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28)
- 2023(14396)
- 2022(12020)
- 2021(11085)
- 2020(9491)
- 2019(21353)
- 2018(20911)
- 2017(40647)
- 2016(21677)
- 2015(24353)
- 2014(23489)
- 2013(23749)
- 2012(21763)
- 2011(19560)
- 2010(19676)
- 2009(18960)
- 2008(19151)
- 2007(17266)
- 2006(15351)
- 2005(14274)
- 学科
- 济(99476)
- 经济(99337)
- 业(93853)
- 企(86114)
- 企业(86114)
- 管理(84959)
- 方法(44817)
- 财(37183)
- 数学(36142)
- 数学方法(35974)
- 业经(31182)
- 农(29080)
- 中国(27211)
- 制(24658)
- 务(24467)
- 财务(24448)
- 财务管理(24414)
- 企业财务(23199)
- 税(22059)
- 技术(21314)
- 税收(20582)
- 收(20405)
- 农业(20113)
- 贸(19634)
- 贸易(19619)
- 易(19170)
- 体(18060)
- 策(17809)
- 划(17661)
- 和(16811)
- 机构
- 学院(311520)
- 大学(309080)
- 济(145861)
- 经济(143537)
- 管理(128371)
- 理学(110045)
- 理学院(109071)
- 管理学(108106)
- 管理学院(107481)
- 研究(98831)
- 中国(82846)
- 财(75877)
- 京(63549)
- 财经(58147)
- 经(52875)
- 科学(51277)
- 江(47326)
- 所(47195)
- 经济学(46019)
- 中心(44900)
- 财经大学(42908)
- 农(42773)
- 经济学院(41579)
- 研究所(41387)
- 北京(40425)
- 业大(37369)
- 商学(37334)
- 商学院(37013)
- 州(36545)
- 院(35161)
- 基金
- 项目(194630)
- 科学(158226)
- 研究(149564)
- 基金(146818)
- 家(124067)
- 国家(123026)
- 科学基金(109115)
- 社会(101728)
- 社会科(96807)
- 社会科学(96787)
- 基金项目(76604)
- 省(73411)
- 教育(67376)
- 自然(65964)
- 自然科(64539)
- 自然科学(64525)
- 自然科学基金(63541)
- 划(60143)
- 资助(59594)
- 编号(58256)
- 成果(47649)
- 创(46580)
- 部(45801)
- 制(44111)
- 国家社会(43657)
- 重点(42677)
- 创新(42657)
- 发(41224)
- 教育部(41020)
- 业(40701)
- 期刊
- 济(163620)
- 经济(163620)
- 研究(103294)
- 中国(63532)
- 财(63452)
- 管理(54457)
- 农(39987)
- 科学(38192)
- 学报(35602)
- 融(33415)
- 金融(33415)
- 财经(30131)
- 大学(29551)
- 学学(27937)
- 技术(27852)
- 经济研究(27467)
- 农业(27089)
- 教育(26543)
- 业经(26011)
- 经(25924)
- 问题(21257)
- 贸(19516)
- 技术经济(18667)
- 务(18553)
- 业(17719)
- 国际(17390)
- 世界(17268)
- 财会(16575)
- 税(16257)
- 会计(15582)
共检索到485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保昌 邱涤非 杨喆
本文通过分析进口关税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旨在为当前以进口关税提升为表征的"贸易战"是否影响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进提供一些启示。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和进口关税数据为基础,利用中国加入WTO的准自然实验,评估了进口关税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以及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进口关税显著抑制了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和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2)进口关税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企业规模异质性,相较于规模较大企业,进口关税更倾向于抑制规模较小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和创新绩效的提升。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在"贸易战"加剧、进口关税不稳定性的背景下如何积极促进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和提升创新绩效是推动中国创新发展战略实施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保昌 周升起 张然
进口关税如何影响企业成本加成问题关系到中国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和制造业强国目标的实现能否有效兼顾。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在对中国制造业进口关税和企业成本加成分别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实证检验进口关税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进口关税提升促进了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2)相较于国有企业,进口关税提升更有助于非国有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进一步采用工具变量法以及进口关税替代变量方法进行的稳健性检验证明研究结论是稳健的。研究表明在降低进口关税提升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同时,如何降低进口关税削减对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提升的抑制作用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进口关税 企业成本加成 制造业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保昌 周升起 张然
进口关税如何影响企业成本加成问题关系到中国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和制造业强国目标的实现能否有效兼顾。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在对中国制造业进口关税和企业成本加成分别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实证检验进口关税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进口关税提升促进了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2)相较于国有企业,进口关税提升更有助于非国有企业成本加成的提高。进一步采用工具变量法以及进口关税替代变量方法进行的稳健性检验证明研究结论是稳健的。研究表明在降低进口关税提升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同时,如何降低进口关税削减对制造业
关键词:
进口关税 企业成本加成 制造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惠玉 王宝珠 陈立梅
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制药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对经济社会稳定和居民生命健康安全的保障作用更加凸显。2018年我国大幅调低了药品进口关税税率,这一减税政策能否有效激励我国制药企业研发创新,亟待验证。本文利用2018年药品进口关税下调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其对我国制药企业研发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药品进口关税的下降显著促进了我国制药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且这一效果对非国有企业更加明显。机制分析发现,融资约束在减税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为药品进口关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政策参考。
关键词:
制药行业 关税减免 企业创新 融资约束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早 宋炜
本文利用2000~2009年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估计了企业R&D投入对产业创新绩效的效应。研究表明,在资本密集度较高的战略性产业中,企业R&D投入对产业创新绩效的正效应不显著;不同所有制企业的R&D投入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是不同的,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R&D投入与产业创新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
R&D投入 创新绩效 自主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薛栋 魏浩 李飚
本文使用2000-2006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检验了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同期印度关税为工具变量,处理进口自由化与企业创新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品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有抑制作用,且受到行业技术分布和行业竞争程度的调节,行业垄断性越高,技术分布越小,最终品进口对企业创新的抑制性就越小;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则通过成本效应、市场扩大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研发互补效应和研发替代效应五种路径机制总体促进了企业创新;资本品进口自由化促进了企业创新,但从高收入国家进口的中间品对企业创新有替代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薛栋 魏浩 李飚
本文使用2000-2006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检验了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同期印度关税为工具变量,处理进口自由化与企业创新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最终品进口自由化对企业创新有抑制作用,且受到行业技术分布和行业竞争程度的调节,行业垄断性越高,技术分布越小,最终品进口对企业创新的抑制性就越小;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则通过成本效应、市场扩大效应、技术溢出效应、研发互补效应和研发替代效应五种路径机制总体促进了企业创新;资本品进口自由化促进了企业创新,但从高收入国家进口的中间品对企业创新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静玉 王元月
为了拓展传统资源观和组织学习理论关于国际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认知,文章在理论上推断了企业国际化行为影响创新绩效的中间机制,从"线性"和"非线性"两个维度考察国际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并基于17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6年间的国际化程度和创新绩效数据,实证检验了国际化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直接关系。研究发现:一是企业国际化行为通过规模溢出、生产溢出、国际合作和创新能力溢出四个途径影响其创新绩效,二者之间不仅存在正向或者负向的简单线性关系,还存在U型或S型等非线性关系;二是全样本下的企业国际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推动企业创新绩效水平显著上升0.128个百分点。国际化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的S型关系假设也得到验证;三是作为两个中间调节变量,企业规模和产权属性在企业国际化学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振兵 张诚
2008年中国实施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结束了二元税制结构。这一税制变革保障了税则的公平性,其中有关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变化对企业创新活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这次税收规则变化的另一重要内容,其效果如何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与评估。本文基于偏向技术进步的理论框架构建两税合并与外资企业创新效率模型,采用倍差法实证考察了两税合并对外资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在通过多种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之后,我们发现:2005—2012年间中国制造业外资企业的创新效率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但由于两税合并政策的实施,2008年外资企业创新效率出现增长加快的现象;政策的边际影响时滞微乎其微;同行业内资部门的份额越大,两...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魏浩 林薛栋
基于Heckman两步法,使用2000—2006年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从不同企业性质、行业性质、地域位置三个维度检验了进口自由化对异质性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在总体上、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竞争度较大的行业均促进了企业创新,但会抑制垄断行业和资本密集行业的创新活动;最终品进口自由化在总体上、在资本密集行业和劳动密集行业及竞争性行业抑制了企业创新,但促进了垄断性行业、有进口行为的民营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创新;进口自由化对企业研发投入和新产品产出的影响具有一致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魏浩 林薛栋
基于Heckman两步法,使用2000—2006年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从不同企业性质、行业性质、地域位置三个维度检验了进口自由化对异质性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中间品进口自由化在总体上、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竞争度较大的行业均促进了企业创新,但会抑制垄断行业和资本密集行业的创新活动;最终品进口自由化在总体上、在资本密集行业和劳动密集行业及竞争性行业抑制了企业创新,但促进了垄断性行业、有进口行为的民营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创新;进口自由化对企业研发投入和新产品产出的影响具有一致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焦少飞 张炜 杨选良
区别于传统的"结构—创新"分析框架,本文主要从行业技术发展特征的角度,分析技术体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利用中国制造业的数据,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技术体制的各个维度不仅显著地影响了企业的研发努力,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创新绩效。本研究还发现盈利水平也影响研发努力程度;我国企业间的竞争主要还是非创新竞争;与港澳台资本相比,外商资本的知识溢出效益更明显。
关键词:
制造业 技术体制 研发努力 创新绩效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申 海鹏
采用2005—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样本,评估资源错配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源错配显著抑制了企业的研发决策,一地的资源错配程度平均每增长10%,企业的自主研发创新倾向会下降0.37%;资源错配还显著抑制了企业的研发投入规模。这一结论随着行业、地区和企业生产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资源错配会显著抑制一般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行为,而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受资源错配影响不显著;相对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企业受资源错配影响不显著;资源错配显著抑制高效率和低效率企业的创新行为,但对低效率企业的抑制作用更大。减少政府干预、改善资源错配,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制度性保障。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冯玲 袁帆 刘小逸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究工业机器人使用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给定要素市场价格,机器人相对于低技能劳动者的成本节约优势,会降低企业边际生产成本,提高创新边际收益,激励企业创新,并形成高技能劳动者和其他资本品与机器人之间的“人机协同”“资机协同”效应。实证部分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验证了工业机器人的创新激励价值,并从人机协同、资机协同、生产率异质性等角度为理论推论提供支持证据。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企业创新 异质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简兆权 黄如意 陈伟宏
根据资源基础理论和代理理论,从创新投入,未控制投入的创新产出和控制投入的创新产出三个层面研究企业创新绩效,分析CEO过度自信对三个层面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董事会特征在上述关系中起到的调节作用。利用2007~2015年中国A股所有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CEO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和CEO两职兼任增强了上述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占比削弱了上述正相关关系;董事会流动性增强了CEO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CEO过度自信 董事会特征 创新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