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02)
- 2023(7908)
- 2022(6946)
- 2021(6496)
- 2020(5713)
- 2019(13527)
- 2018(13455)
- 2017(26078)
- 2016(14493)
- 2015(16639)
- 2014(16556)
- 2013(16681)
- 2012(15756)
- 2011(14236)
- 2010(14282)
- 2009(13101)
- 2008(13087)
- 2007(11889)
- 2006(10113)
- 2005(9001)
- 学科
- 济(59061)
- 经济(59008)
- 业(36602)
- 管理(36005)
- 企(28205)
- 企业(28205)
- 方法(27581)
- 数学(24768)
- 数学方法(24545)
- 农(17884)
- 地方(15862)
- 财(14747)
- 学(14397)
- 中国(13975)
- 制(12203)
- 农业(11997)
- 业经(11420)
- 贸(11097)
- 贸易(11093)
- 易(10627)
- 和(9267)
- 环境(8840)
- 务(8718)
- 财务(8694)
- 财务管理(8667)
- 体(8563)
- 企业财务(8069)
- 理论(7748)
- 银(7546)
- 银行(7513)
- 机构
- 大学(204895)
- 学院(203769)
- 济(78447)
- 经济(76545)
- 管理(75671)
- 研究(70830)
- 理学(64891)
- 理学院(63987)
- 管理学(62727)
- 管理学院(62323)
- 中国(53733)
- 科学(47647)
- 京(46448)
- 农(40762)
- 所(37210)
- 财(35876)
- 业大(34633)
- 中心(34244)
- 研究所(34104)
- 江(32278)
- 农业(32248)
- 北京(29641)
- 范(28689)
- 师范(28394)
- 财经(28354)
- 经(25643)
- 院(25635)
- 州(25520)
- 经济学(23485)
- 省(23157)
- 基金
- 项目(138530)
- 科学(107101)
- 基金(98562)
- 研究(97520)
- 家(87094)
- 国家(86364)
- 科学基金(72725)
- 社会(59069)
- 社会科(55738)
- 社会科学(55718)
- 省(54682)
- 基金项目(53893)
- 自然(49241)
- 自然科(47985)
- 自然科学(47969)
- 划(47177)
- 自然科学基金(47121)
- 教育(44396)
- 编号(40126)
- 资助(39889)
- 成果(32427)
- 重点(31770)
- 发(30491)
- 部(29886)
- 课题(27994)
- 创(27941)
- 科研(27396)
- 计划(27112)
- 创新(26183)
- 大学(25379)
共检索到301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吉倩妘 黄杰 祝贺 吴晓
以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为研究对象,在宏观把握其社会经济及空间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其线下购物的时空特征及典型时空轨迹。结果表明:(1)时间特征上表现为以低频购物为主;购物时段集中在上下班途中及休息日下午;购买低等级商品时对出行时间较为敏感,约为10 min;购买高等级商品时对出行时间不太敏感,多集中在1 h内。(2)空间特征上表现为购买低等级商品时对出行距离较为敏感,约为0.5 km,购物活动空间较为集聚;购买高等级商品对出行距离敏感性较低,购物出行空间较为分散。(3)时空轨迹上表现为单纯购物活动的购物场所及出行空间等级均较低,购物时长较短,购物时段的连续性在工作日要高于休息日;多目的购物活动的购物场所及出行空间等级则较高,购物时长较长,购物时段集聚度较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晓 宁昱西 强欢欢 吉倩妘
文章聚焦于南京主城区从事商业服务业的进城务工人员,立足"个体迁居"视角,以期对这一群体迁居模式的演变过程进行归纳。在把握样本迁居总体概况的基础上,首先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其"居住空间融入度"和"居住条件演变度"进行测度;然后,通过构建迁居模式的评估矩阵,对进城务工人员的迁居模式进行类型划分;最后在时空维度下对其迁居模式的演变进行层面解析和诠释。研究发现,尽管在不同时空阶段下样本呈现出的迁居模式演变轨迹不尽相同,但随时间推进,样本的迁居行为模式整体上是向更有利于其"市民化"的方向在演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翔华 虞敏敏 左龙
本文以南京市实证调研为基础,运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性别、年龄、月收入、从事行业、居住类型、未来去向对住房保障意愿有显著影响,建议借助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时机,完善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体系,在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外来务工人员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打分法确定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资格,重点研究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保障问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章雨晴 甄峰 张永明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ICT)的飞速发展,网络购物日益成为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了居民的购物消费行为和传统零售业的发展。不同国家、不同人群、不同商品类型的居民购物行为具有一定差异。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南京市居民网络购物行为特征,并区分不同商品类型的居民网购行为特征差异,对理解网络购物和实体购物相互作用关系及网购对于交通出行和城市零售业空间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居民网络购物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类型商品、不同频率网购人群在社会经济属性、空间特征、网络使用及购物习惯、购物态度上有明显差异,其中不同频率网购衣服的人群在特征上的差异更为显著,体验型商品对网络购物这一新型购物方式的响应更为强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鲜鲜 李婧晗 左颖 张慧敏 晋秀龙
以南京市为例,以网络游记为基本数据源,提出了旅游数字足迹结构化表达和建库方法,并结合文本分析和GIS时空间分析方法,从旅游形象、游客行为时序变异及空间格局等方面分析了南京游客时空行为特征。结果显示:(1)"历史"可作为南京旅游形象整体认知,且受气温和假期因素影响游客多选择在春夏季出游;(2)到访南京旅游景区空间最邻近指数为0.48,核心城区成为到访景区、游客聚集区域;(3)到访南京旅游轨迹空间上表现为由核心城区向外辐射,旅游流空间结构则以夫子庙为核心逐级向外展开。在此基础上,从旅游景区形象提升、旅游景区游客容量控制、旅游市场营销等方面探讨了南京旅游发展优化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继东 舒晓 余宏俊
基于对进城务工现象成因、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作用、生存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本认识,文章提出在保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和改善生存状况方面,建立健全法制是前提,加强和完善制度安排是核心,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是关键,加强政府监管和监察是根本,从而实现城镇与农村、农民与居民共同发展的"双赢"目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姜佳丽 殷洁 罗小龙
本文通过对南京市中和桥社区外来务工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其迁移特征,并梳理了外来务工人员在大城市居留阶段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主要包括技能性就业培训、廉租住房、医疗教育等需求。进而,本研究结合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从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拓宽住房保障渠道及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及其随迁家属教育医疗权益等方面提出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晓 王慧 郑浩
人户分离群体是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空间研究的特殊群体和典型样本之一。以南京主城区为例,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为依据,从三个层面探析了人户分离群体的空间特征:其一、在空间聚集方面,通过比重、密度等典型指标来表征人户分离群体空间的总体结构,并基于"密度指数"与"比重指数"的测度,将人户分离群体空间划分为三级聚集区;其二、在特征分布方面,从户籍、性别、分离时间、教育程度等方面来测度和图解人户分离群体社会属性的空间特征;其三、在交叉分析方面,则发掘了人户分离群体各项社会属性之间的不同关联性。最后,探讨了影响人户分离的个体原因和环境因素。
关键词:
人户分离群体 空间 聚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戴文 丁蕾 吴晨 刘培学 张义杰
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流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成为近年旅游领域的一大热点。本文基于南京市智慧旅游大数据监测平台上2015-2017年的旅游流数据,研究南京市旅游流时空分布特征。时间分布方面,以"年"、"季节"、"月"、"周"、"日"五个时间尺度研究其变化规律;空间分布方面,从游客旅游路线偏好角度出发,并对最优路线进行研究,得出相关结论,进而为指导城市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旅游营销、线路设计等提供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
旅游流 时空分布 南京 智慧旅游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仇白羽 谢红 张建坤 李灵芝
大规模保障房住区的公建配套设施建设是我国城市公建配套的薄弱之处。为了更好地配置保障房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本文结合案例研究与问卷调查,选取南京市岱山润福城为典型案例,以地理学视角探究住区老年居民的时空间行为特征,探究"宜居性"大规模保障房住区公共设施配置的关键要素,实现由"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的彻底转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汪程 黄春晓 李鹏飞 王超
随着规划及设计的转型,传统的物质空间规划正朝着以人为中心的规划转变,人对空间的使用逐步成为空间构建的焦点。本文正是以南京市新街口地区人群的空间使用为研究对象,利用百度地图热力图,配合观测、问卷与访谈,在人、空间、时间三个维度上分析了中心区空间利用的特点,总结了中心区在不同空间、时间、人群三个层面上的分异特征,并深入分析了其产生的动因,包括空间公共性、功能业态、环境设计、人群差异等因素。面对城市中心区未来的空间更新与品质提升,厘清中心区时空利用现象及其背后逻辑,将有助于规划理念、方法的转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熊国平 李胜男
商业空间布局与人的时空行为不匹配导致出现大量使用效率低下甚至空置的商业空间,研究通过手机信令数据、微博签到数据以及POI兴趣点分析等多源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商业空间布局与人的行为特征,针对南京市雨花台区城市商业空间高供给低需求、低供给高需求,提出商业空间中心体系与时空行为热度相匹配、商业空间布局与时空行为强度相匹配、商业空间布局与时空行为强度相匹配的规划对策,优化商业空间布局与业态。
关键词:
时空行为 商业空间 多源数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智轩 甄峰 曹钟茗 孔宇
在流动性研究范式下,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对要素流动的关注得到加强。人流网络是表征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指标,但现有相关研究视角较为单一,且缺少不同类型人群流动特征差异的横向对比,难以支撑精细化的城乡规划与治理需求。利用南京市手机信令数据,建立不同年龄人群的复杂流动网络,通过中心性分析、优势流分析和社团分析方法刻画点、线、面三个空间维度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南京市在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城乡融合战略实施和拥江发展战略实施三个方面的空间及政策建议。研究从空间关系和社会分异维度扩展了人流视角下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视角,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要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万膑莲 翟国方 何仲禹 范晨璟
引入住房与交通可支付能力的创新方法,对南京市中心城区的住房与交通综合负担展开研究,将住房类型分为三类,在交通成本的计算过程中纳入广义的时间成本概念,并通过可达性分析和交通调查两种不同方式获取交通成本数据,从排除家庭选择影响和实际家庭选择倾向两个不同方面,对南京市的住房综合负担展开研究。并首次对中美综合负担水平进行了横向比较,发现中美负担能力在"中心—边缘"空间结构中的格局差异。最后根据综合负担研究结果,分别从居民和城市政府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启示。
关键词:
住房负担 交通负担 住房与交通可支付能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孔宇 甄峰 张姗琪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城市空间面临着新的压力,老年人的空间需求越来越被重视,对老年人流动空间的分析是实现“老年人友好”城市规划的重要基础。文章结合手机信令数据,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构建老年人流动网络,对老年人工作日与休息日的流动网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工作日和休息日老年人流动网络具有相似性,两个网络规模不大、覆盖范围有限,均表现出了“中心—外围”的结构特征,其中工作日为双中心结构,休息日为单中心结构;(2)两个网络的核心节点主要集中在老城区,从类型看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以村庄、安置区和老旧小区为主的街区,一类是以公园绿地为主的街区;(3)主城内的社团之间相互联系密切,主城与副城的社团、副城社团之间联系较弱,其中位于主城中的老城区内的社团内部老年人流动网络呈现出“多核心”的结构特点,位于3个副城区域的社团老年人流动网络则呈现出“单核心”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