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96)
- 2023(11702)
- 2022(9593)
- 2021(8746)
- 2020(7097)
- 2019(16109)
- 2018(15407)
- 2017(28566)
- 2016(15099)
- 2015(17039)
- 2014(16250)
- 2013(16444)
- 2012(15367)
- 2011(14209)
- 2010(13754)
- 2009(12248)
- 2008(11915)
- 2007(10272)
- 2006(9072)
- 2005(8342)
- 学科
- 济(67884)
- 经济(67817)
- 管理(44585)
- 业(41725)
- 企(32168)
- 企业(32168)
- 方法(31606)
- 数学(28318)
- 数学方法(28156)
- 贸(26278)
- 贸易(26267)
- 易(25671)
- 中国(20786)
- 农(17323)
- 财(16127)
- 技术(15319)
- 学(14942)
- 环境(14455)
- 出(14426)
- 业经(12837)
- 农业(11648)
- 制(11298)
- 关系(10562)
- 口(10548)
- 出口(10521)
- 出口贸易(10521)
- 地方(10064)
- 银(10005)
- 银行(9957)
- 融(9896)
- 机构
- 大学(228582)
- 学院(224392)
- 济(107330)
- 经济(105852)
- 研究(87503)
- 管理(83246)
- 理学(72598)
- 理学院(71792)
- 管理学(70744)
- 管理学院(70374)
- 中国(65213)
- 科学(53076)
- 京(49197)
- 农(45659)
- 所(45242)
- 财(43061)
- 研究所(41775)
- 业大(37745)
- 中心(37533)
- 农业(36670)
- 财经(35353)
- 经济学(35242)
- 经(32700)
- 经济学院(32130)
- 院(31754)
- 北京(31171)
- 江(30858)
- 科学院(27484)
- 财经大学(26668)
- 范(25924)
- 基金
- 项目(158288)
- 科学(124878)
- 基金(119798)
- 家(109428)
- 国家(108680)
- 研究(107452)
- 科学基金(90785)
- 社会(72823)
- 社会科(69473)
- 社会科学(69460)
- 基金项目(62488)
- 自然(59643)
- 自然科(58337)
- 自然科学(58315)
- 省(57598)
- 自然科学基金(57369)
- 划(50739)
- 资助(49047)
- 教育(47397)
- 编号(37636)
- 重点(36685)
- 部(36596)
- 发(34686)
- 创(33959)
- 国家社会(32844)
- 创新(32136)
- 中国(31379)
- 科研(31282)
- 教育部(30811)
- 计划(30667)
共检索到332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瑜
技术进步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重要因素。一国可以通过进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两个渠道的技术溢出效应来促进其技术进步的提高,文章基于1998~2012年我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协整模型研究并确定进口贸易、FDI与碳强度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并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了进口贸易和FDI对碳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强度和FDI以及进口贸易之间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进口贸易 外商直接投资 碳强度 技术溢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庆宾 柳剑平
随着全球变暖态势的日益严峻,技术进步对东道国碳减排的重要作用日益引起各方重视,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进口贸易往往会对东道国产生技术溢出效应,进而会提高东道国的技术水平。那么,一国通过进口贸易获取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本国碳排放的影响程度如何?本文基于1995-2009年我国大陆地区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版数据,使用面板协整模型,对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进行了估计与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的碳排放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存量每增加1%,则碳排放会相应减少0.513%。在分析其中原因的基础上,本文建议:为了更好地吸收利用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来...
关键词:
进口贸易 技术溢出 碳排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清 孙元元
本文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将进口贸易和FDI的技术溢出视为内生,对比研究人力资本水平、国内研发投入、制度的完善程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4个因素对进口贸易和FDI技术溢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只有进口贸易存在显著的技术溢出,进口贸易仍然是国外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全国仅有东部地区的研发、人力资本、制度的完善以及经济的发展才能显著促进FDI的技术溢出,而东部及中部地区上述4个因素都能显著促进进口的技术溢出,西部地区除了研发水平外,其他3个因素也都能显著促进进口的技术溢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燕 杨志远
本文利用1995~2010年间占中国进口贸易份额较大的13个发达国家和13个发展中国家的R&D数据和行业贸易数据,并用DEA法分析了中国进口贸易带来的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文章在得到发达国家R&D资本通过进口贸易促进了我国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这一基本结论的基础上发现,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有正向技术溢出效应,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我国行业技术效率都有负向溢出效应,且中国在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时,高R&D强度行业的溢出效应明显高于低R&D强度行业。这说明,我国应该在继续扩大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同时,更要重视自己国家内部对进口产品所附带高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及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永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营商环境“内外兼修”,这意味着在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等方面,将进一步提升各类服务的便捷高效程度,实现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便利化。在政策的推动下,外国直接投资(FDI)和进口贸易规模将持续稳步扩张,更多国际先进知识将流入我国,这为我国服务业技术创新提供了知识基础。我国服务业内资企业在获取以知识为核心的创新要素后,将通过人才、资金等要素将其组合成技术创新成果。因此,本文在收集2018-2020年我国服务业数据后,通过回归分析检验由FDI和进口贸易所引起的国际知识溢出对服务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和进口贸易的国际知识溢出显著促进服务业技术创新,且FDI的国际知识溢出对服务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当FDI和进口贸易同时发挥作用时,两者共同的国际知识溢出对服务业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最强。服务业研发经费、服务业资本投入、服务业研发人力资本投入、服务业内资企业固定资产均能显著促进服务业技术创新,其中服务业研发经费和人力资本投入的促进作用较强。政府支持未能显著促进服务业技术创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申嫦娥
一国(地区)的技术进步不仅取决于本国(地区)的研发资本存量,而且取决于引入的外国(地区)研发资本存量的溢出效应。本文采用扩展的CH模型,将研发资本存量作为解释变量,选取1993年至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西方大国(G8成员国)和亚洲四小龙通过进口贸易、FDI两个途径对中国的技术溢出效用。研究结论有三:一是FDI的技术溢出效用显著为正;二是西方大国FDI的溢出效应略高于亚洲四小龙;三是我国自己的研发资本存量只是在没有西方大国影响的情况下与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FDI 进口贸易 技术溢出 研发资本存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荣军
文章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2—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析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对我国创新的影响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对这种影响的制约。研究发现:现阶段进口贸易技术溢出能够显著提升我国创新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强化这种影响。进一步将进口商品划分为资本品、中间品与消费品,发现资本品和中间品进口的技术溢出对创新的影响为正,但消费品进口的技术溢出却抑制了我国创新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能够加强资本品进口技术溢出对创新的正向影响,但是不利于中间品进口溢出对创新的正向影响。而消费品进口技术溢出对创新的影响不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进口技术溢出 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喻美辞 喻春娇
进口贸易是技术的一种主要溢出渠道。本文运用Lichtenberg&Potterie(1996)方法构建国外R&D资本存量,并将人力资本要素考虑在内建立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的计量模型,选取中国和G-7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中国国内R&D资本存量和通过进口贸易获得的国外R&D技术溢出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外R&D资本存量都能显著地提升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的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内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对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在此实证研究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苏为华 孔伟杰
国际贸易和FDI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两个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岭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得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现阶段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正处于对外贸和外资的技术溢出有正向效应的阶段,FDI对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敏感度更高。国内R&D投入对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在知识产权保护下国际技术外溢和扩散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外部推力。但现阶段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仍然偏低,执法力度薄弱,削弱了我国对国外FDI技术溢出的吸收水平,影响了外资的技术溢出对我国技术进步的贡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启斐 张为付
相对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内嵌的技术和知识含量更高,表现出更强烈的溢出效应。文章首先建立了一个南北服务贸易模型,分析了进口服务贸易对后发国家技术追赶的作用;然后基于中印两国与28个OECD国家双边服务贸易数据,测算了两国进口服务贸易的知识溢出,并利用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进口服务贸易对中印两国缩短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进口服务贸易可以帮助我国完成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追赶;由于发展模式的差异,进口服务贸易会抑制印度技术追赶的步伐。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当鼓励服务业开放,鼓励服务贸易;同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启斐 张为付
相对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内嵌的技术和知识含量更高,表现出更强烈的溢出效应。文章首先建立了一个南北服务贸易模型,分析了进口服务贸易对后发国家技术追赶的作用;然后基于中印两国与28个OECD国家双边服务贸易数据,测算了两国进口服务贸易的知识溢出,并利用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进口服务贸易对中印两国缩短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进口服务贸易可以帮助我国完成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追赶;由于发展模式的差异,进口服务贸易会抑制印度技术追赶的步伐。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当鼓励服务业开放,鼓励服务贸易;同时,要注意服务业开放序列,大力发展知识密集的服务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符宁
本文研究了中国人力资本水平和国内研发强度对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进口贸易的国际技术溢出对中国技术进步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是具体促进程度受到中国人力资本和国内研发等吸收能力因素的制约。在此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湛柏明 裴婷
在中间品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模型中依次纳入外商直接投资(物化效应)和专利(非物化效应)的溢出路径,比较分析三种加权法所计算的中间品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存量,同时利用系统广义矩回归估计了具有全球代表性的33个样本国家和地区。结果表明:首先,在全球样本中,一国的技术进步主要依赖于国内研发资本存量;其次,中间品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针对不同样本国家具有异质性,特别是当纳入非物化型技术溢出时,异质性更为显著;最后,人力资本已逐渐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主导力量,在中间品进口贸易过程中,通过与跨国(境)企业的交流和学习可以提高劳动者知识技能水平,从而间接促进国内技术进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玲
文章在运用包络数据方法测度Malmquist指数的基础上,采用VAR模型研究上海生产性服务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上海主要集中体现了生产性服务进口贸易对纯技术效率的小幅、长时期提升,而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还主要体现为负向影响效应。同时,方差分解的结果显示,上海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要素中来自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的信息逐渐增多,即加快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有利于科技企业技术进步,其中要以纯技术效率的提升为突破口。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 进口贸易 技术溢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全红
进口贸易是国际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本文以广东省为例,通过一个扩展的LP模型和协整分析方法研究了省内研发投入和进口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不考虑人力资本变量时,进口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没有任何贡献;而在考虑到人力资本的动态吸收能力时,进口贸易则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其作用随着进口技术系数的提高而缓慢下降。
关键词:
进口贸易 全要素生产率 人力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吸收能力和贸易政策对FDI技术溢出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工业部门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国际知识溢出对中国内资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FDI渠道、进口贸易渠道与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贸易进口和外商直接投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中日贸易技术溢出对中国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SBM-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PVAR模型的检验
技术溢出效应推动技术进步的机理研究——基于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的视角
进口贸易、吸收能力与国际R&D技术溢出:中国省区面板数据的研究
FDI溢出效应对我国工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国际贸易、R&D技术溢出及其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
贸易摩擦对中国逆梯度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