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1)
2023(1180)
2022(1097)
2021(953)
2020(872)
2019(1833)
2018(1901)
2017(3049)
2016(2027)
2015(2289)
2014(2272)
2013(2291)
2012(2264)
2011(1940)
2010(1990)
2009(1897)
2008(1923)
2007(1792)
2006(1532)
2005(1366)
作者
(8967)
(7681)
(7476)
(7172)
(4784)
(3821)
(3402)
(3128)
(2975)
(2843)
(2702)
(2674)
(2652)
(2537)
(2536)
(2507)
(2380)
(2374)
(2306)
(2246)
(2108)
(2005)
(1844)
(1814)
(1766)
(1745)
(1685)
(1675)
(1663)
(1633)
学科
(5634)
经济(5629)
方法(4270)
(4218)
数学(3667)
数学方法(3459)
管理(3254)
(2801)
(2483)
企业(2483)
(2195)
贸易(2194)
(2183)
(1373)
(1328)
理论(1248)
进口(1150)
(1141)
森林(1141)
虫害(1134)
(1123)
(1115)
病虫(1003)
病虫害(1003)
(989)
(977)
技术(970)
及其(955)
统计(953)
(928)
机构
大学(31941)
学院(30941)
研究(14178)
科学(13238)
(12076)
业大(10523)
农业(9719)
中国(9558)
(9325)
研究所(8846)
(8440)
管理(8157)
(7601)
经济(7327)
(6981)
理学(6971)
理学院(6842)
实验(6755)
(6593)
实验室(6523)
农业大学(6516)
管理学(6279)
管理学院(6254)
林业(6193)
重点(6181)
中心(5982)
技术(5856)
(5725)
北京(5503)
工程(5357)
基金
项目(24512)
(17819)
国家(17721)
科学(17168)
基金(16962)
科学基金(13463)
自然(11635)
自然科(11388)
自然科学(11379)
研究(11324)
自然科学基金(11158)
(10038)
(8865)
基金项目(8287)
资助(8266)
科技(7646)
计划(7291)
重点(5997)
专项(5642)
科研(5468)
教育(5189)
社会(4917)
(4686)
社会科(4654)
社会科学(4650)
(4525)
技术(4419)
创新(4387)
(4343)
(4300)
期刊
学报(13933)
(10774)
科学(10149)
大学(9585)
学学(9432)
农业(7066)
(6602)
经济(6602)
研究(6349)
林业(6110)
中国(5807)
业大(4952)
(3796)
统计(3560)
农业大学(3463)
(3203)
管理(3092)
自然(2941)
技术(2827)
(2773)
科技(2744)
决策(2705)
自然科(2687)
自然科学(2687)
(2301)
中国农业(2296)
科技大(2275)
科技大学(2275)
农林(2182)
(2182)
共检索到45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良  伏建国  杨晓军  安榆林  骆嘉言  
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的针叶木材,这些材种的正确识别对于保护我国进口商利益及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木材形态学鉴定技术的局限性,近年来,分子遗传学技术开始应用于木材的材种鉴定及来源地识别。选取进口的6类针叶木木材为材料,研究木材DNA提取和纯化方法,摸索出了适合于针叶木木材的CTAB-SDS-磁珠相结合的DNA提取和纯化体系。扩增出500 bp的trnL内含子片段,共发现85个碱基多态性位。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将6类进口针叶木区分开来,为进口针叶木的鉴定及分子识别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伏建国  刘金良  杨晓军  安榆林  骆嘉言  
由于黄檀属Dalbergia种类较多,很多种类通过形态学方法难以区分,给中国进口木材检验鉴定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研究黄檀属木材的分子鉴定方法,选取进口木材中常见的7种黄檀属木材,通过比较不同的木材DNA提取和纯化方法,摸索出了适合于黄檀属木材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磁珠相结合的DNA提取和纯化体系,利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出433 bp的matK基因片段,共发现12个碱基位点差异,可以将7种进口黄檀属木材及我国的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逐一区分开,为黄檀属木材分子识别鉴定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诗捷  曹福祥  
在传统CTAB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建立了适用于华南五针松成熟针叶DNA提取的CTAB法,该方法具有稳定、操作简单、可靠等特点。使用该方法对不同地理分布的华南五针松成熟针叶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A260/A280在1.60~1.78之间,OD260/OD230比值介于2.0~2.3之间,无降解现象,RNA去除干净。经ISSR-PCR分析,条带清晰,完全能够达到分子标记的操作要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尤勇  洪菊生  
杉木DNA的简便提取方法*尤勇洪菊生关键词杉木针叶DNA巯基乙醇次生物质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的特有树种,其分子生物学研究目前在国内外开展的较少,其近缘种的研究也较少。为了开展杉木分子生物学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战立强  
CEM木材期货以产自北美的SPF锯材为合同标的物。过去一直认为CEM木材期货价格对中国的木材价格不产生影响,但是协整分析表明,滞后3个月的CEM木材期货价格与2012年5月以来的针叶原木进口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说明CEM木材期货价格是针叶原木进口价格的格兰杰原因。考虑到进口针叶原木价格与中国木材市场价格综合指数高度相关,木材进口企业利用CEM木材期货规避针叶材进口中的价格风险是可行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苟大平  王曦茁  汪来发  田国忠  朱天辉  郭民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快速、简便地直接从病木中提取松材线虫DNA的方法。【方法】运用Chelex-100结合异硫氰酸胍蛋白变性缓冲液建立新的高效快速提取微量木块中线虫DNA的方法,并通过普通PCR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对提取的DNA进行检测验证。【结果】建立了提取线虫DNA的新方法 Chelex-100法,并对影响提取效率的Chelex-100浓度、冻融时间和煮沸时间进行了优化。Chelex-100法最适Chelex-100终浓度为1.5%(W/V),最适冻融时间为5 min,最适煮沸时间为8 min。与传统的CTAB法和蛋白酶K法比较,Chelex-100法提取的DNA得率高,相同条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郝豆豆  张勇群  雷鸣  拉多  
【目的】基于ITS2条形码技术鉴定藏药材苞叶雪莲,以保证药材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方法】对采自西藏林芝的苞叶雪莲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得到ITS序列并测序;所有样品的ITS2序列采用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的注释方法获得,使用MAGE6.0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并构建进化树,同时预测苞叶雪莲ITS2序列的二级结构。【结果】苞叶雪莲及其近缘物种的ITS2序列间存在明显差异,基于ITS2序列的NJ树及ITS2二级结构能将苞叶雪莲及其近缘物种区分开。【结论】ITS2序列可以有效的鉴别苞叶雪莲及其近缘物种,可以为苞叶雪莲的安全用药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忠铖  杨娜  
【目的】分析木材长期寿命预测中常用Gerhards模型的适用性,探讨参数选取对不同加载工况下模型预测结果的影响,同时针对木材寿命预测中预测值大于真实值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erhards模型的区间预测模型分析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木材长期寿命预测精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对Gerhards模型进行理论推导,明确木材破坏时间与线性加载速度或恒定应力水平的关系;然后对比文献中针叶木材受荷试验数据真实值与8组Gerhards模型预测值,分析各模型对不同受荷形式下木材寿命预测结果的优劣;最后针对木材寿命预测中预测值大于真实值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erhards模型的区间预测模型分析方法。【结果】基于Gerhards模型预测线性加载工况下木材寿命时,各模型预测值较为接近,且与试验值偏差较小;预测恒定加载工况下木材寿命时,各模型预测值间差别较大,且个别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差异极大。当木材试样为承受恒定应力水平介于60%~95%的北美花旗松时,建议采用Gerhards模型6进行寿命预测;当木材试样为承受恒定应力水平介于55%~105%的欧洲云杉时,建议采用Gerhards模型7进行寿命预测;当木材试样承受恒定应力水平小于50%时,建议采用Gerhards模型1进行寿命预测。预测模型所用数据加载工况与被预测对象受荷工况之间的差异对模型预测精度影响极大。相比传统预测模型,区间预测模型能够更完整地反映试验数据分布特征,且基于试验数据分位数拟合的预测模型较基于T分布假设拟合的预测模型涵盖更多试验数据点。【结论】分析Gerhards模型在木材长期寿命预测中的适用性十分必要,当预测模型所用数据加载工况与被预测对象受荷工况相似时,模型具有较好预测效果。本研究提出的分位数模型分析方法能够使绝大多数试验数据点落在区间模型内,可为提高木材长期寿命预测精度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骆静怡  傅威锐  潘程远  
木腐真菌是一类木质纤维素的自然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发挥着重要角色。利用真菌子实体、菌落、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形态,结合内转录间隔区(ITS)和26S r DNA D1/D2区域序列,对环境中采集到的木腐真菌进行鉴定,并对分离鉴定到的真菌进行木质素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分析,以及木材侵染腐朽能力研究。通过鉴定,共分离得到5种木腐真菌,分别是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毛栓孔菌Trametes hirsuta,层生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和血红密孔菌Pycnoporus sanguineus。酶活分析表明...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少甫  赵治芬  陆军  庄杰云  
杉木DNA的快速提取黄少甫,赵治芬,陆军,庄杰云关键词杉木,DNA提取,酶切分子标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hPolymorphism,简称RFLP)和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林启招  孙永科  何鑫  秦磊  邱坚  
为解决不同人对相同针叶材样品识别出不同的早材至晚材过渡特征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交互模式的针叶材早材至晚材过渡特征识别方法。该方法把肉眼难于识别出早材至晚材过渡带的针叶材归为"渐变"部分,把容易找出过渡带的针叶材归为需经计算机辅助程序进行量化判断部分。计算机辅助程序量化判断的过程,首先对横切面早晚材过渡带明显的显微数字图像进行裁剪、灰度化、二值化;其次,人工选择至少10列早材至晚材管胞,计算每个管胞径向直径,判断每列管胞的早晚材管胞径向直径变化情况;最后,基于多数投票法得出试样的早材至晚材急变或渐变的过渡特征。利用基于该方法开发的计算机程序,对20个针叶材试样进行了过渡特征识别。试验结果表明,基于交互模式的针叶材早材至晚材过渡特征识别方法,计算机辅助程序量化的准确率可达9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江涛  刘一星  聂玉哲  李坚  
为了鉴定应压木木材细胞壁形成中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并确定其在木材形成中的功能,采用双向差异凝胶电泳技术,对正常木和应压木木材形成组织中蛋白质进行分离和鉴定,获得了较高质量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应用TOF-MS/MS技术对应压木和正常木木材形成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鉴定,并用MASCOT软件对每个差异点的匹配峰值在SwissProt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最终确定了7个差异蛋白质。其中,4个蛋白质在应压木中表达上调,3个表达下调。这些蛋白质参与了木质素生物合成、应力响应与胁迫、细胞骨架运动及脂类代谢,因而推测它们与应压木木材的形成有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汪杭军  汪碧辉  
提出通过横切面显微图像对针叶材树种进行计算机识别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图像的PCA特征,生成"特征树",然后采用SVM对样本进行分类。使用8种针叶材,每种12个样本,并采用留一交叉验证,对图像的分割方法、最近邻与SVM分类算法和不同范数距离下的识别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部分木材微观的纹理结构进行木材识别的可能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计智伟  汪杭军  何涛  尹建新  
基于图像的智能木材识别方法是通过自动提取木材的识别特征来识别木材,对木材科学和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区域生长的木材导管形态特征提取方法:采用分治策略改进区域生长法实现木材横切面显微图像中导管细胞的快速分割,用链码跟踪技术提取了10个导管细胞的形态特征;选取了6种阔叶材树种的横切面显微图像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方法能提高导管细胞的分割速度;所提取的10个形态特征在给定的树种显微图像上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说明将本文方法用于阔叶材树种智能识别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雷玲  王红霞  张志华  何富强  高仪  赵书岗  孙红川  
以13个河北核桃优系(罗汉头、南安庄、艺核1号、C12、J16、M3、H12、C15、M10、MB、C13、M9、A7)的叶片为材料,比较了高盐低pH法(2%PVP40,3%PVP40)、SDS法(0.5%,1%,1.5%)和CTAB法(2%,3%)提取基因组DNA的效果,旨在筛选出适合河北核桃DNA提取的最佳方法,为进一步开展河北核桃的分子群体遗传研究奠定基础。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对所提取的DNA样品进行检测,比较所得DNA的纯度和质量。结果表明,几种提取方法均能提取到核桃叶片的基因组DNA,其中含3%PVP40的高盐低pH法所提取的DNA浓度适中,蛋白质、RNA、多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