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31)
2023(8991)
2022(7543)
2021(7031)
2020(5860)
2019(13758)
2018(13327)
2017(26223)
2016(14313)
2015(15979)
2014(16080)
2013(16293)
2012(15246)
2011(13937)
2010(14183)
2009(13369)
2008(13452)
2007(12555)
2006(11004)
2005(9728)
作者
(42400)
(36455)
(35966)
(34364)
(22360)
(17419)
(16297)
(14265)
(13395)
(12670)
(12264)
(11946)
(11263)
(11217)
(11146)
(11105)
(11081)
(10446)
(10367)
(10229)
(9065)
(8845)
(8832)
(8346)
(8300)
(8127)
(8076)
(7822)
(7414)
(7337)
学科
(68323)
经济(68265)
(49919)
(46593)
管理(33811)
农业(33057)
方法(28429)
数学(25883)
数学方法(25700)
(24900)
企业(24900)
业经(19640)
中国(15988)
地方(14424)
(14347)
(13397)
(12643)
贸易(12641)
农业经济(12421)
(12330)
(11817)
(11634)
(9789)
银行(9767)
发展(9634)
(9622)
(9516)
农村(9496)
(9342)
(9328)
机构
学院(214730)
大学(210523)
(93539)
经济(91763)
管理(82865)
理学(72031)
研究(71959)
理学院(71306)
管理学(70207)
管理学院(69823)
(59377)
中国(56005)
农业(45581)
科学(44256)
(42818)
业大(39585)
(39288)
(37160)
中心(35193)
研究所(33764)
(32824)
财经(31542)
(28742)
经济学(28478)
农业大学(28073)
(27542)
师范(27299)
经济学院(26148)
北京(26134)
经济管理(26045)
基金
项目(142743)
科学(111925)
研究(105647)
基金(103661)
(90027)
国家(89181)
科学基金(75804)
社会(68343)
社会科(64420)
社会科学(64398)
(56991)
基金项目(55715)
自然(47007)
(46471)
教育(46322)
自然科(45893)
自然科学(45879)
自然科学基金(45081)
编号(44615)
资助(40900)
成果(35335)
(34084)
(32305)
(32258)
重点(31425)
(29431)
课题(28706)
国家社会(28633)
创新(27518)
科研(27318)
期刊
(106861)
经济(106861)
(64589)
研究(58496)
农业(43815)
中国(40618)
学报(35770)
科学(32728)
(28807)
大学(27463)
学学(26281)
业经(24806)
管理(22715)
(22379)
金融(22379)
(20444)
技术(16905)
教育(16217)
问题(16148)
财经(14963)
农业经济(14889)
经济研究(14839)
农村(14673)
(14673)
(13641)
(12866)
世界(12590)
经济问题(11564)
技术经济(11467)
资源(10725)
共检索到313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俊杰  穆桂芳  单敏飞  
进入城镇,取得城镇户籍,原本是农民跳出农门、提升社会地位的强烈追求,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以及城镇户籍附带的各种福利的剥离,加上各种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户籍的含金量、吸引力却在上升,很多进城农民不再落户城镇,而是保留农村户籍。这种现象是近年来城镇化出现的新常态,对进城农民自己和国家的效应都具有两面性,利弊兼具。需善加引导,将积极效应发挥到最大,而降消极效应控制到最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鹏  时允  徐芸中  张合礼  曾刚  刘康迈  吕繁  
目的:分析农村艾滋病病人的患病、就诊和住院情况。方法:在已经参加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病人中,选择更能配合调查的农村户籍病人,由当地卫生局协调,在定点医院填写问卷。结果:农村艾滋病病人的两周患病率为26.9%,两周就诊率为23.2%,年住院率为27.8%。结论:农村艾滋病病人的两周患病率、两周就诊率和年住院率均高于一般农村居民;对艾滋病病人减免治疗费用的政策影响病人的两周就诊率和年住院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管智超  宋志峰  
进城农民生活质量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提高进城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增强进城农民的心理认同感,成为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基于北京市近郊和远郊的进城农民调查数据,将市民化划分为户籍身份和心理认同两个维度,运用定序对数模型及工具变量法,分别检验市民化对进城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户籍身份,进城农民对城市身份的心理认同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更为显著。进城农民与城市居民的交流意愿越强烈,对城市居民身份自我认可程度越高,生活满意度也会随之提高。另外,户籍身份与心理认同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存在性别等个人特征差异。基于此,应进一步统筹推进进城农民户籍制度改革与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健全进城农民市民化配套政策体系,加快推动进城农民全面融入城市。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常进雄  赵海涛  
本文基于CHNS数据,分析在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上对农村户籍劳动力工资歧视的来源。主要发现:(1)国有企业城镇户籍与农村户籍劳动力的教育回报率差距最大;(2)城镇户籍与农村户籍劳动力工资差异中不可解释部分所占比例在国有企业最高,在民营企业最低;(3)国有企业支付的工资要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城镇户籍劳动力在国有企业得到的工资溢价要显著高于农村户籍劳动力,而且这些特征随着时间变化逐渐加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豫  杨改河  冯永忠  任广鑫  
【目的】农村户用沼气是缓解农村能源不足、治理生态环境恶化的较佳选择。研究分析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资源问题,可为实现沼气池的合理布局、提高沼气效率提供依据。【方法】在系统分析气候资源、生物质资源、劳动力资源与农村户用沼气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利用我国各地1.6 m平均地温、年日照时数、年太阳辐射总量、秸秆和畜禽粪便生物量、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等数据,分析了各地发展沼气的气候、生物质和劳动力资源状况。【结果】1.6m平均地温有7~12个月在10℃以上的区域是沼气发展气候适宜区;1.6 m平均地温只有6个月在10℃以上且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辐射总量在5000 MJ/(m2.年)以上,年日照时数在3000 h...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旺妮  张榆琴  李学坤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的空间效应,并进行了空间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农村产业融合与农民收入具有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的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民的增收效果最好,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依次递减;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财政支农水平能够促进农民增收,而农业受灾害的上升、农业信贷的不合理分配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会阻碍农增收。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曹务坤  叶红  
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变动、身份权变动、权利转换及目的论等视角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换城市户籍"进行学理分析,得出了一个结论:一方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换城市户籍"不具有正当性,存在诸多法理障碍,也存在许多弊端,这些弊端势必影响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换城市户籍"不具有可能性。一言以蔽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换城市户籍"不具有必然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昕   楚德江  
为了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并防止农地非农化而形成的“保护性阻隔”强化了农村户籍制度对城乡要素流动的限制,成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大障碍。当前,推进农村户籍制度改革仍面临着农地非农化风险、转移就业农民生计风险以及农村户籍改革与农村集体产权封闭性之间的矛盾。通过“自主退出”和“职业化准入”推进农村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破除农村集体产权的封闭性,并有效化解上述风险。进一步完善以“自主退出”和“职业化准入”为特征的农村户籍制度改革,要求构筑农村不动产交易的产权基础,建立农村产权的市场交易机制和国家对农村土地发展权的回购制度,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农村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杜立芳  
我国二元户籍制度在一定历史时期有积极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形成、推进了国家工业化的进程、维持了城乡社会稳定等。但户籍制度带来农民被边缘化,阻碍了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违背了公民迁徙自由等基本权利、农民身份遭歧视、削弱了农民的进城积累、抑制了农民需求条件的进一步提升等方面。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成为农民市民化之必须,改革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相应的配套服务的展开、城市和谐共生和完善法律制度等相关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莉  左停  
本文采用多元话语分析,从纵向的历史时间纬度和横向的不同行动主体行为情境的分析,认为沼气系统自身的技术优势及其附加价值与社会主导价值极大的相容性促成了沼气政策话语的不断强化,政策执行的单一简单化和市场媒体强势话语的倾向性导致农民的需求和话语表达完全隐性化,实施主体与农民缺少有效的动态性的积极互动,最终导致了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失败。因此,理解农民的生活情境,支持促进其话语的表达与话语权的实现至关重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帮勇  张兵  
本文基于1980~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收入以消极影响为主。对非农收入以积极影响为主。其中,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对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为正向影响,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为负向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和农村金融分布密度对农业收入具有抑制作用,而对非农收入有促进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严琼芳  
本文利用1978~2008年的数据,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效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结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增收具有积极作用,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却抑制了农民增收;只有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农民收入增长间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对农民增收存在滞后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延芳  刘传江  胡铭  
20世纪70年代滞涨后,大量无法解释应对的现实问题让人们意识到,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基本假设存在不足,在经济研究中结合人的心理的探讨是必要的。为解释现实中农民工不积极申请积分制入户,文章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武汉市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基于行为经济学中的失望/后悔效应、牺牲陷阱、偏见与错觉理论解释了结果,提出作为户籍制度衍生的社会屏蔽,隐性户籍墙应囊括由二元户籍导致的对农民和市民在社会生活一切方面的歧视,其对农民工农转非选择的作用不仅在于这些客观歧视,还在于农民工面对歧视时的主观心理。改革开放后,我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持续至今,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日趋活跃,尤以农民工的流动突出,凸显农民工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秦立建  王震  
文章基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农民工城市融合状况专项调查数据,使用工具变量法的IVProbit模型分析农民工城镇户籍转换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存量、工资收入、打工地养老保险显著提高了农民工的城镇户籍转换意愿;签订工作合同、家乡医疗保险降低了农民工的城镇户籍转换意愿;城市规模越大,农民工的城镇户籍转换意愿越强。基于以上发现,文章建议加强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增强劳动合同的公平性、完善农民工在打工城市的社会保障待遇,提高中小城市的吸引力,以推动农民工市民化和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