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24)
- 2023(16018)
- 2022(13549)
- 2021(12600)
- 2020(10698)
- 2019(24018)
- 2018(23780)
- 2017(45444)
- 2016(24134)
- 2015(26902)
- 2014(25877)
- 2013(25026)
- 2012(22521)
- 2011(20067)
- 2010(19794)
- 2009(17774)
- 2008(17043)
- 2007(14689)
- 2006(12421)
- 2005(10337)
- 学科
- 济(98060)
- 经济(97976)
- 业(70502)
- 管理(70403)
- 企(59248)
- 企业(59248)
- 方法(48971)
- 数学(43073)
- 数学方法(42391)
- 贸(29218)
- 贸易(29205)
- 易(28482)
- 农(25599)
- 中国(23945)
- 财(23708)
- 技术(23312)
- 业经(22526)
- 地方(18780)
- 农业(16982)
- 学(16974)
- 理论(16201)
- 制(15466)
- 产业(15215)
- 出(15027)
- 务(14768)
- 财务(14707)
- 财务管理(14676)
- 技术管理(14433)
- 企业财务(13780)
- 环境(13487)
- 机构
- 学院(330962)
- 大学(327450)
- 济(139928)
- 经济(137539)
- 管理(133311)
- 理学(117339)
- 理学院(116194)
- 管理学(113913)
- 管理学院(113325)
- 研究(104774)
- 中国(76513)
- 京(66362)
- 科学(64851)
- 财(58460)
- 农(56378)
- 业大(52827)
- 所(50836)
- 中心(49057)
- 财经(48158)
- 江(47271)
- 研究所(46732)
- 农业(44823)
- 经(44100)
- 经济学(43218)
- 北京(40229)
- 经济学院(39470)
- 范(39056)
- 院(38690)
- 师范(38507)
- 州(37159)
- 基金
- 项目(237620)
- 科学(188400)
- 基金(174014)
- 研究(168399)
- 家(153782)
- 国家(152580)
- 科学基金(132088)
- 社会(109072)
- 社会科(103918)
- 社会科学(103896)
- 省(94771)
- 基金项目(92185)
- 自然(87355)
- 自然科(85549)
- 自然科学(85530)
- 自然科学基金(84046)
- 划(79120)
- 教育(78479)
- 资助(71118)
- 编号(65780)
- 创(54716)
- 重点(53535)
- 部(51892)
- 发(51491)
- 创新(50509)
- 成果(49581)
- 国家社会(46106)
- 科研(46017)
- 课题(45122)
- 教育部(44801)
共检索到4638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金成国 李达耀 黄伟新
近年来中国实施了优化进口商品结构、鼓励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进口的促进进口政策,但其与国内研发活动投入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协同影响尚未受到关注。本文基于PVAR模型,利用2009—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进口贸易、国内研发活动投入与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存在一个短暂的消化外来技术的吸收时滞,同时对国内研发投入产生一个挤出效应,而国内研发活动投入在短期内对技术创新呈现负向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长期则具有正向影响。由此,提出对策建议:重塑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进口贸易政策,构建协同、高效的自主创新体系,强化财税激励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沙文兵 孙君
本文利用1995—2008年高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FDI知识溢出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资企业R&D活动对中国高技术产业产生了一定的知识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FDI知识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中等外资开放程度的行业中,外资开放程度较低或过高的行业,由于内外资企业之间经济联系较少或技术差距悬殊,并没有产生显著的FDI知识溢出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守华 姜宁 吴贵生
文章运用1997-2006年面板数据,以新增长理论的内生创新努力(R&D活动)为基准,实证分析本土技术溢出与国际技术溢出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从中发现:在本土技术溢出中,大学等科研机构对产业创新存在积极的溢出效应,产业空间集聚的溢出效应呈不稳定性特征;在国际技术溢出渠道中,出口学习对创新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外资R&D活动的溢出效应不明显。进一步考察国际技术溢出效果与开放程度、开放模式关系后发现:就开放程度来看,国际技术溢出效果随开放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就开放模式来看,外资R&D主导型模式的溢出效果不明显,出口导向型模式的溢出效果较明显,而双重推进型———"引进来、走出去"模式的溢出效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沙文兵 李桂香
基于知识生产函数,利用1995~2008年中国高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FDI知识溢出和自主R&D投入对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内资企业自主R&D投入是形成其创新能力的最主要因素;外资企业R&D活动对内资企业产生了一定的知识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FDI知识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中等外资开放程度的行业中,对外资开放程度较低的行业和对外资开放程度过高的行业,由于内外资企业之间经济联系较少或技术差距悬殊,并没有产生显著的FDI知识溢出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阮文婧 刘小溪 武常岐
文章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13个行业的创新效率动态趋势及其贡献源泉。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呈波动增长趋势,增长主要来源是技术进步;内资企业的创新效率在增长幅度、行业范围明显高于外资企业;现阶段外资企业不是驱动中国高技术产业整体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斌 李倩 祁源
利用我国高技术产业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门限模型,从金融发展与多维度吸收能力视角实证检验FDI技术溢出对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FDI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溢出存在明显的金融发展和吸收能力"门槛效应"。人力资本、研发投入、经济发展3个维度的吸收能力均存在最低门槛,小于门槛值,FDI技术溢出不显著;跨越门槛后,呈正向FDI技术溢出,FDI技术溢出随着吸收能力的提高而增强。金融发展水平也存在最低门槛值,小于该门槛值,FDI技术溢出不显著;越过该门槛值,FDI技术溢出为正;而金融发展超过某一临界值时,FDI技术溢出效应发挥会由正变得不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姚丽 谷国锋
本文基于2001—2011年中国31省区面板数据,运用ESDA分析工具研究了各省区人均高技术产业产值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分析结果显示:表征区域高技术产业水平的HTI在全域范围内具有正的空间自相关性,表明高技术产业局域性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分析进一步考察了区域技术创新等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影响要素,劳动力投入要素的弹性系数大于资金投入要素。另外实证分析也表明空间溢出效应会随地区间距离增大而减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魏新颖 王宏伟 徐海龙
文章基于2000-201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空间关联及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从全局来看,中国各省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存在正的空间关联且关联程度呈上升态势;从局部来看,东部地区省份表现为"高-高"型正相关,西部地区省份表现为"低-低"型正相关,这种状况随时间推移没有本质改变。(2)本省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及其他省份的技术溢出对本省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有积极影响,且其他省份的技术溢出效应超过了本省份技术创新的作用。(3)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下人力资本权重矩阵的溢出效应最大,这印证了人力资本是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溢出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 空间关联 技术溢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涵 杨晓昕 尹鹏
采用2000-2016年省域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测度了高技术产业的区域创新效率,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对国际贸易强度的影响作用与溢出效应,发现: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总体较高且成收敛态势;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效率提升能有效增强参与国际贸易强度,但具有市场竞争的门槛约束;对外开放度和外商直接投资均具有正向作用与溢出总效应,而市场竞争度则相反;高技术产业国际贸易强度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各变量对四大经济区的作用与空间溢出均呈现差异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沙文兵
笔者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对FDI知识溢出、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外资企业的R&D活动产生了显著的知识溢出效应,并由此推动了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但相对于内资企业自主R&D投入而言,FDI渠道的知识溢出对于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小。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对于FDI知识溢出、内资企业创新能力具有非线性影响。
关键词:
知识溢出 技术差距 高技术产业 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灿 曾刚
笔者利用2000年~2011年中国省域单元高技术产业分行业面板数据,基于外部性思想理论,同时考虑地区间空间相关性,构建空间滞后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专业化、多样化、竞争程度及省区间溢出效应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各行业创新过程中资本的贡献弹性都显著为正,劳动的贡献比资本小;知识的专业化溢出对高技术产业的区域创新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多样化溢出的影响在行业间有所不同,而企业竞争程度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知识溢出 创新 高技术产业 中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秀武 王波
知识溢出效应是影响区域创新产出的重要因素。本文借助于综合考虑了R&D经费和知识存量的知识生产函数,将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因素引入该函数,对区域内和区域间的知识溢出因素于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的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两个维度下的知识溢出均对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产出影响显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余甫功 欧阳建国
本文将工业分为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两个部门,应用Feder模型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产出通过与传统工业部门的弹性关系而影响其增长,进而影响整个工业的增长。对我国的数据检验表明:高技术产业对我国工业的直接带动和溢出效应都很显著,直接带动率为18%,溢出效应为2.2%;高技术产业的平均要素边际产出较传统工业的平均要素边际产出高出21.9%。研究也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对工业发展的作用存在着高带动高溢出、低带动高溢出和高带动低溢出三类地区。
关键词:
Feder模型 高技术产业 溢出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沙文兵
本文以我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实证分析了吸收能力对FDI知识溢出、进而对内资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以R&D投入强度表征的内资高技术企业的吸收能力对于FDI知识溢出效应具有非线性影响,两者呈现出"U型"关系,即吸收能力对于FDI知识溢出效应的作用存在一个临界值,只有当内资企业R&D投入强度超过这一临界值时,才能有效吸收FDI渠道溢出的知识;内资企业自主R&D投入始终是其创新能力提升的最重要因素;企业平均规模越大,其创新能力越强。
关键词:
知识溢出 吸收能力 创新能力 高技术产业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刘贻新 张光宇 张玉磊 廖丽平
结合高技术产业的特点,借鉴国内外关于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现有科技和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建立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引入突变级数法构造了高技术产业技术能力突变评价模型,以中国2008年高技术产业中的5大行业为例进行算例分析。研究结果可为高技术产业中各行业明确自己的优劣势、正确选择技术创新战略和相关行业部门制定科学的技术创新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能力 突变级数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