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17)
- 2023(7623)
- 2022(6663)
- 2021(6379)
- 2020(5924)
- 2019(12707)
- 2018(12699)
- 2017(24538)
- 2016(13466)
- 2015(15270)
- 2014(15201)
- 2013(14861)
- 2012(13570)
- 2011(12428)
- 2010(12780)
- 2009(12080)
- 2008(11863)
- 2007(10654)
- 2006(9334)
- 2005(8643)
- 学科
- 济(52254)
- 经济(52199)
- 业(36064)
- 管理(35101)
- 方法(28908)
- 企(27796)
- 企业(27796)
- 数学(25535)
- 数学方法(24908)
- 学(16876)
- 农(15053)
- 中国(15051)
- 贸(12944)
- 贸易(12934)
- 易(12697)
- 财(11520)
- 理论(11137)
- 险(11052)
- 保险(10959)
- 制(10350)
- 银(9922)
- 银行(9889)
- 业经(9387)
- 行(9358)
- 融(8485)
- 金融(8484)
- 农业(7755)
- 和(7589)
- 务(7540)
- 财务(7501)
- 机构
- 大学(194698)
- 学院(192941)
- 济(74424)
- 经济(72738)
- 管理(72492)
- 研究(66927)
- 理学(61574)
- 理学院(60874)
- 管理学(59090)
- 管理学院(58783)
- 中国(54113)
- 科学(45088)
- 京(42763)
- 农(39642)
- 所(36257)
- 财(34709)
- 研究所(33210)
- 业大(33096)
- 农业(32054)
- 中心(31045)
- 江(29787)
- 财经(27592)
- 北京(27372)
- 经(24994)
- 院(24268)
- 州(23537)
- 范(23147)
- 经济学(22876)
- 师范(22749)
- 技术(22344)
- 基金
- 项目(129680)
- 科学(99935)
- 基金(93746)
- 研究(86690)
- 家(84906)
- 国家(84315)
- 科学基金(70691)
- 社会(52102)
- 省(50769)
- 自然(50196)
- 社会科(49236)
- 社会科学(49217)
- 自然科(49112)
- 自然科学(49093)
- 自然科学基金(48182)
- 基金项目(47157)
- 划(44028)
- 资助(42639)
- 教育(41031)
- 编号(34265)
- 重点(30031)
- 部(27994)
- 成果(27508)
- 计划(26733)
- 创(26335)
- 发(26321)
- 科研(25908)
- 创新(24736)
- 课题(24532)
- 大学(23412)
共检索到291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李艺超 方海萍 徐崇元 高梦昭 牛晓月 宋志刚 李建军 邓柯
本文以生猪布鲁氏菌病为范例,探索了运用统计学模型和方法对进口动物产品的潜在入侵疫病风险进行评估的理论框架和定量方法。本文系统梳理了进口猪肉产品携带布鲁氏菌传入中国的流程,并对流程中的各关键环节建立了量化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对疫病传入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的两种方法:固定参数值分析法和随机参数值分析法。基于上述模型和方法,本文从定量分析的角度确认了在常规情况下生猪布鲁氏菌病的入侵风险是较低的,并从可能影响疫病传入风险水平的诸多因素中找到了影响较大的四个关键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晨 陈娟 胡白石 白艺珍 姜英华 刘凤权
【目的】细菌性梨火疫病最早发生在北美洲,随着水果贸易等人为因素向世界其它地区传播。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经济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威胁,亟需对其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预测。【方法】苹果开花期的温度和降水量是影响梨火疫病菌适生分布的关键气候因子,本研究根据这一生物学特性及生态环境因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得出了梨火疫病在中国两个苹果优势产区的潜在定殖区域。【结果】用该方法对梨火疫病在欧洲的发生情况的预测结果与其历史分布记录相符,使用相同的空间建模方法对梨火疫病在渤海湾和黄土高原两个苹果优势栽培产区的潜在定殖区域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这两大苹果产区中优先扶持的县大多处于梨火疫病发生的高风险范围。【结论】梨火疫...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廖祺 游士兵
为了解区域动物疫病损失情况,在总结疫病损失评估研究成果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标准单位疫病"的经济学损失评估方法。首先以山东省作为标准单位地区,构建了地区的经济损失、社会损失和环境损失评估体系,然后使用熵权法与疫病程度系数相结合,以赤峰市作为待评估地区对"标准单位疫病"法进行了实证模拟分析。评估结果显示,受禽流感影响,2013年山东省总损失为87.628 4亿元,赤峰市总损失为1.555 1亿元。演示"标准单位疫病"法具备了在相关详细数据不完整的客观情况下,对待评估地区的动物疫病损失进行快速评估,从而提供决策参考的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扬子
如何评估动物疫病的损失成为政府部门有效进行疫病防控、治理的重要环节。文章运用总剩余理论、成本收益分析法等,从生产者、政府、消费者等角度,以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为测算方向,构建了疫病损失评估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
动物疫病损失 经济学评估 成本收益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聪 蔡普默 仪传冬 陈家骅
为综合客观反映近10年入侵害虫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为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基于2007—2017年中英文科学文献数据库,对外来入侵害虫的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去重后共有885篇文献。分析发现:2014年国内外关于入侵害虫风险分析的发文量最多,在《Biological Invasions》期刊发文量最高,国内期刊植物检疫发文量最高;在害虫类别中,国际期刊关于膜翅目的研究文章发文量最多,而国内是鞘翅目的研究发文量最多;另外,国外对阿根廷蚁Linepithema humile,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和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3种入侵害虫的风险评估发文量最多。最后本研究简单介绍了4种常用生态位模型在入侵害虫适生性分析领域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和应用,为入侵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外来入侵昆虫 风险评估 生态位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子权 杨珂凡 李蕾蕾 刘杰 刘玉梅
[目的]研究动物疫病风险对规模生猪养殖场数智技术应用的影响,对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全国15个省区569份规模生猪养殖场调研数据,对我国规模生猪养殖场数智技术应用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构建似不相关模型分析了动物疫病风险对生猪养殖场数智技术应用的影响。[结果](1)超过半数的规模养殖场已应用数智技术,其中精准饲喂环节的应用水平最高,环境监测环节的应用水平最低;(2)动物疫病风险会显著促进养殖场在精准饲喂、健康监测、环境监测3个环节应用数智技术,对洗消管理环节的影响不显著;(3)受教育水平、认知水平、养殖规模、生猪品种和产品出口对多个环节的数智技术应用有显著正影响,养殖场年限则有显著负影响。[结论]政府应多措并举,着力提高市场研发适配疫病环境和转型需求的数智技术;制定差异化的生猪养殖场数智技术帮扶政策;构建数智技术应用推广体系,提高养殖者对数智技术的认知水平和转型意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格希 余荣兵 杨昌旭 刘怀君 周珠丽 沈延京
【目的】松材线虫在我国主要以松墨天牛和云杉花墨天牛为传播媒介,感染林木后常导致森林毁灭性破坏。预测松材线虫病入侵风险不仅对森林保护与质量提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还关乎我国生态安全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方法】本文基于川西理县24个云杉花墨天牛和55个枯死松树(云杉花墨天牛羽化前载体)地理分布点以及20个生物与非生物因子数据,利用GIS分析工具和最大熵模型(MaxEnt)对该县云杉花墨天牛适生区和枯死松树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并通过MaxEnt软件内建的刀切法剖析影响云杉花墨天牛适生区与松树分布区的主要因子。考虑到松材线虫病发生至少需同时具备传播媒介(云杉花墨天牛)和载体(松树)二要素,将云杉花墨天牛适生区和枯死松树分布区数据进行加权求和,预测松材线虫病发生的潜在分布区,评估其入侵风险。【结果】研究发现MaxEnt模型对云杉花墨天牛适生区和枯死松树分布区的预测工作特征曲线的下面积值分别为0.993和0.969,表明模型的预测结果为优,可用于松材线虫病潜在入侵风险预测。松材线虫病潜在入侵风险评估发现距居民点1.5 km内、年均气温为7.8~10.1℃、最湿季降水量为345~358 mm时松材线虫病潜在发生风险最高。模型预估理县松材线虫病潜在发生高风险区面积为10 616 hm~2,沿道路呈带状分布于各乡镇,占县域针叶林总面积7.1%。【结论】基于GIS空间技术和MaxEnt模型有助于预测川西林区松材线虫病入侵风险。但是,随着经济建设与气候变化,川西松材线虫传播与发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应加强居民点、公路沿线松材线虫及其传播媒介的监测,完善防控应急预案,保障川西林区生态安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凯年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超 胡向东
畜禽疫病会造成畜牧业及相关产业损失,引发人畜共患病,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引起民众恐慌等,有效的畜禽疫病风险防控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目前国内关于畜禽疫病风险防控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通过梳理主要畜禽疫病风险防控模型,将畜禽疫病风险防控研究系统化,为后续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一是畜禽流行病模型最初只对疫病感染率进行简单计算,随后将疫病影响因素间的关系考虑在内,使用统计学模型考察疫病传播的复杂性,其后又将时空维度纳入流行病模型,建立畜禽疫病空间模型及模拟模型。二是畜禽经济学模型可以根据现实需求选择成本收益模型对疫情造成的损益加以简单计算,或者根据“投入—产出”模型利用指定乘数估计疫情对其他部门的经济影响,还可以根据均衡模型考察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间关系,以及根据一般均衡模型分析畜禽疫病对其他商品要素和行业的影响。三是基于国家或地方农业部门经济模型和传统经济分析方法建立畜禽疫病综合模型,将流行病模型结果纳入经济分析中,以求解最优疫病防控策略或策略组合,并进行策略模拟。四是畜禽疫病模型的建立需要明确其建模条件,建立完整、准确的数据信息系统,根据现实情景建模,而未来畜禽疫病模型需要考虑疫病的社会影响,将社会伦理道德、公众心理预期、风险计算纳入其中,并结合多学科工具的支持不断完善。可以看出,本文通过对畜禽流行病模型、畜禽经济学模型和综合模型的梳理,将畜禽疫病模型发展系统化,为我国重大畜禽疫病风险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子权 杨珂凡 李蕾蕾 刘杰 刘玉梅
[目的]研究动物疫病风险对规模生猪养殖场数智技术应用的影响,对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全国15个省569份规模生猪养殖场调研数据,对我国规模生猪养殖场数智技术应用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构建似不相关模型分析了动物疫病风险对生猪养殖场数智技术应用的影响。[结果]超过半数的规模养殖场已应用数智技术,其中精准饲喂环节的应用水平最高,环境监测环节的应用水平最低;动物疫病风险会显著促进养殖场在精准饲喂、健康监测、环境监测3个环节应用数智技术,对洗消管理环节的影响不显著;受教育水平、认知水平、养殖规模、生猪品种和产品出口对多个环节的数智技术应用有显著正影响,养殖场年限则有显著负影响。[结论]政府应多措并举,着力提高市场研发适配疫病环境和转型需求的数智技术;制定差异化的生猪养殖场数智技术帮扶政策;构建数智技术应用推广体系,提高养殖者对数智技术的认知水平和转型意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范正绮 施锡铨
近些年来,有关无形资产的评估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无形资产是“看不到”、“摸不着”的非实体,其评估比起固有资产的评估要难。因此,科学的评估需要研究科学的统计学方法。 1.确定影响无形资产的若干因素 在评估无形资产时要充分注意到哪些因素具有重要影响。从定性的角度分析,形成无形资产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从产生到目前为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今后较长时期的市场预测、同行的竞争力等等因素均对价值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影响。其实,影响到无形资产的因素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善勇 徐飞 张宁 温俊宝 印丽萍
【目的】利用我国已知身份的外来植物测试美国杂草风险评估方法(USWRA)的评估效果,评判该方法是否适用于我国林木引种检疫管理工作,为建立我国入侵植物风险评估方法奠定研究基础。【方法】从我国已知身份外来植物中选择出131种受试植物(包括76种非入侵植物和55种入侵植物),应用USWRA对其逐一评估,将评估结果与受试植物已知身份进行对比,整理并分析USWRA的评估效果,采用ROC曲线进行检验。利用Friedman检验和Nemenyi方法分析不同生活型植物中入侵植物的比例差异,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方法分析不同生活型植物间风险值的差异。【结果】USWRA正确拒绝了68.4%的严重入侵植物,没有错误接受1种严重入侵植物,其余31.6%需再评估; USWRA正确接受了84.2%的非入侵植物,没有错误拒绝1种非入侵植物,其余15. 8%需再评估; USWRA拒绝了27. 8%的一般入侵植物,接受了5. 6%的一般入侵植物,其余66. 7%需再评估。ROC曲线检验结果显示,USWRA对严重入侵植物和非入侵植物具有很高的识别能力,由此形成的曲线面积AUC值高达0. 990。不同生活型植物中入侵植物比例存在显著差异,草本类和藤本类植物成为入侵植物的风险比乔木类植物大。【结论】美国杂草风险评估方法能较好识别出严重入侵植物和非入侵植物,无一例错误,可应用于我国林木引种检疫管理工作,以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发城 马贵龙 高桂珍
[目的]杏鬃球蚧作为新入侵新疆野果林的多食性害虫,具备繁殖速度快、繁殖量大和扩散迅猛等特征,凸显其在生态系统中具备显著的生态适应性和竞争优势。其不仅对野杏危害严重,还对野果林及当地果园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威胁。通过建立并比较不同类型影响因素下的物种分布模型获得杏鬃球蚧更准确的适生区分布。[方法]通过R语言Biomod2包集成建立物种分布模型(SDM),分别对仅基于气候因素和基于寄主和气候因素两种模式下的杏鬃球蚧分布格局进行预测,以期为入侵害虫制定综合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添加生物变量后的生态位结果与实际分布结果相符,剔除了仅基于气候因素下杏鬃球蚧在沙漠地区的扩张范围,避免了预测结果基础生态位比实际生态位大的问题,预测结果准确率更高,因此选用添加寄主因素的预测结果用于分析。在添加寄主因素后当前总适生区面积15.06×10~5 km2,主要分布在与哈萨克斯坦交界处、天山北脉博罗科努山北麓和伊犁河谷等地;在2090s时期SSP5-85情景下总适生面积达到最大45.31×10~5 km2。在未来不同的气候情景下,杏鬃球蚧的总适生区均呈不同幅度的扩张趋势,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阿勒泰地区等地适生性显著提高。[结论]本研究构建的7种单一模型的组合模型,其AUC平均值达到0.97,TSS平均值达到0.88,预测准确度高;在添加寄主因素后适生区与实际更吻合,结果较仅添加气候因子更为可靠;预测结果为杏鬃球蚧在新疆的预警、监控和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