- 自然(78543)
- 自然科(76698)
- 自然科学(76682)
- 自然科学基金(75330)
- 教育(74780)
- 划(72380)
- 编号(69608)
- 资助(66277)
- 成果(54366)
- 部(49936)
- 重点(48661)
- 发(47677)
- 创(46180)
- 课题(45657)
- 创新(42918)
- 人文(42862)
- 教育部(42852)
- 国家社会(42807)
- 期刊
- 济(143475)
- 经济(143475)
- 研究(90604)
- 农(66818)
- 中国(57154)
- 学报(48841)
- 科学(45776)
- 农业(45552)
- 管理(42281)
- 财(39439)
- 大学(38083)
- 学学(36055)
- 教育(31243)
- 业经(29558)
- 融(29004)
- 金融(29004)
- 技术(26177)
- 财经(21302)
- 业(20926)
- 经济研究(20664)
- 问题(20157)
- 经(17928)
- 图书(16119)
- 版(16115)
- 理论(16003)
- 资源(15472)
- 技术经济(15299)
- 科技(15271)
- 实践(14800)
- 践(14800)
共检索到454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青平 秦庆 李崇光
进城青年农民是目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个规模庞大的重要社会群体,具有较大的消费潜力。本文以对武汉市进城青年农民的调查为基础,研究了该群体的消费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文章认为,虽然在总体上进城青年农民仍然受到农村传统消费观念的深刻影响,但是在城市社区中的生活与工作经历,也使得该群体的消费观念开始向现代消费观念转变。
关键词:
进城农民 消费 消费观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奇恒,孟传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何劲 祁春节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柑橘产业发展面临着国内供求失衡和国际贸易疲软的严峻形势,柑橘消费受到了新的挑战。本文综述了我国柑橘消费行为的特点及其基本类型,以武汉市城乡居民消费为例,实证分析了柑橘消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性提出了调整优化柑橘产品结构、推行柑橘标准化品牌化生产、重构柑橘行业渠道模式、创新柑橘营销策略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柑橘 消费行为 影响因素 对策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文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类明 许海燕
农民工职业培训的根本意义是要使农民工真正学到本领,素质得到提升,尽快跟上城市发展节奏,更好融入城市社会生活。为了客观了解武汉市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现状与需求,课题组抽选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定点的公立培训机构为载体,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的人员结构、机构类型、培训周期、培训方式、培训内容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数据统计和聚类分析。研究认为:农民工职业培训是与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联的公共事业,更是关乎民生、和谐稳定的大事,随着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各地政府应当适时适度适量地出台刺激人们参与职业培训的政策保障措施,科学设计与职业教育学习相关的法律规则、社会保障、就业和劳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袁方 蔡银莺
以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镇为实例,根据实地调研的数据资料,应用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城市近郊被征地农民土地征收前后福利变化。研究表明,征地后城市近郊的农民福利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改善,评价指数从0.296上升到0.363,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征地过程中政府增加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是被征地农民福利得以改善的主要原因。从功能指标看,社会保障、生活条件和景观环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社会保障和生活条件改善尤其明显,但农民的经济状况和心理因素有所恶化;从转换因素看,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是农民福利变化产生差异的显著性影响因素。
关键词:
土地征收 被征地农民 福利变化 可行能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佳鹏
青年农民工在发达地区的城市化实践是基于梯度城市化背景下展开的。基于浙东X镇的经验调研,构建“需求—能力—机会”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在发达地区农民追求更高层次的城市化水平而往区县集中进城过程中,析出的公共服务与进城空间高度契合青年农民工的内在需求。青年农民工实现了需求与能力的匹配,由此在经济发达的务工地逐步实现了生活与工作的一体化进程,不断融入当地经济社会系统之中,形塑了一种新的城市化实践模式。
关键词:
梯度进城 代际支持 城市化 城乡融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健
2009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2010年"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兆博
本文运用现代消费理论对中国的农民消费行为进行研究,在对模型的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的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作为计量模型,认为农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农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和农民消费行为的生命周期特征是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这些因素实际上反映了农村市场化进程的滞后,必须积极推动以市场化为核心的农村制度改革。
关键词:
转型时期 消费行为 不确定性 过度敏感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晓云 蔡银莺 张安录
文章先从农地农用价值、农地转用价格和农地社会保障功能3个方面分析了农地所有者在面对政府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时的主观判断,选取了武汉市周边的农户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区域内大部分农户在面对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时大多倾向于保有农地。文章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培育农地所有者的市场主体地位,鼓励其参与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是保障农地所有者利益及今后农地城市流转决策应当努力的方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建坤 苏强
以调研数据为基础,对农民进城买房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进城买房的行为和意愿主要是由家庭成员就业结构决定的,农户家庭人口的非农化就业比重越高,农户越有可能已经进城买房,越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进城买房。农民进城买房行为可以描述为:家庭成员非农化就业水平较高的农户,主要受到家庭人口就业结构的影响,出于便于就业、子女教育、投资等方面的考虑,选择在农户家庭所在地的城镇购买商品房,进而实现部分家庭成员的进城居住。
关键词:
农民 进城 买房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燕 李录堂
在当前农民工进城落户的过程中,已经实现全家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更容易产生在城市落户的需求,而且只有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民工进城落户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因个人进城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通过对西安城六区农民工的调查,将全家进城农民工的经济需求、社会需求等进行梳理,并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全家进城农民工城市落户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年龄、文化程度、打工时间、寻求更多发展机会、进城具备条件判断、打工收入、子女教育费用、户籍解决麻烦作用、户籍对提高地位作用9个变量对全家进城农民工的城市落户需求影响显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卢小君 向军
本文利用大连市459位农民工问卷调查的基础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在不同情境下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当要求农民工放弃土地换取城市身份时,农民工的进城落户意愿会迅速下降;在不预设交出土地资源的情境下,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受到受教育程度、城市住房状况、承包地和宅基地处置方式的显著影响;在预设交出承包地,甚至承包地和宅基地"双放弃"时,受教育程度和城市住房状况仍对其进城落户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心理适应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因此,在制定农民工进城落户政策时,既要注重提升市民化的能力,又要完善农村土地退出补偿机制,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关键词:
农民工 进城落户意愿 农村土地处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晓刚 陈浩
基于武汉市江夏区龚家铺村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利用概率选择模型,分析了失地农民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社会关系网、征地补偿款和社会保险参与度等因素对其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就业质量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月收入、工作稳定性、职业声望、职业发展与工作满意度等方面。结果发现,加强技能培训能够显著提升失地农民的就业质量,受教育程度和技能培训对就业质量五个方面的影响全部显著。因此,提升就业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他们受教育程度和增加技能培训的机会;社会保险参与度对提升失地农民就业质量的激励作用甚微,是一个保健因素而非激励因素;征地补偿款的高低与失地农民的就业质量存在负相关关系。这表明一次性货币补偿安置和土地换社保模式的弊端所...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就业质量 影响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殷俊 李晓鹤
社会转型的巨变,城镇化的加速,催生新的弱势群体失地农民。本文利用实地调查访谈的数据资料,基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理论基础,提出失地农民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从根本上制约了失地农民获得公平的经济收入、社会分层、政治地位的机会,是阻碍其城市融入进程的根本原因。文章认为: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特征,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相比,具有较大差异,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应充分考虑到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特殊性,消减政策的负面影响,引导失地农民进入劳动力市场,获取城市职业,为失地农民城市融入提供经济基础,继而形成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城市融入的良性互动机制。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特质性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