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732)
2023(22725)
2022(19406)
2021(17980)
2020(15202)
2019(34614)
2018(34073)
2017(64257)
2016(35115)
2015(39521)
2014(39070)
2013(38611)
2012(35851)
2011(32525)
2010(32464)
2009(29880)
2008(29464)
2007(26031)
2006(23157)
2005(20977)
作者
(104427)
(86914)
(86407)
(81840)
(55379)
(41503)
(39138)
(34028)
(33176)
(31101)
(29785)
(29351)
(27964)
(27675)
(27152)
(26837)
(25969)
(25752)
(24996)
(24949)
(21702)
(21698)
(21162)
(19844)
(19487)
(19422)
(19344)
(19160)
(17608)
(17277)
学科
(142032)
经济(141855)
管理(102535)
(96471)
(78774)
企业(78774)
方法(60167)
数学(51954)
数学方法(51288)
中国(42369)
(39355)
(37401)
业经(32531)
(31577)
地方(30648)
(30333)
(27784)
贸易(27765)
(26994)
农业(26306)
(24594)
银行(24508)
技术(24442)
环境(23986)
(23483)
(23140)
金融(23136)
(22412)
财务(22322)
财务管理(22268)
机构
大学(501877)
学院(498095)
(201802)
经济(197549)
管理(189262)
研究(178428)
理学(162576)
理学院(160679)
管理学(157639)
管理学院(156754)
中国(135303)
科学(111432)
(109585)
(93708)
(91558)
(90200)
研究所(83310)
中心(80246)
业大(78254)
(74924)
财经(73686)
农业(70876)
北京(69852)
(67116)
(65773)
(64964)
师范(64954)
经济学(61115)
(59716)
经济学院(54932)
基金
项目(338410)
科学(264757)
基金(245166)
研究(241640)
(217400)
国家(215628)
科学基金(182882)
社会(152382)
社会科(144435)
社会科学(144398)
(131103)
基金项目(128628)
自然(120222)
自然科(117421)
自然科学(117385)
自然科学基金(115261)
(111691)
教育(110978)
资助(101831)
编号(96514)
成果(78769)
重点(77025)
(74364)
(74168)
(70103)
课题(67686)
创新(65633)
科研(65154)
国家社会(63459)
教育部(63041)
期刊
(224875)
经济(224875)
研究(149174)
中国(105238)
学报(87110)
(82066)
科学(77800)
管理(72028)
(71978)
大学(65598)
学学(61699)
教育(56214)
农业(56176)
(46612)
金融(46612)
技术(44197)
经济研究(36401)
财经(36334)
业经(35991)
(31303)
(30152)
问题(29044)
图书(25929)
科技(24895)
(24744)
技术经济(24234)
(24121)
业大(22485)
理论(22416)
世界(22135)
共检索到756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瑾  王礼刚  
笔者采用2003年~2010年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进口技术扩散、本国自主研发等技术指标对环境规制的影响。结果表明:(1)进口技术扩散在清洁行业对环境规制具显著正效应,在污染密集型行业呈显著负效应,并拉动整体工业行业呈显著负效应。行业技术水平越高,环境负效益越小,正效益越大。(2)本国自主研发对环境规制具明显负效应,但影响有限。(3)结合进口技术扩散和自主研发的二次研发对环境规制具显著正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勇  施美程  李建民  
文章从生产效应和需求效应两个角度分析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在Morgenstern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引入行业的特征参数考察中国环境规制对不同行业就业的影响。基于中国2003~2010年38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文章对环境规制与工业行业就业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环境规制与工业行业就业存在着U形关系,在当前条件下,当环境规制强度提高到某一"门槛"值时,环境规制会对工业行业就业产生促进作用;随着工业行业劳动力成本份额的上升,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会减弱。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春明   褚婷婷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对出口及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影响,对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人工智能应用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利用2012—2019年33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工智能应用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1)人工智能应用显著提升了中国工业行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且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对人工智能应用的总体规模更为敏感;(2)人工智能应用的替代劳动效应、技术创新效应是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的重要影响机制;(3)人工智能应用显著提升了制造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其中对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提升作用较大;(4)人工智能应用对外资进入程度较高工业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作用较大,且更为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张珍珍  
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环境规制措施,旨在通过这些政策来倒逼能源效率提升,从而缓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压力。以2004—2017年省级单位为研究对象,探讨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值的影响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使用超效率模型测算出中国各省份2004—2017年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平均值为0.71,能源效率值偏低,且区域差异很大。(2)通过ML指数分解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可知,相对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技术创新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显著。(3)通过静态面板估计与动态系统差分法面板估计可知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呈"U"型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优智  张珍珍  
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环境规制措施,旨在通过这些政策来倒逼能源效率提升,从而缓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压力。以2004—2017年省级单位为研究对象,探讨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值的影响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使用超效率模型测算出中国各省份2004—2017年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平均值为0.71,能源效率值偏低,且区域差异很大。(2)通过ML指数分解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率可知,相对于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是提高能源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技术创新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影响显著。(3)通过静态面板估计与动态系统差分法面板估计可知环境规制强度与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呈"U"型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珊珊  
环境规制不仅会对就业技能结构产生直接影响,还会通过出口主导型外商直接投资、市场主导型外商直接投资及垂直专业化分工等因素产生间接影响。文章以2004~2014年中国34个工业行业动态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系统GMM方法考察环境规制对就业技能结构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中国就业技能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不冲突,全国工业、低污染工业环境规制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不明显,而高污染工业环境规制与就业技能结构之间呈现倒U形动态关系,即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高污染工业环境规制会弱化出口主导型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技能结构的正向效应,同时抑制市场主导型外商直接投资对就业技能结构的负面效应,而通过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就业技能结构改善的作用不显著。文章认为,中国政府应切实提高环境规制力度,保障企业从事清洁技术创新的市场回报,提高对市场主导型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资规模和水平,同时,政府在制定环境政策时应体现行业差异。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闫文娟  郭树龙  熊艳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份1998-2008年工业废水排放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了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省际间环境公平的驱动因素。结论表明,政府规制在全国样本以及三大区域样本下都和环境公平显著正相关,公众参与在全国样本下和环境公平显著正相关,但在分区域的静态面板中则不显著,这说明中国目前公众参与还很薄弱,政府的正式规制起主要作用。同时,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对环境公平的拉动作用最大,应加强对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瑾  
本文采用2003-2008年中国30个地区的平衡面板数据,在估算国外技术引进、本国自主创新和国内技术转移存量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上述三个技术指标对环境规制的影响。研究表明,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转移对环境规制有显著正效应;出于本国环境技术创新数量和效率不高等原因,本国自主创新对环境规制呈显著负效应;且本国自主创新和国内技术引进对环境规制有显著替代作用;滞后一期环境规制水平会造成当期单位工业产值的环境投入成本增加,但从中长期看,早期为适应较高环境规制的环境投入会使企业在当期具有较大的环境成本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振兵  马霞  蒲红霞  
针对现有研究忽视了市场竞争等重要因素对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构建的环境规制指标也有缺陷。本文首先测算了2001-2012年中国工业行业的显性贸易比较优势,并构建一个新的环境规制指标,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以有效控制内生性问题,首次综合实证考察了除禀赋因素以外的、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等多个不同因素对中国工业行业贸易比较优势的差异影响。研究发现:样本区间内中国工业行业整体的贸易比较优势较好,环境规制强度对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趋势,市场竞争、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创新投入对贸易比较优势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劳动成本的升高与2008年金融危机则显著降低了贸易比较优势。重视人才战略、鼓励研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建涛  隋鑫  
文章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等方法,探究了2005—2020年中国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并进行了省域异质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发展存在空间相关性,环境规制对省域的工业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环境规制也可通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对工业发展水平产生积极影响。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环境规制显著影响其工业发展水平;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够推动环境规制对工业发展发挥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建涛  隋鑫  
文章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等方法,探究了2005—2020年中国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并进行了省域异质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发展存在空间相关性,环境规制对省域的工业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环境规制也可通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对工业发展水平产生积极影响。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对工业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环境规制显著影响其工业发展水平;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够推动环境规制对工业发展发挥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石华平  易敏利  
利用2006~2015年中国35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运用线性和非线性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呈倒N型曲线关系和双门槛效应。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先抑制、后促进、再抑制,当环境规制处于两个门槛内的帕累托最优区域时促进技术创新,实现创新与绿色的双赢。规模效应与人才集聚也推动技术创新。基于此,政府应差异化地制定环境政策,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人才资源积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宋文飞  李国平  韩先锋  
本文基于我国2004-2011年工业33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环境规制对贸易自由化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R&D双环节效率门槛条件下,环境规制对贸易自由化都存在倒"U"型作用机制,即在R&D双环节效率达到拐点前,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作用推动了产业贸易竞争优势的提升,进而促进了贸易自由化进程,而达到拐点后,环境规制带来的生产成本上升的负向溢出效应显现。从行业分类特点考察环境规制对贸易自由化的影响,发现大多行业的环境规制较多地抑制了贸易自由化水平的提升,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优势并不明显。同时,考察了其他因素对贸易自由化的影响,指出行业规模化水平是促进贸易自由化的积极因素,而工资水平、产业结...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颖  徐小峰  郑越  
环境污染促使了环境规制的产生,环境污染又与能源消耗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文章主要研究环境规制是如何影响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各地区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测算,然后采用静态面板估计和SYS-GMM动态面板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比较低。环境规制与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存在一种"U"型关系,较弱的环境规制强度不利于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但当环境规制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即跨过"拐点"后,能够促进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蒋庚华  
根据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本文计算了1995~2009年中国工业行业离岸工业外包率和进口服务中间品的变化,实证检验了进口服务中间品对中国工业行业离岸工业外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各工业行业离岸工业外包率和进口服务中间品均呈上升趋势;服务贸易进口整体、运输、通讯服务贸易进口对中国工业行业离岸工业外包率的影响为正,金融服务贸易进口对中国离岸工业外包率的影响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