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78)
2023(9169)
2022(7919)
2021(7398)
2020(6327)
2019(15151)
2018(14815)
2017(28360)
2016(15082)
2015(17620)
2014(17552)
2013(17785)
2012(16935)
2011(15537)
2010(15413)
2009(14520)
2008(14658)
2007(12993)
2006(11189)
2005(10244)
作者
(44444)
(37530)
(37321)
(35728)
(23859)
(18055)
(17222)
(14746)
(14076)
(13228)
(12867)
(12438)
(11932)
(11874)
(11835)
(11729)
(11420)
(11220)
(10800)
(10725)
(9390)
(9272)
(9131)
(8441)
(8437)
(8431)
(8196)
(8169)
(7582)
(7561)
学科
(73591)
经济(73537)
管理(38634)
(36737)
方法(34694)
数学(31161)
数学方法(30968)
(27270)
企业(27270)
(24082)
贸易(24071)
(23405)
中国(20838)
(19115)
地方(16083)
(15285)
(12849)
业经(12607)
农业(12397)
(12146)
(10918)
环境(10883)
(10540)
(10528)
金融(10525)
银行(10518)
关系(10277)
(10149)
(9899)
地方经济(8841)
机构
大学(229915)
学院(226968)
(108302)
经济(106558)
研究(84419)
管理(84185)
理学(72466)
理学院(71600)
管理学(70563)
管理学院(70132)
中国(64422)
(49016)
科学(48852)
(45196)
(43243)
研究所(39434)
(38130)
中心(37570)
财经(36774)
经济学(35560)
(33525)
经济学院(32378)
业大(32069)
(32022)
北京(31515)
农业(30257)
(29877)
(29268)
师范(29030)
财经大学(27258)
基金
项目(149252)
科学(117146)
基金(110482)
研究(109144)
(96615)
国家(95933)
科学基金(80556)
社会(71464)
社会科(67911)
社会科学(67891)
基金项目(57912)
(54647)
自然(49871)
教育(49248)
自然科(48717)
自然科学(48700)
自然科学基金(47860)
(47537)
资助(46160)
编号(42674)
(35142)
成果(35052)
重点(34193)
(33945)
国家社会(30979)
(30706)
中国(30441)
教育部(30167)
课题(29534)
创新(29020)
期刊
(113722)
经济(113722)
研究(69668)
中国(41766)
学报(34935)
(34546)
(33356)
科学(32597)
管理(28501)
大学(26208)
学学(24705)
农业(23628)
经济研究(20603)
(20271)
(20062)
金融(20062)
教育(18881)
财经(18372)
技术(18047)
国际(17909)
问题(16999)
业经(16718)
(15927)
(14039)
世界(13990)
技术经济(12105)
统计(11467)
商业(10736)
资源(10522)
(10274)
共检索到339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大伟  周德群  
文章利用变异系数测度了1987~2006年地区能源强度和进口贸易差异程度,认为中国地区能源强度差异呈现了一直缩小的趋势,进口贸易差异前期出现波动,随后也是一直处于下降状态。运用EG检验验证了这两个变异系数存在协整关系,通过格兰杰检验发现进口贸易差异是影响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的原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平  钱利  
进口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两条主要渠道。本文在对CH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考察了进口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使用面板数据就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东、中、西部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进口和外资产生的技术溢出促进了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其对技术进步的贡献度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亮  
我国服务贸易与GDP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服务出口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其对GDP增长的贡献大于服务贸易总额的贡献。我国经济发展为服务进口提供了源动力。我国服务贸易与GDP之间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很快。因此,增加服务出口是我国长期要坚持的策略,重视服务进口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平  鲁婧颉  
本文使用LP方法替代CH方法对国际技术扩散溢出的国外研发存量进行度量,选用1985—2003年中国国内研发存量及通过贸易途径溢出的国外研发存量的面板数据,分析了进口贸易对东、中、西三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进口贸易对中国东、中、西部技术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中部尤为突出。为了促进我国各地经济的持续发展,文章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楠  
文章综合利用描述性能源统计方法和FGLS、Swamy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的能源利用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证实我国地区能源利用状况的扩张趋势以及各地区能源利用水平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异,都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基本吻合,四大直辖市由高至低依次为上海、北京、天津、重庆,呈现出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的梯度格局;以上海市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高于其他地区,而首都北京的能源利用效果在四个直辖市中位居中间水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方国斌  马慧敏  宋国君  
文章采用分类和回归方法对中国各地区的能源强度与人口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我们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各省的人口密度和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聚类分析,以便正确反映各个地区人口状况和能源消费情况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讨论人口密度对各省能源消耗的影响,以便合理规划地区人口分布状况,引导人口和资源分布,从质量上改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应该适度控制城镇规模,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长宽  梁会君  
利用Novy(2011)既有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基础又有新新贸易理论基础的改进引力模型,测度了中国内陆各地区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的贸易成本。结果表明:2002-2008年,我国内陆各地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成本总体呈下降趋势,东部贸易成本绝对值最低,虽下降幅度最大,但几乎已至临界点;中部和西部地区贸易成本绝对值较高,下降幅度较大,更具贸易潜力;东北部则存在"磐石效应"。政府应在人力资本、基础设施、经贸政策等方面,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差异化倾斜;同时重点推动和贸易潜力国(地区)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我国经贸健康平稳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小平,朱钟棣  
Using the Method of Panel Analysis,the Article Estimates the Threshold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echnology Spillover,the Result Shows Both the Export' Positive Threshold Effect And the Import' Negative Threshold Effect Exist,And Market Orientation and Human Capital Are the Factors of Improving Chinese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DI Have the Limited Use on Improving the Technology.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坤  张书云  
本文根据协整理论 ,利用中国 1978~ 2 0 0 2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对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 :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 ;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 ,中国进口增长和出口增长都是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江华  贾丽静  
本文使用DEA技术测度29个省份的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通过面板数据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从静态规模与动态改进角度看,我国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均呈现出区域聚集的特征,表现为东中部好于西部、经济较发达地区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并且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相邻程度是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形成区域聚集特征的重要因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冷眉  费方域  
运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上海对外贸易进口、出口、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五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进口、出口、消费、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对外贸易出口与消费分别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则是投资的Granger原因;从短期来看,三者之间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较快,且消费的短期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短期变化影响比较明显,进口和投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GDP的变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捷  李博文  
基于2004~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能耗强度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与能耗强度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东部地区能耗强度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而上升,中部地区也进入此阶段,但影响程度没有东部地区深,而西部地区处于能耗强度随着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而降低的阶段。短期来看,因目前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大,除东部地区滞后二期的对外直接投资对能耗强度有影响,其他短期内影响都不显著。政府应该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合理引导对外直接投资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建清  魏伟  
作为一个区域发展差异明显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各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水平、结构均存在明显不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不同地区对外贸易所受到的冲击也不尽相同。首先分析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东部、中部和西部出口贸易的整体波动情况,发现不同地区的贸易波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然后从贸易主体、贸易方式、出口市场等方面进一步分析各地区的出口表现,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贾伟  宫同瑶  秦富  
本文通过构建世界八区域两部门CGE模型,并利用2002年和2010年中国区域投入产出表数据,研究了贸易成本对中国各地区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农产品贸易成本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但差异总体呈下降趋势;(2)贸易成本对中国各地区农产品贸易增长存在显著的负向效应,该效应在中国西北、西南和华中地区的表现较为明显;(3)贸易成本主要影响双边农产品贸易,而对第三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不大;(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贸易成本下降至运输成本对中国区际农产品贸易和农产品对外贸易增长的贡献分别为35.79%和39.87%;(5)农产品对外贸易成本下降扩大了农产品贸易逆差,区际农产品贸易成本下降则缩小了农产品贸易逆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贾伟  宫同瑶  秦富  
本文通过构建世界八区域两部门CGE模型,并利用2002年和2010年中国区域投入产出表数据,研究了贸易成本对中国各地区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农产品贸易成本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但差异总体呈下降趋势;(2)贸易成本对中国各地区农产品贸易增长存在显著的负向效应,该效应在中国西北、西南和华中地区的表现较为明显;(3)贸易成本主要影响双边农产品贸易,而对第三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不大;(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贸易成本下降至运输成本对中国区际农产品贸易和农产品对外贸易增长的贡献分别为35.7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