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52)
- 2023(11353)
- 2022(9606)
- 2021(8649)
- 2020(7011)
- 2019(15619)
- 2018(15075)
- 2017(29094)
- 2016(15416)
- 2015(17276)
- 2014(16384)
- 2013(16136)
- 2012(14829)
- 2011(13622)
- 2010(13395)
- 2009(12550)
- 2008(11825)
- 2007(10325)
- 2006(9055)
- 2005(8045)
- 学科
- 济(69467)
- 经济(69399)
- 管理(39953)
- 业(36895)
- 方法(32648)
- 数学(29128)
- 企(28925)
- 企业(28925)
- 数学方法(28909)
- 贸(23403)
- 贸易(23395)
- 易(22730)
- 农(18242)
- 中国(16775)
- 地方(16650)
- 财(15465)
- 业经(13527)
- 农业(11774)
- 融(11684)
- 金融(11682)
- 学(11588)
- 制(10574)
- 环境(9955)
- 银(9738)
- 银行(9710)
- 地方经济(9455)
- 出(9373)
- 行(9331)
- 关系(9259)
- 务(9123)
- 机构
- 学院(217976)
- 大学(215617)
- 济(95522)
- 经济(93903)
- 管理(79332)
- 研究(76330)
- 理学(69053)
- 理学院(68278)
- 管理学(67175)
- 管理学院(66808)
- 中国(57226)
- 科学(45578)
- 京(44284)
- 财(41768)
- 农(39479)
- 所(38366)
- 研究所(34914)
- 中心(34549)
- 财经(33801)
- 业大(32888)
- 农业(31709)
- 江(31611)
- 经(30932)
- 经济学(30802)
- 经济学院(28197)
- 院(28127)
- 范(27326)
- 北京(27108)
- 师范(26969)
- 州(25414)
- 基金
- 项目(150345)
- 科学(118658)
- 基金(110115)
- 研究(109313)
- 家(97346)
- 国家(96632)
- 科学基金(81707)
- 社会(70994)
- 社会科(67604)
- 社会科学(67590)
- 省(58733)
- 基金项目(57161)
- 自然(51795)
- 自然科(50611)
- 自然科学(50594)
- 教育(50313)
- 划(49972)
- 自然科学基金(49692)
- 资助(45316)
- 编号(43661)
- 重点(34980)
- 成果(34789)
- 发(34372)
- 部(33746)
- 创(32104)
- 课题(30755)
- 国家社会(30360)
- 创新(30080)
- 科研(29338)
- 教育部(28953)
共检索到320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郑旭芸 隋博文 庄丽娟
基于玉米和大豆等粮食国际、国内价格历史数据,运用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揭示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传导作用及影响路径。理论分析表明,国际粮价通过进口直接路径、进口产品成本路径和进口替代路径等三个子路径传导至国内粮价。实证检验发现,国际大豆价格进口直接路径和进口产品成本路径传导均比较充分,即国际大豆价格会影响大豆进口价格,进而影响国内大豆价格,最终影响国内豆油价格;国际玉米价格进口直接路径和进口产品成本路径传导则不充分,国际玉米价格会影响玉米进口价格,但是对国内玉米价格和国内玉米淀粉价格影响程度较低;而在进口替代路径中,玉米和大豆的国际价格传导均不充分。我国应继续推进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粮食生产科技投入力度,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集中力量提高粮食供给质量和效率;坚持粮食进口仅为调剂国内供求余缺的方针,把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建立健全粮食市场的价格调控体系及风险防控体系,规避国际粮食市场剧烈波动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影响。
关键词:
传导路径 国际粮价 国内粮价 进口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苏 熊启泉
根据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分析了入世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对国内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而言,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市场整合度不高,价格传递不完全;短期内,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影响也较小;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变动的贡献在不断加大,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主要原因来自于进口需求的低水平、政府的边境控制和国内支持政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士跃
粮价乃百价之基,国际贸易是国际粮价影响我国粮价最重要的传导路径之一。选取大豆、玉米、小麦、大米等粮食品种的国际与国内月度价格为研究对象,通过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实证分析,发现国际粮价向国内粮价传导方面存在品种结构差异,这与不同粮食品种的对外依存度息息相关。随着粮食市场化、全球化、能源化、金融化深入推进,国际粮价对我国粮食安全的现实影响与潜在威胁并存。
关键词:
国际贸易 传导 粮价 品种差异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隆国强
基本格局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粮食产量最大的国家,同时,中国还是世界粮食贸易中的重要一员。在多数年份,中国是粮食的净进口国,1977年到1996年中国进口粮食24453.5万吨,出口10194万吨,净进口量达到14258.5万吨。中国参与国际粮食贸易不仅是为了调整供需总量,而且通过国际市场进行粮食品种的调剂,主要出口大米、大豆和玉米,进口小麦。 中国粮食出口以大米、大豆和玉米为主,常年出口量占我国粮食出口总量的75%左右。多年来,我国一直是大米和大豆的重要出口国,但80年代以来,大米与大豆出口量逐渐降低,在国际市场上的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士跃
期货市场是国际粮价向中国粮食市场传导的最重要路径之一,为分析这种传导影响,选取芝加哥期货市场的CBOT大豆、CBOT玉米、CBOT小麦代表国际期货市场价格,大连商品交易所黄大豆2号和玉米、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强麦代表国内期货市场价格为研究对象,进行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研究发现,国内外粮食期货市场存在协整关系,但并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不能很好地解释彼此的变化,这主要可能是由于国内期货市场不完善等因素造成的。期货定价是国际大宗商品最重要的定价方式之一,既要完善期货等金融市场,争夺粮食定价权,又要完善市场监管,警惕国际金融市场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威胁与挑战。
关键词:
期货 传导 粮价 粮食安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士跃
期货市场是国际粮价向中国粮食市场传导的最重要路径之一,为分析这种传导影响,选取芝加哥期货市场的CBOT大豆、CBOT玉米、CBOT小麦代表国际期货市场价格,大连商品交易所黄大豆2号和玉米、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强麦代表国内期货市场价格为研究对象,进行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研究发现,国内外粮食期货市场存在协整关系,但并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不能很好地解释彼此的变化,这主要可能是由于国内期货市场不完善等因素造成的。期货定价是国际大宗商品最重要的定价方式之一,既要完善期货等
关键词:
期货 传导 粮价 粮食安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尹靖华 顾国达
近十年来我国粮食净进口量逐渐增加,粮食安全对贸易途径的倚重程度不断加大,但近年来国际粮食价格危机引发的多个国家贸易隔离程度加剧,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是一个重大挑战。文章在Kym Anderson等(2013)模型的基础上剖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贸易政策的影响机理,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估计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及其主要粮食贸易伙伴国贸易政策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992~2011年间,国际小麦、稻米和玉米价格波动程度增大1%,分别引起贸易隔离程度增大1.64%、1.60%及0.45%;与饲料粮相比口粮的国际价格波动引起更大的贸易隔离。因此,应从国内、区域和全球层面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价格波动 粮食贸易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树全 高旻
在综述国内外粮价与粮食贸易关系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为研究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构建VAR模型对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国内外大豆、玉米、小麦、大米这4种粮食作物的进出口量和月度价格数据进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的分析。结果表明:各粮食作物的国内外现货价格对其贸易量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国内大豆的进口与大米的出口对其国际价格具有较为显著的"大国效应",小麦的进口与玉米的出口对其国际价格的反馈作用并不明显。
关键词:
粮食价格 粮食贸易 大国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志军
粮食供需区间失衡和能源短缺是世界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农业资源弱化和粮食高消耗低储备是粮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国外应对粮价上涨所采取的积极措施为我国确保粮价稳定提供了借鉴。稳定粮食价格,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守海
本文利用Johansen检验和VEC模型,考察了大米、小麦、玉米、大豆等四类粮食品种国内外价格的传递关系,并发现,不论是从长期整合还是短期波动的角度,国际粮价的变动,都会在相当程度上输入到我国,其中尤以大豆为甚,玉米和大米次之,小麦虽然最低,但也不容忽视。进一步的模拟计算揭示了国际粮价波动后国内四种粮价的变动轨迹。文章接着利用配对Johansen检验考察了国际粮价输入的原因,并发现某些战略性粮食品种尤其是小麦和大米的价格输入并不主要来自直接贸易因素,而是通过大豆和玉米等间接贸易实现的。因此直接贸易干预难以有效阻止国际粮价的冲击,文章为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粮食价格 国内外市场 整合关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科熠 彭海燕
加入WTO以来,我国粮价波动幅度越来越大。选取2002年~2014年国际国内大米、小麦、玉米、大豆的月度价格作为样本数据,利用VECM模型深入研究了国内外粮价波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回归方法探讨了国际粮价波动与国内粮价波动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国内外粮价波动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这种关系是在短期波动不断调整下得以实现的;进出口传导机制以及替代效应传导机制是国际粮价波动向国内粮价波动传导的两个主要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新华
文章基于VAR模型对我国粮食进出口、国内粮价、国际粮价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影响较大,而国内粮价对国际粮价影响较小。粮食进口和粮食出口对国际粮价的影响均较小,国际粮价对粮食出口和粮食进口的影响均较大。国内粮价对粮食进口影响较大,但对粮食出口影响相对较小,国内粮价是粮食出口和粮食进口的Granger原因,粮食进口是国内粮价的Granger原因,但粮食出口不是国内粮价的Granger原因。
关键词:
国际粮价 国内粮价 粮食出口 粮食进口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董学力
近十年来我国粮食总体价格及各主要粮食品种价格表现出与国际粮价及各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变化的一致性与同步性。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贸易传导机制、替代效应、期货途径和心理预期以及市场投机等发挥了作用。由此得出的政策启示是增加粮食供给,不断完善粮食储备制度和粮食进出口机制、建立健全粮食产品期货市场、构建重点粮食品种价格异常波动防控体系。
关键词:
国际粮价 国内粮价 影响途径 传递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雅鹏
近年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呈现明显加剧趋势,粮食正逐渐成为全球投机资本追逐的重要目标。粮食市场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联动关系日趋紧密,粮食"金融化"属性日益凸显以及金融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全球粮食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粮食安全受到威胁,防范和化解国际粮食金融化风险已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焦点。祁华清教授和宁宜希教授合著的《国际粮价波动下中国粮食安全实证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2014年版)一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版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