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9)
2023(8881)
2022(6999)
2021(6434)
2020(5540)
2019(12501)
2018(12210)
2017(23275)
2016(12353)
2015(14157)
2014(13750)
2013(13934)
2012(12705)
2011(11341)
2010(11322)
2009(10874)
2008(11028)
2007(9776)
2006(8547)
2005(8160)
作者
(33788)
(28271)
(28245)
(26671)
(18255)
(13300)
(12674)
(10935)
(10684)
(10017)
(9796)
(9401)
(9385)
(8830)
(8737)
(8542)
(8472)
(8129)
(8003)
(7848)
(6978)
(6863)
(6723)
(6459)
(6331)
(6222)
(6179)
(6138)
(5720)
(5408)
学科
(72291)
(67873)
企业(67873)
(65174)
经济(65100)
管理(54479)
方法(28955)
业经(25428)
(22816)
(21764)
数学(21653)
数学方法(21602)
中国(18895)
(17830)
财务(17827)
财务管理(17819)
企业财务(16865)
农业(16085)
技术(15496)
(13932)
贸易(13924)
(13747)
(13677)
(13135)
(12978)
(12045)
企业经济(11817)
(11055)
经营(10966)
技术管理(10530)
机构
学院(187606)
大学(182242)
(95073)
经济(93956)
管理(79097)
理学(67901)
理学院(67352)
管理学(66927)
管理学院(66562)
研究(60843)
中国(51828)
(42317)
(38017)
财经(34023)
(31229)
科学(31013)
经济学(30097)
(29473)
(28351)
经济学院(27279)
(26978)
中心(26943)
研究所(26300)
财经大学(25088)
北京(24386)
商学(24074)
商学院(23870)
业大(22829)
经济管理(22742)
农业(22209)
基金
项目(117159)
科学(96279)
基金(89924)
研究(89591)
(76245)
国家(75563)
科学基金(67443)
社会(62554)
社会科(59548)
社会科学(59536)
基金项目(46760)
(43271)
自然(40760)
自然科(39925)
自然科学(39916)
教育(39427)
自然科学基金(39336)
资助(36591)
(35314)
编号(33931)
(31073)
(28098)
(28075)
国家社会(27388)
成果(26028)
重点(25739)
(25698)
创新(25275)
中国(24968)
教育部(24925)
期刊
(106653)
经济(106653)
研究(58340)
(36112)
中国(35372)
管理(34926)
(27233)
科学(23522)
学报(19649)
农业(19425)
财经(18129)
经济研究(18095)
技术(18062)
业经(18017)
(17537)
金融(17537)
大学(16678)
学学(16033)
(15906)
问题(14032)
(13689)
世界(13643)
(13581)
技术经济(13101)
教育(11891)
国际(11720)
现代(10168)
财会(9893)
商业(9247)
经济管理(9157)
共检索到285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浩  李晓庆  
基于中国微观工业企业数据,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参与进口贸易的基本情况,并实证分析了进口投入品对中国企业就业变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与非贸易企业、纯出口企业和纯进口企业相比,有出口行为的进口企业的就业规模最大、就业增长最快、就业创造最多、就业破坏最少,就业增长稳定性也最好;进口强度、进口产品种类、来自低收入国家进口、资本品进口、异质产品进口对企业就业有显著正向影响;相对于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对企业就业增长效果更为显著;进口投入品仅对有出口行为的进口企业的就业增长影响显著,而对纯进口企业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邰鹿峰   闫林楠  
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本文识别了海关数据中进口企业的行业信息,并结合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在产业关联的视角下研究进口投入品的垂直溢出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进口投入品的前向溢出和后向溢出显著促进中国企业生产率的增长,但该效应因进口贸易方式、产品类型、企业所有制和企业融资约束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机制探究发现,进口产品内嵌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以及进口产品种类的扩大是进口投入品垂直溢出效应产生的主要潜在渠道。此外,良好的国内市场制度环境会强化进口投入品垂直溢出对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学锋  王备  
本文构建了一个引入多要素投入和中间投入品要素密度差异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分析企业进口中间投入品及其产品转换行为对企业要素禀赋结构的影响。结论表明:高生产率企业更倾向于进口中间投入品;企业会根据中间投入品要素密度调整进口种类的数量与规模,发生产品转换行为;通过进口产品转换,中间投入品生产要素流动引起企业要素密度的变动,最终提升企业的要素禀赋结构。经验研究显示,进口中间投入品提升了企业资本密度大约40个百分点,进口产品转换则提升了企业资本密度大约26个百分点。企业通过进口的二元边际提升资本密度,但扩展边际的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学锋  王备  
本文构建了一个引入多要素投入和中间投入品要素密度差异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分析企业进口中间投入品及其产品转换行为对企业要素禀赋结构的影响。结论表明:高生产率企业更倾向于进口中间投入品;企业会根据中间投入品要素密度调整进口种类的数量与规模,发生产品转换行为;通过进口产品转换,中间投入品生产要素流动引起企业要素密度的变动,最终提升企业的要素禀赋结构。经验研究显示,进口中间投入品提升了企业资本密度大约40个百分点,进口产品转换则提升了企业资本密度大约26个百分点。企业通过进口的二元边际提升资本密度,但扩展边际的作用要大于集约边际。因此,通过进一步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减少企业中间投入品进口及其进行产品转换的外部政策约束,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要素禀赋结构,并进而改善整个经济体的生产与贸易结构,最终推动中国贸易发展的转型与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新飞  高伊凡  柴晟霖  
本文匹配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采用Olley和Pakes(1996)的方法估计企业生产率,基于PSM倾向匹配得分法研究中间投入品进口贸易对中国企业生产率的即期效应与长期影响,以及进口行为对不同行业生产率的差异性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控制了内生性问题,中国进口企业比非进口企业生产率平均高出6.5%;首次从国外进口中间投入品的企业当年生产率比上一年有10.5%的提升,且在进口后三年中存在持续且较为显著的生产率提升效应;进口企业的生产率效应随着行业技术密集度的提高而加强,但与行业的资本密集度并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采用不同的方法重新估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韩国高  刘田广  
本文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研究了中间品进口及制度环境对企业能源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中间品进口显著降低了企业能源强度,其影响机制主要是促进技术溢出、资源配置优化、产品质量升级和要素替代;在全要素生产率较高、应用信息与通信技术、无出口、能源结构偏向电力和低能耗企业中,中间品进口降低企业能源强度的效果更为显著。减少地区腐败、健全法律制度和提升行政审批效率等制度环境改善有助于强化企业中间品进口的节能效应。本文为我国实施积极的进口促进战略提供了微观经验证据,对我国企业实现绿色节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魏浩  李翀  赵春明  
本文首次从进口来源地结构的角度分析了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来源地数目增多、进口来源地集中度下降有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同时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进口企业、一般贸易进口企业、外资企业、有出口行为企业的生产率提升效应显著;进口来源地结构主要通过进口种类多元化带来的生产互补机制提升企业生产率,其中,进口异质产品的进口企业效应较大,而进口价格下降带来的成本节约机制没有显著作用。因此,中国应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同时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口,使其享受中间品多样化带来的生产互补收益;而在发达国家的进口市场上,鼓励企业开拓多个进口渠道,降低对某几个发达国家的过度依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魏浩  李翀  赵春明  
本文首次从进口来源地结构的角度分析了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来源地数目增多、进口来源地集中度下降有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同时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进口企业、一般贸易进口企业、外资企业、有出口行为企业的生产率提升效应显著;进口来源地结构主要通过进口种类多元化带来的生产互补机制提升企业生产率,其中,进口异质产品的进口企业效应较大,而进口价格下降带来的成本节约机制没有显著作用。因此,中国应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同时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口,使其享受中间品多样化带来的生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李倩婷  
研究目标:探究中间品进口对企业生存时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贸易的综合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 (PSM)降低样本选择性偏误,采用生存分析模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进口中间品对延长企业生存时间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对混合加工贸易的提升效果尤其明显。同时随着使用强度的增加,进口中间品对企业风险的降低作用增强;中间品的技术水平越高,对企业生存概率的改善作用越大;但这些作用的发挥需要满足一定的时间门槛。研究创新:与先前文献侧重强调出口的巨大作用不同,本文研究并论证了进口的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秀芳  施炳展  
本文主要从中间品进口多元化的角度入手,分析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决定因素和提升机制。理论上,进口中间品多元化可以通过边际成本、固定成本等渠道影响出口产品质量,并受限于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实证方面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企业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从所有制分布看,国有企业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水平最高,私营企业最低,外资企业居中;平均看,进口中间品多元化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这一提升作用仅限于外资企业、源自OECD国家的中间品和2004-2006年样本;对于本土企业、源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中间品和2000-2003年样本并不显著,可能的解释在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耿伟  廖显春  
企业进口中间品多样化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实现技术进步、追赶国际技术前沿的有效途径,也是新贸易理论框架下进口贸易利益的来源之一;但在国内要素价格负向扭曲条件下,生产要素与中间品相对价格变小,从而导致包括进口中间品在内的中间品投入种类减小。基于上述判断,本文以中国数据为例,实证研究企业要素价格负向扭曲对其进口中间品多样化的影响,从而为分析市场扭曲与贸易利益的关系提供一个经验事实。本文认为:中国要素价格扭曲呈现递增趋势,企业中间品进口多样化呈现递减趋势;要素价格扭曲降低了企业进口中间品多样化水平,这一降低作用对于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东部地区和一般贸易更明显;而且劳动力要素价格负向扭曲的影响大于资本价格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家云  毛其淋  
本文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与生存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中间品进口对企业生存的微观影响。研究发现中间品进口显著延长了企业的经营持续时间。进一步引入中间品质量差异性和贸易方向的研究表明,中间品进口对企业经营持续时间的正向作用与进口中间品的质量水平呈正比,并且中间产品进口对双向贸易企业生存持续期的影响大于单向贸易企业,对加工贸易企业生存持续期的影响大于一般贸易企业。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传导机制检验,认为"成本节约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是中间品进口促进企业市场存活的重要渠道。最后,引入行业差异化的检验结果显示,相比于异质性产品行业的企业,中间产品进口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丁一兵  宋畅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测算了进出口企业中间品进口转换行为和进口中间品要素密度变化特征,并考察了进口中间品转换对企业出口转型升级的作用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进口中间品转换及其引致的中间品要素密度变化总体上有助于企业出口升级。分样本的估计结果表明,一般贸易企业、外资企业和中小型企业能够通过调整进口中间品的种类和要素密度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此外,企业中间品进口转换带来的产品创新效应和转型能力提升效应是中间品进口转换对企业出口转型升级的可能的影响渠道。本文从企业进口产品动态角度为中间品进口对中国企业出口升级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为推动贸易结构转型和提升中国企业出口竞争力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沈国兵  于欢  
与大规模中间品进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仍然较低。文章使用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库匹配的数据,揭示出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从总的样本来看,中间品进口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促进效应,而资本品进口产生抑制效应,二者调节不利于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2)区分产品差异化后发现,同质中间品进口促进效应更大,且同质中间品与异质资本品进口交互存在显著的负面调节效应。(3)区分企业所有制后发现,中间品进口对民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效应最强,而资本品进口对民营企业的抑制效应最强,且中间品与资本品进口交互对三类企业都产生负面调节效应。正是中间品和资本品进口结构失衡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负面调节效应,才导致中国在大规模进口中间品的同时却出现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处于低位现象。据此,在强调中间品进口促进效应的同时,需要区别重视、克服其通过资本品进口产生的不利调节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