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78)
- 2023(12902)
- 2022(10546)
- 2021(9784)
- 2020(8211)
- 2019(18835)
- 2018(18342)
- 2017(34732)
- 2016(18556)
- 2015(20925)
- 2014(20246)
- 2013(20502)
- 2012(19089)
- 2011(17004)
- 2010(16905)
- 2009(15819)
- 2008(15827)
- 2007(13914)
- 2006(12283)
- 2005(11624)
- 学科
- 济(87195)
- 经济(87084)
- 业(81699)
- 企(74824)
- 企业(74824)
- 管理(67900)
- 方法(36551)
- 业经(29154)
- 财(28929)
- 数学(28327)
- 数学方法(28166)
- 农(27349)
- 中国(23870)
- 贸(21398)
- 贸易(21387)
- 易(20951)
- 务(20073)
- 财务(20067)
- 财务管理(20042)
- 农业(19603)
- 企业财务(18923)
- 技术(17653)
- 制(17632)
- 划(16193)
- 策(15759)
- 和(15415)
- 地方(14850)
- 体(14091)
- 环境(13847)
- 出(13611)
- 机构
- 学院(268700)
- 大学(266042)
- 济(123681)
- 经济(121746)
- 管理(105885)
- 研究(93367)
- 理学(90546)
- 理学院(89606)
- 管理学(88612)
- 管理学院(88106)
- 中国(75484)
- 京(57595)
- 财(56977)
- 科学(53807)
- 农(47392)
- 所(46683)
- 财经(44816)
- 研究所(41998)
- 中心(41606)
- 经(41012)
- 江(40983)
- 经济学(38661)
- 业大(38186)
- 农业(37505)
- 北京(36311)
- 经济学院(34944)
- 院(33855)
- 财经大学(33160)
- 州(31529)
- 商学(30895)
- 基金
- 项目(175176)
- 科学(140498)
- 基金(131399)
- 研究(128156)
- 家(114824)
- 国家(113855)
- 科学基金(98886)
- 社会(85268)
- 社会科(80980)
- 社会科学(80963)
- 基金项目(69061)
- 省(66717)
- 自然(63333)
- 自然科(61919)
- 自然科学(61900)
- 自然科学基金(60942)
- 教育(56560)
- 划(55778)
- 资助(53458)
- 编号(48801)
- 部(39953)
- 创(39598)
- 业(39545)
- 重点(39311)
- 发(38678)
- 成果(38060)
- 国家社会(36753)
- 创新(36290)
- 教育部(34444)
- 制(33770)
- 期刊
- 济(140246)
- 经济(140246)
- 研究(84075)
- 中国(54903)
- 财(47596)
- 管理(44755)
- 农(44126)
- 科学(39190)
- 学报(39046)
- 农业(30608)
- 大学(30509)
- 学学(28769)
- 融(25270)
- 金融(25270)
- 技术(23926)
- 财经(23279)
- 经济研究(23244)
- 业经(22765)
- 教育(21492)
- 经(20346)
- 业(19929)
- 问题(18807)
- 贸(18481)
- 世界(16462)
- 国际(16129)
- 技术经济(15833)
- 现代(13617)
- 财会(12454)
- 会计(12186)
- 资源(11902)
共检索到416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小平 彭书舟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一直是政府、企业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污染企业环境调查数据,重点探讨了由进口贸易引致的竞争效应对中国企业SO_2产出和排放行为的影响。在以进口渗透率作为进口竞争代理指标的基础上,本文研究发现:进口竞争能够显著降低企业SO_2产出(排放)强度,且这一效应对于相对清洁行业内企业、高市场竞争度行业内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的影响作用更加强烈。进口竞争主要通过生产技术升级机制降低企业SO_2产出(排放)强度,而产出规模调整机制的作用效果并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进口竞争会提升行业内高污染企业退出市场的概率,导致行业内的企业SO_2产出(排放)强度离散度趋于收紧,从而对行业内绿色资源错配带来改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郑妍妍 闫雨薇
最低工资标准上升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的空气污染水平,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稳健。最低工资标准提升经由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渠道影响企业的空气排污水平,具体表现为,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空气排污水平。而最低工资标准上升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空气排污水平。异质性分析显示,最低工资标准上升对空气污染的抑制效应在环境规制较强的地区和行业中更为明显,并对非国有企业、资本密集型和技术水平较高企业的空气污染水平产生了更大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空气污染 最低工资 生产率效应 成本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诸竹君 王芳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业面临较强的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这是否促进了中国企业的创新行为,仍存在较大学术争议。在中美经贸关系趋向平缓和中国扩大进口战略的背景下,本文将产业链关联和技术差距引入基准分析框架进行扩展,揭示了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对中国企业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创新数量、质量和效率,同行业正向作用大于前向关联负向作用,后向关联影响整体不显著;总效应关于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程度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绝大多数行业处于正向作用区间。机理上,进口竞争对中国企业创新行为存在正向竞争逃避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资源重置效应,以及负向竞争挤出效应和产品锁定效应;基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回归表明,竞争效应主要存在于同行业,技术溢出效应存在于同行业和上游行业,产品锁定效应存在于上游行业。政策上,强化与日本、韩国和德国等“第三国”进口合作,提升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效率和地区市场化水平,有利于更好发挥进口竞争的正向创新效应。本文对扩大进口战略提升中国企业创新发展水平和重新理解中美经贸关系,推动新发展格局下创新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进口竞争 创新行为 产业链关联 中美贸易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巫俊 魏浩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及中国海关贸易数据,考察了进口竞争对工资扭曲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工资扭曲主要表现为向下扭曲,即企业员工所获得的工资报酬低于其边际产品价值。中间品进口将抑制工资扭曲,而资本品进口将促进工资扭曲,经过多种稳健性分析后,结论仍然成立。从影响机制来看,中间品进口能够促进创新进而抑制工资扭曲,而资本品进口能够提高资本密集度进而促进工资扭曲。进一步分析表明,中间品进口抑制了向下扭曲,而资本品进口同时促进向上扭曲和向下扭曲。本文有助于更全面地揭示我国在对外开放中所面临的风险和机遇,为扩大进口贸易战略的制定与调整提供了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蕊 王铮 钟章奇 孙翊 刘昌新 陆玉麒
区域碳排放责任划分和污染治理必须考虑空间转移问题,才能制定公平可行的减排和治理方案。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不同,区域间贸易往来密切,需要对贸易品中隐含的碳排放和污染排放进行估算。论文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江苏基于生产者角度和消费者角度的碳排放和SO_2排放,对各部门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和SO_2排放进行了估算,并对隐含碳排放和SO_2排放流入最高的4个部门和最终需求中碳排放和SO_2排放的流入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江苏属于碳排放和SO_2排放净流入区域,净流入碳排放17.87 Mt C,净流入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蕊 王铮 钟章奇 孙翊 刘昌新 陆玉麒
区域碳排放责任划分和污染治理必须考虑空间转移问题,才能制定公平可行的减排和治理方案。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不同,区域间贸易往来密切,需要对贸易品中隐含的碳排放和污染排放进行估算。论文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江苏基于生产者角度和消费者角度的碳排放和SO_2排放,对各部门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和SO_2排放进行了估算,并对隐含碳排放和SO_2排放流入最高的4个部门和最终需求中碳排放和SO_2排放的流入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江苏属于碳排放和SO_2排放净流入区域,净流入碳排放17.87 Mt C,净流入SO_2排放9.05×104t。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和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建筑业输入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和SO_2排放都较大,未来江苏产业结构调整面临较大压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宸宇
加入WTO后,中国在开放国内市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的进口贸易自由化。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出要"激发进口潜力、主动扩大进口",这将进一步促进市场竞争,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一系列影响。基于这一背景,文章在整合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CEPII-BACI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同时构造行业进口渗透率指标,系统分析和检验了进口竞争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进口竞争对企业创新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于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抑制了其创新效率的提高;而对于一般贸易企业,进口竞争虽然促进了其创新投入,但并未获得规模效益,表现为创新效率的下降。另外,对于高生产率企业和国际化企业,进口竞争对其创新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弱;对于国有企业和高技术行业企业,进口竞争对其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相对更大。文章结果还显示,要素市场扭曲会强化进口竞争对创新效率的负向作用。文章的结论对于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提高企业创新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进口竞争 创新效率 异质性 要素市场扭曲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羽
本文选取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及WITS数据库ISICRev3分类的4分位进口数据,使用并拓展了Hall(1988)和Domowitz et al.(1988)的模型框架,考察了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竞争可以显著降低国内企业的加成率,当进口竞争程度在当前基础上增加10%,企业的加成率将降低3.42%。进一步回归结果显示,具有较高出口强度和赋税强度的企业对进口竞争造成的加成率下降具有较高的缓解作用,但进口竞争总体上仍然降低了国内企业的加成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羽
本文选取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及WITS数据库ISICRev3分类的4分位进口数据,使用并拓展了Hall(1988)和Domowitz et al.(1988)的模型框架,考察了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竞争可以显著降低国内企业的加成率,当进口竞争程度在当前基础上增加10%,企业的加成率将降低3.42%。进一步回归结果显示,具有较高出口强度和赋税强度的企业对进口竞争造成的加成率下降具有较高的缓解作用,但进口竞争总体上仍然降低了国内企业的加成率。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春明 文磊
保持出口贸易持续平稳发展对提升企业生产率进而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通过Kaplan-Meier方法估计证实了出口具有显著的负向时间依赖特征,且贸易关系存在异质性,即资本技术密集型、高出口密集度和高生产率的企业具有更长的出口持续时间。此后利用多种实证方案也发现:出口持续时间的延长显著提升了企业生产率水平,即存在出口学习效应;且资本技术密集型、低出口密集度的企业通过持续出口获取的生产率提升更为显著,劳动力密集型、高出口密集度企业则相对较小。基于生产率动态分解的分析也表明,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优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竞争引致的优胜劣汰。因此,稳定...
关键词:
出口持续时间 外贸竞争优势 中国与全球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彦云 陈芳
中国企业管理软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应包括企业治理结构、管理制度、雇员管理及企业伦理四要素等15项测度指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欧洲企业管理软国际竞争力水平是处于强势,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在逐渐增强。统计数据分析还表明,企业软国际竞争力要素及具体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较大,竞争力的系统性能力比较强。中国企业在管理软国际竞争力方面被世界认可的程度比较低下,与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印度等国相比也有比较大的差距。这些严重影响了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李杏丽
【目的/意义】揭示我国企业竞争情报研究的文献增长规律、区域学术产出力分布及研究热点分布,为我国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提供定量的参考信息。【方法/过程】以中国《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为数据源,利用SPSS软件包对19872016年企业竞争情报研究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结论】我国企业竞争情报研究文献的增长符合指数增长规律,历经诞生与缓慢期、迅速发展期及成熟期三个阶段。文献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层次性与不均衡性。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企业竞争情报与反竞争情报研究、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研究等四个领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泽将 汪顺 陈欣
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先立后破,稳步推动企业绿色转型至关重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越来越多的文献开始关注金融在企业绿色转型中的重要作用,而本文则聚焦于作为中国银行市场化改革的直接成果——银行竞争结构的环境外部性。基于上市公司环保新闻文本数据以及地区银行分支机构数据的匹配数据集的分析表明,银行竞争结构具有显著的环境外部性,城市银行竞争指数每上升一个标准差,该地区企业的环保新闻文本情绪约上升7.64%。机制检验结果显示,银行竞争将通过降低融资成本、促进技术升级以及助推资产转型三条路径影响企业的环境绩效。横截面测试结果则表明银行竞争结构的环境外部性大小将受到企业信贷可获得性、绿色信贷政策以及地区转型压力的影响。这些结果表明强化银行竞争这一类金融市场化改革举措同样能够助推企业绿色转型,从缓解融资约束的视角拓宽了实现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路径,也从环境外部性的角度丰富了现有银行竞争类理论文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