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12)
2023(13657)
2022(11153)
2021(10255)
2020(8818)
2019(19805)
2018(19193)
2017(35683)
2016(18914)
2015(20806)
2014(20067)
2013(20222)
2012(18449)
2011(16454)
2010(16252)
2009(15508)
2008(15898)
2007(13879)
2006(12275)
2005(11218)
作者
(55758)
(46418)
(46379)
(43711)
(29524)
(22301)
(20783)
(18225)
(17600)
(16281)
(16032)
(15367)
(14934)
(14610)
(14492)
(14065)
(13862)
(13600)
(13354)
(13341)
(11721)
(11330)
(11154)
(10546)
(10306)
(10303)
(10299)
(10156)
(9193)
(9129)
学科
(87105)
(86987)
经济(86885)
(79238)
企业(79238)
管理(74481)
方法(39252)
数学(30888)
数学方法(30733)
业经(29366)
(29320)
(27760)
中国(22679)
(21778)
财务(21764)
财务管理(21746)
企业财务(20670)
农业(20137)
(19495)
贸易(19487)
(19104)
技术(18067)
(17944)
(17614)
环境(16432)
(16218)
(15632)
(13867)
理论(13401)
经营(12859)
机构
学院(280735)
大学(277663)
(128065)
经济(126212)
管理(114362)
理学(98799)
理学院(97865)
管理学(96789)
管理学院(96288)
研究(92852)
中国(75381)
(58098)
(57926)
科学(54448)
(51224)
财经(46742)
(46489)
(42872)
研究所(42153)
业大(42147)
中心(41985)
(40617)
农业(40548)
经济学(39798)
北京(36406)
经济学院(36151)
财经大学(34724)
商学(33433)
商学院(33144)
(33049)
基金
项目(187353)
科学(149713)
基金(141103)
研究(133305)
(124437)
国家(123387)
科学基金(107057)
社会(89984)
社会科(85636)
社会科学(85613)
基金项目(74636)
(70864)
自然(69641)
自然科(67935)
自然科学(67908)
自然科学基金(66854)
教育(59205)
(59114)
资助(56894)
编号(49182)
(42449)
(42330)
(42172)
重点(42079)
(40031)
国家社会(39076)
创新(38713)
成果(37572)
教育部(36584)
科研(36038)
期刊
(138005)
经济(138005)
研究(79400)
中国(51739)
(48724)
管理(48421)
(46334)
学报(42704)
科学(41788)
大学(32762)
农业(31889)
学学(31677)
技术(25076)
(24548)
金融(24548)
财经(24151)
业经(23471)
经济研究(23251)
(20960)
(20824)
问题(18471)
(17480)
教育(17178)
技术经济(16360)
世界(16080)
国际(15396)
财会(13829)
现代(13425)
商业(13371)
(13074)
共检索到413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邵朝对  
本文以中国加入WTO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识别了产出关税下降引致的进口竞争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进口竞争通过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的逃离竞争机制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污染排放强度,而以缩减企业产出规模、降低企业减排支出和弱化政府环境规制效果为具体路径的低成本竞争机制并不存在。此外,低污染企业进入引发的广延边际变动是进口竞争促进行业污染排放强度下降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微观环境绩效的新角度,理解了中国主动扩大进口的必要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简泽  张涛  伏玉林  
在一个自然实验的框架下,本文考察了加入WTO后进口自由化带来的进口竞争对本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利用一个大规模的微观数据集,本文得到了以下结果:(1)进口竞争促进了本土企业平均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2)进口竞争对效率不同的企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它阻碍了低效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促进了高效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3)进口竞争对本土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激励效应和规模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低效率企业,进口竞争负向作用的规模效应超过了正向作用的激励效应,因而,进口竞争阻碍了它们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相反,对于高效率企业,进口竞争正向作用的激励效应超过了负向作用的规模效应,甚至获得了正...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贾   宋钰娇   邹淑仪  
本文以2009年实施的银行管制放松政策作为银行竞争的外生冲击,研究了银行竞争增加对企业劳动力雇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竞争增加提高了第二产业的劳动力雇佣,并引起劳动力从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流入资本密集型的第二产业。机制检验表明,银行竞争增加降低了资金使用成本,有利于资本密集型企业的投资和扩张。异质性分析表明,银行竞争增加对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在大中型企业、低TFP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融资约束低的企业以及成立时间更久的企业中更明显。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就业水平,同时也为促进中国实现“稳就业”目标提供经验与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冰冰  刘戒骄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规制行政垄断,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从限制行政垄断型的竞争政策角度出发,分析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论文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1—2020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构造双重差分模型,结果表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十分显著。机制分析显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能够提升行业竞争水平、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企业间信贷资源误配程度,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并且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民营大企业和受中低补贴程度的企业有显著的创新激励效应,一定程度上能够弱化行政垄断的所有制歧视和提高补贴政策的中性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创新效率增进效应显著,但创新资源配置效应整体不明显,分行业检验发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产业集中度高、分工联系紧密和创新力较强行业的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显著。本文对我国统筹竞争政策与创新政策、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改进企业创新激励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白雅洁   孙伟增   高雅  
《反垄断法》作为竞争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了基本保障。本文基于2007—2014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反垄断法》对小微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反垄断法》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区域性的行政垄断程度和市场垄断程度,改善了小微企业的营商环境,通过减轻税收负担、改善融资环境、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和营业成本以及扩大商业信用规模等途径促进小微企业成长。异质性分析表明,《反垄断法》对不享有政府政策偏向的小微企业、所属行业市场垄断程度更高及产品可贸易性较低的小微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反垄断法》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小微企业的地区创业活跃度,增加了小微企业对地区的税收贡献。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全面理解竞争政策的经济效应和促进小微企业健康成长提供了政策依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靖宇  张宏亮  
市场竞争是企业重要的外部治理工具。市场竞争可以通过产品市场的竞争淘汰和行业标杆等作用来提升投资效率。文章通过准自然实验方法和DEA包络分析的实证分析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强度加大能够促进企业根据投资机会进行酌量投资,从而提升企业投资效率。产品市场竞争通过代理成本的降低和激励有效性的提升来约束高管构建帝国动机,以提升根据投资机会相机决策的行为,这是产品市场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两种重要作用通道。同时,对于国有企业和功能性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的增强可以起到更大的投资效率提升作用,这表明这些企业对市场竞争的感知更敏锐。二次政策冲击的DID检验、虚拟政策冲击检验和PSM-DID检验的结果都未发生改变。文章的结果对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企业效率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靖宇  付嘉宁  张宏亮  
本文以2003—2017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准自然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通过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这种促进作用主要通过降低管理层与股东的代理冲突、提高管理层激励有效性以及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这三种路径实现。进一步地,在内部治理水平较高、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以及竞争性企业中,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申韬  李小依  
绿色金融是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背景下,本文以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正式实施为事件构造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绿色信贷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后,相对于非重污染企业,重污染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更加显著,这得益于绿色技术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强度更高以及金融市场化程度更低的地区,绿色信贷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更加明显。本文为“波特假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对于政府进一步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以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其淋  许家云  
本文以中国加入WTO后获得美国授予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PNTR)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系统考察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储蓄行为的影响效应。本文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显著降低了企业储蓄率,该效应在中国入世之后逐步增强。进一步的影响渠道检验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对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提升效应明显大于对利润总额的影响;此外,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激励了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增加中间投入品进口以及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降低了企业储蓄率。本文还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的储蓄率效应与企业所有制、贸易方式等特征有关;另外我们也得到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通过产业关联途径影响企业储蓄率的证据,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通过"下游关联渠道"降低了企业储蓄率,而"上游关联渠道"的作用不明显。本文从贸易政策变动的视角为理解近年来中国企业储蓄率的动态变化提供了新的解释,也丰富了评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经济效果的相关研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滕  朱春辉  
工人收入的福利问题是当前阻碍贸易自由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文章借助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以中国加入WTO为自然实验,利用倍差法(DID)实证检验了行业层面最终品进口关税减让对制造业企业工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品进口关税减让从总体上显著降低制造业企业的工资,这主要是由贸易自由化带来企业销售收入减少和销售费用增加的"挤出效应"所致。进一步研究发现,最终品进口关税减让对工资的影响会随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而减小,当生产率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贸易自由化引致的"倒逼效应"大于其"挤出效应"。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终品进口关税减让对出口企业工资的负向影响显著小于其对非出口企业工资的影响。外资企业的工资支付能力显著优于国有企业。文章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如何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和改进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出现的福利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邓富华  沈和斌  
基于1998~200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在中国加入WTO这个自然实验的框架下,文章利用倍差法估计进口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显示:进口贸易自由化改善了资本错配,却加重了劳动力错配;在考虑识别假设检验以及其他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进口贸易自由化会通过资源再配置、产业聚集以及企业规模分布三个渠道改善资本错配,却会通过加剧劳动力市场分割恶化劳动力错配。进一步研究发现,进口贸易自由化对中西部地区资本错配的改善效果高于东部地区,对东部地区劳动力错配的恶化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当前我国制造业既要充分利用进口贸易自由化对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也要注意消解其对劳动力配置的不利影响,寻求更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乐远   毛其淋  
中国政府将扩大进口规模、优化进口结构、提高进口质量作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战略。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和银行分支机构数据,深入分析了银行竞争对企业进口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银行竞争显著促进了企业进口规模扩大,传导渠道为融资约束缓解和生产规模扩张。异质性分析表明,银行竞争对非国有企业、中小规模企业、一般贸易企业、信息不透明企业及消费品进口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进口。此外,银行竞争还显著促进了进口高质量发展,包括促进了进口多样化和提高了进口质量,以及延长了进口持续期。本研究不但从新的角度诠释了中国进口快速发展的动因,而且对下一步银行业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沈洪涛  周艳坤  
中央对地方执行环境政策监督是中国环境治理至关重要的环节。环保部2014年下半年推出的环保约谈,为环境执法监督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准自然实验场景。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倍差法,从企业环境绩效视角考察环境执法监督的微观效果。研究发现,环保约谈显著改善了被约谈地区企业的环境绩效,但环境绩效改善仅显著存在于国有企业,环境执法监督的压力并未在非国有企业得到显著体现。本文进一步验证了企业面对环境执法监督压力时的行为反应,发现环保约谈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被约谈地区企业的减产行为,但未能增加企业的环保投资。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吕怀立  王文明  鄢姿俏  侯亮  
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准自然实验,选择疫情前后我国债券市场数据,研究金融政策竞争中性原则实现情况及其途径。研究发现,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在疫情期间明显降低,金融政策的竞争中性得到进一步体现;那些为供应链上下游提供商业信用支持的民营企业,其融资成本降低幅度更大。同时,疫情期间一些应急性融资工具也向民营企业倾斜,更有利于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进一步检验发现,供应链上下游受影响程度越严重、为上下游提供的商业信用期限越长,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幅度越大;疫情期间的金融政策并没有导致民营企业出现"脱实向虚"现象,反而降低了其金融化水平、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研究结果显示,对民营企业不愿贷、不敢贷的现象并不等于金融政策存在非竞争中性,而是源于金融机构在执行层面的顾虑,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推出的金融政策有效缓解了信贷市场执行层面的这一顾虑。本文研究结论从金融政策竞争中性出发,为给民营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丽贞  许诺  褚靖铭  齐晋  
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是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统一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着力点。从微观企业的投资总量入手,使用2013—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以DID模型作为基本分析工具,探讨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企业投资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层面行政垄断会通过推动企业投资而拉动本地经济增长,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实施将相对抑制高行政垄断地区的企业投资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这一相对抑制作用在过度投资水平越高、全要素生产率越低、市场集中度越高、市场化进程越低、利润越高、收入越稳定、政府补贴越多、融资约束越低、银行借款越多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这表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高行政垄断地区企业投资的相对抑制作用在主体越受庇护、市场机制越完善、内外源融资来源越多的情况下呈现了更为显著的作用,进一步验证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通过抑制行政垄断的庇护渠道而影响企业投资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