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15)
2023(7002)
2022(5683)
2021(5223)
2020(4105)
2019(9594)
2018(9241)
2017(17096)
2016(8650)
2015(10151)
2014(9821)
2013(10077)
2012(9630)
2011(9004)
2010(8641)
2009(7576)
2008(7398)
2007(6276)
2006(5574)
2005(5281)
作者
(25021)
(21090)
(20991)
(20057)
(13463)
(10007)
(9445)
(8426)
(7958)
(7451)
(7301)
(6964)
(6855)
(6746)
(6692)
(6599)
(6491)
(6193)
(6021)
(5690)
(5316)
(5096)
(5041)
(4761)
(4707)
(4613)
(4550)
(4323)
(4309)
(4115)
学科
(45520)
经济(45492)
管理(26462)
(23822)
贸易(23812)
(23551)
(23308)
方法(21032)
数学(18966)
数学方法(18910)
(17707)
企业(17707)
中国(15036)
(13718)
技术(12175)
环境(11750)
(10464)
出口(10443)
出口贸易(10443)
(10291)
(9069)
关系(9005)
(7836)
业经(7261)
技术管理(7074)
(6680)
(6678)
农业(6636)
(6252)
金融(6252)
机构
大学(135766)
学院(133168)
(74251)
经济(73456)
研究(53029)
管理(49602)
理学(42654)
理学院(42245)
管理学(41889)
管理学院(41648)
中国(40741)
(29038)
(28547)
科学(27560)
(25914)
经济学(25727)
研究所(23665)
经济学院(23519)
财经(23504)
中心(22289)
(21810)
(19284)
北京(18929)
(18707)
(18009)
财经大学(17649)
(17282)
业大(16784)
科学院(16437)
(15218)
基金
项目(89448)
科学(71867)
基金(69089)
研究(66463)
(60915)
国家(60596)
科学基金(51140)
社会(46483)
社会科(44588)
社会科学(44582)
基金项目(35180)
(30275)
自然(30271)
自然科(29627)
自然科学(29621)
自然科学基金(29146)
教育(28931)
资助(28674)
(26620)
编号(23394)
(22395)
中国(22201)
国家社会(21793)
重点(20660)
(20624)
教育部(19568)
(19434)
创新(18598)
人文(18247)
成果(18012)
期刊
(73757)
经济(73757)
研究(44023)
中国(25762)
(19611)
科学(19053)
管理(18656)
(18615)
学报(18386)
国际(16456)
(16301)
经济研究(14967)
大学(14754)
学学(13929)
技术(12839)
农业(12104)
财经(12088)
问题(11541)
世界(11345)
(11070)
金融(11070)
(10657)
教育(9341)
业经(9226)
(9225)
贸易(9225)
技术经济(8952)
(8142)
国际贸易(7757)
科技(6658)
共检索到204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庆宾  柳剑平  
随着全球变暖态势的日益严峻,技术进步对东道国碳减排的重要作用日益引起各方重视,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进口贸易往往会对东道国产生技术溢出效应,进而会提高东道国的技术水平。那么,一国通过进口贸易获取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本国碳排放的影响程度如何?本文基于1995-2009年我国大陆地区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版数据,使用面板协整模型,对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进行了估计与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的碳排放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存量每增加1%,则碳排放会相应减少0.513%。在分析其中原因的基础上,本文建议:为了更好地吸收利用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瑜  
技术进步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重要因素。一国可以通过进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两个渠道的技术溢出效应来促进其技术进步的提高,文章基于1998~2012年我国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协整模型研究并确定进口贸易、FDI与碳强度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并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了进口贸易和FDI对碳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强度和FDI以及进口贸易之间显著负相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喻美辞  喻春娇  
进口贸易是技术的一种主要溢出渠道。本文运用Lichtenberg&Potterie(1996)方法构建国外R&D资本存量,并将人力资本要素考虑在内建立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的计量模型,选取中国和G-7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中国国内R&D资本存量和通过进口贸易获得的国外R&D技术溢出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外R&D资本存量都能显著地提升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的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短期内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对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在此实证研究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大伟  聂海松  
采用SBM模型测算了2008—2016年中国31个工业行业的碳排放绩效,在构建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Tobit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研究了中日进出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同时考虑行业异质性,将工业行业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日之间的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和出口贸易技术效应都会提高中国工业行业的碳排放绩效水平;出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大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其中,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轻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而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重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于燕  杨志远  
本文利用1995~2010年间占中国进口贸易份额较大的13个发达国家和13个发展中国家的R&D数据和行业贸易数据,并用DEA法分析了中国进口贸易带来的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文章在得到发达国家R&D资本通过进口贸易促进了我国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这一基本结论的基础上发现,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有正向技术溢出效应,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我国行业技术效率都有负向溢出效应,且中国在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时,高R&D强度行业的溢出效应明显高于低R&D强度行业。这说明,我国应该在继续扩大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同时,更要重视自己国家内部对进口产品所附带高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及二...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湛柏明  裴婷  
在中间品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模型中依次纳入外商直接投资(物化效应)和专利(非物化效应)的溢出路径,比较分析三种加权法所计算的中间品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存量,同时利用系统广义矩回归估计了具有全球代表性的33个样本国家和地区。结果表明:首先,在全球样本中,一国的技术进步主要依赖于国内研发资本存量;其次,中间品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针对不同样本国家具有异质性,特别是当纳入非物化型技术溢出时,异质性更为显著;最后,人力资本已逐渐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主导力量,在中间品进口贸易过程中,通过与跨国(境)企业的交流和学习可以提高劳动者知识技能水平,从而间接促进国内技术进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荣军  
文章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2—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析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对我国创新的影响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对这种影响的制约。研究发现:现阶段进口贸易技术溢出能够显著提升我国创新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强化这种影响。进一步将进口商品划分为资本品、中间品与消费品,发现资本品和中间品进口的技术溢出对创新的影响为正,但消费品进口的技术溢出却抑制了我国创新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升能够加强资本品进口技术溢出对创新的正向影响,但是不利于中间品进口溢出对创新的正向影响。而消费品进口技术溢出对创新的影响不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玲  
文章在运用包络数据方法测度Malmquist指数的基础上,采用VAR模型研究上海生产性服务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上海主要集中体现了生产性服务进口贸易对纯技术效率的小幅、长时期提升,而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还主要体现为负向影响效应。同时,方差分解的结果显示,上海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要素中来自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的信息逐渐增多,即加快生产性服务贸易进口有利于科技企业技术进步,其中要以纯技术效率的提升为突破口。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全红  
进口贸易是国际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本文以广东省为例,通过一个扩展的LP模型和协整分析方法研究了省内研发投入和进口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不考虑人力资本变量时,进口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没有任何贡献;而在考虑到人力资本的动态吸收能力时,进口贸易则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其作用随着进口技术系数的提高而缓慢下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惠  卞艺杰  王树乔  
以2003~2012年我国30个省级经济单元为研究对象,从技术进步视角出发,利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各省份工业碳排放效率,运用非参数Kernel密度估计方法研究各省份出口贸易和工业碳排放效率的动态演进过程,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进一步考察出口贸易对工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工业碳排放效率最高,依次为中部、西部地区和东北综合经济区;核密度曲线展现出口贸易整体处于上升态势,工业碳排放效率呈现双峰趋同;在考虑空间因素后,出口贸易对本地区的工业碳排放效率改善产生促进作用,但对其他地区的工业碳排放效率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也有碍于所有地区碳排放效率的提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清  孙元元  
本文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将进口贸易和FDI的技术溢出视为内生,对比研究人力资本水平、国内研发投入、制度的完善程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4个因素对进口贸易和FDI技术溢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只有进口贸易存在显著的技术溢出,进口贸易仍然是国外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全国仅有东部地区的研发、人力资本、制度的完善以及经济的发展才能显著促进FDI的技术溢出,而东部及中部地区上述4个因素都能显著促进进口的技术溢出,西部地区除了研发水平外,其他3个因素也都能显著促进进口的技术溢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启斐  张为付  
相对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内嵌的技术和知识含量更高,表现出更强烈的溢出效应。文章首先建立了一个南北服务贸易模型,分析了进口服务贸易对后发国家技术追赶的作用;然后基于中印两国与28个OECD国家双边服务贸易数据,测算了两国进口服务贸易的知识溢出,并利用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进口服务贸易对中印两国缩短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进口服务贸易可以帮助我国完成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追赶;由于发展模式的差异,进口服务贸易会抑制印度技术追赶的步伐。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当鼓励服务业开放,鼓励服务贸易;同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申嫦娥  
一国(地区)的技术进步不仅取决于本国(地区)的研发资本存量,而且取决于引入的外国(地区)研发资本存量的溢出效应。本文采用扩展的CH模型,将研发资本存量作为解释变量,选取1993年至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西方大国(G8成员国)和亚洲四小龙通过进口贸易、FDI两个途径对中国的技术溢出效用。研究结论有三:一是FDI的技术溢出效用显著为正;二是西方大国FDI的溢出效应略高于亚洲四小龙;三是我国自己的研发资本存量只是在没有西方大国影响的情况下与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谢建国  周露昭  
本文利用1992~2006年中国省区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国际R&D通过进口贸易对中国省区的技术溢出效果,结果表明:国际R&D通过进口贸易对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影响,国际贸易技术外溢主要是通过促进中国的技术进步而实现的,但是对技术效率的改进作用相对较小。研究结果同时显示:国际R&D通过进口贸易产生的技术溢出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进口贸易溢出效应呈现中、西部强而东部相对较弱的特点。经验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吸收能力因素显著影响了国外研发的技术外溢,而国内研发投入对中国技术效率的提高却起了相反的作用,因此,提高国内研发投入效率、加强人力资本培训将是近期中国政府一个基本的政策导向。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启斐  张为付  
相对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内嵌的技术和知识含量更高,表现出更强烈的溢出效应。文章首先建立了一个南北服务贸易模型,分析了进口服务贸易对后发国家技术追赶的作用;然后基于中印两国与28个OECD国家双边服务贸易数据,测算了两国进口服务贸易的知识溢出,并利用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进口服务贸易对中印两国缩短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进口服务贸易可以帮助我国完成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追赶;由于发展模式的差异,进口服务贸易会抑制印度技术追赶的步伐。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当鼓励服务业开放,鼓励服务贸易;同时,要注意服务业开放序列,大力发展知识密集的服务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