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62)
- 2023(17404)
- 2022(14744)
- 2021(13520)
- 2020(11583)
- 2019(26236)
- 2018(26087)
- 2017(50238)
- 2016(27234)
- 2015(30541)
- 2014(30446)
- 2013(30532)
- 2012(27928)
- 2011(24988)
- 2010(25079)
- 2009(23571)
- 2008(23488)
- 2007(21083)
- 2006(18875)
- 2005(17287)
- 学科
- 济(110399)
- 经济(110233)
- 业(102046)
- 管理(95265)
- 企(90645)
- 企业(90645)
- 方法(48882)
- 数学(38722)
- 数学方法(38312)
- 财(35843)
- 农(34044)
- 业经(33635)
- 制(28460)
- 中国(28124)
- 务(24757)
- 财务(24682)
- 财务管理(24644)
- 技术(23732)
- 农业(23644)
- 企业财务(23369)
- 学(21952)
- 贸(20705)
- 贸易(20690)
- 理论(20678)
- 地方(20208)
- 和(20149)
- 易(20020)
- 银(19865)
- 银行(19804)
- 体(18794)
- 机构
- 学院(393542)
- 大学(393475)
- 管理(158243)
- 济(157531)
- 经济(154017)
- 理学(135491)
- 理学院(134037)
- 管理学(132012)
- 管理学院(131290)
- 研究(129855)
- 中国(101366)
- 京(85057)
- 科学(80115)
- 财(76443)
- 农(69137)
- 所(65770)
- 江(60947)
- 业大(59938)
- 财经(59766)
- 研究所(59266)
- 中心(59126)
- 农业(54375)
- 经(54224)
- 北京(53779)
- 范(48626)
- 州(48545)
- 师范(48084)
- 院(47110)
- 经济学(46407)
- 财经大学(44182)
- 基金
- 项目(261803)
- 科学(206001)
- 研究(191523)
- 基金(190242)
- 家(165976)
- 国家(164543)
- 科学基金(141777)
- 社会(120391)
- 社会科(114024)
- 社会科学(113992)
- 省(102827)
- 基金项目(100705)
- 自然(92779)
- 自然科(90615)
- 自然科学(90591)
- 自然科学基金(89029)
- 教育(86492)
- 划(85704)
- 编号(77947)
- 资助(77937)
- 成果(63171)
- 重点(58468)
- 部(57330)
- 创(56632)
- 发(55398)
- 课题(53181)
- 创新(52359)
- 制(50268)
- 科研(50022)
- 业(49803)
- 期刊
- 济(180573)
- 经济(180573)
- 研究(118118)
- 中国(79833)
- 农(63636)
- 管理(63300)
- 学报(62588)
- 财(61849)
- 科学(57877)
- 大学(47738)
- 学学(44888)
- 农业(43626)
- 教育(41198)
- 融(38795)
- 金融(38795)
- 技术(36158)
- 业经(30798)
- 财经(29891)
- 经济研究(27584)
- 经(25555)
- 业(24633)
- 问题(23022)
- 图书(21754)
- 技术经济(21232)
- 科技(19706)
- 理论(19272)
- 现代(19018)
- 版(18480)
- 商业(17767)
- 实践(17422)
共检索到597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俊
本文对进口商业服务是否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制造业企业使用更多的进口商业服务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分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和出口企业受到进口商业服务的影响较大,而对中西部地区和国有企业而言,进口商业服务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俊
本文对进口商业服务是否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制造业企业使用更多的进口商业服务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分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东部地区和出口企业受到进口商业服务的影响较大,而对中西部地区和国有企业而言,进口商业服务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不显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玲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国制造业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本国服务要素的供给,生产性服务进口贸易对制造业的投入率和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进口贸易的需求率都在发挥正向促进作用。本文构建非竞争性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发现OECD国家非常注重本国传统优势制造业发展,其在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传统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优势产业服务化转型以及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产品和服务包的纵向服务化升级。
关键词:
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 进口贸易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俊
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可以通过自主研发与国际技术转移实现。商业服务贸易是包括专利、研发在内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是国内企业获得国际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利用WIOD数据库计算出我国制造业对商业服务进口的依赖程度,并基于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1-2007年企业面板数据,对商业服务进口和企业自主研发是否促进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自主研发和商业服务进口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商业服务进口可以促进国内企业自主研发,二者共同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关键词:
商业服务进口 自主研发 制造业 技术进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立卓 杨文举 唐丽淼
利用改进的C-H模型,就贸易技术外溢的吸收能力对中国各制造业部门转型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研发资本存量对制造业各行业的TFP提高有显著促进作用。8项吸收能力都对技术密集型部门通过贸易渠道吸收溢出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技术密集型部门通过贸易渠道获得技术具有学习能力的"门槛效应";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在技术上已存在瓶颈。改革意愿和制度因素与贸易的交叉项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TFP影响均不显著。因而,在新常态背景下,改变我国贸易结构,提高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将有利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启斐 刘志彪
本文构建了生产性服务进口的多边模型,分析了生产性服务进口对一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提升的作用。模型结论显示,只有当母国制造业生产率达到一定的阈值之后,生产性服务业进口才能促进制造业的技术进步。随后,本文利用动态面板GMM模型实证研究了生产性服务进口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进口可以显著促进我国制造业的技术进步。细分行业研究表明,金融服务进口贸易、研发服务进口贸易和商业服务进口贸易都可以促进制造业的生产率的提升。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进口 全要素生产率 系统GMM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游曼淋
运用2005—2014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数据,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制造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在分析时,重点区分了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两种直接投资方式,并探讨了企业所有权性质、行业技术密集度和东道国是否为发达国家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上中国制造业企业以跨国并购方式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但绿地投资对其技术进步影响不显著。从分企业性质回归的结果来看,民企、外资及其他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在短期比国企和央企明显。从分行业回归的结果来看,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非技术密集型行业。从分东道国回归的结果来看,向发达国家进行跨国并购更能促进制造业企业的技术进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霞 盛晴 卞靖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知识型中间投入,其主要消费对象是制造业,制造业转型升级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通过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的分析,可以得出:目前,亟须在政策体系、市场环境、制度建设、产业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努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更好地支撑和推动制造业升级。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转型升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谢家智 姚领 叶盛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增长动力的核心和基础,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中国经济金融稳定发展和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战略。以制造业"融资难"和"融资贵"为突出矛盾的金融服务严重滞后现象,以及金融业系统性风险增大现象的背后有深层次的理论缺失和机制建设滞后的矛盾。为此,我国需要解决在经济金融化背景下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机制问题,构建金融市场化发展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型耦合机制和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的包容性金融结构的供求机制。构建对创新成长型企业金融服务能力的运行与调控机制,完善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政府诱导型科技金融发展机制。
关键词:
金融化 转型升级 金融服务机制 制造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昌南 苏婷
文章选取了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和制造业中代表性行业8个,采用我国2006~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个体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结果显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以上8个代表性制造业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金融业对大部分制造业存在促进作用。科学研究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为正,而对传统制造业的影响微乎其微。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对制造业影响很小。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细分行业 促进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怀英
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再次加以强调。2006年9—10月份,笔者在赴韩国访问考察期间,与韩国对外政策研究院东北亚经济研究中心等有关单位的学者官员就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结构升级互动的议题进行了座谈,并考察了韩国著名企业三星电子、现代汽车公司的研发、生产、销售情况。调查研究显示,韩国在促进制造业结构升级,特别是在自主创新关键期,从劳动、资本密集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程斌 孙华平 张瑾
本文通过模型分析探讨了功能性服务与制造业互动的机理,并以浙江义乌专业市场群为例提炼出功能性服务集群促进制造业集群升级的四大效应:成本节约效应、价格发现效应、信息与技术外溢效应及专业化和国际化渠道效应。最后结合我国功能性服务集群的发展现状和困境,提出了发展功能性服务集群促进产业升级的政策思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桂元 王莉莉
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我国29个省的制造业在1999—2005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化进行了测算,把TFP的增长构成分解为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变化两个成分,并对其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省际制造业TFP进行了趋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TFP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当技术进步促进TFP提升时,总会受到生产效率下降对TFP增长的抑制影响;区域间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存在较大差异,省级制造业TFP存在条件β收敛。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林珏 谢汶莉 李强
以中国为标准国,利用EKS模型测算1995—2011年3个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成员国和具有代表性的35个非NAFTA国家14个制造行业的相对技术水平系数,并进行时间上的纵向动态分析和国家间的横向比较,得出以下结论:NAFTA的成立给各成员国的技术进步都带来好处,且经济互补性强的"南北"型自贸区比经济同构性强的"北北"型区域一体化组织(欧盟)更能使成员国获得技术福利;在NAFTA成员国中,美国制造业相对技术水平最高但各行业差异也最大,而墨西哥最低但行业差异不大;在变化趋势上,美、加、墨三国存在差异,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明生 张一兵
结合数字技术特性,以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为视角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深入分析数字技术对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影响机制及作用特点。在测度2012—2019年中国214个地级城市数字技术发展水平和产业融合程度基础上,探讨数字技术发展对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促进作用及其内在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水平提升会显著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在考虑模型内生性问题并利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数字技术的作用强度具有区域异质性,且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在非技术密集地区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数字技术通过技术进步和信息平台两种方式并以技术创新效应与市场需求效应为传导机制影响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结论有助于厘清数字技术作用于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内在机理,深化对产业融合机制和地区异质性的理解,拓展数字技术在产业应用中的研究。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产业融合 产业升级 融合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