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54)
- 2023(9669)
- 2022(8356)
- 2021(7838)
- 2020(6856)
- 2019(16346)
- 2018(15779)
- 2017(30909)
- 2016(16541)
- 2015(18840)
- 2014(18626)
- 2013(18442)
- 2012(17503)
- 2011(15862)
- 2010(15978)
- 2009(14768)
- 2008(14890)
- 2007(13522)
- 2006(11630)
- 2005(10679)
- 学科
- 济(72488)
- 经济(72423)
- 业(45816)
- 管理(45785)
- 企(37396)
- 企业(37396)
- 方法(36036)
- 数学(31366)
- 数学方法(31132)
- 贸(27303)
- 贸易(27293)
- 易(26640)
- 财(21197)
- 农(18397)
- 中国(18075)
- 出(14995)
- 业经(14577)
- 学(13367)
- 地方(13246)
- 制(13094)
- 务(12643)
- 财务(12627)
- 财务管理(12589)
- 融(12470)
- 金融(12468)
- 农业(12053)
- 企业财务(11871)
- 银(11452)
- 银行(11429)
- 行(10916)
- 机构
- 大学(243066)
- 学院(238144)
- 济(109551)
- 经济(107632)
- 管理(92166)
- 研究(82029)
- 理学(79203)
- 理学院(78391)
- 管理学(77293)
- 管理学院(76842)
- 中国(62944)
- 京(50594)
- 财(49722)
- 科学(46249)
- 所(41043)
- 财经(39642)
- 中心(37890)
- 农(37775)
- 研究所(37117)
- 经(36148)
- 经济学(35516)
- 江(34955)
- 业大(33006)
- 经济学院(32614)
- 北京(31826)
- 农业(29816)
- 范(29724)
- 财经大学(29556)
- 师范(29465)
- 院(29213)
- 基金
- 项目(155528)
- 科学(122425)
- 研究(115218)
- 基金(114991)
- 家(99757)
- 国家(99015)
- 科学基金(84256)
- 社会(74532)
- 社会科(71013)
- 社会科学(70993)
- 基金项目(60362)
- 省(57635)
- 教育(52559)
- 自然(52552)
- 自然科(51394)
- 自然科学(51380)
- 自然科学基金(50485)
- 划(49376)
- 资助(47850)
- 编号(47077)
- 成果(39395)
- 部(36469)
- 重点(34731)
- 发(33149)
- 创(32639)
- 国家社会(32175)
- 教育部(31863)
- 人文(30755)
- 创新(30545)
- 课题(30491)
- 期刊
- 济(113405)
- 经济(113405)
- 研究(71606)
- 中国(42644)
- 财(38858)
- 学报(35715)
- 农(33253)
- 科学(31312)
- 管理(31116)
- 大学(27408)
- 学学(25415)
- 融(23820)
- 金融(23820)
- 贸(22521)
- 农业(22490)
- 教育(21256)
- 国际(21107)
- 经济研究(20285)
- 财经(19823)
- 技术(18834)
- 经(17108)
- 问题(17077)
- 业经(17017)
- 世界(14371)
- 业(13433)
- 图书(13365)
- 技术经济(12396)
- 理论(12305)
- 商业(11635)
- 统计(11626)
共检索到359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超
在将知识资本划分为研发资本、人力资本和专利资本的基础上,文章使用1981~2010年的跨国面板数据,测算了115个经济体的国内知识资本指数以及通过进口和FDI渠道溢出的国外知识资本指数,并利用扩展的国际研发溢出回归框架实证分析了国内外知识资本投入对东道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内知识资本投入是全球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FDI渠道是知识资本跨国溢出的主要渠道,进口渠道还未成为影响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国内外知识资本对不同类型经济体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进口溢出效应呈现发达经济体显著而转型和发展经济体不显著的特点,FDI溢出效应呈现发展经济体大于转型和发达经济体的特点,国内知识资本促...
关键词:
进口贸易 FDI 知识资本 溢出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舒燕 林龙新
国内自主研发和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是一国获得技术进步的两个重要途径。运用1999~2009年的跨国面板数据,基于DEA的Maimquist指数方法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国内自主研发和进口服务贸易结构产生的技术溢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国内自主研发能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是一国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和源泉;进口运输服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无显著作用,但能显著提高技术进步;进口旅游服务无益于技术进步的提高,但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进口其他商业服务获得的国外R&D存量能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谢建国 周露昭
本文利用1992~2006年中国省区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国际R&D通过进口贸易对中国省区的技术溢出效果,结果表明:国际R&D通过进口贸易对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影响,国际贸易技术外溢主要是通过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而实现的,但是对技术效率的改进作用相对较小。研究结果同时显示:国际R&D通过进口贸易产生的技术溢出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进口贸易溢出效应呈现中、西部强而东部相对较弱的特点。经验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吸收能力因素显著影响了国外研发的技术外溢,而国内研发投入对中国技术效率的提高却起了相反的作用,因此,提高国内研发投入效率、加强人力资本培训将是近期中国政府一个基本的政策导向。
关键词:
进口贸易 吸收能力 技术溢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永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动营商环境“内外兼修”,这意味着在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等方面,将进一步提升各类服务的便捷高效程度,实现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便利化。在政策的推动下,外国直接投资(FDI)和进口贸易规模将持续稳步扩张,更多国际先进知识将流入我国,这为我国服务业技术创新提供了知识基础。我国服务业内资企业在获取以知识为核心的创新要素后,将通过人才、资金等要素将其组合成技术创新成果。因此,本文在收集2018-2020年我国服务业数据后,通过回归分析检验由FDI和进口贸易所引起的国际知识溢出对服务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FDI和进口贸易的国际知识溢出显著促进服务业技术创新,且FDI的国际知识溢出对服务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当FDI和进口贸易同时发挥作用时,两者共同的国际知识溢出对服务业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最强。服务业研发经费、服务业资本投入、服务业研发人力资本投入、服务业内资企业固定资产均能显著促进服务业技术创新,其中服务业研发经费和人力资本投入的促进作用较强。政府支持未能显著促进服务业技术创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赛男 刘雁蔚 曾松林
随着世界各国频繁出现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或流出的现象,极端国际资本流动已成为国际金融领域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参考Forbes&Warnock (2012)的方法,基于54个经济体1991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四季度的国际资本流动数据,构建极端国际资本流动时期数据库,可识别四种极端国际资本流动事件类型:"激增(Surges)""骤停(Sudden Stops)""外逃(Flight)"以及"撤回(Retrenchment)"。基于该数据库,分析贸易开放度对极端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一国贸易开放度越高,其发生极端国际资本流动事件的可能性越低。第二,在考虑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后,贸易开放度对本国资本和外国资本流入和流出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发达经济体,贸易开放度对外国资本流动和本国资本流动均有显著影响;对于发展中经济体,贸易开放度仅影响本国的资本流动,对外国资本流动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三,贸易开放度对长期资本极端流动与短期资本极端流动的影响并没有显著差异。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建议我国应继续坚持贸易开放政策,且此后分析极端国际资本流动应将其细分为激增、骤停、外逃和撤回四类,对极端国际资本流动的监测应区分本国资本和外国资本异常流动情况。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宏兵 陈岩 李毅
在将SITC贸易部门分类与工业分类体系匹配的基础上,本文利用1998~2012年的跨国行业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和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全球及分国别的制造业行业进口对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并通过引入行业交互项,细致对比了进口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进口贸易对劳动收入占比呈现出显著的负效应,即进口贸易扩张降低了劳动收入占比,且这种影响在不同国家间呈现明显差异,西欧和美国的负效应最为明显,而东盟和金砖国家的影响次之,日韩两国的影响则最小。区分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研究也证实,进口贸易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收入占比的降低作用大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扩大了劳动收入占比的行业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伟
本文运用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采用1992-2004年我国作为东道国,香港特区、韩国、日本、美国、我国台湾地区、新加坡和德国等七个对中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内向型FDI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内向型FDI与国际贸易之间具有显著的互补性,而且内向型FDI对我国的出口具有正的滞后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莫莎 周晓明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对制造业效率乃至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28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与制造业整体相比,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更大;将服务贸易分类考察时发现高技术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影响作用更显著;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复杂度对不同类型国家的制造业竞争力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蔡伟宏 李惠娟
运用40个国家或地区的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进口对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进口对一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保险进口对发达国家中高技术密集度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的促进作用较大;运输通讯进口有利于发展中国家高技术密集度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提高;商务服务进口对发展中国家中技术密集度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升级的促进效应较大。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进口 服务贸易 出口技术复杂度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孙洋 李春艳 陈艺毛 孙冰爽
国际知识溢出效应主要通过FDI渠道和进口贸易渠道实现,并受技术吸收能力的调节。利用2009—2017年中国20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FDI知识溢出和进口贸易知识溢出对内资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以及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从工业全行业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来看,FDI的知识溢出效应显著为正,但进口贸易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产出有负向影响,两种渠道的知识溢出效应均随着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增强而增强;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来看,两种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效应都不理想,而且进口贸易渠道的知识溢出效应随着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增强而减弱。一方面,应鼓励和支持内资企业加大R&D和新产品开发投入,通过提高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更好地利用国际知识溢出效应;另一方面,应加快对外开放的转型升级,加大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FDI引入,为国际知识溢出创造更多机会和更好环境,进而有效促进内资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产出的高质量提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小平,朱钟棣
Using the Method of Panel Analysis,the Article Estimates the Threshold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echnology Spillover,the Result Shows Both the Export' Positive Threshold Effect And the Import' Negative Threshold Effect Exist,And Market Orientation and Human Capital Are the Factors of Improving Chinese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DI Have the Limited Use on Improving the Technology.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技术进步 门槛效应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邵汉华 李莹 汪元盛
基于2001—2014年86个主要国家的面板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全球贸易网络,并从网络中心性、网络联系强度、网络异质性三个维度分析个体国家的网络特征与地位,以及对其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国的贸易网络地位提高对其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一国的出口技术复杂度由条件分布的低端向高端攀升,贸易网络地位提高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作用呈现弱化趋势;贸易自由化水平提升能够强化一国贸易网络中心性及异质性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效应,但削弱了贸易网络联系强度的正向效应。研究结果对推动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实现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兵兵 田曦 朱晶
首先通过构建的两国家理论模型,对贸易竞争力影响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解析。然后,基于全球66个国家(或地区)的跨国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贸易竞争力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针对全样本国家,贸易竞争力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倒"U"型关系;从国家分类来看,贸易竞争力的非线性变化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特征,上述结论在发展中国家成立,而在发达国家并不成立;分阶段来看,针对同一经济发展水平国家,阶段不同,贸易竞争力的非线性变化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具有同质性。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之间,其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依然具有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振兴 葛小寒
对发生于我国境内不同区域之间、具有梯度溢出特征的进口贸易R&D二次溢出进行了度量,在此基础上,结合CH分析框架和Hansen面板门槛效应分析方法,对人力资本在进口贸易R&D二次溢出中的作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进口贸易R&D二次溢出这种间接的国际知识溢出具有显著的生产率提升效应,但其高度依赖于当地的人力资本水平,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二次溢出会发生非线性跳跃。其政策含义是:我国各区域,特别是在利用进口贸易R&D一次溢出不具优势的区域,可以通过提高本地的人力资本总体水平以及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来间接地获取国际知识溢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贸易开放改善了粮食安全状况吗?——来自跨国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知识产权保护与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研究——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人力资本与服务贸易差额:来自跨国面板数据的证据
政府质量、国际研发溢出与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FDI技术行业内溢出还是行业间溢出——基于广东工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吸收能力和贸易政策对FDI技术溢出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工业部门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进口贸易、R&D溢出与相对工资差距:基于我国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适宜技术、人力资本与区域知识溢出——基于1995—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贸易便利化对我国汽车行业出口的影响及贸易潜力研究——基于跨国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贸易保护与产业结构——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