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72)
2023(16614)
2022(13563)
2021(12672)
2020(10897)
2019(24802)
2018(24310)
2017(46142)
2016(24352)
2015(27264)
2014(26606)
2013(26384)
2012(23694)
2011(20944)
2010(20804)
2009(19238)
2008(18871)
2007(16393)
2006(14452)
2005(13198)
作者
(67723)
(56757)
(56243)
(53696)
(36036)
(26928)
(25559)
(22023)
(21677)
(20010)
(19303)
(19073)
(18027)
(17890)
(17519)
(17480)
(16879)
(16273)
(16241)
(16232)
(13920)
(13803)
(13664)
(13026)
(12673)
(12661)
(12438)
(12259)
(11207)
(11199)
学科
(110015)
经济(109894)
(93451)
(83678)
企业(83678)
管理(82023)
方法(50149)
数学(41100)
数学方法(40633)
业经(32678)
(32526)
(31743)
中国(30097)
农业(22742)
(22728)
财务(22679)
财务管理(22652)
(21682)
贸易(21666)
企业财务(21498)
(21181)
(20334)
技术(20152)
理论(18444)
(18054)
(17994)
(17883)
地方(17313)
(16555)
(16059)
机构
学院(346996)
大学(344743)
(154100)
经济(151676)
管理(140227)
理学(120874)
理学院(119728)
管理学(117843)
管理学院(117201)
研究(114019)
中国(90547)
(72254)
(69135)
科学(65957)
(57135)
财经(55644)
(55507)
中心(52199)
(50917)
(50860)
研究所(50242)
业大(49673)
经济学(47960)
北京(45135)
农业(44686)
经济学院(43318)
财经大学(41336)
(41167)
(40997)
师范(40679)
基金
项目(233162)
科学(186990)
基金(174100)
研究(170622)
(151343)
国家(150092)
科学基金(131309)
社会(112779)
社会科(107198)
社会科学(107171)
基金项目(91438)
(89046)
自然(84220)
自然科(82297)
自然科学(82273)
自然科学基金(80896)
教育(78399)
(74368)
资助(70821)
编号(66120)
(52692)
重点(52292)
成果(51993)
(51002)
(49973)
国家社会(48422)
创新(47068)
教育部(45911)
(45725)
课题(45203)
期刊
(166103)
经济(166103)
研究(101421)
中国(65744)
管理(58758)
(56382)
(52438)
科学(49058)
学报(48919)
大学(39233)
学学(37056)
农业(36382)
技术(34721)
教育(31269)
(30541)
金融(30541)
财经(28398)
经济研究(27534)
业经(27522)
(24668)
(22912)
问题(22370)
技术经济(19819)
(19775)
世界(18568)
国际(17211)
统计(17023)
现代(16426)
(15860)
(15596)
共检索到515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简泽  张涛  伏玉林  
在一个自然实验的框架下,本文考察了加入WTO后进口自由化带来的进口竞争对本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利用一个大规模的微观数据集,本文得到了以下结果:(1)进口竞争促进了本土企业平均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2)进口竞争对效率不同的企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它阻碍了低效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促进了高效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3)进口竞争对本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激励效应和规模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低效率企业,进口竞争负向作用的规模效应超过了正向作用的激励效应,因而,进口竞争阻碍了它们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相反,对于高效率企业,进口竞争正向作用的激励效应超过了负向作用的规模效应,甚至获得了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啟仁  黄建忠  
本文根据Melitz&Polanec(2015)将行业生产率按存活、进入和退出三种企业动态类型进行分解,并采用倍差法研究贸易自由化下不同企业动态类型对行业生产率提升的贡献。基于1998-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修正了生产率估计方法,纳入了加入Wto对生产率的影响,并利用2001年行业平均关税定义连续的处理与控制组,采用不同时点的倍差法发现:进口关税削减对行业生产率进步的影响存在"J曲线效应"特征,即关税削减的"规模效应"在初期抑制了存活企业对生产率进步的贡献幅度,但其后的"竞争激励效应"又提升了存活企业的生产率贡献幅度。然而,进口关税削减并未带来显著的存活企业间配置效应,引致的企业进入和退出的...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邵朝对  
本文以中国加入WTO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识别了产出关税下降引致的进口竞争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进口竞争通过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的逃离竞争机制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污染排放强度,而以缩减企业产出规模、降低企业减排支出和弱化政府环境规制效果为具体路径的低成本竞争机制并不存在。此外,低污染企业进入引发的广延边际变动是进口竞争促进行业污染排放强度下降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微观环境绩效的新角度,理解了中国主动扩大进口的必要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维涛  严伟涛  庄尚文  
文章基于2002~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贸易数据库、WTO关税数据库等合并数据,从企业创新的角度,实证研究了进口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一方面,进口贸易自由化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最终能够导致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而且对国有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最大,对私营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最小。另一方面,中间产品进口贸易自由化不利于促进企业创新,最终导致企业生产率水平下降,而且对国有企业生产率的不利影响最大,对私营企业生产率的不利影响最小。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滕  朱春辉  
工人收入的福利问题是当前阻碍贸易自由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文章借助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以中国加入WTO为自然实验,利用倍差法(DID)实证检验了行业层面最终品进口关税减让对制造业企业工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品进口关税减让从总体上显著降低制造业企业的工资,这主要是由贸易自由化带来企业销售收入减少和销售费用增加的"挤出效应"所致。进一步研究发现,最终品进口关税减让对工资的影响会随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而减小,当生产率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贸易自由化引致的"倒逼效应"大于其"挤出效应"。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终品进口关税减让对出口企业工资的负向影响显著小于其对非出口企业工资的影响。外资企业的工资支付能力显著优于国有企业。文章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如何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和改进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出现的福利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漓江  
随着中国的贸易自由化水平逐渐提高,贸易自由化引致的进口竞争成为影响企业退出和进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文章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首先,使用二元选择模型分析了进口竞争对企业退出和进入的影响,发现进口竞争较大程度促进了低生产率企业和小规模企业的退出,而没有显著地影响企业进入;其次,考察了进口竞争和企业更替对存活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进口竞争和企业更替均显著提高了存活企业生产率;最后,基于对总量生产率变化的DOP分解,分析了进口竞争对行业总量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竞争通过引致企业退出显著促进了总量生产率增长。文章认为,无论从微观还是总量层面看进口竞争对淘汰低效率企业和促进总量生产率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孟祥旭  
本文基于中国2008年以来分批实施的专利质押试点准自然实验,使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5—2020年数据和多时点DID方法实证检验了专利质押政策的实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专利质押显著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平行趋势检验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表明本文的研究结果是稳健的。专利质押对不同类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同。作用机制分析发现,专利质押政策能够促进企业获得外部融资,降低有形资产在企业融资中的作用,促进企业发明专利产出的增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邓富华  沈和斌  
基于1998~200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在中国加入WTO这个自然实验的框架下,文章利用倍差法估计进口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显示:进口贸易自由化改善了资本错配,却加重了劳动力错配;在考虑识别假设检验以及其他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进口贸易自由化会通过资源再配置、产业聚集以及企业规模分布三个渠道改善资本错配,却会通过加剧劳动力市场分割恶化劳动力错配。进一步研究发现,进口贸易自由化对中西部地区资本错配的改善效果高于东部地区,对东部地区劳动力错配的恶化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当前我国制造业既要充分利用进口贸易自由化对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也要注意消解其对劳动力配置的不利影响,寻求更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志成  刘斌  
本文采用2003—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分析全要素生产率与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就业的影响。在考虑企业的异质性后,本文发现:(1)无论是对出口企业还是内销型企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都会降低企业就业人数;(2)贸易自由化能够增加出口企业的就业,而贸易保护能够给内销型企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3)对于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和资本密集型内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能够增强贸易自由化对就业的影响,而对于资本密集型出口企业和劳动密集型内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则会减弱贸易自由化对就业的影响;(4)面对贸易自由化,企业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将就业人数调整到理想数量,并且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调整速度要高于资本密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简泽  段永瑞  
大量的研究表明,企业间的生产率存在很大的持久的差异。然而,在中国制造业部门里,企业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收敛的趋势。这篇文章从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出发考察了竞争的增强对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我们发现,在竞争激发的逃离竞争效应的作用下,竞争的增强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跨企业分布上四分位数以下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然而,对于生产率较高的上四分位数以上的企业,租金消散效应起着主导作用,竞争的增强阻碍了它们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于是,基于异质性企业对市场竞争环境变化的不同反应,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收敛的趋势。这意味着,促进竞争的政策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搭配能更全面地促进微观层面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振智  程振  吕德胜  
低碳城市试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方向,并且带动、突破与引领全国低碳发展,而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也为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重要契机。以低碳城市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及与企业所在城市进行匹配的城市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考察国家低碳战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在进行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PSM-DID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会降低高碳排放行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但有助于提高非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3)低碳城市试点政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与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研究丰富了将低碳城市试点切入企业层面进行政策效应评估的理论研究和经验证据,是基于中国情境对"波特假说"相关领域研究的补充,为低碳城市试点的深入推进及企业以该试点为契机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钱学锋  高婉  
借鉴Melitz&Polanec(2015)的方法,文章计算了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动态全要素生产率,将其分解为生存企业内效应、生存企业间效应和净进入效应,基于资源配置的视角研究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动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竞争主要通过提升各行业生存企业内效应和净进入效应进而提高动态全要素生产率。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不同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动态全要素生产率受进口竞争的影响有所不同。进一步地,文章还发现:上游进口竞争对各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和动态全要素生产率也存在正向影响;资本品进口竞争对行业效率的正向影响大于消费品和中间品进口竞争;来自发达国家的进口竞争对行业效率的影响大于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竞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珺  方祺  龙文滨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作为中国绿色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能否切实对企业形成减排激励备受关注,也是理论研究亟须探究的重要命题。本文通过手工整理中国各试点碳市场的控排企业名录,从企业生产效率视角对上述命题进行了解析。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显著提升了控排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但该市场机制还未产生积极溢出效应,试点地区和同行业非控排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都未发生显著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碳市场的初始配额实施部分竞价拍卖、采用基准法核算、非履约主体交易更为活跃,以及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更高、企业市场定价能力相对更低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作用会更为明显。此外,碳排放权交易机制还显著降低了控排企业的资源错配程度,提升了绿色生产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本文从企业生产效率视角揭示了中国碳市场建设的微观经济效应,研究结论对于国家统一碳市场建设和绿色发展战略的深化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郭金花  郭檬楠  郭淑芬  
加快推进宽带网络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带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优化要素配置效率,进而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引擎。以"宽带中国"战略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研究样本,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推进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通过替代部分人力资本投入、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等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异质性检验发现,相对于非国有企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更明显,且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型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更明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钱雪松  康瑾  唐英伦  曹夏平  
近年来,如何有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中国2009年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为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选择性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这一冲击导致实验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显著下降;而且与选择性产业政策主要通过政府直接干预手段发挥作用的经济直觉一致。基于地区和所有制视角的分组检验显示:(1)与政府干预程度较弱地区相比,政府干预程度较强地区企业受产业政策影响相对更大;(2)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受产业政策影响相对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与对照组企业相比,产业政策冲击导致实验组企业投资对投资机会的敏感程度下降,而且该效应对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较强地区及国有企业而言更为显著。这揭示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通过资本配置效率渠道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施加了影响。本文不仅识别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助于厘清产业政策导致实际经济效应的作用机理,而且对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