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096)
2023(21339)
2022(17858)
2021(16565)
2020(13912)
2019(31312)
2018(30788)
2017(58272)
2016(31493)
2015(34912)
2014(34113)
2013(33914)
2012(31070)
2011(28084)
2010(28121)
2009(26085)
2008(25840)
2007(23000)
2006(20290)
2005(18438)
作者
(89388)
(74642)
(74268)
(70305)
(47430)
(35564)
(33505)
(28927)
(28408)
(26502)
(25573)
(24957)
(23807)
(23740)
(23155)
(22866)
(22178)
(21836)
(21494)
(21383)
(18442)
(18388)
(17983)
(17074)
(16788)
(16672)
(16517)
(16335)
(14917)
(14653)
学科
(135595)
经济(135426)
(108045)
管理(103207)
(93714)
企业(93714)
方法(56597)
数学(46682)
数学方法(46199)
(40093)
中国(39845)
(39721)
业经(36949)
(30052)
地方(28375)
农业(27213)
(26712)
贸易(26688)
(26372)
财务(26315)
财务管理(26268)
(25994)
企业财务(24970)
技术(24552)
(22950)
银行(22901)
(22442)
(22020)
(21754)
(21537)
机构
学院(445030)
大学(442457)
(191850)
经济(188393)
管理(174891)
研究(151351)
理学(150124)
理学院(148541)
管理学(146335)
管理学院(145491)
中国(118909)
(93446)
(90142)
科学(88918)
(76302)
(75141)
财经(70829)
中心(69329)
研究所(67680)
(67497)
业大(64851)
(64552)
农业(59677)
经济学(58872)
北京(58835)
(54691)
(54604)
师范(53973)
经济学院(53029)
(52788)
基金
项目(295126)
科学(235068)
基金(217118)
研究(214769)
(189750)
国家(188129)
科学基金(162753)
社会(140626)
社会科(133566)
社会科学(133538)
(114834)
基金项目(114343)
自然(104458)
自然科(102154)
自然科学(102125)
自然科学基金(100385)
教育(98229)
(96370)
资助(88144)
编号(84028)
成果(67219)
重点(66588)
(66335)
(65942)
(65323)
创新(60547)
国家社会(59240)
课题(58730)
教育部(57050)
(56917)
期刊
(214921)
经济(214921)
研究(133487)
中国(93369)
(72466)
管理(71063)
(70660)
学报(66965)
科学(64628)
大学(52219)
学学(49518)
农业(48084)
(45229)
金融(45229)
教育(44793)
技术(39828)
业经(36096)
财经(36000)
经济研究(34611)
(31154)
(28251)
问题(28226)
(23818)
技术经济(23350)
世界(21745)
国际(21133)
科技(21110)
(20705)
现代(20594)
商业(20582)
共检索到678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程倩  田晖  
本文利用2002-2018年中国与78个样本国制造业贸易的面板数据,从规模、结构、效率层面实证分析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的直接效应;并以创新的中介效应为切入点,厘清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进一步将创新划分为模仿创新和自主创新,考察创新作为中介变量的根本途径。研究表明:(1)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的直接效应是非线性,在规模层面为"U型"影响,在结构和效率层面为"倒U型"影响;(2)创新在进口竞争与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关系间发挥了中介效应,在规模和结构层面为部分中介,在效率层面为完全中介;(3)模仿创新是进口竞争影响中国制造业规模和结构发展的的中介变量,而自主创新是进口竞争影响中国制造业规模、结构和效率的的中介变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冬新   蔡源  
利用2014—2021年中国行业贸易数据和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发现,美国进口竞争促进了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有利于增加发明专利,但对策略性创新的影响不显著。美国进口竞争对低融资约束企业创新促进明显,尤其对国有企业创新促进显著。与此同时,面临进口竞争冲击的企业会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严冰  张相文  
笔者对2005年~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库、WTO关税在线分析数据库和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进行匹配,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探索进口竞争和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进口竞争和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然后,本文使用替代变量和工具变量检验证明该研究结果稳健;最后,笔者在分类回归中考虑到制造业企业全球化战略和所处地理区域因素,进一步发现进口竞争对这些企业产品创新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并给与相应解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田晖  程倩  
本文基于2012—2017年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研究美国的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并考察创新对美国的进口竞争与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美国制造业的进口渗透率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利润率具有抑制效应;创新对二者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可以有效减轻美国制造业的进口渗透率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利润率的负向影响;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创新都有助于促进中国制造业产业利润率的提升,但只有自主创新有助于中国制造业抵御美国的进口竞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蕾  刘荣增  
基于2005—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产业融合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效应及通过协同创新的中介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不管是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还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产业融合均可以显著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而且协同创新的中介效应显著;第二,(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通过协同创新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的中介效应明显弱于直接效应;第三,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各类效应均弱于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各类效应,中介效应表现尤其明显。根据实证分析结论并结合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鼓励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破除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机制约束、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产业融合的支撑作用等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并进而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付书科  陈梓清  鲁庭婷  邓倩逸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RCA指数(衡量出口竞争力的指标)以及技术创新的投入与产出、单位劳动成本(ULC)以及外商直接投资(FDI)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率、专利的申请受理数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均与制造业的竞争力呈正相关关系,单位劳动成本与其呈负相关关系,且国家出台的关于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也是显著的。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三点建议:增加R&D投入,加强专利保护;加强国家政策扶持,引导企业良性发展;引导外商投资方向,提高劳工工资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付书科  陈梓清  鲁庭婷  邓倩逸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RCA指数(衡量出口竞争力的指标)以及技术创新的投入与产出、单位劳动成本(ULC)以及外商直接投资(FDI)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率、专利的申请受理数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均与制造业的竞争力呈正相关关系,单位劳动成本与其呈负相关关系,且国家出台的关于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也是显著的。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三点建议:增加R&D投入,加强专利保护;加强国家政策扶持,引导企业良性发展;引导外商投资方向,提高劳工工资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红祥  张祥祯  吴艳  贺正楚  
对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互动机理进行分析,结合现代化经济体系理论和国际竞争力理论,从供给侧、需求侧的角度探索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互动的结构和内容。制造业发展质量系统包括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三个子系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系统包括出口竞争、市场份额和产业内贸易三个子系统,依据这两个系统,评价和测度了制造业发展质量的综合发展水平,以及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发展水平,并根据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来实现两个系统之间的互动发展。在上述理论基础上,构建互动指标和耦合的互动模型,采集2001-201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两类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皆呈现先快速增长后略微下降的发展趋势,系统之间的互动发展呈现"倒U"型模式,目前属于中级协调阶段,制造业发展质量系统在金融危机过后发展较为平稳,但国际竞争力系统易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2)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增量的综合发展水平,呈现较明显的"强-弱-强"M型小波动趋势,系统之间的互动发展呈现很明显的"倒U"型模式,相较国际竞争力,制造业发展质量目前改变了依靠增量推动的经济模式,进入较为平稳的"保质"发展模式。(3)预测结果显示,要坚持"保质"的经济模式,实现互动发展的稳中有增。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单春霞  李倩  丁琳  
研究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创新驱动的中介作用以及政府效率、公平程度和市场化程度分别对这一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选取1998—2020年我国制造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正向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正向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在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具有正向互补中介效应。较低的政府效率、公平程度和市场化程度都显著负向调节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驱动之间的关系。政府效率和市场化程度都正向调节创新驱动在知识产权保护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公平程度负向调节创新驱动在知识产权保护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随着政府效率、公平程度、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间接效应逐渐减弱。研究结论为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客观的经验证据,并揭示了其中的作用机制,对于相关部门制定重要政策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葛阳琴  陈悦  
在当前中国主动扩大进口和中美贸易摩擦频发的双重背景下,本文基于高度细分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从企业就业的二元边际视角评估了2000—2012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就业动态,并实证检验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对制造业就业动态的影响。研究发现,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对制造业净就业无显著影响,但对其背后的就业动态影响显著;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就业动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抑制企业进入和促进企业退出,且该影响随着地区、企业所有制、贸易模式的变化而呈现差异。机制检验表明,进口竞争通过抑制企业生产率阻碍企业进入、增加企业退出。此外,考虑上下游产业关联后,进口竞争对就业动态的影响进一步扩大。研究结论表明,除了就业总量增长外,微观企业层面的就业动态对于“稳就业”目标的实现也至关重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江小国  张婷婷  
采用2005-2016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面板数据,综合运用系统GMM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探讨正式、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从直接影响看,正式环境规制能促进制造业结构高级化但未促进合理化,而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产生促进作用。进一步以技术创新为中介变量的分析发现,两种环境规制均能通过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对制造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产生正向影响,但对制造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正式环境规制对东部地区制造业结构高级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对中部、东北地区无显著影响,对西部地区产生显著负向影响;非正式环境规制对中部、西部地区制造业结构高级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对东部、东北地区无显著影响。最后,基于实证结果,从两种环境规制互补、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互动、区域差异化环境规制等角度,就如何实施环境规制、倒逼制造业结构优化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保永文  马颖  
引入包含国内自主研发和国外技术引进的生产率函数,分析技术创新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机制,并利用2003~2010年中国制造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对异质创新成果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产业异质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以专利申请量度量的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对资本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效果显著大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显著提升了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但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不显著;技术含量较低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显著提高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但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影响不显著;技术创新主要通过产品差异化机制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由成本费用下降带来的成本竞争机制无显著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钱学锋  范冬梅  黄汉民  
本文采用会计法和Edmond等(2012)方法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加成进行测算,并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CEPII-BACI数据库和WTo关税数据库数据,考察了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加成有显著负向影响,进口竞争越剧烈,企业成本加成越低。但长期内,进口竞争的负向影响将逐渐消失。进一步地,本文还考察了在企业类型差异和行业异质性下,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成本加成的不同影响。此外,中间投入自由化引致的竞争能够带来多样化效应,促进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而加工贸易企业受进口竞争的影响要小于一般贸易企业。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漓江  李长英  
如果进口贸易前的市场竞争程度不同,那么进口竞争通过改变市场竞争程度对企业生产率的作用效果也可能不同。我们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研究了进口前的市场竞争状况如何决定了进口竞争对企业生产率的不同影响。首先,我们考察了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行业市场竞争程度的影响,发现进口竞争在短期内显著促进了市场竞争,但是在长期内这种效应并不存在。其次,我们分析了进口前的市场竞争程度如何决定了进口竞争对企业生产率的不同影响,发现当进口前的市场竞争程度较低时,进口竞争通过刺激市场竞争提高了企业生产率;然而,当进口前的市场竞争程度较高时,进口竞争却会通过恶化市场竞争降低企业生产率。我们的结论经多种检验均比较稳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毕克新  李妍  付珊娜  
信息化、全球化和绿色化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基于此构建制造业产业升级对低碳技术创新影响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进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总的来说,制造业发展水平在促进低碳技术突破性创新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中产业结构升级对制造业信息化水平、产业转型升级对制造业全球化水平具有消极影响,而制造业绿色化水平对突破性产品创新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