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82)
2023(5708)
2022(4672)
2021(4307)
2020(3417)
2019(7528)
2018(7164)
2017(13362)
2016(7478)
2015(8117)
2014(8029)
2013(7813)
2012(7408)
2011(6738)
2010(7007)
2009(6422)
2008(6269)
2007(5953)
2006(5432)
2005(4759)
作者
(21147)
(18491)
(17686)
(16791)
(11181)
(8793)
(7908)
(7033)
(6912)
(6356)
(6265)
(6069)
(5639)
(5600)
(5534)
(5528)
(5225)
(5141)
(5067)
(5011)
(4618)
(4549)
(4464)
(4381)
(4202)
(4149)
(4086)
(3797)
(3707)
(3663)
学科
(44038)
(31761)
经济(31716)
(29979)
农业(29281)
管理(13662)
业经(12408)
农业经济(9786)
中国(9567)
(9424)
企业(9424)
(8936)
农村(8928)
(8349)
方法(7790)
地方(7528)
(7464)
发展(7174)
(7171)
数学(7001)
土地(7000)
数学方法(6940)
(6604)
劳动(6603)
收入(6569)
人口(6468)
农业劳动(6296)
(6181)
及其(6120)
动力(5836)
机构
学院(105893)
大学(100771)
(46910)
经济(46073)
(42452)
管理(40976)
研究(38050)
理学(35669)
理学院(35336)
管理学(34785)
管理学院(34606)
农业(32004)
中国(30241)
业大(24249)
科学(22355)
(20961)
农业大学(19484)
中心(19384)
(19177)
(18064)
(17312)
研究所(17265)
(15457)
经济管理(15249)
(14561)
(14391)
师范(14303)
财经(14108)
(13738)
(13089)
基金
项目(72488)
研究(57432)
科学(56986)
基金(51588)
(45586)
国家(44647)
科学基金(37268)
社会(37136)
社会科(34635)
社会科学(34624)
(30108)
基金项目(27432)
(26192)
编号(25438)
教育(24622)
(23617)
自然(21624)
自然科(21040)
自然科学(21036)
自然科学基金(20669)
成果(20291)
资助(19428)
(17595)
(16533)
课题(16448)
重点(15846)
(15793)
国家社会(15503)
(15377)
(15138)
期刊
(60473)
经济(60473)
(49957)
农业(33882)
研究(30086)
中国(26894)
学报(17572)
业经(17294)
科学(16433)
(15472)
大学(14435)
学学(13827)
农业经济(13200)
农村(13020)
(13020)
(12856)
金融(12856)
教育(12148)
(11546)
管理(9797)
问题(9328)
世界(9175)
农村经济(8768)
技术(8330)
(8047)
经济问题(7624)
社会(7177)
社会科(6562)
社会科学(6562)
业大(6476)
共检索到166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肖忠意  黄玉  陈志英  林琳  
本文实证分析了创新创业环境对进城农民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基于2011年和2013年两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混合数据的回归结果,本文发现创业家庭和打工家庭资产配置存在异质性,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对进城农民家庭资产参与概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却可能降低家庭资产的持有比重,表明外生的创新创业环境可能是解释进城农民家庭资产选择的"有限参与之谜"的重要因素。进一步机制分析发现,创新创业环境可以通过与创业行为或家庭财务脆弱性形成交互作用影响家庭资产选择。本文的政策涵义在于:相关部门在促进家庭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创新创业环境对进城农民家庭的金融需求,为其需求提供多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梅铁明  
1.调查对象缺乏代表性。一是一些行确定调查点和调查户的基础工作不完善,使一些调查对象明显地缺乏基本反映当地经济状况的代表性。二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调查户家庭经济境况已发生重大变化,普遍性变成了特殊性。2.调查户原始记录失真。受调查户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加之调查员辅导宣传工作跟不上,原始帐务记载水平较低,错记、漏记、迟记现象十分普遍。3.调查资料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长洪  
本文根据国家计生委2000年全国5省农村家庭选点调查数据,分析评价计划生育对家庭生活质量诸方面产生的良性影响。结论是,计划生育使家庭生育行为向“少生、优育”转变,由此带来促进家庭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子女抚养教育质量的提高、增进母亲身体健康、促进妇女地位提高和家庭幸福等效益。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易健  关浩光  杨自伟  
过去对授权型领导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工作场所,忽略了其对员工家庭生活的影响。本文基于工作—家庭增益理论,构建了授权型领导、员工心理授权、员工家庭生活质量及性别差异之间的关系模型,并以成都地区某银行员工和员工配偶的193份配对样本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授权型领导对员工家庭生活质量有正向影响;员工心理授权在授权型领导和家庭生活质量中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员工性别差异在员工心理授权影响家庭生活质量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本研究结果不仅拓展了工作—家庭增益理论的视角范围,在企业管理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邓婷鹤  毕洁颖  聂凤英  
家庭结构小型化背景下,家庭养老逐渐弱化,由此对中国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文章以多维贫困为例,试图从家庭养老的角度对中国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展开研究。首先从理论上探讨空巢老人获得家庭养老资源变化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然后从老年人的视角,利用2009年与2011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追踪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为克服内生性的影响,采用滞后因变量回归(LDV)考察基期的居住形式在下一期的影响,实证检验了是否空巢所获得家庭养老资源差异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空巢增加了生活满意度维度的贫困发生率,降低了收入和健康维度的贫困发生率,综合作用下空巢并没有显著增加老年人多维贫困发生率,且该影响存在显著的城乡、性别和年龄差异。对影响机制分析发现,空巢通过影响老人的经济和非经济支持获得作用于老人贫困:子女的经济支持和配偶的非经济支持保障了空巢老人免于陷入收入和健康维度贫困;子女的非经济支持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老人生活满意度维度的贫困。这意味着在养老资源有限情况下需更多关注独居空巢老人,在鼓励子女关爱老人的同时,还可以鼓励老人通过社会参与弥补缺失的精神慰藉。文章为理解中国空巢老人生活质量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步淑段  刘淑艳  杜哲培  刘晓晴  
对部分省份农民家庭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分析了其收入水平及结构、支出水平及结构、投资品种及结构、筹资品种及结构;并对其他农民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得出了农民整体收入低,非农业收入大于农业收入,年轻家庭比年长者家庭有更多的节余;农民支出上普遍节衣缩食;投资品种单一;融资渠道狭窄;基建开支、生产资料开支、教育经费支出较大以及各种社会保障基本空白等理财特点。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徐强  周杨  王雅珠  
生活质量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察人口生活状况的综合指标,是可持续发展中"以人为本"理念的集中体现。本文基于全国8个省份1371份田野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社会养老、家庭养老两种不同的养老方式对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养老保险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家庭养老中家庭储蓄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但子女数量并不一定带来生活质量的提升,它虽有利于养老担忧度的缓解,但却带来相对剥夺感增强和身体健康度下降。因此,家庭养老需由关注子女数量向注重子女质量方向发展,进行子女教育投资和人力资本积累。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为了解我国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为党和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2006年8月,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的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城市农民工工作和生活条件普遍较差。他们劳动强度大,生活开销大;文化程度低,社会保障低;工作环境差,生活条件差;文化娱乐少,技能培训少。尽管如此,但多数农民工仍认可目前生存的现状,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萍  
现代性进村推动了农民家庭再生产模式的转型,重构了家庭再生产过程的资源配置逻辑、权力互动方式和价值实现路径。农民家庭的内部动员和资源凝聚回应了扩大化家庭再生产的发展性目标。家庭功能在"恩往下流"的资源配置模式中强化,形成家庭功能对家庭政治与家庭伦理的吸纳效应。因此,现代性压力激活了家庭的功能之维,重构了家庭运行的基本动力,塑造了转型家庭的实践形态——功能性家庭。基于"功能——结构——伦理"的配置,功能性家庭揭示了家庭转型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因素的复杂关联,展现了中国家庭制度的弹性,推动了农民家庭的转型。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郭为  王静  李承哲  
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如何促进国内旅游消费以推动旅游业复苏是一个亟须考虑的问题。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4(CFPS 2012—2014)数据,研究了农村家庭非农就业对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文章首先通过T检验确认了农村非农就业家庭与务农家庭在旅游消费支出上的显著差异,随后通过PSM方法检验了非农就业对旅游消费支出的"净影响",最后利用回归模型检验了非农就业影响旅游消费支出的机制和非农就业影响旅游消费的异质性。文章得出了 4个有意义的结论:(1)农民非农就业显著提高了家庭旅游消费支出;(2)非农就业影响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的机制来源于非农就业产生的收入效应、示范效应和预期效应;(3)三类效应中,预期效应最强,示范效应其次,收入效应最弱;(4)非农就业的影响存在差异,私营企业(个体工商/自雇)与受雇旅游支出具有显著影响,而农业打工和非农散工则影响不显著。文章最后根据这些结论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栾成显  
文章以明清部分文书档案为中心,对明清农民家庭规模进行考察。研究发现,遗存的明代户帖、黄册文书等展现了当时一些农民家庭人口构成的具体情况,其规模较小,户平均为5口左右。清代保甲烟户册显示的家庭人口规模大致与此相同。黄册底籍所载表明,小家庭占当时农村居住人户的绝大多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建保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法》实施五年来,我国农村中小学生流失现象仍屡见不鲜。旧文盲尚未根除,新文盲又在不断滋生。对此,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国家对农村教育投资不足,致使农村教育经费严重短缺为问题的症结所在。诚然,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的教育投资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冯海发  
我国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20年的辉煌历程。20年前开始的农村改革,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并逐步向纵深推进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线的农村改革,其伟大历史意义就在于:通过打破长期延续并严重束缚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一大二公”的集体经营模式,建立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曾令香  袁荣琴  曾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